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丟了南唐江山,卻站在了北宋詞巔。他是否覺得後悔呢?
這個問題反問你,你要是李煜,你後悔嗎?
你估計想死的心都有,好好皇帝不當,想做千古詞宗,現實生活過不好,你還寄希望於後世銘記,朗讀你的詩詞,表揚你的功績,豈不是很阿Q?
李煜的詞之所以被讚揚,以及達到如此頂峰,也恰恰因為他的經歷,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正是因為他的反思與後悔,才有這樣的佳作,所以亡國後的每一天他都是痛苦的,每一首詞都是以血寫書,可見其真情。大凡有文采,且經歷過大波折的人,其文學會更上一層樓。譬如李煜、李清照還有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和極大的失去,他們的情感又怎麼會如此豐富,曹雪芹如果不是出生高貴,又怎麼會寫得出來紅樓夢裡的奢華和菜品以及當時最珍貴的器物,這都是平常百姓所看不到的。包括李煜的這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曾經的國君,如今只能緬懷故國!
身為階下囚,害怕歲月流逝,春花秋月勾起的是當年的往事,歷歷在目,曾經的豪華,曾經的縱情聲色,曾經的故土,都只在夢裡。回首往昔,身為國君,過去這裡不該那裡也不對,都已經晚了,要說我有多痛苦,有多少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還有這句: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現在後悔了,我想再見見我的故國,趙哥說,沒門兒。
還有: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離歌,垂淚,哭也無法晚回,除了後悔還有什麼。
他一直在後悔,在反思,我怎麼會弄到今天這步田地?歷史沒有如果,人間也買不回後悔葯。做過,就當負責。李煜顯然不是一個好的皇帝,但當做了亡國奴後,也出現人性的反思,對過去的追憶,對失責的悔過,但再窩囊,也不至於看著國家成了別人的而在想,我是詞宗,引領你們北宋詞壇,我可以不後悔,我可以驕傲。
你如果可以穿越,不妨去問問。我可以保證,你會被打得很慘。
一個親手葬送國家、丟了江山的人,無論是誰,腸子都是要悔青的,何況聰明如後主李煜者?不過,從他天上人間的遭際和淪為階下囚後的詞作來看,他對丟掉江山確實悔恨,但對填詞的愛好來說,他不但沒有一絲悔意,還以自己美麗的詞作而沾沾自喜,這就是人生的矛盾和矛盾的人生。
李煜天生富貴命,他的父親是南唐中主李璟, 961年,他繼位於金陵(今南京),成為南唐第三位皇帝。他即帝位之時,正是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的第二年,因為趙匡胤有統一天下的打算,且覷覦南唐已久,李煜自知難以抗衡,加上他無心政事,只希望與自己心愛的妃子們相廝相守,只希望花大量的時間去填詞,他便主動以宋朝為正統,納貢屈膝,以求保富貴,保平安。十年後,趙匡胤滅南漢,南唐岌岌可危,李煜又主動去掉國號唐,也不稱皇帝,而自稱「江南國主」,可謂紆尊降貴,苟且偷生。
不過,儘管李煜對宋朝和皇帝趙匡胤極度尊敬,尊敬到卑躬屈膝,但趙匡胤卻既無好臉色,也無同情心,滅南唐的態度十分堅決,他的理由是:「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975年底,宋朝軍隊攻破金陵,李煜去衣露體,裸著上身出降,南唐滅亡。
無疑,李煜既是皇帝,又是詞帝。王國維說:「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詞人所長處。」這就是他成為中國歷史上詞寫得最好的皇帝的原因。王國維還說,尼采說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李煜的詞,即以血書者,宋徽宗《燕山亭》略似,但宋徽宗不過自道身世之戚,李煜則有釋迦牟尼等先哲所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
確實,李煜是天才的詞人。然而,話又可以反過來說,正因為他長於填詞,一門心思填詞去了,而且,不單填詞,他還愛音樂,愛書畫,愛佛理,愛女人,那麼多愛好,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操勞國事,也可以說,在這眾多的愛好之外,才去偶爾操心一下國家大事,致使國計民生在他這個層面嚴重缺位,他這個皇帝當得真是極端窩囊。
在治國上,李煜或是信奉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認為隨便花點餘力即可,但是,「治大國」卻並非「若烹小鮮」,治國倘若真如烹小鮮,那還要那麼龐大的官僚機構作甚?
李煜俘至開封后,曾寫《浪淘沙》一詞,中有:「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句,真是泣血之詞,字字血淚。然而,成為階下囚、最後暴斃的結果,又能怨誰?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虞美人》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後來還被譜曲傳唱,歌曲優雅動聽,纏綿憂傷。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代表之作,表達了作者在國破家亡後的悲傷之情,表達了對於故國的懷念之情,也表達了自己興衰榮辱的一生和一代君王對於失去國家的亡國之痛。
他既是皇帝也是詩人,由於他疏於治國,在政事上幾乎無所作為。為了能保全基業,一味地忍讓臣服,甚至不惜撤除國號,屈俾於宋。最後還是被宋所滅。他是一個生錯帝王之家的詞人,他一心一意於詩詞之間,從無當皇帝的心情。投降宋朝以後,過了三年的囚禁生活,從皇帝一下到囚徒的巨大落差,加上受盡凌辱,飽嘗辛酸,使他思國之切。此間,他做了很多以亡國之情為題材的凄涼悲壯的詞作。如《浪淘沙》《虞美人》等,使他走上了詞作之巔。
對於失去南唐江山,李煜應該沒有什麼後悔的。他詞作中流露出故國往事的悲傷,竊以為,只是為失去國家而感到懊惱,畢竟自己是亡國之君,應當承擔亡國之痛,也並不能說明他後悔了。本來南唐就積貧積弱,而宋又太過強大,被歷史的車輪碾壓是情理之中的事。何悔之有?
站在後人的角度老說,當然覺得一個失了江山的李煜比一個當了好皇帝的李煜有趣得多,如果中國詞壇沒有了李煜,那會失去多少精彩的作品。
但是從李煜本人的角度來說,其本人肯定是後悔萬分的。
根據當時的記載,有一次,宋太宗讓南唐投降過來的舊臣徐鉉去拜見下原先的舊主李煜,徐鉉到李煜家中後發現李煜戴著紗帽,穿著道服出來迎接。舊主在前,徐鉉連忙行禮,卻被李煜制止:「今時今日,你怎麼還能行如此大禮呢?」
二人於是坐定,然後聊不到幾句,李煜突然大聲痛苦起來,後又沉默不語,不停嘆息:「真後悔當時把潘佑和李平殺了。」(這兩人都是南唐敢於上書的大臣)。
由此可見,李煜對於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是十分後悔的,原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春花秋月,到了後來生命難保,有誰不會悔恨萬分呢?
李煜雖然治國無能,最後成為亡國之君。但是,「詞帝」的稱號他是受之無愧的,李煜的詞是心底流出的「血性」,悲情文字,堪稱是人類情感的「精義」。
李煜飽讀詩書,但是畏懼戰爭,他為了取悅趙匡胤,奉行藩臣的一切禮儀,取消國名,全面實行自貶制度,改唐國主為江南國主,改南唐國印為江南國印,以江南代稱稱南唐。他每逢會見北宋來使,都要換上臣下的衣裝,並且事先拆除皇家宮殿屋脊上象徵消災怯禍的飛魚形尾部上翹的「鴟吻」,以免刺激到北宋的使臣,各種禮數周到備至,可謂畢恭畢敬。李煜以為自已不斷貢奉,小心應對,趙匡胤就會放過他,能允許他偏安江南一隅,延續唐末以來的藩鎮割據。然而,李煜錯估時局,趙匡胤要的不是南唐如探囊取物的財寶,而是南唐的土地和子民。當時機成熟後,趙匡胤以莫須有的罪名討伐南唐時,李煜派出使臣和趙匡胤交涉,被趙匡胤嚴厲喝斥說:「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公元975年(宋天寶八年),南唐國都金陵被宋軍攻破。李煜沒有如他之前發誓:「背城一戰,死保社稷」,也沒有「聚寶自焚,絕不做他國之鬼」。而是青衣小帽,短裝打扮,光著上身,反綁雙手,脖子上掛著印綬,雙膝下跪,帶領大臣降宋。降宋後的李煜被趙匡胤被授於光祿大夫,校檢太傅,右千牛衛上將軍等虛職,其中的違命候是一個極其污辱性爵位,使李煜喪失了起碼的人格與尊嚴。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改封李煜為隴西郡公,這對李煜來說,真可謂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別看趙光義御遼無能,儘是敗績,可是搞起李煜的小周后,可絲毫不含糊。經常召小周后去侍寢,一去便是多日甚至一個月,還命人畫幸小周后圖。元朝人張宗在《太宗逼幸小周后圖》上題詩:「一白宮門隨例入,為渠宛轉避房櫳。
要說此時的李煜不後悔,簡直是讓人無法相信,只要是李煜稍稍有點男人的血性,恐怕連死的心都有了。可是,事情發展的過程,對李煜來說卻總是不如意。無論李煜怎麼委曲求全,步步退縮,依然無法熄滅趙光義的殺心,在李煜42歲生日的七夕之夜,找到殺李煜借口的趙光義,以祝壽為名送給李煜一壺酒,用酒中特製的牽機毒藥結束了李煜的生命。那天晚上,李煜悲歌痛飲後作詩,纏綿悱惻後賦詞,留下了千古傳唱的絕命詞:《虞美人》。
不知是因果的循環,還是歷史宿命的機緣,北宋的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和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都才華橫溢,具有極高的藝術天賦和文學造詣與水準,都是長於文彩而疏於治國。徽宗亡國被擄到金國後,也有感而發的寫下了《燕山亭.北行見杏花》。兩者對比不同的是,「趙趙光義的子孫亡國於牧遊民族之手,其宗室後人受盡金國蹂躪,凌辱,使宗廟蒙羞,受盡後人詬病。」
不僅是後悔,而是腸子都悔青了!這絕不是空穴來風,別人說的也都是陰謀,得李煜自己說了才算數,請看以下證據:
當李煜兵敗金陵,肉袒降宋,被俘至汴京時,《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金陵宮廷,雄壯九天,金陵城中,繁花似錦。儘管李煜偏安一隅,可惜,祖業終究還是弄丟了!想曾經,風度翩翩、溫文儒雅、舞詩弄墨;現如今,國破家亡、腰彎發白,俘虜一個。訣別故土,仍然想起酒館青樓,依稀聽見亡國悲歌,忍不住,眼淚垂落對宮娥。——滿滿寫著後悔二字!
作為亡國之君,不僅丟了三千里河山,甚至無法保護心愛的女人(當日,小周后和李煜一同被俘,宋太宗趙光義後來將其蹂躪,並命宮廷畫師留下春宮圖。這嗜好,也是醉了,不是那誰么。當然,這些都是野史)。蒼白的語言無法形容此時李煜的心境,他能不後悔么?《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看著眼下的糟糕,懷念曾經的美好。——滿滿寫著後悔二字!
身處絕境中的人,往往能換髮一個人奇妙的詩意。李煜便是在這樣的處境中成就了那首千古絕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還能夠吟唱亡國之恨,或許算是生命中最後一點慰藉了吧!
秋往春來,四季輪迴,往事不堪回首。金陵華麗富貴的皇城依然還在,只是後宮佳麗換了容顏。曾經的家國,一去不回。屈辱、悔恨、殤愁多得無法形容,如春寒解凍,萬丈江水,奔湧向東!——滿滿寫著後悔二字!
從一國之君到階下之囚,李煜應該想到過死,但他的骨子裡,仍然鍾愛奢華富貴,貪戀美酒佳人。更重要的是,李煜的內心是懦弱的,他顯然沒有直面死亡的那份勇氣。要不然,金陵被破時,他就和守將軍民一同殉國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儘管李煜選擇了囚徒苟生,但依然沒逃脫凄涼死去的下場。——滿滿寫著後悔二字!
李煜書讀五車,胸有斗墨,其詞濡染大筆,雄奇幽怨,作為詞人,他無疑是優秀的;但作為一國之君,他胸無大志,不思朝政,美酒青樓,夜夜笙歌,最終國破家亡,淪為階下之囚,毫無疑問,作為皇帝,他是失敗的。皇帝淪為囚徒,或許終將被後人詬病,但若不是這樣,還能成就一代「詞帝」嗎?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最後,用這首《相見歡》來結束此次回答:「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後悔是每個人都有的,佛家就有悔恨心一說,據說啊,人死以後都有一剎那的清明,就是中陰光明境,悔恨心就是輪迴的緣起之一。只是面對選擇的時候,他沒想到後果,只能說雖然後悔,但是晚了。
所以,不存在不後悔的人,那樣的人,,佛家叫佛,道家叫得道,已經脫離了人的範疇。
古往今來成就帝王大業者,都人中之龍,而繼承帝王之位者,乃天大之幸運。
李煜不算暴君,但卻無能,如果不做皇帝,他絕對是個風流似蘇軾的大才子,但生於帝王之家,空有滿腹詩才,卻無帝王之氣,堪稱人生之悲劇。
生而為皇,當以天下蒼生為任,但其痴迷於飲酒作樂。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縱有出口成章之才,但身為南唐之主,卻誤了江山,怎有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本是才子多情種,偏生深宮帝王家。
應是榮華貴一生,奈何國破家亦亡。
李煜肯定是後悔,皇帝是古代最尊貴的人物,多少人因為當皇帝而斷送了一家老小,乃至全家族的性命,又有多少人殺子弒父,殘害忠良,只為古代那座至高無上的寶座。李煜身為皇帝,享受了人世間的榮華富貴,但最後落得國破家亡,自己被毒死的下場,實屬可悲。誠然,李煜就算後悔也沒用,統一趨勢在所難免,南唐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就算李煜勵精圖治,也很難支撐將要倒塌的帝國大廈,已經破碎的國家機器。而李煜的縱情風花雪月,琴棋書畫,只是加速了南唐的滅亡,李煜也沒用辦法。他後悔也沒用,他只是無奈。被滅國時的痛苦,也只能在國破家亡的悔恨中,在自己淪為階下囚的對比中,無比愁苦。只能吟誦出「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也只能回到「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如果泉下有知,我想李煜現在也不會太后悔,畢竟自己的名聲現在留的很大,儘管不是太好,但也不差。有的估計也只有亡故的苦痛。
要從世俗的眼光看,江山社稷沒了,榮華富貴消失了,豈止後悔!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我們沒有過江山也沒失去過江山,後悔是後來者的感嘆!
至於站在了北宋詞之巔,我想也是後人的同情至深的一種認同,他本人或許不會在乎這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