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柔道運動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柔道的起源有兩個說法:

說法一

柔道的由來是和相撲分不開的。有一種說法是:在垂仁天皇時期,有一位號稱全日本最強大力士麻蹶蘇非常跋扈,他每天的樂趣就是尋找能夠打敗自己的人,但是找了半輩子也沒遇到一個對手。

直到垂仁天皇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決鬥比賽。遇到了他的對手野見宿禰,宿禰是島根縣的第一能打的當地鄉紳。他們這場比賽是角力和拳腳都可以使用的格鬥。

到了比賽的日子,野見宿禰和麻蹶蘇瞬間扭打在一起,他們這樣的打鬥方式是之前沒出現過的,連垂仁天皇都覺得新鮮。最後野見宿禰贏得了比賽,順利的拿到了麻蹶蘇的領土,而且還被天皇重用,並且開辦了武術教學館。

後來,跟他們學習的後輩們,一部分學習角力的精髓,發展成了相撲運動。另外一部分人學習格鬥搏擊,最終發展成了柔術運動。

說法二

由於不同的家族紛爭,對於僱傭兵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日本武士社會地位逐漸提高。由此誕生了一批很厲害的日本武士。

柔道的創造主要是針對古日本的日本武士發明的一種對抗方法。全副武裝的日本武士身著厚重的盔甲,赤手空拳的對手依靠拳打腳踢不能取勝。但是機智的百姓發現,武士厚重的盔甲。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對方摔倒,這樣,武士由於厚重的盔甲就很難爬起來了。這種近距離的格鬥搏擊後來逐漸發展,直到嘉納治五郎進一步規範了一些蠻力的動作,柔道運動開始成型。


  柔道也稱柔術,是一種兩人徒手較量的搏擊類運動項目。日本柔道的創立者嘉納治五郎解釋說:「柔道為最有效地使用身心力量之道」,「以精力善用、柔能克剛為其基本原則」,「巧妙地運用彼我雙方的力量,將對方摔投出去,達到制勝對方的目的。」

  柔道始於近代日本,日本人借鑒了外來格鬥技術中的摔、壓、絞、踢、打、拳擊、角力等技術,遂在本國和術、相撲等技術的基礎上,吸取外國搏鬥技術的長處,形成了多種柔術體系。

  日本柔道大致可分為徒手搏擊和持械格鬥兩大類。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社會大力模仿歐美,柔術遂被視為封建糟粕而遭到摧殘。1882年,他為挽救柔術,挺身而出,創建了講道館柔道。這便是現代柔道源於日本著名體育家嘉納治五郎創立的講道館柔道。他強調柔道是一項身心並用的體育競技,特別注重文明禮貌和自身修養的提高。

  20世紀初,各國競相開展柔道運動。1948年,歐洲柔道協會成立。1951年7月,英國、法國、西德、比利時、義大利、荷蘭、盧森堡、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古巴和日本在巴黎召開了成立國際柔道聯盟的會議,決定將會址設在東京。日本的嘉納履正是國際柔道聯盟第一任主席,英國人帕爾曼是第二任主席,日本人松前重義是現任主席。

  目前國際柔聯的會員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練習柔道的人達1200萬,開展女子柔道運動的國家(地區)已達60多個。在1964年舉行的第18屆奧運會上,柔道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推薦閱讀:

TAG:柔道 | 體育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