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茶道能流傳這麼久?而中國茶道卻很少人說?
中國無疑是茶或茶文化的發祥地,日本的茶的種植和飲用,無疑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我要說,中國雖然具有悠久的茶的種植和飲用的歷史,也具有豐富的茶文化,但茶道卻是日本人的創造,雖然茶道的兩個主要元素茶和禪都是傳自中國,但將兩者結合起來並形成後來的茶道的,卻是日本人。
那麼,中國有沒有茶道呢?我查閱過一些歷史文獻,「茶道」一詞似乎最早出現在唐代(中國茶的普遍飲用和茶文化的成熟也是在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但這一「茶道」,並非今人所理解的日本流的茶道,為了避免引起歧見,我這裡引錄一段原文,有點長:
「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楚人陸鴻漸(即陸羽)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並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儲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為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季公請為之。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茶器,口誦茶名,區分指點左右,刮目茶熟 。李公為?雨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鴻漸能茶者,李公復請為之。鴻漸身衣野服,隨茶具而入。既坐,教攤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畢,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鴻漸。」
上述一段引文中雖出現了「茶道」兩個字,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裡的茶道顯然不是今天意義上的茶道,而是指飲茶的風尚,「茶道大行」,指的是飲茶之風的盛行,常伯熊或陸羽所作的演示,也只是一種煎茶的方法,而且整個演示,使李季公感到很失望。陸羽的一部《茶經》,詳述茶的起源、種類及茶的採摘、煎煮和茶具的選用、茶的飲用等,具有相當的理論性和可操作性,但還只是就茶論茶,顯然還不具有哲學的底蘊,還沒有上升到一種「道」的層面。爾後宋代蔡襄的《茶錄》、宋徽宗的《大觀茶論》一直到明代顧元慶的《茶譜》等幾十種論茶的著作,大抵都重在茶的選用和烹煮上,只有明代屠隆的《考磐餘事?茶》中講到了人品,但強調的是好茶須有具有清風雅趣的人才能辨識和欣賞,而非通過茶事來修行人品。因此,中國古代對茶的種種講究,還只是一種茶藝,而非現代意義上的茶道,倒是明代以後,隨著葉茶的興起,在江南一帶,飲茶染上了濃郁的文人趣味,在茶具的選用和飲茶的情趣上,更多地與琴棋書畫融為一體。但這種由飲茶體現出來的文化情趣依然不能歸之於茶道。雖然日本的茶道在形成的過程中明顯地可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痕迹,日本室町時代的「唐物數寄」推崇的就是中國的書畫,茶具的種類和樣式也沿襲唐宋的物品,禪宗的精神更是直接來自中國,但將禪與茶連接在一起,在茶中寄予了人生的哲理,並通過茶來透現出比較完整的審美意識,顯然是日本人的創造。茶道的形成,大致經歷了三代人的努力,分別是村田珠光(1423~1502年),是他首先創立了茶道,一個是武野紹鷗(1502~1555年),茶道在他手裡有了很大的發展,還有一個就是聲名最響的千利休(1522~1591年),他最終全面建立了茶道的體系和宗旨,現在日本三大茶道宗派的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派,都是千利休一脈的沿承。
順便講一下,茶道這個詞的誕生是相對比較晚近的事,它在當初被稱為「佗(準確的日文漢字是「侘」,亦可用「佗」字)茶」,又被稱為「茶湯」。到了明治時代,茶道一詞才開始普遍使用。茶道形成之後,茶已經不單單是一種飲品,從茶庭的設計、茶庵的營造、茶室內的格局和裝飾、茶具的選用到點茶的方式(這些都有明顯的中國宋代文化的印記)、茶禮(與中國宋代的寺院制度也有密切的關係)的制定,都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縝密細緻的規範,乃至於有《山上宗二記》、《南方錄》、《宗春翁茶道聞書》和《茶道舊聞錄》、《茶湯古事談》等多種茶道經典的問世,「敬、靜、寂、和」的茶道精神的確立,都說明了日本的茶道在中國茶文花的基礎上,確立了自己的源流。
首先問這個問題的人純屬放屁,中國的茶道源遠流長,國人品茶歷史可以說比小日本長的不止一星半點,我不否認日本人的茶道,但請不要和我們中國的茶道相比,可以說日本人不配
茶道即心道,要論茶道,我國是鼻祖,悠久的歷史論述已是爐火純青。茶道需要閑情雅緻,心靜如水方能品味。而今物質生活誘惑太多,人心浮躁,生活節律飛快,焉有心情去品茶論道?所以當下很少有人論茶道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