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久負盛名的孔雀舞是我國哪個民族的傳統舞蹈?


孔雀舞是傣族民間傳統舞蹈。流傳於瑞麗、潞西、西雙版納、孟定、孟達、景谷等傣族聚居區。從東漢時起,能歌善舞的傣族人就派遣使者到洛陽,給皇帝表演歌舞、雜技等。

孔雀舞相傳是1000多年前傣族領袖召麻栗傑數,模仿孔雀學舞,後來經過不斷改良加工流傳下來。著名白族舞蹈家楊麗萍就是憑藉「孔雀舞」而聞名,至今活躍在舞台。民族舞可以是一個民族的標誌,也能代表一個國家的靈魂,1990在第11屆亞運會閉幕儀式上,楊麗萍獨舞《雀之靈》從此揚名海內外。

孔雀舞也是少數民族宗教儀式中的一部分,像傣族有名的"潑水節"或者其他節日,凡是眾人聚集的場所,傣族人都打起象腳鼓,跳起孔雀舞。孔雀是傣族的"聖鳥",象徵吉祥幸福。舞跳得好,源於舞者對孔雀細緻入微的觀察。

傳統孔雀舞也是由男性來跳,背後背著沉重的翅膀道具,而男性的身姿和受這些道具的束縛,往往限制的了舞者的身體舒展,也無法更靈動地表現孔雀的樣子。後來編舞者突破傳統,以女性為主來展示孔雀的靈動魅力,並去掉了沉重的翅膀道具,用綴有孔雀翎羽的長裙替代。改變後的舞蹈於1956年首次在全國舞蹈會演中亮相。

民間孔雀舞的表演形式比較簡單,一般只由一到兩人,一個打鼓伴奏,一個人表演,鼓打得好的人必定也是會跳的。表演者往往事前沒有排練過,全屏感受。打鼓者引導舞者,亮出絕技。舞者也會帶領鼓者為自己伴奏。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版權作品,認識民俗君請加微信:beijingminsu


孔雀舞,是我國傣族民間舞中最負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流佈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潞西及西雙版納、孟定、孟達、景谷、滄源等傣族聚居區,其中以雲南西部瑞麗市的孔雀舞(傣語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

相傳一千多年前傣族領袖召麻栗傑數模仿孔雀的優美姿態而學舞,後經歷代民間藝人加工成型,流傳下來,形成孔雀舞。

孔雀舞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悠久的歷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人民中間就已經流傳著許多有關孔雀舞的優美傳說,召樹屯與蘭吾羅娜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個。民間在"趕擺"、過節以及各種喜慶日子裡表演的孔雀舞,都是根據各種傳說編成的。其中有一個傳說是這樣講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貧窮的傣族小夥子為了謀生,他每天都到江邊的一棵空心樹下釣魚,並且每次都能釣到很多。可是,有一天他從早釣到晚,連個魚影子地看不到。他感到萬分奇怪。

正在這時候,突然一陣輕風刮來,吹到他身後那棵空心樹內。發出了"嗡嗡"聲響。這時,江邊的果樹上熟透了果了,也隨風叮叮咚咚落入江中,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就在這一瞬間,他見江中映示出山坡上孔雀窈窕的倒影。見此情影,小夥子驚喜地回頭觀看,只見一對綠孔雀展開了美麗的翎羽,正隨著動聽的聲響翩翩起舞。

當時,小夥子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高聲說道:"啊!我今天到了神仙住的地方了!"於是,小夥子丟下釣竿,驚喜地跑回村寨,活靈活現地給鄉親們講述所見到的一切。鄉親們聽後了十分驚奇,都盼望自己也能親眼看到那動人的情景。後來,小夥子帶著眾多鄉親來到江邊,把那棵空心樹砍倒,鋸婁做成長鼓,蒙上一層黃牛皮,用手一敲打,頓時發出了"嘣-嘣叭-嘣"的悠揚聲響,然後,小夥子又找來銅盆、銅鍋蓋,讓其他青年隨著敲的節奏聲義織敲打。接著,小夥子在快樂的鼓樂聲中,摹仿孔雀的一舉一動,跳起惟妙惟肖的孔雀舞。當時,觀看的群眾都看得入迷,百看不厭。從那以後,鄉親們一致推選小夥子到"趕擺"的群眾集會上跳孔雀舞。在"趕擺"的日子裡,小夥子為傣家人首次表演人孔雀舞,藝術地再現了孔雀形象,博得傣家的讚賞。從此,這種在象腳鼓和 鑼伴奏一的孔雀舞,就在傣族人民中間流傳開了。


推薦閱讀:

TAG:舞蹈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