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


我是農村人,農村人有個風俗,要想吃肉,還是自已養豬,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養頭年豬,一般從春天養到臘月就要殺了過年,這是農村最好的美食;

農村豬吃的是草,肉特別好吃,城裡都想吃,但是一般吃不到,為什麼呢,因為這種豬一般長不肥,一家人吃還不夠,沒有往外賣的;如果知道哪家的豬能長到250斤,那就是一頭大年豬,大肥豬,有肉吃了,可以分點出來賣了,大家一窩蜂的去圍觀,看熱鬧。也就是一個笑話,能長到250斤的豬那是吃得多,睡得多的,吃了睡,睡了吃,只有蠢豬才能長到250。

所以呢,我們這個地方的風俗,說別人250就是蠢豬的意思,形象一個又懶又笨又蠢又不機靈的人那就是250


前不久報名學習,老師給每個人編了號,我看了看,我是250號。剛開始看到這數字,心想怎麼這麼巧?

後來一想總要有一個人是250,為什麼不是我呢?就默默地將編號改成了250+網名的格式。心裡思忖著只要我不說,靜悄悄地也就過去了。

沒想到群里不一會兒卻因這個250熱鬧了起來。有人建議說怎麼沒有避開這個數字,有人建議換成2500,或換成25000……

250,在大多數人的心裡是怎樣的不堪或不吉利?我很好奇,百度了下:

原來「二百五」是指說話做事傻裡傻氣,莽撞,好出洋相的人。說得白話一點,就是憨包一個。

憨就憨吧,也沒什麼,看來我這250心裡,「二百五」是當定了。

這麼多數字,為什麼只有二百五成了罵人的代名詞?雖然有書君覺得名字只是一個代名詞,噹噹250也沒什麼,心中還是有疑惑的。

為此有書君追本溯源,想一探真相,當得知其來歷後,再也不願當250了。

為什麼呢,且看兩個故事:

一、瓜分黃金250兩的歷史淵源: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有著六國帥印的蘇秦竟然被人暗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鐵定的軍事紀律,誰有這樣的膽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讓齊王大怒。

為了替蘇秦報仇,他讓人割下蘇秦的頭,掛在城門上,並貼了懸賞廣告。說蘇秦是內奸,殺得好,為了懲奸揚忠,決定懸賞千兩黃金,望殺人英雄前來領賞。

告示一貼出,就有四個人來邀功,堅持說蘇秦是自己殺的。齊王問千兩黃金他們怎麼分,他們說每人250。這下齊王火了,怒喝:「把這四個『二百五』拖出去砍了」。

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民間傳說:

在科舉時代,有一考試多年的秀才,從十七八歲開始科考,考到結了婚,考到生了孩子,考到有了兩個孩子。

當一個孩子五六歲,另一個孩子七八歲時,還是沒考上舉人。心想不能誤了孩子,家中又不是太寬裕。於是決定不考了,自己教孩子。

他給他的這兩個孩子大的取名叫成事,小的取名叫敗事。

有一天,他要出門了。於是給兩個孩子布置了作業。要求成事寫300遍,敗事寫200遍。回來後,他檢查作業。

發現成事只完成了250,而敗事也完成了250。於是感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都是二百五啊!

後來發展到現在,當一個人做事不能恰如其分,還帶來壞影響時,就會說他是一個「二百五」,因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看來這個「二百五」當不得,有書君再大度,也不能拿自己名聲說事。於是在群里鄭重申明:我不是250,我是2500。

後來細思極恐,還是覺得不妙,於是向助教申請退出進階班群,留了一級到了基礎班。重新分號時沒想到是150,群里不足200人。看著這個150,有書君啞然失笑,還好,總比「二百五」好多了!

這個250,雖是一個代號,能避就避吧,免得帶來心理陰影。

不是有個心裡暗示效應么,如果久而久之真成了「二百五」,那就真成了罪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


二百五是一句罵人的話,這是舉國周知的,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二百五指的是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好出洋相的人都有可能獲此「殊榮」,從這點來看,二百五雖不是什麼褒義詞,但貶義的成分不算太重。

二百五的歷史並不悠久,《說文》、《爾雅》、《康熙字典》、《辭源》、《辭海》等等全都無載,《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也很簡略,不知出處。

而關於二百五的來歷也有很多說法,各自有各自的趣味性。

戰國蘇秦的故事

蘇秦是戰國著名的縱橫家,以遊說列國合縱抗秦而受到各國國君賞識,領六國相印,權勢可謂一時無兩。

所謂樹大招風,蘇秦在齊國活動的時候,遭遇刺客襲擊,重傷而亡。

明目張胆在齊國殺人,這是對齊國的蔑視,齊王很生氣,但他卻沒有下令捉拿兇手,而是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掛在城門口,張榜公示蘇秦是內奸,死有餘辜,齊王要獎勵出手的義士千金。

告示一出,很快就有四人來領賞,四人都一口咬定蘇秦就是自己殺的,於是他們被帶到齊王面前。齊王問他們千兩黃金怎麼分,四人還高興得回答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

齊王毛了,怒喝道:「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被用來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財色所迷惑的人。

老秀才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可是始終不曾中舉,最後終於放棄了,開始培養下一代。

老秀才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成事,小兒子叫敗事,老秀纔此後的主要事務就是教他們,指望他們能夠考上。

一天,秀才要出門,吩咐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結果秀才回來之後一問,發現兩個兒子都只寫了二百五十個,於是感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銀兩的故事

據說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二百五這個俗語來源自秦朝,秦王手下一位大臣被人刺殺,又遲遲抓不到兇手。秦王於是想了一條計策,讓手下在城門外貼懸賞告示。上面寫著,某大臣因私通外國,陰謀造反,幸好被一義士所殺,為了獎賞這位義士,特賞銀千兩,望得到通知速來領賞!告示一出,果真來了四位領賞的,都稱人是自己殺的,秦王問道,這千兩白銀,你們四人怎麼分呢?四人答道:我們每個人都是二百五。秦王喊到,把這四個二百五全都拉出去斬了。二百五的典故就此流傳下來。


話說一個秀才,年近四十,才金榜題名,然後娶得一妻,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取名老大為成事,老二為敗事,一日老秀才出門,出門之前教了兩個兒子各一個字,老大的字難讓寫他寫300遍,老二的字簡單讓他寫200遍,然後老秀才就出門了。

過了一天,老秀才回到家,檢查作業,老大成事寫了不到三百字,老二敗事寫了超過二百字,一數,都是二百五十個字,老秀才說:成事三百不足,敗事二百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自此,二百五就流傳了下來,形容頭腦有問題。


「二百五」是一個現代人的口頭禪,通常是形容一個人獃頭獃腦,不聰明,不開竅,算不上是很粗魯的話,最多就是調侃而已。

二百五這個詞應該是到了近現代才出現的,在我查閱的資料中,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清代吳趼人的現實諷刺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該書第83回有一句:「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這本書於1903年8月在《新小說》雜誌上連載,「二百五」在書裡面顯然就是諷刺人的話。在作者使用這個詞的的時候,前面並沒有任何的鋪墊,後面也沒有任何解釋,由此可以推測,這個詞應該不是作者自己發明的。因為這個詞若不加以額外說明,它就是一個單純地數字,誰知道它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是串暗號!所以「二百五」這個詞兒在1903年之前就應該存在於社會上了,否者作者也不可能直接拿來使用。

由於本書的作者吳趼人長期居住在廣東佛山,所以我推測,二百五這個詞是廣東地區罵人的話,最後通過這本書傳播了開來。但即便是在社會上,「二百五」這個詞也應該不會出現的很早。

首先這個詞兒沒有在任何古文中出現過,古文也不可能出現這種詞兒的。最早出現這個詞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就是一部白話文小說。

白話文這種文體其實很早就出現了,早在宋代,說書人就開始使用一種叫「話本」的文體,這種文體就是最初期的白話文。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雖然出現了「二百五」這個詞兒,但書中「二百五」的意思跟現在也不是完全一樣)

此後到了明清時期,白話小說進入了黃金髮展階段,咱們今天所看到的《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都是白話文小說。中國人今天用的許多詞都是這些白話文小說奠定的,比如說「尷尬」一詞就曾出現在《水滸傳》中,《水滸傳》第十回:「卻才有個東京來的尷尬人,在我這裡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當然《水滸傳》中的「尷尬」意思與現代含義有所不同,但這個詞兒確實是已經誕生了。

《水滸傳》是明朝初年的一本小說,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了,由此可以佐證,「尷尬」一詞也有500多年歷史了,並且至少是500多年歷史了。

但相比之下,「二百五」這個詞出現的時間就非常晚,當這個詞正式出現的時候,大清已經要完了,所以這個詞估計是在清末誕生的。

(「尷尬」這個詞原本就是江蘇話的一個方言辭彙,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正是江蘇人)

所以,至於「二百五」這個詞來源的解釋,也基本都是後人附會的,例如一個最常見的說法是:

戰國末期,著名縱橫家蘇秦在齊國遇刺身亡。在臨終之前,蘇秦授予齊王一計,表示使用此計便可抓獲兇手。於是在蘇秦死後,齊王對外謊稱蘇秦是姦細並將其車裂,隨後齊王在全國張貼告示,表示齊王早就想殺蘇秦,如今行刺蘇秦之人屬於是為國除害,因此齊王希望找到行刺的志士,獎勵他一千兩黃金。

消息放出來之後,果然有人前來領賞,而且來的還不止一個,一次就來了四個。於是齊王詢問道: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麼分啊?

四人回道:這個好辦,平分就是了,我們每人二百五十兩。

齊王聽後勃然大怒,於是下令將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首。此後,二百五這個詞就開始被人用來調侃行事愚蠢的人。

(蘇秦,喻恩泰飾)

蘇秦在齊國被刺殺這個事兒確實是真的,但正史中並未記載「二百五」這個情節。所以「二百五」這個詞源自蘇秦完全是後人強加的。試想如果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二百五」這個說法了,為啥明清兩代的這麼多白話文中愣是沒有人使用它呢?直到清末才第一次出現這詞,這不符合邏輯啊。

除了源於蘇秦這個解釋外,二百五還有很多解釋,但其具體的出處人們已經無法得知了,現在所有的古詞典中都沒有收錄過這個詞。目前只有《現代漢語詞典》錄入了「二百五」一詞,但《現代漢語詞典》也沒有對「二百五」的出處給出說明。


實際上二百五並不是罵人的話,只是形容這個人憨厚老實,不懂得圓滑處事,經常因為莽撞闖禍。關於二百五有以下幾個傳聞故事。

蘇秦被害說

蘇秦和張儀都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外交家,兩人共同拜於鬼谷子門下。張儀學成之後入秦拜相,以連橫之術使得山東六國逐一與秦國結盟,因此秦國逐漸蠶食了大量六國的土地。

蘇秦學成之後,開始遊說六國,提出了六國合縱破連橫的方法,最終說服六國組成合縱盟。蘇秦也因此成為了六國的「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得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一步。

後來,合縱盟瓦解後,蘇秦到達了齊國。因為蘇秦當時的名望很高,所以齊宣王任用蘇秦為客卿。這件事導致了齊宣王手下的大臣不滿,他們害怕失寵,所以就派遣了刺客刺殺蘇秦。

蘇秦重傷為死之時,齊宣王趕了過來看望蘇秦,當時並沒有抓到刺客,所以蘇秦又為齊宣王出了一條計策;「希望自己去世之後,齊王以燕國間諜的名義將自己的屍身車裂,然後下令以千金懸賞行刺之人,這樣就可以抓住刺客。」

齊宣王照辦,並且張貼告示,宣判蘇秦為姦細已經車裂,刺殺蘇秦者可以獲得黃金千兩。這時果然有人承認自己是刺客,而且一來就是四個人。

齊宣王看到這四個人氣不打一處來,並且反覆詢問他們誰是真的,誰是冒充的,結果四個人都說自己是真的。爭執不下的時候,其中有個人說就當是我們四人一起刺殺的吧,這樣我們每個人可以獲得二百五十兩黃金。於是四個人分分舉手同意。

齊宣王看到這四個傻得可愛的人問道:「你們商量好了嗎,金子怎麼分呀」。四人異口同聲的回答:「每人二百五十兩。」

齊宣王拍案而起,大怒道:「來人呀,把這四個二百五給我拖出去砍了。」於是二百五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唐朝官員說

相傳唐朝時期的京兆尹權力很大,所以在出行的時候派頭十足,經常伴隨著龐大的儀仗隊。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是京兆尹很威風,就連前面開路的小吏也開始狐假虎威,他們經常拿著棍子或者很長的竹竿驅趕行人。

最開始京兆尹頭前只有一名小吏,這名小吏的官職叫做「喝道伍佰」。後來又添加了一名小吏,於是「喝道伍佰」變成了兩個人,竹竿也變成了兩根。於是人們為了表達對這種狐假虎威奴才的憤恨,所以便稱呼他們為「二百五」,又因為變成了兩根竹竿,所以也叫他們二竿子。

秀才傳說

相傳古代的時候,有一名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結果到老一事無成,就連兒子也沒生一個。所以秀才便心灰意冷、淡泊名利。

後來看開了之後,反而生育了兩個兒子。秀才回想一生感慨萬千,於是給大兒子起名成事,小兒子起名敗事。從此之後老秀才便在家悉心教導兒子,希望他們將來可以學有所成。

有一天老秀才有事出門,臨行前告訴兩個兒子練習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並且讓妻子督促。

老秀才到了晚上回來後問妻子:「兩個兒子的課業如何?」妻子回答道:「兩個兒子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秀才很納悶的接過了兒子練習的字帖看了看,慨然長嘆:「原來兩個都是二百五呀。」


二百五十,是一千的四分之一,它有兩個比較出名的歷史故事。

第一個,與蘇秦有關的事情,蘇秦,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張儀的師兄弟,是鬼谷子的弟子,是戰國時期的兩大縱橫家,張儀主張是連橫,讓六國某一國與秦國合作,攻打其他六國。

而蘇秦是主張合縱,秦國太強大,東方六國應該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蘇秦還成功的說服了東方六國的國王一起攻秦,東方六國都封他為丞相。

蘇秦最後在齊國的時候,因為太受齊王的器重,引起其他齊國大夫的嫉恨,就派刺客去刺殺蘇秦,蘇秦沒死,被刺成了重傷,刺客也跑得無影無蹤了,齊王派人去找刺客,可是完全沒有頭緒。

蘇秦就拼著最後一口氣,他向齊王獻了一個計策,然後當晚就氣絕身亡了。蘇秦死後,齊王就發布了一道文書,說已查明,蘇秦是燕國的間諜,齊王要將他車裂,齊王也很感謝那個刺殺蘇秦的人,所以要千金賞賜他,希望這個刺客能早點來領賞。

那個刺客也來領賞了,另外還有三個人也一起來了,他們都說自己才是殺死蘇秦的刺客,這下齊王也犯難了,四個人怎麼分呀,這四個人就說,一千金,每人二百五十金吧。齊王一聽,下令:將這四個二百五十斬了吧。

第二個,與韓信有關的故事,韓信年輕的時候窮困潦倒,他經常到一個亭長家裡吃飯,亭長的老婆就不樂意了,故意將飯給藏起來,韓信就羞愧得不再來這個亭長家裡了,而當韓信成為楚王回到淮陰的時候。

他賜給了那個贈他飯的漂母一千金,然後也送給了那個亭長兩百五十錢,之後鄉里人就笑那個亭長是二百五十錢,要是能夠一直幫助韓信,那麼肯定也能得到千金賞的。

我們知道,古代平時用的貨幣是銅錢,一千文叫一貫,一貫也叫一弔,半吊就是五百文,而兩百五十文就是半吊子的一半,比半吊子不如。


二百五和半吊子差不多。意思就是傻,呆,做事魯莽。三歲小孩都知道這是罵人的話,可見應用頻率高。東北小品中時常脫口而出「二」。

它怎麼就成為罵人的話呢,而且還這麼火,原來是有幾個經典故事引發。

古代的銀子按兩劃分,人們習慣把五百兩用紙包在一塊,每五百兩稱為「一封」,大家算一下,半封(半瘋)是多少呢?從前有個老財主在家裡正包封銀子,他家的兒子整日闖禍,這次又欠人錢財,被人拿棍子追趕著要錢,他嗷嗷叫地跑到家裡,他老爹氣的嘴唇發抖,大罵:「你個半封(半瘋)的不孝子!」只好把未包好的銀子也一併還給人家,從此被下人們傳開了,下人們背後叫這個敗家少爺「半瘋」有人則偷偷叫他「二百五」,從此瘋癲,精神不正常的人就叫二百五。還有就是因為古錢幣外圓內有方孔有人為了便於攜帶,就用繩子把錢串起來,一千枚為一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被稱為一弔,五百錢就是半吊(不夠一弔)後來就比喻智商不全的人,由此二百五流傳開來。

唐朝長安有個官員,每當出巡,就阻止儀仗隊敲鑼打鼓開路,對老百姓耀武揚威,引來大家的不滿。有個領頭的人叫五百,他手拿一根長桿驅趕擋道的老百姓,也許是這名官員感到一人拿竿子不對稱,又增加了一人,老百姓就一塊喊他們五百或者「二杆子」,有一天他們其中一個請假了,老百姓開始叫這個人「二百五」,當然請假的那個也被叫「二百五」。可見當時的老百姓對飛揚跋扈,橫行霸道的官吏的反感,從此以後凡是無禮、粗魯、胡作非為、無法無天的人都被稱為「二百五」,「二杆子」。

另外一個是一生苦讀的秀才每次都名落孫山,他的人生被他玩的稀碎,眼看要走向人生的終點站。

結果上天垂憐他,他老來得子而且一得就是兩個兒子,他嗨皮的要歡呼跳躍,忙給兒子起名,老大叫成事,老二叫敗事。怪不得屢考不中,單看給這倆孩子起的名,就知道他的書讀到驢肚子里了。他的兩個兒子很快長到讀書識字的年齡,有一天,他逛集市去了,臨走前把陪娃寫字的任務交給了他老婆。他讓老大寫300字,老二寫200字。回來一問,他老婆說:「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寫了二百五。

有個叫蘇秦的,戰國時期著名的說客謀士,他刻苦讀書,困了就拿錐子刺向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自己的腳上「刺股」的故事由此而來。

他終於成功,蘇秦的人生開了掛,他曾成功說服六國實行他的合縱主張,身掛六國相印,權勢滔天。他走到哪裡都自帶光環,所以引來很多人妒忌,他有個作死的節奏,竟與燕國太后有了不該有的關係,他怕事情敗露被殺,就主動向燕王請願去齊國當燕國的卧底,在齊國日子不好過,新君上位,齊國大夫們跟他爭寵,派人刺殺他,他身負重傷生命岌岌可危,臨死前為了抓住刺客,蘇秦建議齊王對自己以謀亂罪判處極刑車裂(五馬分屍),為了抓到刺客,蘇秦對自己真捨得下狠心啊!齊王按照蘇秦說的辦了,立刻對外宣稱:蘇秦是齊國的內奸,誰刺殺的蘇秦的人速速來領重賞千兩黃金,結果就有四個人商量好,每人分黃金二百五,就去領賞了。齊王問他們,你們這麼多人,怎麼分這千兩黃金?他們爭相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大怒道:即刻將這四個二百五斬首示眾!從此民間有了二百五的說法。形容人沒腦子,蠢死!

還有網友說二百五最早的來源,是來自以色列的故事。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時,有二百五十個首領不服他的領導,觸怒了神,這二百五十個首領被瞬間開裂的有烈火的地縫吞噬。被人們稱為最愚蠢的人。以後二百五就是愚蠢人的代稱。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傻瓜或說話不著調、辦事不認真、盡出洋相的人叫「二百五」。一般人都忌諱「250」這個數,以前有次發250元獎金,做工資單時有249元,有251元,唯獨未有250元。二百五」來歷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說法一:

話說一個秀才,年近四十,才金榜題名,然後娶得一妻,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取名老大為成事,老二為敗事,一日老秀才出門,出門之前教了兩個兒子各一個字,老大的字難讓寫他寫300遍,老二的字簡單讓他寫200遍,然後老秀才就出門了。

過了一天,老秀才回到家,檢查作業,老大成事寫了不到三百字,老二敗事寫了超過二百字,一數,都是二百五十個字,老秀才說:成事三百不足,敗事二百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自此,二百五就流傳了下來,形容頭腦有問題。

說法二:

相傳,蘇秦是戰國時期的六國國相,後來在齊國被人暗殺了。齊王很惱怒,發誓要為蘇秦報仇。可苦無線索,遲遲抓不到兇手。於是,齊王苦思冥想,想了一條計策。他讓人把蘇秦的頭顱從屍體上割下來,高高懸掛在城門上。並在門洞旁邊貼出告示,告示上說:「蘇秦是個內奸,誰殺了他給齊國除害,齊王就會給他一千兩黃金,以作為獎賞,望勇士速來領賞「。

文告一貼出後,馬上就有四個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對他們說:「這可不許冒充領賞呀「!四個人對天發誓,都說是自己乾的。齊王說:「獎金只有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該怎麼分配啊?一個人該得多少呢「?這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啊!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齊王通過這個辦法,找出了殺害蘇秦的人,為蘇秦報了仇。「二百五「這個詞就這樣流傳下來。這四個人不知是計,不用大腦思考,腦袋一熱衝動著就去領賞金,每人還妄想領取250兩黃金,被齊王設計所殺的事件,被後人特指傻頭獃腦,不醒事,同時又倔強、莽撞的人是二百五。

說法三:

過去一弔銅錢為1000個,一天有一財主打發兒子去外收賬,這兒子平時不學無術,只知道吃喝玩樂,連幾個錢都數不清,收回來的串錢都只有半吊子,被老子臭罵了一頓之後,他拿著那些半吊子錢又去找債主們要,債主們一個個都又給他加上了250個銅錢,打發他回去交差了,他興高采烈地回到家中,交給了老子,老子一數,串串錢還是都少了250個,老子氣得火冒三丈,罵他兒子連家裡喂的豬都不如,簡單就是一個250,此事後來被家庭傭人聽到,一傳十,十傳百,給傳了下去,從此二百五一成了民間罵人的一句諺語了。

說法四:

從前有一州官破一無頭命案,皇上限定他三天立破,否則要他性命,沒辦法,州官只好貼出告示,說死者是罪大惡極的強盜,如果有人殺了他,本州官賜錢一千貫,告示一出,立馬有4人同時揭榜,自稱是殺害死者的英雄,州官見狀自喜,立馬升堂讓其4人劃押簽字,斬立決,那4人不僅連250銅錢沒得到,還害自己丟了性命,最後行刑時刻,其中一人仰天長嘆,我真是一個十足的"二百五"啊,從此之後,此事一直流傳至今。


推薦閱讀:

TAG:今天有啥好笑的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