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角度看,如何評價新浪新聞和今日頭條?


那從產品角度來看的話,新浪新聞實際上是就是一家官方新聞媒體,有媒體小編負責報道大小新聞事件並適時推送到每一個用戶。而今日頭條則是完全不同於新浪微博的一家大數據智能化平台。

今日頭條涉及的領域比較廣,用戶可以在頭條上瀏覽到各個領域自己所感興趣的文章,視頻等。因為頭條是一款基於大數據智能演算法的產品,用戶的推送都是機器經過智能演算法實現的,且比較全面,故而得到眾多用戶的青睞。

這一大數據智能體現在方方面面。拿用戶來說,機器會根據用戶的興趣閱讀給用戶對應標籤,比如你喜歡關注教育類的新聞,機器就會不定時的向你推送有關教育方面的文章,以保證用戶隨時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因此,由於每個人的興趣都不一樣,所以每個用戶的標籤也就不一樣,機器給每個用戶的推薦也是獨一無二的。

在拿頭條號作者來說,用戶在每發表一篇文章都會先有機器進行審核,在審核的過程中也會根據文章內容給文章貼上標籤和分類,再根據標籤通過智能演算法推薦給對該標籤有興趣的用戶。這也是今日頭條與新浪新聞最大的不同所在,今日頭條主要通過機器對大數據的整合分析進行運作,是一款算是走在前沿的也是比較全面的智能化時代產物,憑藉機器強大的演算法能力讓用戶在各方面都能夠有不錯的體驗,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不知道說到這裡大家是否已經明白。其實今日頭條應該說是開啟了一個新的大數據智能化時代,騰訊,百度,等大型公司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平台產品,在這個新媒體奮起的時代中,到底誰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或許,大家和我一樣都很期待。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留言交流。


今日頭條當然碾壓新浪新聞。

從技術架構上,千人千面的智能興趣推薦是今日頭條發明的,頭條幾乎不靠人工編輯,而初期的新浪新聞還是更依靠人工。信息流也是頭條帶到新聞客戶端里來的。

演算法推薦和信息流,無疑是頭條積累更深。

從產品布局來說,今日頭條的產品矩陣覆蓋更全面。頭條現在除了新聞資訊,還有類知乎的問答,類微博的微頭條,還有自媒體頭條號,還有短視頻,還在布局全球化。無論產品類型豐富程度和國際化野心,都是新浪新聞不能相比的。

再從產品使用體驗來說,今日頭條雖然產品非常多,但使用起來,一點不覺得混亂,非常流暢,對各類內容創作者或者讀者的引導和激勵也做得很不錯,這也是頭條用戶數和使用時長一直快速增長的根源。在體驗上,頭條要甩微博、知乎、其他新聞客戶端好幾條街!


新浪新聞是官方新聞媒體,由媒體小編負責報道大小新聞事件,每個用戶看到的新聞內容基本一樣,而今日頭條主打的是「個性化推薦」,每個用戶看到的新聞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可以說是千人千面。

今日頭條嚴格按照時間戳來排列新聞,會根據用戶這次刷新和上次刷新之間的時間間隔推薦相應的新聞條數,但這個時間戳並不是新聞發布的時間。可以看出,今日頭條就是為了能讓你更快速地獲取資訊(至少目的就是這樣,可是實際效果卻不一定了,因為今日頭條的內容來源於頭條號作者,這些作者不一定都是媒體人,因此導致內容質量沒有保證)

也就是說今日頭條更重視「多」與「快」,主要以新聞為主,覆蓋面廣,適合偏重獲取資訊,注重個性化定製。

我們都知道,智能演算法推薦,個性化定製是頭條的一大特點。主要靠負反饋(選擇「不感興趣」)和正反饋(收藏和點擊這樣的行為)來推算用戶的喜好,最後根據喜好智能推薦內容。這樣的機制所注重得往往就不是作者而是文章本身了,好處很明顯,就是激發了剛入平台的新手菜鳥的熱情,因為粉絲多的老用戶和新手是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的,在曝光率上是公平競爭的。

但有利就有弊,很難做到兩全其美的。這樣做法,導致的弊端就是讓很多低質量的作者有了話語權,因為智能推薦只看數據,只分析用戶習慣和內容熱度,因此會出現各種標題黨博取點擊,以情色擦邊,八卦新聞為噱頭的文章也就應運而生,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優質的原創作者。

新浪新聞是根據新聞時間和最近新聞熱點來排列新聞的,而且並不是每次刷新都有新的新聞內容。但因為新浪新聞的內容都是媒體人來編輯的,相對來說,內容的質量得到了相對的注重。

雖然新浪新聞能有效的保證了新聞的質量,但是也正因為這樣,它也沒有了頭條的優勢。上面也提到過,今日頭條會根據用戶的閱讀習慣,職業,年齡等等特點,準確挖掘出用戶感興趣的資訊。那麼我們試想一個情景,在上班坐地鐵途中,一個有各個領域的資訊,新聞的內容基本都是固定的,而另一個卻都是你感興趣的內容,你會怎樣選擇呢?


說產品之前,先談點別的。

現在每天一閑下來就刷頭條,新浪一天最多只看一次,說明今日頭條的產品更能吸引用戶。但是,頭條也有頭條的問題,一是新聞的及時性不夠,在頭條里看到的往往都是舊聞,二是一大堆頭條號胡說八道甚至造謠,專業度不夠,很令人反感。三是不尊重原創或知識產權,將別人影視作品中的片段節選過來起個標題騙讀者頭條也不管。當然,頭條之所以能夠吸引我是碎片式的知識相對多一些,絕對不是新聞。要看新聞的話,新浪更及時更客觀一些。

有這些問題,還能夠比新浪多出幾十倍用戶,可見頭條的產品真做得不錯。

新浪這麼多年了,PC端的用戶相當龐大,卻一直找不到有效的變現手段,在移動端,安裝率和打開率也不算高,其管理層應該好好思考問題出在哪。內容不錯,從用戶方考慮太少。

寫著寫著,中間外出了一個多小時,想好的全給忘了,編不下啦,就這樣。


推薦閱讀:

TAG:科技 | 發財中國年2018 | 新浪新聞 | 移動互聯網 | 新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