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作品是什麼字體?


多數以狂草稱

懷素草書《自敘帖》

回答前對懷素作個基本的了解

懷素(737-799),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自幼出家為僧,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

由於懷素性格狂執,三十歲前自認為可以不學古人而自成一家,只在寺中研習,早間對魏碑興趣很濃,到三十歲後才習二王,後而師從張旭,從而將自修行成狂草二峰之一。

因此由於歷史對他的記載沒有過多的專門載錄,只能從他人作品及《自敘帖》上看出些端倪,對於他究竟學誰的而有後來的成就,也就是現代很多書法研究者的研究目標。

他的草書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聖母帖》《論書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四十二章經》《千字文》《藏真帖》《律公貼》《七帖》《北亭草筆》等。

懷素書法《大草千字文》

懷素草書《藏真帖》


懷素的書法是草書,與張旭並稱,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的名號;

懷素的《自敘帖》被稱為「天下第一草書」。

《自敘帖》,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自敘帖》是懷素於公元777年,年過半百之際創作的自敘其生平的作品。全篇一百二十六行,七百零二字,首六行早損,由宋代蘇舜欽補成,字形相對也好辨認。

《自敘帖》局部(前六行)

《自敘帖》全篇筆走龍蛇,一氣呵成,無論是從線條到筆法,還是從結構到布局,歷來都被各代書法名家讚賞不已!

從字體看,每個字圓中有方,連貫流暢。

從字間距看,字與字疏密有致,虛實相間。如"醉來信手"四字中,"來"字豎筆,極力伸長,幾乎佔了一行的一半,可謂大疏;而其他三個字僅佔半行,可謂大密,但合在一起卻顯得和諧貼切。

《自敘帖》局部 醉來信手

從布局看,因為每個字的筆畫粗細不同,長短大小不一,所以在行與行之間的安排上就更顯得靈活多變,條理嚴明,字和字要上下連屬,又要有活氣。即筆斷意連,字斷勢連,行斷而氣連。還是以"醉來信手"四字為例,這個"來"字,豎連很長,就很好地起到了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

《自敘帖》局部,懷素,公元777年

(更多關於書法內容請關注藝萃微信公眾號 yicuichina)


看來書法的普及任重道遠啊,哈哈。

王羲之和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兩座豐碑,代表了書法發展的兩個方向、兩條線索。

王羲之隸楷行草皆能,尤以行書為最,《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顏真卿楷書成就最大,顏體位列楷書四大家之首,行書也有極高造詣,《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書。

懷素是盛唐至中唐的一位卓越的草書大家,長沙人,俗姓錢,自幼出家,法名懷素,字藏真。與張旭並稱顛張醉素。

其代表作有《自敘帖》《食魚帖》等。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懷素的字體是「狂草」。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懷素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後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可以說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他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牆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於張芝、張旭。唐呂總《讀書評》中說:"懷素草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宋朱長文《續書斷》列懷素書為妙品。評論說:"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

他性情疏放,銳意草書,卻無心修禪,更飲酒吃肉,交結名士,與李白、顏真卿等都有交遊。以"狂草"名世。唐代文獻中有關懷素的記載甚多,"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王公名流也都愛結交這個狂僧。唐任華有詩寫道:"狂僧前日動京華,朝騎王公大人馬,暮宿王公大人家。誰不造素屏,誰不塗粉壁。粉壁搖晴光,素屏凝曉霜。待君揮灑兮不可彌忘,駿馬迎來坐堂中,金盤盛酒竹葉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後始顛狂。......."前人評其狂草繼承張旭又有新的發展,謂"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極大。


懷素自敘帖

其實在古代書家之中,但以某已匯總字體見長的書法家在歷史上也不少,簡單的說,秦代的李斯最為有名的字體是小篆,而米芾似乎給我們的印象也是只有行書,所以說米芾最擅長行書也不為過,但畢竟對於一個書家來說,即便只擅長一種字體,對於其他字體而言,哪怕不會寫,有所見地那絕對是算得上的。

八大山人藏宋拓聖母帖卷

比如樓上提到的顏真卿,雖然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評為「天下第二行書」,你是作為楷書四大家中的顏真卿,無論是在楷書作品的傳世數量上還是對後世的影響中都遠遠大於他的行書作品。

草書藏真律公二帖

王羲之也是如此,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天下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作品然後王羲之就被定義為一個行書的書法家,王羲之的草書也是十分精湛,還有王羲之的楷書特別是小楷,諸如《黃庭經》《樂毅論》 十分經典的作品,所以王羲之可以被稱為書聖,皆因為他對各種字體的參透。

草書苦筍帖卷 絹本,無年款。縱25.1厘米 橫1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懷素也是如此,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自敘帖》那絕對是中國書法史上響噹噹的作品,除此之外,懷素的《小草千字文》也是小草中的經典作品,另外,八大山人藏的懷素的《聖母貼》也是一件很經典的章草的作品,還有現在在西安碑林藏著的《藏真帖》也是很經典的行書和草書結合的作品。

雖然沒有見到懷素的其他字體的作品,但這些懷素的 ,在草書的各種形制都有代表作品,可以說吧,吧懷素定性為一位極具擅長草書的護法家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談到懷素便會馬上想起他的狂草,懷素是以草書出名的,因此他最擅長的字體便是草書了。

草書的狂放的代表,不受約束,任人隨意揮筆,普通人對它的印象便是雜亂。懷素因從小出家,在寺院的無聊時光中找到了寫字的樂趣,便從此開始了他的練字生涯,直至成為大家。懷素的草書是後人的楷模,對後世影響極大。草書給一種錯綜複雜的感覺,想要仔細認出每個字那是及其困難的。草書所講的是意境,氣勢,外內的表現。懷素的草書狂放中帶著一絲細緻,勾勒出來的字跡給人一種溫文爾雅卻有洶湧彭拜的感慨。

草書不像其他字體那樣要求一筆一划的寫,它只需要簡單的勾勒,但又不缺柔美之情。懷素擅長草書,他寫的草書一氣呵成,延綿不絕之勢。但懷素的草書又區別於其他草書大家,他的草書即便是一氣呵成,內在的文人氣息和外在的雄渾已經都可以變現出來,他的字體筆畫細,沒有其他人那樣的粗壯,給人一種陶醉其中的感覺。草書的氣勢必須要表現出來,因此懷素的草書下筆有勁,筆尖挺拔,宛如海浪波涌而來,氣勢磅礴。懷素的草書柔中帶剛,剛中有柔,千變萬化中又有著固有的內在的手法,那便是法度。懷素的草書有許多代表作,這些代表作品中他的洒脫又不乏細膩,磅礴又不乏溫柔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懷素成為一個書法大家,在練習的過程中必定會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更多的時間。

在來到寺院後,他發現了練字的樂趣,便開始了練字的生涯。因為在當時的環境下,紙張十分缺乏,懷素便想辦法找可以練字的地方,只要是可以練字的地方他一個都不會放過,像衣服上,牆壁上,木板上。因為刻苦練習,木板用的時間久了,竟然被磨出了洞。他為了練習書法,想盡辦法,自己還做了一個可以擦洗的工具,這樣便可以重複利用。沒多久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便是芭蕉葉,於是他在寺院的空地上種了大量的芭蕉樹,等芭蕉樹長大之後,可以用芭蕉葉來練習寫字,碰到小一些的芭蕉葉他還不捨得摘下,好讓它在長大一些,這樣可以多練習幾個字。他十分珍惜每一次的練字機會,每到練字的時候心無旁騖,只專心致志的練習書法,認真領悟每一個字的內涵。

他不放過每個學習的機會,遇到大家,他便會虛心向他人請教。起初,因為對每個字的結構還不是很熟悉,所以他會用心記住每個字的筆畫,然後在一筆一划的寫。當時的材料都十分的珍貴,懷素很珍惜每一根練字的筆,直到筆尖的毛掉到一根都沒有了他才會換新筆,日積月累,他所用過的毛筆數不勝數。這些細節,足以見證懷素艱苦寫字的過程。堅持不懈,刻苦努力都是懷素刻苦的見證。

懷素10歲的時候選擇出家為僧,後來成長為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主要以狂草最為著名,被人們稱作草聖。


重新回答你。看來你對書法不是太了解。書聖王羲之,諸體皆善。尤其行書,楷書,草書見長。書寫風格不激不厲。其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樂毅論,黃庭經為歷代書家所寶。還有流傳下來的信札多為草書。在這些作品中,反映出書聖全面的書法功底。顏真卿擅長楷書。代表名作有多寶塔碑,勤禮碑,麻姑仙壇記。其特點為筋豐骨健,遒勁端莊。凜然不可侵犯之大氣魄。其行書也具有相當高的造詣。著名的祭侄兒文稿,是一篇能與蘭亭序比肩的書法瑰寶。懷素的字傳世的不是太多,但好東西不必以量取勝。他與張旭並稱為顛張狂素。他們二人是草書殿堂中的豐碑。懷素的代表作有自序帖,論書帖,四十二章經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光輝典範。


懷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唐書法家,字藏真,俗姓錢,幼年好佛,出家為僧,僧名懷素,長沙人(另一說零陵人)。精勤學書,以善狂草出名,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可以說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牆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懷素代表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等。懷素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後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可以說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牆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於張芝、張旭。唐呂總《讀書評》中說:「懷素草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宋朱長文《續書斷》列懷素書為妙品。評論說:「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 懷素自幼聰明好學,他在《自敘帖》里開門見山地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喜筆翰。」他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的。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在草書藝術史上,懷素其人和他的《自敘帖》,從唐代中葉開始,一直為書法愛好者談論了一千兩百多年。懷素,十歲出家為僧,字藏真,俗姓范,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時在經禪之暇,就愛好書法,貧窮無紙墨,他為練字種了一萬多棵芭蕉,用蕉代紙。由於住處觸目都是蕉林,因此風趣地把住所稱為「綠天庵」。又用漆盤、漆板代紙,勤學精研,盤、板都寫穿了,寫壞了的筆頭也很多,埋在一起,名為「筆冢」。他性情疏放,銳意草書,卻無心修禪,更飲酒吃肉,交結名士,與李白、顏真卿等都有交遊。以「狂草」名世。唐代文獻中有關懷素的記載甚多。「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王公名流也都愛結交這個狂僧。唐任華有詩寫道:「狂僧前日動京華,朝騎王公大人馬,暮宿王公大人家。誰不造素屏,誰不塗粉壁。粉壁搖晴光,素屏凝曉霜。待君揮灑兮不可彌忘,駿馬迎來坐堂中,金盤盛酒竹葉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後始顛狂。.」前人評其狂草繼承張旭又有新的發展,謂「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極大。懷素善以中鋒筆純任氣勢作大草,如「驟雨旋風,聲勢滿堂」,到「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境界。雖然如是疾速,但懷素卻能於通篇飛草之中,極少失誤。 與眾多書家家草法混亂缺漏相比,實在高明得多。是知懷素的狂草,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這確實要歸功他從極度苦修中得來。懷素傳世的書跡較多:計有千字文、清凈經、聖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腳氣帖、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四十二章經等。就以上懷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風格並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為三種:一是尚未完全擺脫前人作風的:如聖母、食魚、苦荀、藏真、諸帖,保留晉法甚多,聖母帖且多有顏真卿作風。二是他自成一家本領作風,如清凈經、四十二章經、自敘帖(堪稱標準的懷素書)。三是循和平澹的書風,如小草千字文,與其狂肆作風,如小草千字文,與其狂肆作風,大異其趣,完全換過一番面目,也可說是他過人之處。

自敘帖》紙本,縱31.4厘米,橫1510.0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東陽篆書引首「藏真自敘」四字。原跡現在台灣故宮博物院。《自敘帖》是懷素草書的代表作。最初的六行,據說是由此帖收藏者蘇舜欽(宋)所補寫,與第七行以下的相比,確有天壤之別,這在打開全卷俯瞰時,更加讓人一目了然。通篇為狂草,筆筆中鋒,如錐劃沙盤,縱橫斜直無往不收;上下呼應如急風驟雨,可以想見當年操觚之時,心手相師,豪情勃發,一氣貫之的情景。明代安岐謂此帖:「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於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勢。」就草書而言,在晉唐以來的傳統之中,有以羲之父子為最具學究派特質的主流,而屬於反傳統者,當推懷素的自敘帖式的「狂草」一路。據說顏真卿曾以張旭筆法授與懷素,所以或許可說是「張旭-顏真卿-懷素」是一脈相傳的,從遺留下來的作品看來,顏真卿在楷書及行書方面,已呈現出反傳統的趨向。就草書言,懷素大概是從張旭的作品中,悟得了他獨自的書法。《小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墨跡。貞元十五(公元799年書)懷素千字文有多種,而以「小字貞元本」為最佳,又稱《千金帖》絹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明莫如中說:「懷素絹本千字文真跡,其點畫變態,意匠縱橫,初若漫不經思,而動遵型範,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為懷素晚年所書,懷素晚年草書又從驟雨旋風轉到古雅平淡,字與字不相連屬,筆道更加蒼勁渾樸。當為絢爛之極而復歸平淡之作,故歷來為書林所重。懷素草書。王世貞評說:「素師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書獨勻穩清熟,妙不可言。

《論書帖》草書墨跡,紙本,縱38.5厘米,橫40.5厘米,9行,共85字。一般說是繼承和發展了張旭的草書,所以有「以狂繼顛」的說法。董追《廣川書跋》云:「懷素於書法,自言得筆法三昧。觀唐人評書,謂不減張旭,素雖馳騁繩墨外,而迴旋進退莫不中節」,「今其書自謂真出鍾(鍾繇),草出張(張芝)。」但無論如何,他的草書總是以奔放縱逸為基本面目的。而《論書帖》則與我們常見的懷素的草書大有不同。他的《書帖》寫得「勻穩熟」,「出入規矩,絕狂怪之形」。是今草中有章草遺意的佳作。藝術特色在草書藝術史上,懷素其人和他的《自敘帖》,從唐代中葉開始,一直為書法愛好者談論了一千兩百多年。懷素,十歲出家為僧,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時在經禪之暇,就愛好書法,貧窮無紙墨,他為練字種了一萬多棵芭蕉,用蕉葉代紙。

由於住處觸目都是蕉林,因此風趣地把住所稱為「綠天庵」。又用漆盤、漆板代紙,勤學精研,盤、板都寫穿了,寫壞了的筆頭也很多,埋在一起,名為「筆冢」。墨池懷素,其冢傍有小池,常洗硯水變黑,名為「墨池」。狂草的成就,是唐代書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現。代表人物是張旭和懷素。張旭史稱「草聖」。懷素與張旭,性格都很疏放率真,不拘小節,尤喜杯中物。據說張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懷素也曾一日九醉,時人常呼之為醉僧。他曾在寺內粉壁長廊數十間,每因酒後小豁胸中之氣,便提筆急書於粉牆之上,其勢若驚蛇走虺,驟雨狂風;滿壁縱橫,又恰似千軍萬馬馳騁沙場。為此,時人又稱懷素為「狂」。說懷素之與張旭,是「以狂繼顛」。古往今來的詩人墨客,對懷素草書的成就,讚不絕口。唐大詩人李白就曾吟詩讚美懷素草書:「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山中兔……」(《草書歌行》)韓偓的《題懷素草書屏風》也稱讚:「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趴。雖多塵色染,尤見墨痕濃。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若教臨水照,字字恐成龍」。

貫休的《觀懷素草書歌》:「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於草書妙。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神莫及,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余,半飲半傾山衲濕。醉來把筆猛如虎,粉壁素屏不問主。……知師雄名在世間,明月清風有何極。」書法鑒賞家的評論就更多,幾乎沒有一本書法史著沒提到懷素。呂總的《續書評》說:「懷素草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黃庭堅的《山谷題跋》稱:「懷素草書暮年乃不減長史(按指張旭)。蓋張妙於肥,藏真妙於瘦,此兩人者,一代草書之冠冕也」。米芾的《海岳書評》贊「懷素書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而迴旋進退,莫不中節」。某氏的《集古錄》也說:「藏真特以草書擅名當時,而尤見珍於今世。」蔣之奇評說:「草書有妙理,帷懷素得之」,岑宗旦《書評》也形容「懷素閑逸,故翩翩如真仙」,沈右《書畫題跋記》則解釋說:「懷素書所以妙者,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故也」。王世貞《弇州山人稿》稱讚懷素《千文帖》「字字欲仙,筆筆欲飛」;某氏的《石、墨鐫華》則讚譽懷素《聖母帖》「輕逸圓轉,幾貫王氏之壘而拔其幟矣」,文彭也稱讚懷素《清凈經》「筆法高古,精神煥發,真有驟風旋雨之勢」。何紹基的《跋板橋書道情詞》則說:「山穀草法源於懷素,懷素得法於張長史,其妙處在不見起止之痕。前張(張旭)後黃(黃庭堅),皆當讓素師獨步」。類似上述的評說還有許多,實在無法一一枚舉。由於懷素草書精妙絕倫,獨樹一幟,所以歷來為收藏家所珍重。僅宋朝御府所收藏的懷素草書就多達101件。只可惜宋御府收藏的懷素草書大都已毀於兵災。


懷素字體就是大草狂草,但醉酒寫字傾情為佳,也可以叫懷素體。


懷素,算得上歷史上最具水平的書法家之一。他的草書更加彰顯內心豪放和極高藝術造詣。

今天,我在中國大陸最南端徐聞縣,給一個朋友家族祠堂即興寫【承祖正幼】,分享一下。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王羲之 | 懷素 | 草書 | 顏真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