老舍的作品,最受推崇和最具思想性的是哪幾部?
就老舍的《駱駝祥子》和《茶館》這兩部作品來說,我認為老舍所表達的就是一種理念:國弱則必然民弱,底層民眾在舊社會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駱駝祥子》里的祥子,本來就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力車夫,一輩子的理想就是安安穩穩的拉車,可是一面是惡霸女兒逼著他結婚,他為了自己的車只得答應。一邊是他喜歡的小福子深陷妓院的處境,可是他自己卻對此毫無辦法。最後虎妞病死,小福子自殺,祥子徹底喪失了靈魂,成了行屍走肉。祥子的遭遇就告訴我們,黑暗的社會容不得一個小小的家庭。
《茶館》里的王利發,頗具生意頭腦,今天改良,明天改良,對便衣偵探笑臉相迎,對地痞人販子八面玲瓏,他這一輩子,唯一的追求就是維持著自己的老裕泰。然面他這小小的願望,在風雨飄搖的亂世中卻如同暴風中的一葉孤舟,時刻面臨著死無葬身之地的命運。最後,在便衣偵探,地痞流氓,無賴天師的聯合壓迫下,他終究還是倒下了,一根繩子,了斷了自己,也了斷了幾十年的老裕泰。王掌柜的遭遇就告訴了我們,黑暗的社會容不得一家小小的茶館。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滿族正紅旗人,原姓舒舒覺羅氏(一說姓舒穆祿氏,存疑),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他1948年唱過黃梅戲,還受到嚴鳳英的表揚。由於文革期間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於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終年67歲。夫人胡絜青(1905-2001)。其代表作品有《茶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鬚溝》等。
老舍一生共寫了約計800餘萬字的作品,被稱為「人民藝術家」。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誌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月牙兒》《趕集》《櫻海集》《東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鬚溝》《茶館》《西望長安》。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群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他的作品中有大量被選入教育課本。
小說
《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文學概論講義》《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老舍幽默詩文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老牛破車》《三團一》《火車集》《殘霧》《文博士》《張自忠》《大地龍蛇》《劍北篇》《歸去來兮》《國家至上》《誰先到了重慶》《桃李春風》《貧血集》《火葬》《東海巴山集》《微神集》《月牙兒》《方珍珠》《老舍選集》《春華秋實》《老舍短篇小說》《福星集》《上任》《正紅旗下》(中途被迫停筆)《我這一輩子》。
劇本
《茶館》《龍鬚溝》
生平履歷
貧苦童年
1899年,老捨生於北京一個旗人家庭。次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老舍的父親身為護軍永壽鎮守正陽門(《清史稿》作天安門)。面對來犯的日本軍隊力戰殉國。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老舍的家曾遭義大利軍人劫掠,當時才一歲半的老舍因為一個倒扣在身上的箱子而幸免於難。
由於父親的陣亡使得老舍與母親相依為命,過著清貧的生活。直到9歲的時候,由滿族貴族劉壽綿(宗月大師)資助,老舍才得以入私塾讀書。1913年,老舍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後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於1918年畢業。1918年至1924年間,先後任師公立第17高等小學校兼國民學校(現方家衚衕小學)校長、北京市北郊勸學員、天津南開中學教員、北京一中教員。
赴英講學
老舍1924年秋季,老舍赴英國,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華語學系任華語講師,教導英國人學習中國的官話和中國古典文學。業餘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並開始文學創作。1926年,在小說月報上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1929年夏季,離英,途經新加坡並滯留半年,在華僑中學任教,創作以新加坡為背景的小說《小坡的生日》。1930年春季,返回到北京。1930年至1937年間,老舍先後任教於濟南的齊魯大學和青島的山東大學。此間,他看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的國家狀況,創作了長篇小說《大明湖》,為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國人民抒發憤慨。在這部小說里,他第一次描寫了共產黨人的形象。1936年寫出長篇小說文學代表作品《駱駝祥子》。
抗日戰爭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老舍離別家小奔赴國難。1938年初,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於武漢成立,老舍被推為常務理事和總務部主任,同年隨文協遷到重慶。自此主持文協工作直至抗戰勝利。抗戰期間老舍團結和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各種文藝形式為抗日做貢獻。他自己也以團結抗日為題材,運用各種文學體裁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的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四世同堂》。
戰後回國
抗戰結束後,老舍於1946年3月接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在美國寫完了《四世同堂》第三部及長篇小說《鼓書藝人》。1949年12月,應周恩來委託文藝界之邀回到北京。國內工作期間,曾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書記處書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
文革迫害
1962年開始,許多文藝作品遭到中共當局批判,老舍被迫停止了《正紅旗下》的創作。1965年3月-4月,老舍率
老舍
領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回到中國後,將旅日見聞寫成長篇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開信》,但沒有被獲准發表,老舍只得被迫停筆。此後老舍曾試圖參加文藝工作隊,想通過寫竹板快書、相聲等,來宣傳計劃生育、科學種田,但是也未獲批准。1966年春季,老舍獨自前往北京郊區順義縣以養豬而聞名的陳各庄,跟那裡的農民生活在一起,寫了一篇科學養豬的快板書《陳各莊上養豬多》,成為他公開發表的最後一篇作品。
1966年8月23日,本應在家繼續休養的老舍,到北京市文聯參加文化大革命運動。23日下午,北京女八中紅衛兵衝擊文聯,老舍與30多位作家、藝術家一道,被掛上「走資派」、「牛鬼蛇神」、「反動文人」的牌子,押至北京孔廟大成門前,被押著向焚毀京劇服裝、道具的大火下跪,慘遭污辱、毒打。血流滿面、遍體鱗傷的老舍被押回市文聯,又因還手「對抗紅衛兵」,被加掛上「現行反革命」的牌子,遭到 「紅衛兵」變本加厲的殘酷毆打,隨後被文聯革委會副主任浩然送到西長安街派出所(為了保護他),直至8月24日凌晨回到家中;而紅衛兵組織亦要求他24日上午到市文聯繼續接受批鬥。清晨,傷心之至的老舍獨自出走到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當日深夜,中國近代大文豪老舍自沉於太平湖,享年67歲。[3]
恢複名譽
1978年初,老捨得到平反,恢復了「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象徵性的骨灰盒裡面,放著老舍使用過的鋼筆、毛筆、眼鏡、一支手筆、一筒茉莉茶花和一小片被保留下來屬於他的血衣殘片。墓上,墨綠色花崗岩左下角有一副老舍浮雕銅像,圍繞銅像刻著幾道水波濺起的漣漪,兩邊漢白玉矮牆,一邊以菊花做成淺浮雕為背景,上面刻寫著老舍抗戰爆發前所寫的《入會誓詞》中的一句話:「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裡。」
1923年短篇習作《小鈴兒》發表於《南開季刊》2、3合期。
·1928年1月《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由商務印書館初版印行。
·1928年4月《趙子曰》(長篇小說)由商務印書館初版印行。
·1930年《文學概論講義》(理論)由齊魯大學出版。
·1931年4月《二馬》(長篇小說)由商務印書館初版印行。
·1932年1月上海商務印書館被日軍炮火擊中,《大明湖》原稿被焚,未能出版。
·1933年8月《貓城記》(長篇小說)由現代書局初版印行。
·1933年8月《離婚》(長篇小說)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初版印行。
·1934年7月《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由生活書店初版印行。
·1934年9月《趕集》(短篇小說集)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初版印行。
·1935年8月《櫻海集》(短篇小說集)由人間書屋初版印行。
·1936年11月《蛤藻集》(短篇小說集)由開明書店初版印行。
·1937年4月《老牛破車》(創作經驗)由人間書屋出版印行。
·1938年8月《三四一》(通俗文藝集)由藝文研究會出版,獨立出版社發行。
·1939年3月《駱駝樣子》(長篇小說)由上海人間書屋出版;1955年修改本由人文出版社出版。
·1939年8月《火車集》(短篇小說集)由上海雜誌出版社出版。
·1940年4月《殘霧》(話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41年1月《張自忠》(劇本)發表於《中蘇文化》文藝特刊,並由中華圖書公司出版。
·1941年4月《面子問題》(話劇)由正中書局出版。
·1941年11月《大地龍蛇》(劇本)由國民圖書出版社出版。
·1942年《劍北篇》(詩集)出版。
·1942年6月10日《歸去來兮》(話劇)開始在《新蜀報》連載至29日續完。
·1943年2月《誰先到了重慶》(話劇)由聯友出版社出版。
·1943年10月《桃李春風》(話劇)與趙清閣合著,發表於《文藝先鋒》3卷4期。
·1944年3月《貧血集》(短篇小說集)由重慶文聿出版社出版,收入《戀》、《八太爺》等五篇作品。
·1944年5月《火葬》(長篇小說)由晨光出版社出版。
·1944年11月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第1部《惶惑》在《掃蕩報》開始連載,至1945年9月2日續載完。
·1946年1月《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由新豐出版社出版。
·1946年11月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第2部《偷生》由晨光出版社出版。
·1947年1月《我這一輩子》(中篇小說)由上海惠群出版社出版。
·1947年4月《微神集》(短篇小說集)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收入《上任》、《犧牲》等十七篇小說。
·1948年9月《月牙集》(中篇小說集)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收入《月牙》、《我這一輩子》等五篇作品。
·1948年12月《老舍戲劇集》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收入話劇《殘霧》,新京劇《忠烈圖》等五篇作品。
·1949年1-9月旅美期間,創作完成了《四世同堂》第3部《饑荒》和長篇小說《鼓書藝人》,並協助兩位美國朋友將《四世同堂》和《鼓書藝人》譯為英文(《四世同堂》的英譯本為縮寫本)。
·1950年8月《方珍珠》(話劇)《光明日報》開始連載,至9月14日續載完。
·1950年9月《龍鬚溝》(話劇)在《北京文藝》1卷1期開始連載至1卷3期續載完。
·1951年8月《老舍選集》由開明書店出版,收入《黑白李》、《斷魂槍》、《月牙》、《上任》及《駱駝祥子》節選。
·1952年3月獨幕話劇《生日》發表於《劇本》2、3月合刊
·1953年5月《春華秋實》(話劇)發表於《劇本》5月號。
·1955年5月《無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說)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1956年3月《西望長安》(話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6年10月《老舍短篇小說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收入《柳屯的》、《善人》等十三篇作品。
·1958年5月《福星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老舍建國後所寫的散文、小品38篇。
·1958年6月《茶館》(話劇)由中國戲曲出版社出版。
·1959年5月《紅大院》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9年8月《全家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9年9月《老舍劇作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龍鬚溝》、《茶館》、《女店員》、《全家福》四個話劇劇本。
·1961年12月《寶船》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1962年4月《荷珠配》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1963年3月《小花朵集》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文藝隨筆、短論30篇。
·1964年2月《出口成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論文學語言、作家修養等方面的文章22篇。
·1965年1月《多寫些小戲》發表於《戲劇報》第1期。
·1966年4月《陳各莊上養豬多》發表於《北京文藝》4月號。
·1979年初《正紅旗下》(長篇小說,為老舍先生未完成的遺作)首次發表於《人民文學》雜誌,作者於1961年底開始動筆撰寫。
老舍之死
因文革理想的背棄至死
「文化大革命」中,老舍因承受不了理想的背棄,於1966年8月24日凌晨在太平湖自盡。
七絕——紀念老舍
七絕·舍予四十四年祭
胡德棒
太平湖靜暗流洶,
孤影岸邊隔日空。
舍予百花別小院,
古稀苦悶葬心中。
他曾經說過:「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操練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熱血灑在紙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作的一切,我卻做到了。以前如是,現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願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上刻: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裡。」
自殺故地
老舍自殺的太平湖現已不在,老舍的兒子舒乙在其文章《爸爸最後的兩天》中說過:「太平湖悲劇發生12年後,有一次,我偶然打開一張解放前的北京老地圖,竟一下子找到了父親去太平湖的答案。太平湖正好位於北京舊城牆外的西北角,和城內的西直門大街西北角的觀音庵衚衕很近很近的,兩者幾乎是隔著一道城牆、一條護城河而遙遙相對,從地圖上看,兩者簡直就是近在咫尺。觀音庵是我祖母晚年的住地,她在這裡住了近十年,房子是父親為她買的。我恍然大悟:『父親去找自己可愛的老母了』。太平湖過去蘆葦叢生,充滿野趣,後來湖水被填平了,建成了北京地鐵修理總廠,今天即使尋得到舊處,也見不到湖面。」
經典語錄
1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鋒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會生鏽。
2 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儘管不像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裡面扔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3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許就能成個好作家了。
4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5 沒有民族風格的作品,是沒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鄉本土活不下去,而且無論在哪裡也活不下去。
6 一個作家實在就是個全能的演員,能用一支筆寫出王二、張三與李四的語言,而且都寫得恰如其人。
7 最偉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偉大的忍辱是反抗。
8 北京的春風能把春天吹跑。
9 生命是不容易得來的,也不能輕易地舍掉。
10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1966年8月24日,中國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暴力批鬥,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盡。1978年初,老捨得到平反,恢復了「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衝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關於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艷的渲染和關於習俗人情的細緻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在現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他是現代中國文壇上傑出的風俗、世態(尤其是北京的風土人情)畫家。作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可能不夠遼闊,但在他所描繪的範圍之內,卻把歷史和現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