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是種什麼病?哪些因素會引起胃潰瘍呢?


前兩天醫院裡來了一個肚子疼的患者,尤其每次吃飯以後疼得更厲害,一到兩個小時後緩解,平時有噯氣、反酸,經過觸診和X線檢查,診斷為胃潰瘍。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為了追上時代的腳步,努力奮鬥的人們加班熬夜,喝咖啡,飲食不規律的事情時有發生。導致胃潰瘍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胃潰瘍究竟是個什麼病呢?

胃潰瘍指的是位於幽門和賁門之間的胃腸道粘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潰瘍,中老年人發生率比較高。其臨床常見典型癥狀是周期性的反覆發作的上腹痛,和進食有關的節律性餐後疼痛。其體征表現在當患者疾病醫生按壓於其劍突處正中或左邊可出現疼痛感。有的患者沒有明顯癥狀,須通過胃鏡來明確診斷。

該病的病因比較複雜,目前考慮主要是HP(幽門螺桿菌)感染,懷疑或者已明確診斷胃潰瘍的人都要常規檢查HP,同時根除HP也作為本病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其次是病人長期服用NSAIDs(非淄體類抗炎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糖皮質激素、氯吡格雷、化療藥物等。最後是家族遺傳和胃排空障礙。另外系統性肥大細胞增生症、休克、肝硬化胃竇切除術後等也可以引起胃潰瘍的發生。

本病的併發症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臨床上常配合的輔助檢查主要有胃鏡及粘膜活檢,腹部X線平片、14C尿素呼氣試驗、糞便常規。

結合癥狀、病史及化驗檢查結果,明確診斷後,首選藥物治療有抑制胃酸分泌,根除HP,保護胃黏膜三者結合。查明是長期服用的非淄體抗炎葯,如確有必要,遵醫囑的同時加用抑酸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我們經常說的三聯用藥指的是一種鉍劑或是一種質子泵抑製劑加兩種抗生素,常用的有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黴素,果膠鉍+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等。四聯用藥指的是果膠鉍+克拉黴素+奧美拉唑+阿莫西林。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適當的休息,進食要規律,少抽煙,少喝酒,少喝濃咖啡。當胃潰瘍癒合後,可以停止服藥,但反覆複發者,應當維持治療。

本期答主:李平,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是指發生在胃部的慢性潰瘍。因為潰瘍的形成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所以取名為消化性潰瘍。

潰瘍的概念不同於糜爛,潰瘍是指傷及黏膜肌層,而糜爛只是傷到了淺層(黏膜層)。

導致潰瘍發生的因素有很多。

1.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竇炎的主要病因,而慢性胃竇炎與消化性潰瘍密切相關,幾乎所有的胃潰瘍都有慢性胃竇炎的存在,而大多數的胃潰瘍是發生在慢性胃竇炎的基礎上的,其次,幽門螺桿菌還能造成胃酸的過度分泌,進一步導致粘膜受損。所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是引起胃潰瘍的主要因素。

2.長時間的服用非甾體的消炎藥:像阿司匹林這樣脂溶性的藥物,能夠穿透胃黏膜的屏障而破壞胃粘膜。而且這些藥物還可以抑制胃粘膜屏障的再生。所以長時間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這些藥物必然導致胃潰瘍發生的風險。

3.胃酸的分泌過多:「無酸無潰瘍」,潰瘍只發生於胃酸相接觸的粘膜,抑制胃酸分泌,可以使潰瘍痊癒,充分說明了胃酸的致病作用。

4.情緒:目前認為心理波動顯然可以影響胃的生理功能,原有消化性潰瘍患者在焦慮和憂傷時,可以導致癥狀的反覆或者加重,此在日常診療中常見。戰爭時期,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和穿孔率往往增高,這也印證了潰瘍和精神因素的關係。

5.吸煙:也是能夠引起消化性潰瘍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期吸煙的患者,發生潰瘍的幾率要比不吸煙的患者明顯增高,而且吸煙患者的潰瘍癒合較慢,即使在有效藥物的治療之下,潰瘍癒合也比不吸煙者慢。


胃潰瘍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胃潰瘍比較典型的特徵就是疼,是一種有規律的疼,一般就是吃飯以後疼,跟飯後食物進入後產生的摩擦有一定關係,主要還不是這個原因,還有一些內分泌,胃酸的作用,胃壁的表面上是有一層黏液的,是避免這些吃進的食物對胃粘膜造成那種損傷的,得胃潰瘍的時候還是會有黏液的,但是它主要的黏膜自己破損了,再加上吃進去的東西,對它表面的影響,這樣會加劇它。

胃潰瘍疼痛的節律性:

時間:一般在飯後

季節:春初秋末是高發期。

周期:疼痛一般會持續幾周之後會有所緩解。

細菌感染是胃潰瘍的最大原因:

細菌感染這個菌就是幽門螺桿菌,當然胃潰瘍的發生還是有很多的原因的。這個細菌是定植在胃黏膜表面,分泌一些毒素對胃黏膜產生一些影響。

喝酒易引發胃潰瘍:

喝酒是直接對胃黏膜有損傷的,損傷以後輕則糜爛,重則潰瘍。會產生反酸,燒心,打嗝,疼痛。

胃酸分泌過多也是引起胃潰瘍的主要原因:

食物刺激以後,胃酸是24小時都有只是會在不同的時間點,它分泌的量不一樣,酸度不一樣。

還有的原因就是胃黏膜本身的抵抗力就差,這是自身原因,另外吃一些藥物,特別是止疼葯和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吃了阿司匹林,或者放了支架以後吃的氯吡格雷了都會對胃黏膜形成刺激。還有一些是因為長期的工作緊張壓力大。如:計程車司機。當然生活習慣,如:刺激性食物,特別是甜食,糖,蛋糕一類,產酸是比較多的。飲酒對胃黏膜影響也比較大。


胃腸潰瘍發病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和粘膜防禦機制的破壞。

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密切相關。95%以上的十二指腸漬瘍與近80%的胃潰瘍病人中檢出HP感染;HP感染使發生消化性潰瘍的危險增加數倍,有1/6左右的HP感染者發展為消化性潰瘍;清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明顯降低潰瘍病的複發率。

胃酸分泌過多

潰瘍只發生在與胃酸相接觸的粘膜,抑制胃酸分泌可使潰瘍癒合,充分說明胃酸分泌過多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病理生理基礎。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胃酸分泌高於健康人,除與迷走神經的張力及興奮性過度增高有關外,與壁細胞數量的增加有關。此外壁細胞對胃泌素、組胺、迷走神經刺激敏感性亦增高。潰瘍病人在胃竇酸化情況下,正常的抑制胃泌酸機制受到影響,胃泌素異常釋放,而組織中生長抑素水平低,粘膜前列腺素合成減少,削弱了對胃粘膜的保護作用,使得粘膜易受胃酸損害。

非甾體類抗炎葯與粘膜屏障損害

非甾體類抗炎葯、腎上腺皮質激素、膽汁酸鹽、酒精等均可破壞胃粘膜屏障,造成H+逆流人粘膜上皮細胞,引起胃粘膜水腫、出血、糜爛,甚至潰瘍。長期使用NSAID胃潰瘍發生率顯著增加。

我們是腸道循證營養的科學團體,期待您的關注

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2017-12-28 中華醫學科普回答】如題,謝邀,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知道胃潰瘍是什麼,生活中有哪些習慣會引起或加重胃潰瘍的癥狀?以下是一些總結性的知識。

胃潰瘍顧名思義就是胃局部發生了潰瘍,主要表現為慢性、周期性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疼痛,可並發出血、穿孔或幽門梗阻,約 1%的 胃潰瘍發生癌變。

早在1910 年 Schwartz 首先提出「無酸,無潰瘍」 的概念,這是消化性潰瘍病因認識的起點。1983 年 Marshall 和 Warren 從人體胃黏膜活檢標本中找到幽門螺桿菌,隨後眾多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與消化性潰瘍有密切關係。胃腸黏膜防禦作用的削弱以及藥物、神經精神等因素與 消化性潰瘍發病也有密切關係。目前認為,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是一種或多種有害因素對黏膜破壞超過黏膜抵禦損傷和自身修復的能力所引起的綜合結果,而幽門螺桿菌和非甾體消炎藥是損害胃腸黏膜屏障從而導致 消化性潰瘍發病的最常見病因。

消化性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腸潰瘍患者中的檢出率高達 95%~100%,胃潰瘍為 70%以上。前瞻性調查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潰瘍發生率約 13%~23%,顯著高於不伴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用抑酸治療癒合的潰瘍,停葯後 1 年複發率為 50%~90%,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後潰瘍複發率降低至 1%~5%,並減少潰瘍併發症的發生率。

研究表明,在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患者中約 10%~25%可發現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約有 1%~4%患者發生出血、穿孔等潰瘍併發症。非甾體消炎藥通過削弱黏膜的防禦和修復功能而導致消化性潰瘍發病,損害作用包括局部作用和系統作用兩方面,系統作用是主要致潰瘍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環氧合酶而起作用。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中華醫學科普平台」頭條號,獲取更多專業原創醫學科普知識,本條為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胃潰瘍是如何形成的

胃潰瘍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疾病,有的患者長達一二十年、甚至是終身,令胃病患者痛苦不堪,究其原因就是胃黏膜受損,導致幽門螺桿菌或其他細菌感染所造成的,還有就是治療不對、調養不得當造成反覆發作。

什麼原因引起胃潰瘍?

1、用藥不當

不堅持服藥,不嚴格遵守醫囑,頻繁換服藥物,或癥狀稍有改善立即停葯,影響潰瘍面癒合。

2、情緒影響

精神緊張、情緒劇烈波動、過度勞累,均對大腦皮層造成不良影響,反射性地引起胃腸粘膜的血管痙攣,粘膜缺血,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影響潰瘍面的癒合。

3、吸煙

過度的吸煙也會導致十二指腸潰瘍複發,因為吸煙可以導致基礎和最大胃酸分泌量增加,並且對潰瘍癒合有影響,引起潰瘍出血,由此可見吸煙也是引發胃潰瘍的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4、生活、飲食無規律

許多患者總認為治好了十二指腸潰瘍就萬事大吉,之後也不注意生活和飲食規律,事實因為這樣而導致胃潰瘍的複發率也在90%以上,如過飢、空腹時胃酸照常分泌,高濃度的胃液因無食物釋稀、中和而侵蝕胃粘膜及潰瘍面,過飽時加重了胃的負擔。

要想徹底康復,這些調養秘籍請收好

1、胃潰瘍有少量出血時,應食用牛奶、豆漿、米湯、藕粉等無渣流質,但不宜加太多糖;當出血停止後,逐漸改用麵糊、稀粥、雞蛋糕等食物;當發生大出血、胃穿孔、幽門阻梗時要禁食!

2、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濃茶、咖啡;忌過冷、過熱,少吃甜食或過鹹的食物,切忌要戒煙酒。

3、泡腳療法,是一種非常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對於胃潰瘍患者來說,是一種很適用的治療措施,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在結合全身用藥的基礎上,採取各種泡腳療法,使全身治療與局部治療相結合。

4、進食要定時定量,早、中、晚要均等分配,進食要細嚼慢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5、胃病患者要精神開朗,生活規律、勞逸結合。

對於胃潰瘍患者來講,除了正確的用藥治療,最重要的就是日常飲食調養,才能更好的防治反覆發作、病情惡化!


專家解析 引起胃潰瘍的原因是什麼?

{!-- PGC_VIDEO:{"video_md5":"13858a2e606bdad89c3c9454ea7d6aca","thumb_height":360,"vname":"視頻_clip.mp4","neardup_id":1406682390413957848,"thumb_width":640,"src_thumb_uri":"168e0006839950882fa2","sp":"toutiao","update_thumb_type":"1","vposter":"http://p0.pstatp.com/origin/16580011c331f3d663cd","vid":"b2a4846578e0463e94e560d1cd78fde3","video_size":{"high":{"h":404,"subjective_score":4,"w":720,"file_size":3738557},"normal":{"h":360,"subjective_score":4,"w":640,"file_size":2940717}},"duration":133,"hash_id":1406682390413957848,"thumb_url":"16580011c331f3d663cd","md5":"09a13a3e7bd1caaf7620e2ce2221c6d1","vu":"b2a4846578e0463e94e560d1cd78fde3"} --}


歡迎關注我刊,中老年保健雜誌2017-11-20頭條文章,作者是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中日友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杜時雨。文章對您的問題做了全面、科學、嚴謹的解答。

撰文 中日醫院消化內科 杜時雨 王慧芬

編輯 保健君

季節轉換時:要注意預防消化性潰瘍

保健君:為什麼消化科醫生不敢在九月後休假?為什麼呢?因為忙啊~

消化性潰瘍是消化科的常見病,尤其是在每年的夏秋或冬春季節交替之時,消化科醫生就會發現,做胃鏡時診斷為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多了,急診科醫生也會發現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多了。因此,消化科醫生一般安排休假都是在七八月份,每年進入九月份以後,消化科的患者就會大量增加。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消化性潰瘍吧——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於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是消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潰瘍的形成有各種因素,其中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消化性潰瘍主要發生於胃、十二指腸,其他少見部位有食管下段、胃腸吻合術後吻合口、空腸以及具有異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梅克爾憩室)。

消化性潰瘍常見的病因有:

1、幽門螺桿菌感染,這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

2、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消炎藥、糖皮質激素、部分抗腫瘤藥物、抗血小板藥物等

3、遺傳易感性,部分消化性潰瘍患者有該病的家族史,提示可能存在遺傳易感性

4、胃排空障礙

5、其他原因,包括應激、吸煙、長期精神緊張、進食無規律等,都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誘因

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上腹痛、上腹不適、反酸,典型的疼痛特點為慢性病程、周期性發作,發病具有季節性,多在季節交替時發病,可以有節律性疼痛。

其中十二指腸潰瘍為空腹痛、進餐後緩解;胃潰瘍為餐後痛。除了消化系統的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併發症,包括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發生比例低,不超過1%的胃潰瘍有可能會癌變,十二指腸潰瘍極少發生癌變)。

胃鏡是消化性潰瘍診斷的首選辦法,除了能進行疾病的診斷、分期外,還能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和對活動性上消化道出血進行內鏡下止血治療。

消化性潰瘍本身就具有季節性發作的特點,所以在季節交替之時,尤其是夏秋或冬春交替的時候,很多有消化性潰瘍患者就會發病,而發病的人數多了,併發症的發生人數也會隨之增多,所以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也增多了。

所以一到季節交替,患者劇增,消化科醫生就會很忙。

消化性潰瘍如何預防和調理呢?更多內容敬請查看原文!


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病是消化系統常見的疾病。在我國十三億多人口中約有10%的人患潰瘍病,它是一種危害人們健康的多發疾病。目前,潰瘍病的發病原因雖然尚不十分清楚,但人的情緒與潰瘍病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是不容否認的。

祖國醫學對於人的情緒與疾病的關係早有記載。如中醫病因學中說,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就是人體對外界事物的反映。情緒過分激動,則可導致內臟功能失常。中醫學中也有「思傷脾胃」的總結,指出思慮過度易損傷「脾胃」。「脾胃」這裡是指消化系統。在現代醫學中,通過對潰瘍病的發病原理的研究,證明人的情結,也就是神經、精神狀態是發病的一個重要原因。經過多方面的社會調查和醫學統計,發現潰瘍病患者有一定的社會性,多數潰瘍病患者是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特別是性情偏激,多愁善感,長期情緒不佳的人容易患此病。

為什麼人的情結長期處於不佳狀態容易得潰瘍病呢?這要簡單地了解一下潰瘍病的發病機制和生理解剖學基礎。世界上許多學者都在探討潰瘍病的發病機制,雖然有很多說法,但對於潰瘍病中的神經、精神因素卻基本趨於一致意見。認為潰瘍病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高級神經中樞與內臟之間的關係失常。人的情緒是高級神經活動的一部分,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反映有的學者,根據巴甫洛夫學說創立的大腦皮層和內臟相關學說,認為一切內臟功能都受大腦皮層的控制和調節。各種不同的因素,尤其社會因素,包括過度憂慮、興奮、精神緊張等,可使大腦皮層過度疲勞。大腦皮層和皮層下中樞之間失調,植物神經機能亢進(胃腸的植物神經、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包括胃腸道肌肉和血管的痙孿、局部組織營養障礙、體液的改變、胃液分泌增加等等,起初為機能上的紊亂,以後逐步由於胃粘膜防禦機能的減弱,被胃液逐漸消化而形成潰瘍。另外,潰瘍病的發病除起主導作用的神經、精神因素外人體局部機械物理性損傷,粘膜慢性炎症,營養缺乏,煙酒刺激及飲食不節等等,也是重要原因。

人的情緒既然與潰瘍病有著這樣密切的關係,那麼,保持良好的情緒對於預防潰瘍病就十分重要了。保持良好的情緒,主要從調節疲勞的大腦皮層和精神衛生方面著手。由於人們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當然也會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對於緊張和疲勞的大腦皮層的調節過程是相同的。比如睡眠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腦神經細胞得到直接的休息,參加文體娛樂活動,可使憂慮過度的大腦皮層興奮灶轉移,大腦細胞相對休息。中樞神經與內神經相調節,減少潰瘍病的發病基礎。情緒與外界客觀環境和內在主觀因素是分不開的。在工作與生活中,對外來的刺激或遇不順心的事時,不能急躁或憂慮,而應積極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排除憂慮,保持愉快的情緒。俗話說「遇事不怒」也是這個道理。心情不佳或緊張腦力勞動後,要去做一些有利於調節和休息大腦皮層的活動。如散步、遠足、體育活動、音樂欣賞等等都是有益的。

患了潰瘍病的人,精神上不要緊張和負擔過重。更不要終目苦惱,憂心忡忡。改善情緒是治療潰瘍病重要一環。有些潰瘍病患者,由於情緒不好,生氣後而使病情加重。患潰瘍病的人,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應經常保持心情舒暢,充分休息,有足夠的睡眠。必要時,要脫離不爽的環境,避免新的外界刺激。同時,還要合理的配合內科藥物治療。目前,我國內科和中醫科已有許多新的特效藥物和治療方法,給病人帶來了佳音。對於經常反覆發病的慢性活動性潰瘍病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胃潰瘍 | 腸胃病 | 胃炎 | 腸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