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書籍稀少珍貴,聖人倍出,而今書籍(信息)多如牛毛反卻不出聖賢?


謝邀。

先說答案

1、先作個說明,在中國古代,書籍並不算稀少。

2、真正有思想的智者,他們的書有一個共同之處:簡潔。那些其他的多如牛毛的書籍和信息,毫無智慧可言,這些書籍、信息里所蘊含的,和掌握這個世界的「關鍵」毫無關係。與這樣的信息對話,大多數人只會被它的包裹的愚蠢所碾壓。

所以,隨著人口的增加,書籍、信息的爆炸,聖賢反而越來越少,這是由於社會中整體文化大環境貧瘠造成的結果。

閱讀

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在於自我所認同的文化人格的構建。

這種自我認同的形成,則是後天的。

自我認同的關鍵,是文化模因和文化地圖。

而閱讀,則是了解世界,了解時空的方法。

沒有書籍,沒有對書籍的閱讀,所有的世界都得自己去拿腳步走一遍才能了解,所有的歷史,都只能靠自己挖墳才能了解。

白雲先生說過:

「世界太大,靠腳走生命太短暫,只能靠思想去馳騁。

通過別人的思想延伸自己,這是一個捷徑。

而如果因此而把自己埋葬在別人的思想里,則又是一個不幸。

既知道捷徑可用,也知道不幸可避,那麼才能夠踏著別人鋪就的台階,在有限的生命裡面,更好的成就自己。」

閱讀就是一種建構,你欽佩欣賞什麼人,讀他們的書,慢慢的就會構建出來與之相應的人格和自我認同。

讀聖賢書的人,就會正氣浩然心懷天下;

讀暢銷書的人,就會市儈庸俗小布爾喬亞;

書都不讀,只能讀圖的人,就只能一直處於心智低幼狀態。

讀書,是為了了解別人是如何理解與認知這個世界的。

並通過別人的理解,來構建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和心智圖景。

也就是說,讀書的目的,不是在於記憶,而是在於理解。

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和作者的對話。

真正有思想的智者,他們講的是關於這個世界的「關楗」。

如果能心領神會,那麼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智者,拿到理解世界的鑰匙。

任何事物,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駕馭它,反之,則被世界碾壓。

《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1889年4月11日契科夫在寫給他哥哥亞歷山大的一封信中說:「簡潔是天才的姐妹。」

那些古聖之書,就是這樣的鑰匙,而非常遺憾的是,在當今的世界上,它們悄悄的隱藏在無數的支離破碎的妄人淺言之中,少有人識。


題主,你當古人成聖,就是看書多嗎?

非也。

我以孔子為例,簡單地講講這道理,分兩段來說,先講讀書,再講成聖:

其一,孔子為「聖」的基礎

孔子那個時代的書,以及孔子所能看到的書,是非常有限的。我們現在說儒家的幾部經典:《詩》《書》《禮》《易》《春秋》,都是孔子親手刪訂。除此之外,幾乎是沒有什麼書了。孔子了不起吧!想想,他若不做這些事,就真應了那句古話:「天不生孔子,萬世如長夜」。可事實真的如此?未必。

對孔子整理文獻的功勞,多有附會、偽托的成分(按:先秦時候的人寫書,多為集體創作,有的寫作時間延續達百年,作者又沒有知識產權的觀念,故許多典籍作者不明,如《管子》,就不是管仲寫的)。

「經典」要成為經典,必須具有權威,而以孔子為其作者,自然能賦予它們最大的權威性。所以一概都說是孔門教主孔子寫的了。

雖然那些書未必本本都有孔子「手澤」,但由此也可見,孔子那個時代典籍之少,是可以用手指數得出來的。

我常對學生講,孔子讀的書,恐怕不如今天一個中學生讀的書多,但孔子根本不會跟人比誰的書讀得多,孔子的厲害,在會讀書,尤其長於闡發,他讀一頁書,可以講出一本書的道理,這就是「舉一反三」。

孔子還有一個厲害的地方,是他自覺且幸運地站在了整理華夏「國故」(當時是周文化)的源頭,這更賦予了他無可替代的地位。就好像大家都說民國出大師,難道中國的學問大牛全湊熱鬧,扎堆兒跑到上世紀初那20年里,此後再無人才?不是這樣。主要是民國時期的學者,率先用西方的科學方法來重新研究中國文化,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全面向現代化轉型,那時學者的篳路藍縷之功,自然成為各個新興學科的奠基人、創始者。「大廈」基礎有了,大師也齊備了,再後來的學者,就只是加磚添瓦了,當然成不了「大師」。就人文學科來說,民國「大師」的貢獻,一如孔子,是重新「整理國故」。孔子就是春秋時代的大師,他發縱指示之後,荀子、孟子……任什麼「子」,都超越不了他了。

孔子單幹也不行,他還大開講席,廣種桃李,從而奠定了儒家學派的基礎。以孔子為開山祖的儒家,由七十二賢人、三千弟子逐步壯大(這在當時就已經夠勢力了),乃在後世成為「儒教」,孔子自然被奉為教主。孔子就成了聖人。

(這個蠟像群可真顯出了孔子講學的陣勢/皇帝不稱朕)

二、「孔聖人」是後世抬舉的

孔子生前很苦,他自喻為喪家之犬,活孔子跟「聖人」是巴不上一點邊兒。

夫子去世後,他的教派人數眾多,更被其中的賢者發揚光大,到戰國時,就已經是北方極有影響力的一個學派了。

當一個組織或派別形成後,它必然要抬出一位老祖來,孔子就這樣被抬出來,而且漸次被賦予了神性和新的光輝。

在《左傳》里,孔子就已經被說成 「聖人之後」(昭公七年),與聖人發生關係了。我們知道,孔子生前,喜歡說「上古之聖」,如他經常提到並表示仰慕的堯、舜、禹以及周公等,都是聖人。孔子言必及聖人,他這樣的表述,實際上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及政治變革的一個基本思路,即「貴古」「尊古」,後人總是不如古人的,做什麼事,都要「上本於古者聖王之事」,以史上最神聖的時代——「五帝三王」為楷模。到西漢時,這一套上古聖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譜系,從「黃帝」一直到漢高祖劉邦,能夠銜接起來。

(「五帝」/皇帝不稱朕)

有意思的是,普通士人出身的孔子,竟然也被編入這個帝王體系。在東漢流行的讖緯里,孔子與他前面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這五位就是「五帝」),以及夏禹、商湯、周文王,合稱為「九聖」。其中前八位都是受命帝王,唯獨孔子,雖為聖人,卻不是受命天子,故稱「素王」。

可見,在東漢時期,孔子已經躍升到與上古帝王平起平坐的地位,而「聖」與「王」具有表裡相托的共性。王者(帝王),是人間立法者,也是聖人;「王」顯示的是政治權力,而「聖」顯示的是文化權力。君權與道統,是合一的。

聖人並不像本題說的那樣,「聖人倍(輩)出」,古代聖人並不多,如孟子也只能稱「亞聖」,且與其他次一等的人物一起,被稱為「賢人」;聖人與賢人合稱「聖賢」。這就在統治思想上,形成了有差序的第一、第二方陣。這是為了凸顯「聖」的絕對權威性,正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時之「聖」,又豈可並居?

在「九聖」之中,除了孔子和商湯、周文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大禹之前的「王」,全具有虛構性,所謂「聖人」,是虛實參半的,他們的形象與故事、傳說,絕大多數是兩千多年來不斷衍生和附加的。

中國人信仰「聖人」,這是中華文化的根本(「聖人」一詞,後來也被泛及於皇帝和宗教教主,並由此而淡化了,就連孫猴子也得了個「齊天大聖」的外號),「聖人」也是一個持續性構建而成的觀念體。

(方孝孺被稱作「讀書種子」,他大概是明初時讀書最多的一個,可惜他卻被稱作「聖人」的皇帝慘殺了/皇帝不稱朕)

這與讀書多少,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秦代以後,君權強化,讀書人縱然是「讀書種子」,也只能為君所用的命,不為君所用者,君王(聖人)可滅其「十族」也。(皇帝不稱朕/胡丹答題)


古時能出書、出得起書的人極少,現在叫一個人,只要想出書,很容易就能弄出一本。

沒有紙張之前的書實際就是竹簡,連篇累牘,完成一部書甚至得成牛車裝。不要小瞧孔子整理《詩》《書》《易》《禮》《樂》《春秋》,這個工作相當辛苦:要從四面八方搜集來,搬運來,因為他不是專職官員,搜集是私人行為;搬運得有腳力,搬來還得有地方存放;整理「書寫」時也要用特殊的工具,竹簡還要用牛皮筋串起來……僅舉此一人的例子就夠了。

有了紙張之後,有文化的人畢竟是少數,又有文化又有思想還願意寫點什麼的人就又少了許多。一般說來,寫得不夠好當然傳不下來,能傳下來的就更少了。應該說,紙張出現之後傳世的著作多了起來,專門搜集整理文字資料的機構也得到了加強……

要說的太多,真無法說清楚。

既然古代出書難,能傳世的並為世人稱道的當然是聖賢之作,沒傳下來的我們就見不到了,這樣的書肯定也不少。

當世浩瀚的書(信息)海即使有聖賢之作可能也會被淹沒,更何況當下社會浮躁,有多少真做學問的人呢!更何況劣幣驅逐良幣這麼泛濫呢!


夫聖人者,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或兼立而千年不朽者也。負聖人之名,需經得起歷史的考驗。聖人是眾人心中的豐碑,為立德、立功、立言者中的至高者,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時代中具有唯一性。故可言「人才輩出」,而不可言「聖人輩出」。讀書人中的聖人,從古至今莫過於孔子,顏回早逝,未顯其聖,孟子也只能屈稱「亞聖」。故讀書之人,於其說「聖人輩出」,莫如說「能出孔子」。

現在回到正題,古代書籍(資訊)稀少珍貴,卻能出孔子這樣的大聖人,而今書籍(資訊)多,卻為什麼反不出聖賢呢?也就是說,擁有如今高度發達、暢通的資訊獲取手段和渠道,為什麼就再沒有可以超越孔子的聖人面世呢?

首先是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英才。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人物。我國春秋時代,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逐步過渡的歷史階段,社會正處於大變革的歷史關頭,舊的統治秩序已岌岌可危,而新的統治秩序還未建立,禮崩樂壞,天下紛爭,王道不再,霸道橫行。在這種情況下,有志之士都在探索社會發展的道路,各種思潮洶湧澎湃,文化思想空前繁榮,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歷史局面。諸子百家都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創立了各自的學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主張「恢復周禮」,恢復王道,但這實際是開歷史倒車,註定不會成功。孔子前期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主張,雖歷經磨難,終無所成。雖無所成,卻經歷了偉大的磨礪和實踐,促使孔子輟政從文,晚年讀《易》,韋編三絕,整理文化典籍,在思想上產生了質的飛躍,終成一代文化聖人。。

當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社會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社會又面臨重大變革。在這種情況下,又出現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兩位偉人,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學說,引導工農階級進行革命,從而在現實中誕生了社會主義。這種境況和我國春秋時代的境況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馬恩兩位可稱偉人,實際也是聖人,只不過大家沒這麼稱呼罷了。可見確實是時勢造英雄。

其次是偉大的思想造就偉大的人。沒有偉大的思想內核,絕對不會有偉大的人現世。《周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實際充滿了革命的思想,孔子在《革卦·彖傳》中就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認為革命象四季輪迴,晝夜更替一樣自然,這就是孔子在讀《周易》後,思想從「恢復周禮」到認可革命的巨大飛躍。故書不在多少,而在其思想是否偉大。中國古代的書籍雖然不如現在豐富,但基本都是經典,凝聚了古代聖賢深邃的思想和智慧,故能歷經千年而不朽。後人能讀懂弄通,真正掌握其精髓者難覓一二,大多是一知半解,摘章尋句,斷章取義,甚至帶著功利心而屈解本義,嘩眾取寵,以訛傳訛。自己修為淺陋,難窺聖人之心,反以陋德淺識凌駕於聖人之上,惑而不存疑,錯而不思改,強辭遮醜,信口開河,自以為是,結果反污了聖人名德。當這種人佔領了文化市場,掌握了輿論導向,則聖賢早毒死胎中而不復出矣。

讀書多不一定出聖人,但不讀書絕對出不了聖人。讀書才能明理,不明理如何成聖人?讀書不在多少,而在質量。讀書要讀經典,要明正理,如果讀了歪書、邪書,反不如不讀書,反而使人陷入邪惡,成為社會之害。現在的文化是快餐性文化,色之誘也,味之美也,取之便捷,食亦痛快,不必細品,不必慢嘗,雖大口朵頤,實無甚營養。君不見大師送來的「心靈雞湯」乎?雖色香味俱佳,卻常使人壞肚拉稀。君不見追星族乎?精神狀態雖然亢奮,卻都是文化的營養不良者。聖人歸來兮,請賜我正理!


這是一個偽命題,古代書籍是稀少,但真沒有聖賢輩出哈。中華文明五千年,真正能稱得上聖賢的也就那麼幾個,何談聖賢輩出呢?現代書籍和信息多如牛毛,也不是沒出聖賢哈,只是還沒被看見,或者時間太短,來不及培育。不要把古代想像成一個聖賢遍地走的社會,這個還真不是哈。

首先,聖賢是什麼?歷史上的聖賢很多麼?我們先看一段某度來的解釋

在儒學的王道信仰之中,生命的境界被分為聖人、賢人、君子、士人、庸人。聖賢即是聖人與賢人的合稱,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通常是指被認為實踐了儒學生命價值觀的貢獻歷史和社會的人物。「聖賢」的地位其實是由歷代學者通過史書和官方祭祀制度確認的,而非個人的認同。

在這裡面有幾個關鍵性因素,一個是實踐了儒家生命價值觀的具有歷史和社會恭喜人物。其次,這是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按他這個邏輯,我們掰開手指頭數數,歷史上也就三皇五帝,孔廟五聖,外加朱熹、王陽明這些人有資格了。

如果再跳出儒家的定義,那麼還可以加上老子、墨子、莊子,以及葯聖、茶聖、酒聖、書聖、棋聖、史聖等等,各種羅列下來也不會超過100個好不好,有些領域五千年才出那麼一個,怎麼能說多呢?不但不多,而且還是太少了。基本上兩三百年才能出那麼一個人物。

其次、這個時代沒有聖賢么?還是沒有被時間驗證,我們沒有發現

其實,問題不在於這個時代有沒有聖賢,而是我們太急了,覺得社會太亂了,太渴望聖賢來給我們扭轉下道德乾坤了。可是大家不知道是,歷史上「往往聖賢人不識」,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許多聖賢啊,在當世往往混得並不好,甚至是不太受待見,就像是孔子孟子,到了列國大家是尊敬,但是這個尊敬其實是很有限,在那個時代也沒有認為他們是聖賢。是不是聖賢,其實都是看他思想,行為和道德有沒有生命力,能不能被後世發現和學習。要是後世也沒人鳥他,那從史學意義上來說根本不會不大可能被列入「聖人堂」。

我們這個時代並不是沒有聖賢,可能聖賢就隱藏在我們身邊,就在同輩中某一個不受待見的人群中。也可能是一個出家師父,一個公務員,一個學者,一個打工仔當中,也說不定,這個還得時間來驗證,還得歷史來抉擇,不是你我說了算的。或許應該等到你的孫輩曾孫輩來評我們這個時代,才算數。

最後,出不出聖賢與信息是否大爆炸和書籍是不是多沒有必然的聯繫

真正的聖賢,其實也最關鍵不是名揚後世,而是要有聖賢之心,做聖賢之行,就像是張載說的,王陽明一生踐行的那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要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聖賢之心。一個真正慈悲的人,一個心中有天下蒼生,一個願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就是一個聖賢,就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這個聖賢比孔孟老莊來的實在,來的貼切。

我們既要在道德思想上,光照千秋,橫跨百代,如日月般閃耀的大聖賢,也有生活中,日常里的小聖賢。真正有聖賢之心,做聖賢之行的人,任何時代都是最好的成聖做賢的時代,他們胸懷天下,意志堅定,根本不會輕易受外界影響,他們對於善知識充滿渴望。根本不會受書籍多或少的影響,或許恰恰是信息大爆炸,幫助了他們能夠更好的成就自我。

這個時代讓更多人萬劫不復,也讓更多人有機會超凡入聖,所以,別說這個時代無聖賢啦。

左壁觀書右壁觀史,有酒學仙無酒學佛,我是「李藝泓西平王后裔」歡迎關注我


現在的這些書,連認知都算不上,最多算個知識,可是就是連這個知識都有好多的冒牌貨,怎麼能和古代的書相提並論,古代的書那都是認知的一種結晶,然後以書的形式保存下來。

關於你說的這些,

我說個故事,周鴻禕說,中國的名人傳記,連報告文學都算不上,其實更像個武俠小說,一路遇到對手橫推,

但是事實上,是人都會犯錯誤,像雷軍之類的人,只是講其對的事情,他錯的事情,他從來不講,比如他錯過了馬雲,他錯過了張小龍,他為什麼會錯過,他從來不講,

現在來看98.99.2000年是投資的盛元年,許多多多牛逼的公司,甚至於BAT都是在那時候誕生的,而雷軍錯過了那個時候,就是錯過了一個時代,這個他從來不講,他只講他伯樂相馬的YY,從這點上說,這個放大自己的優點,掩蓋缺點的本能是比較明顯的,

而諸如馬雲,也犯下了,把中國雅虎搞跨的事件,他到底有沒有反思過,這個真不知道,但是在公開場合,他就像武俠小說的男主角一樣,一路橫推,引起無數人的膜拜,但是又引起少數的反思……

在說到周鴻禕,這個人唯一比較真實的一個人,他說自己錯過了張小龍,而對於張小龍做出微信,他直言他怎麼能做出微信呢?他這句話是對自己的反思,也是對張小龍的反思。

話扯回來,現在咱們的書其實更像一個故事會,讀了驚險刺激,但是回過頭什麼都忘了,因為不客觀,根本不能教會你什麼東西,而最起碼的報告文學還是比較客觀的,分析得到和失去,攻敵一千,自損八百,今天你占我一城,明天我攻你倆鎮,

這才是事實,這也是為什麼《亮劍》能夠持續比較火的原因,第一個真實,和敵人作戰,你來我往,互有得失,而且裡面還有大量的精確到點的專業術語,越回味越覺得了不起,讓人成長了很多。

而這個經得起回味,這才是一本好書的標準,就現在的書,不要說經得起回味,就是第一次看都看不下去,現在的書同質化太厲害,好多書的觀點基本略同,你就會知道其實好多觀點都是作者抄襲別人的,到底這個是什麼意思,是什麼運作原理,他自己都不知道,更何況出現問題怎麼改良了,只有一個字抄,這些東西,我想連作者自己都讀不下去。

大浪淘沙,現在的這些書,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都會被淘汰點,然後真正能剩下來的,才會被這個時代記住,才會有機會走入歷史,希望有這樣的書出現吧,

而其實古代的書,為什麼少,都是大浪淘沙淘下來的,都是知識的大爆炸和知識的小爆炸後的一種認知沉澱,

而等這次知識大爆炸中,會是一種認知沉澱,而這種認知積累到一定地步,就被載入歷史,


首先時代不同。古代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到學習的機會,所以很多往聖都會抓緊時間去學習想方設法的學習。現代人人都有學習的機會,太過於普遍,加上國內教育水平與教育模式的影響難以培養新一代的聖賢之人。古代講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現代社會都講求「金錢主義」。不管是大人,小孩一心想著錢,雙眼盯著錢?誰還會真正去思考書中的東西呢?

其次現代社會信息多,太過於雜亂,人們不知道該去學什麼,沒有學習的方向。古人通過讀書增長見識,變讀變想,慢慢的會形成自己思維模式,創造出新的東西來。現在本身讀書就少,而且我們都被固定思維模式影響了,讀死書,缺乏對實際應用的考慮,自己不去思考。

最後古代社會有時候的言論相對比現在自由一些。其次戰爭年代更容易誕生聖賢。尤其在春秋戰國時代,一個戰爭頻發的時代,卻是中華文化最光輝的時代。再到近代,魯迅先生能夠以筆為刀,剖析自己,剖析整個民族的劣根性,用文章來刺激國人的靈魂,但是反觀如今社會,中華民族的許多美德在流失,很多人的道德已經淪喪,沒有一個人能夠向魯迅先生一樣,能夠寫出直擊人內心的文章,然而此時此刻,卻有人想著將魯迅先生「請」出學生教材。國無魯迅,已抑魯迅。


信息越多,深加工的機會成本就越高。腦子裡思考的東西越多,針對某一事物深入思考的時間就越少。

記得90年前後,中國家庭遊戲機市場剛剛開始,任天堂只有幾種卡帶,我每種都可以不死通關。後來遊戲多了,連通關都難了,何況不死。

以後不藉助網路和移動內存,估計我們連記個事都難,現在哪個公司的秘書不帶筆記本電腦可以領出門?10年前還是帶本本子就夠了呢。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一個非常專業的課題,叫做軸心時代。

在公元前500年前後,人類文明不約而同地發生了重大突破,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中國有老子、孔子,古印度有釋迦牟尼,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體系,一直影響著人類生活,直至今天。德國思想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他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第一次總結了這種現象,把這種幾乎同時出現在中國、印度和西方等地區的人類文化突破現象稱之為「軸心時代」。

今天,軸心時代已成為東西方史學、人類學和哲學等學科的一個無法繞過的課題。它既是一個複雜的歷史文化現象,也是一種思維的「建構」。截至目前,國內外所有已有的研究,都沒能夠對軸心時代這一遙遠而複雜的歷史文化現象作出令人信服的闡釋。

個人認為,這一現象表明,人類的科技雖然在不斷進步,但是智慧並沒有進化。就知識水平而言,可能現在的一個高中生,就遠遠超出了老子、孔子的水平,可是,他的智慧,仍然跟老子、孔子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否則的話,就人人都是聖人了。

為什麼軸心時代幾乎同時出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這的確是一個非常神秘的現象,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至於為什麼會在這麼早的時期,出現這麼偉大的智慧?個人覺得,可能是因為,早期的人們,生活節奏慢,心底非常純凈,願意花甚至一生的時間,去思考宇宙、人生的奧秘。比如老子,一生研究的就是「無為」,孔子一生研究的就是「仁義」,釋迦摩尼一生研究的就是「制心」。現代的人,如果肯花這樣的功夫,用盡一生去研究一個課題,即使成不了聖人,至少也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吧?

歡迎關注本人頭條號,可能是你所見到的最通俗、最靠譜的道家智慧解讀者。


那是古人耐得住寂寞。把自己關起來做學問,一關數度寒秋,三年五載一點也不稀奇!作品不在多而在精,精到驚世駭俗,一鳴驚人!諸如《老子》、《孫子兵法》、《周易》,《周易參同契》、《悟真篇》等,這些經典,歷千秋萬世而不衰。

今人卻不同,一整不只是一本,為了顯於自己博學,整出系列書,僅如此尚不滿足,還要到處走穴。一言以蔽之,名利使然,其書學術水準就可見一斑。真正耐得住寂寞的人,覺得研究的時間都不夠用,比如馬偉明,央視要採訪,只給半小時時間。

大凡有成就、有學問的人,都耐得住寂寞。大凡經典之作,必是嘔心嚦血之作,其如台上一分鐘,台下拾年功。


推薦閱讀:

TAG:蕭何 | 老子 | 莊子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