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玄燁即位後,他的兄弟們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既然題主所問的是玄燁的兄弟們的結局,那我就不替他那些姐姐妹妹們的結局啦。眾所周知康熙的父親就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即順治帝。順治帝24年的時間,一共有了8個兒子,即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皇四子榮親王、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和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干。而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即康雄皇帝,那麼順治帝剩下的七個兒子,他們最後的結局都是如何的呢?

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

牛鈕為順治帝的第一個兒子,出生於1651年,他是當時年僅13歲的順治帝與庶妃巴氏所生。但是這位皇長子只存活八十九天就早夭了,只能說古代的醫學水平真的很落後,即使作為皇家的子嗣,也得到很好的治療,能夠活下來的皇子只能說命真的太好了。

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

福全是順治帝和寧愨妃所生的第二子,也是順治帝活下來的第一個皇子,形同於長子。在福全年幼的時候,順治曾問過他長大了想幹嘛,他回答道「願為賢王」,順治帝剛開始很詫異,但是或許年少的福全就有了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做不來什麼皇帝,不過後來的福全也的確做到了他曾經許下的諾言,他的確算的上是位賢王。

康熙六年福全被康熙封為裕憲親王,並任命為議政大臣。康熙二十七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舉兵反清,福全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出兵於古北口,後在駝城大敗噶爾丹部厄魯特主力部隊。但是此戰的福全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在未請示康熙就依據自己的判斷,認為噶爾丹已經逃出大清邊境,遂擅自退兵,而此時被康熙知曉後十分震怒,原本康熙想奪去他的王爵,但念在他擊退噶爾丹有功,遂改為罰俸三年,撤三佐領,及取消了他議政大臣的職務。隨後福全一直賦閑在家,直到1695年噶爾丹再次捲土重來,福全再一起跟隨康熙征討噶爾丹,並再一次獲得全勝,而後並一直賦閑在家,做了一個逍遙快活的王爺。

1703年福全病逝在自己的裕親王府中,享年50歲,可謂是善終。他死後可謂是極受恩寵,康熙不僅親往福全王府哀悼,更是慟哭不止,同時康熙還下令福全的陵寢除了常年祭祀外,還有額外的加祀。而且在福全死後,康熙為了撫慰自己的思念之情,還讓畫工精繪一張他與福全同坐在桐蔭之下的畫像,可以說從這點看來康熙與福全的感情可謂是情同手足,兄弟之情不可謂不深厚啊。

皇四子榮親王

看到這個很多人很好奇,難道皇四子的名字就叫榮親王?哈哈,當然不是,其實皇四子是順治帝的兒子當中唯一沒有名字的皇子,因為他名字還沒來得及取,出生僅三個月就早夭了。但是這位存活僅三個月的皇子卻是順治帝的兒子當中待遇最好的,他一出生順治帝就昭告天下,並大賞群臣,最後還大赦天下,而這待遇可卻是連曾經皇三子康熙帝都未曾享受過的待遇啊,可想而知這位皇四子的待遇有多好。

那麼為什麼皇四子待遇會什麼這麼好呢?無他,因為他的母親就是我們大家熟知的那位順治帝最寵愛的妃子孝獻皇后董鄂氏,順治帝如何寵愛董鄂妃的我想無需多說,稍微看點清朝歷史的大概都知道董鄂妃和順治帝的感情有多好。那麼作為最寵愛的妃子就所生的兒子,順治帝當然重視啦,我想如果不是皇四子早死,恐怕當皇帝的就是這位皇子了,而不會是皇三子玄燁了。但是皇四子註定是沒有享福的機會,他出生三個月之後就死了,不過順治帝雖不能給皇四子太子的尊號,他還是給予了皇四子「和碩榮親王」這個清朝十二等封爵中最為顯貴的爵位。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

常寧是順治帝和陳圖塞爾福晉所生的第五子。康熙十年被晉爵為和碩恭親王,康熙二十二年被賜予正四品佐領官銜,康熙二十九年在征噶爾丹的戰爭中被任命為安北大將軍,從喜峰口出兵與裕親王福全共同夾擊噶爾丹,最終獲得全勝。康熙三十五年,再次跟隨康熙親征噶爾丹,並再次獲得全勝,噶爾丹被逼服毒自殺,此後他同福全一樣,在北京城做了一個快活的王爺。

1703年六月初七常寧病逝在恭親王府中,享年47歲。而此時由於康熙帝正在巡視塞外之地,遂有康熙帝的皇子來打理常寧的喪事,後康熙返回京師之時並親臨其喪禮。

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

奇綬是順治帝和庶妃唐氏所生的第六子,生於1659年。奇綬僅活到了七歲,也就是在1665年去世,屬於早夭。由於他的生母並不尊貴,僅僅只是一個庶妃,所以死後並沒有被追封,也沒有追謚。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

隆禧是順治帝與鈕祜祿福晉所生的第七子。康熙十三年被冊封為純親王,康熙十四年被賜予滿清八旗佐領一職,康熙十八年因病去世,年僅20歲。康熙對於這個自己存活的最小的弟弟可謂是百般疼愛,幾乎是如同親生兒子那般的對待,不僅14歲就被封為親王,其生病之後康熙更是親自帶著自己的貼身御醫為其看診,但是無奈隆禧的命本該絕,最終死在自己的王府之中,而當隆禧去世,康熙更是輟朝三日來表達對隆禧去世的哀痛。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干

永干是順治帝與庶妃穆克圖氏所生的第八子,也是順治帝的最後一個兒子。永干也如同他的幾位哥哥一樣,都是早夭,去世的時候年僅八歲。同時也是因為其生母的地位並不尊貴,所以其死後並沒有追封,也沒有追謚。

可以說除了康熙帝之外,順治帝的七個兒子,除了四個兒子早夭之外,其餘的三子都得以能夠善終。康熙對於這三個僅存的兄弟都是萬分的珍惜,非但沒有對他們有任何的防範之心,而且還給予了他們僅次於皇帝的榮華富貴,其死後康熙帝也給予了極大的恩仇,不但親臨喪禮,更是對其的離世都是痛哭不已。可以看的出來,康熙帝對於他們真的是很不錯,而正是因為康熙對他們的恩寵,這三個人活下來的順治帝兒子們可以說是安安樂樂的做了一世的逍遙快活的王爺。


謝邀。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是我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帝王。

康熙帝共有大哥愛新覺羅·牛鈕、二哥愛新覺羅·福全、四弟榮親王愛新覺羅氏、五弟愛新覺羅·常寧、六弟愛新覺羅·奇綬、七弟愛新覺羅·隆禧和八弟愛新覺羅·永干,其中,愛新覺羅·牛鈕和榮親王愛新覺羅氏在康熙帝即位前就已早夭,因此,接下來悅史君給大家介紹其他5人的情況。

第一,二哥愛新覺羅·福全

由於愛新覺羅·牛鈕早夭,愛新覺羅·福全是順治帝實際上的長子,康熙帝的大哥。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愛新覺羅·福全被冊封為和碩裕親王,開始參與朝政。

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任命和碩裕親王愛新覺羅·福全為撫遠大將軍,討伐準噶爾部首領綽羅斯·噶爾丹,後來也多次參與作戰。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愛新覺羅·福全去世,康熙帝給予隆重喪儀,還命人畫畫表示思念。

第二,五弟愛新覺羅·常寧

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愛新覺羅·常寧被冊封為和碩恭親王。

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任命和碩恭親王愛新覺羅·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和大哥和碩裕親王愛新覺羅·福全一起討伐準噶爾部首領綽羅斯·噶爾丹,後又參與作戰一次。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愛新覺羅·常寧去世,康熙帝親自探視,但沒有賜謚號。

第三,六弟愛新覺羅·奇綬

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年),愛新覺羅·奇綬出生,比康熙帝小5歲。

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愛新覺羅·奇綬去世,沒有封爵和謚號。

第四,七弟愛新覺羅·隆禧

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愛新覺羅·隆禧被冊封為和碩純親王。

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年),愛新覺羅·隆禧去世,康熙帝和太皇太后都很悲痛。

第五,八弟愛新覺羅·永干

清朝順治十七年(1660年),愛新覺羅·永干出生,是康熙帝最小的弟弟。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愛新覺羅·永干去世,沒有封爵和謚號。

總體而言,康熙帝和兄弟們關係還不錯,沒有發生爭權奪利,造成重大影響,也是一種福氣。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台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順治皇帝24歲就殯天了,一共生育了8個兒子。比起皇帝們的平均生育水平,順治就算是子嗣稀薄了。活到順治駕崩的子嗣就更寥寥了,康熙繼位幾乎是毫無懸念,既無奪嫡之爭,也就沒有骨肉相殘之禍,他兄弟的下場還都是不錯的。

皇長子愛新覺羅·鈕鈕,生母為庶妃巴氏,這位皇長子僅存活了89天便夭折了。

皇次子愛新覺羅·福全,生母為寧愨妃董鄂氏,他是康熙眾兄弟中最長壽也最有作為的一個。少年的福全與玄燁都在孝庄文皇后身旁長大,感情甚篤。福全幼年就有願為賢王的志向,康熙六年被封為裕親王,在平定準喀爾部落叛亂時表現出色,獲得康熙嘉獎。後因福全未經請示,自作主張退兵被罰取消議政權,免去爵位,罰俸三年。康熙三十五福全隨康熙親征准喀爾,後徹底平定叛亂。

康熙四十二年,福全病重,恰逢康熙巡查塞外,得知兄長病重特命隨行皇子快馬返京看望。同年六月,福全病逝,康熙趕回京城弔唁,悲痛不已。

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康熙大帝。

皇四子就是順治最愛的女人董鄂妃之子,一出生就被封為祚親王,也就是昭告天下他就是皇太子。順治曾當眾稱其為「朕第一子也」,意指這才是他的嫡子。為慶祝皇四子滿月順治曾大赦天下,可能是這孩子福薄擔不起順治如此厚待,出生三個月還未正式取名就夭折了。這個孩子去世後,順治傷心不已,賜其謚號榮親王,以親王禮葬之。如果皇四子能順利長大,那皇位也就沒有康熙什麼事了。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生母為庶妃陳氏。康熙十年封為恭親王,也曾追隨康熙征戰准喀爾部落的叛亂,於康熙四十二年去世,享年47歲。

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生母為庶妃唐氏,生於順治十六年,去世於康熙四年,年僅7歲。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生母為庶妃鈕氏,生於順治十七年,康熙十三年封為純親王,康熙十八年去世,享年20歲,謚號蠢靖親王。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干,生母為庶妃穆克圖氏,生於順治十七年,八歲便去世了。

順治6歲登基,執政18年,皇長子出生時他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呢,可能是因為生子太早以及清初天花肆虐導致他眾多皇子早夭。康熙也是因為小時候得過天花挺了過來,才被選為繼承人的。順利活下來的只有福全與常寧,二人無問鼎帝位的野心,做了康熙的好幫手,都得到了善終。


康熙和他的兄弟們關係處的很和諧,對他的兄弟們也都很好,他的兄弟們過的都很滋潤。

康熙的父親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但是大部分都夭折沒活下來。我們一個一個說。

首先是老大愛新覺羅·牛鈕,這名字起的,有沒有感覺很繞口,牛鈕,一不小心就念成妞妞。這個老大命不好,生下來只活了三個月就夭折了。

然後是老二愛新覺羅·福全,因為老大夭折,福全就成了實際上的老大了。康熙對他這個哥哥不錯,後來封他為裕親王。後來新疆附近的準噶爾部叛亂,康熙任命福全撫遠大將軍帶兵前去平亂,最後成功的平定了叛亂。

老三就是康熙本人了。

老四也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取,後來被追封為榮親王。

老五愛新覺羅·常寧,被封為恭親王。平定準噶爾部叛亂他也有去,當時被封為安北大將軍。

老六愛新覺羅·奇綬,同樣沒活下來,七歲的時候夭折。

老七愛新覺羅·隆禧,被封為純親王。但是他只活到了二十就得病死了。康熙對他這個弟弟非常好,生病期間多次去看望他。他死的時候康熙傷心的輟朝三日。

最小的老八愛新覺羅·永干,同樣夭折,只活到了八歲。

也就是說,康熙的兄弟們除去夭折的,其實只有三個活過了成年,其中一個還只活到了20歲,嚴格來說他就只剩兩個兄弟了。

而康熙能繼位跟這個也有些關係,其他兄弟的身體不好,他曾經得過天花沒死,有了抗體,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古代天花的死亡率非常高,他爹順治就是得天花死的。因為康熙有了免疫力,所以他被指定為繼承人。

他的皇位得的很輕鬆,沒有人給他搶,沒有兄弟間的勾心鬥角相互爭奪,所以兄弟幾個的關係相處的很融洽,康熙後來也對這兩個兄弟非常照顧。


康熙當了61年的皇帝,一共生了35個兒子20個女兒。康熙的生育能力,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所有皇帝中都是排名前幾的存在。

在康熙的兒子中,除去夭折的不算,最後長大成人的也有20個。兒子多了也不是什麼好事,畢竟皇位就那麼一個,因此康熙晚年爆發了激烈奪嫡之爭。而在奪嫡之爭失敗的那些皇子們,下場大多不太好,比如說八阿哥胤禩,被雍正削去王爵並圈禁,改名為「阿其那」(狗的意思)。

相比於康熙擁有眾多兒子,康熙的老爹順治明顯兒子就少多了,包括康熙在內一共也就8個,其中能活到16歲以上的僅僅4個,能活到20歲以上的則只有3個。

排行老三的康熙登基後,皇帝的地位相當穩固,對於自己幾個僅存的兄弟還算不錯,畢竟一共也就那麼幾個,而且對自己皇位沒有覬覦。

老大名叫愛新覺羅·牛鈕,從出生到去世一共就活了89天。

老二名叫愛新覺羅·福全,本有機會繼承皇位,卻從小就對皇位沒啥興趣,甘願當賢王,加之沒有得過天花,皇位落到了老三玄燁的手上。福全在康熙六年被封為裕親王,後來被授予撫遠大將軍,率大軍擊敗過準噶爾叛軍。康熙42年,福全病亡,時年50歲。

老四剛生下來三個月還沒有來得及取名字就夭折,順治非常傷心,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

老五名叫愛新覺羅·常寧,活了47歲,被封為和碩恭親王,擔任過安北大將軍,參與了對準噶爾的戰爭。不過,常寧的幾個兒子後來好像混得都不怎麼如意。

老六愛新覺羅·奇綬,七歲夭折,沒有獲得封號。

老七愛新覺羅·隆禧,康熙十三年被封為純親王,可惜此人身體不太好,20歲就病死了。隆禧重病時,康熙還親自去探望,死後康熙非常哀痛,下令輟朝三日,可見兄弟感情還是不錯的。

老八愛新覺羅·永干,8歲夭折,沒有獲得封號。

康熙兄弟8個,一半都沒能成年,成年的4個當中還有一個年僅20歲的時候就離世了。在皇位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康熙對僅存的兩個兄弟都還不錯,給他們委以重任,參與對準噶爾的戰爭。


向敬之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午夜,年僅二十四歲的順治皇帝死於天花。臨終前,他在遺詔中指定皇三子玄燁為皇太子,嗣皇帝位。

順治帝生子八人,至其駕崩時,皇長子牛鈕、皇四子未定名,皆已幼殤。也就是說,康熙即位時,他還有五個兄弟。然,順治第六子奇綬、第八子永干,分別於康熙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六年十二月初二夭折。

至康熙親政時,他們兄弟八人,僅存他和二哥福全、五弟常寧和七弟隆禧。

《康熙王朝》福全劇照

福全於康熙六年正月十四日得封和碩裕親王,入封鑲白旗。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授撫遠大將軍,和恭親王愛新覺羅·常寧分道討噶爾丹,率清軍主力出古北口,於烏蘭布通大敗叛軍噶爾丹。但因被噶爾丹誘騙,福全不經請示擅自撤軍,導致坐失戰機,險被康熙奪爵,因擊敗厄魯特之功而免罰,但被罷免議政、罰俸三年、撤三佐領的護衛。此後,福全參加過康熙三十五年征噶爾丹之戰,受命重修國子監文廟,但不受重任被閑置,於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病故,終年五十歲,謚憲。福全死後,康熙帝命畫工精繪一張像,為康熙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對其思念之情。

常寧於康熙十年被封為恭親王,於康熙二十九征戰噶爾丹時任安北大將軍,出喜峰口,率右翼軍出征,但因擊敗噶爾丹而不追擊,被罷黜議政之職,罰俸三年。他參加過康熙三十五年征討噶爾丹一戰,但被閑置,於康熙四十二年病逝。時康熙巡視塞外,命皇子主持治喪,賜銀萬兩作為安葬費,為之修墳立碑祭祀。

隆禧於康熙十三年得封純親王,十八年七月病逝,年僅十九歲。隆禧去世時,康熙兩次臨視,輟朝三日,並為之修墳致奠,加祭追謚。


清朝的皇室子女存活率很低,康熙一共是8兄弟,排行老三,1661康熙即位時,已夭折2位,還剩下5位皇兄,分別是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

圖為孝庄太后畫像。

1669年康熙殺鰲拜親政後,皇六子奇綬和皇八子永干也死了,只剩下3位皇兄。康熙因為順治親指皇位繼承人,再加上孝庄太皇太后中流砥柱,所以沒有皇位之爭,所以康熙對他這幾位兄弟非常不錯。

1674年,皇七子隆禧14歲時就直接冊封為純親王,1675年又承襲八旗佐領,1679年因惡疾死了,時年19歲。

圖為順治皇五子常寧畫像。

1671年,皇五子常寧14歲時就直接冊封為和碩恭親王,是清朝皇室最高級別,常寧這一支也一共傳了10代。1690年33歲的常寧被封為安北大將軍,出擊噶爾丹,1703年因病去世,活了47歲。

圖為康熙畫像。

康熙的二哥福全,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生的,當年順治是有意讓他繼承皇位的,但因為康熙命硬,得了天花不死,這孩子是福星,使得孝庄、大臣們都支持玄燁繼承皇位。1667年皇二子福全直接冊封為裕親王,1690年福全封為撫遠大將軍,和安北大將軍常寧一起出擊噶爾丹,也是在1703年因病去世,至此順治的皇子就剩康熙一人了。


文/酒翁(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

謝@user2880676040461的邀請~

與雍正的兄弟們比起來,康熙的兄弟們在「名聲」上,就非常不出名了,以至於冷不丁的問道:順治帝的孩子都有誰?答曰:有玄燁。。。。還有。。。。不知道了。

究其原因,則是因為康熙即位不像雍正即位,充滿著那麼多的故事可言,康熙即位的有點平淡,而這個平淡只是從當時的外界環境來說,實際康熙(那時還叫玄燁)本人則過的並不平淡,我們都知道玄燁是八歲登基,而更為關鍵的是在登基前,玄燁曾得過天花,在當時,得過天花的人能活過來,那是少之又少,傳聞當時順治帝的寵妃董鄂妃也是死於天花,可見當時的天花等相同於現在的癌症,其原因則是因為滿族人在入關之前,沒有碰見過天花,身體內不帶有抵抗天花的基因,所以,只要一得天花,基本上就等同於死亡。

可玄燁也許是得到了老天的眷顧,得了天花的玄燁,不僅沒有死,反而從這場瘟疫中活了過來,雖說後來臉上因此得了坑坑窪窪的後遺症,但從此之後,玄燁的身體是一天強國一天。也正是因為玄燁得此境遇,才有機會登上至高無上的皇位:得過天花的人,終此一生都不會再得天花。這樣,玄燁就彷彿擁有了一張「免死金牌」,而至此也是順治將他:排行老三的玄燁定為繼承人的原因。而這也是為了大清朝的穩固江山。

說完順治的老三玄燁後,咱們再從頭來聊聊順治的其他幾位孩子。

首先,是順治的長子,愛新覺羅牛鈕,生於順治八年,但可惜在,牛鈕只活了幾十天,就夭折了。

其次,是順治第二個孩子,愛新覺羅福全,生於順治十年,這位玄燁的二哥,算是順治的這些孩子里活的第二長的(第一長的我們都知道就是康熙玄燁了),在康熙六年時被封為裕親王,活了50歲,而且這位二哥也是個能人,曾跟隨自己的弟弟康熙皇帝一起出征葛爾丹,任撫遠大將軍,後在康熙四十二年時病逝,謚號「憲」。

順治帝的老三就是玄燁,上文已介紹過,接下來介紹老四,老四的母親則是順治的寵妃,大名鼎鼎的董鄂妃,在順治十四年時出生,這位老四可了不得,因為父親是順治,母親是董鄂妃,所以,那可是集萬千寵愛於一生,如若一切順利,前途不可估量,更有希望改寫大清後來的歷史,可偏偏如此好運的老四,卻沒有好命,在短短的三個月後,夭折了。順治帝可謂痛心疾首,在不顧大臣們反對的情況下,愣是封了老四為榮親王。

順治帝的老五,愛新覺羅常寧,也是順治十四年出生,在康熙十年時被封為恭親王,並在後來與二哥福全一起,出征葛爾丹,更詭異的是,老五與老二都在康熙四十二年去世了,享年46歲。

順治帝的老六,愛新覺羅奇綬,順治十六年出生,但在六年後,就夭折去世了。

順治帝的老七,愛新覺羅隆禧,順治十七年出生,在康熙十三年時封為純親王,但在康熙十八年時病逝,謚號「靖」。

順治帝的老八,愛新覺羅永干,順治十七年出生,和老六一樣,也就活了短短几年,就在康熙六年去世了,年僅7歲。

由此可見,順治帝的八個孩子們,除去老二,老三,老五以外,其餘幾個孩子都活的不長,而老二與老五,在老三玄燁登基後,也是一心輔佐皇帝,出征葛爾丹,獻上自己的力量。而且最後,老二與老五也都是病逝,可見這兩位也算都是善終。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康熙帝玄燁為順治的第三個兒子,即位時年齡不及八歲,其兄弟也都是年幼之童,對其皇位並沒有威脅,加之孝庄太皇太后對玄燁的支持,所以玄燁並未經歷奪嫡之爭,其兄弟除了早夭的,剩餘的大多善終。

順治皇帝先後共有八個兒子,第一子為愛新覺羅·牛鈕,母為順治庶妃巴氏,生於順治八年,只活了八十九天,早夭。

次子為愛新覺羅·福全,生於順治十年,母親為庶妃董鄂氏即寧愨妃出,康熙六年正月,封裕親王。入封鑲白旗。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授撫遠大將軍,和恭親王愛新覺羅·常寧分道討噶爾丹,率清軍主力出古北口,於烏蘭布通大敗叛軍噶爾丹。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六月廿六酉刻病故,終年五十歲,謚憲。

四子為榮親王,母為孝獻端敬皇后。四皇子生下數月,即夭折,未及起名。後追封為榮親王。

五子為愛新覺羅·常寧,生於順治十四年,母庶妃陳氏。康熙十年封為和碩恭親王。康熙二十九年,在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戰爭中,任安北大將軍,率領右翼軍出征。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初七日去世,享年47歲。

六子為愛新覺羅·奇綬,生母為庶妃唐氏,生於順治十六年十一月,殤於康熙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年僅七歲。

七子為愛新覺羅·隆禧,康熙十三年正月,冊封純親王。十四年,分給佐領。十八年七月,得病而死,年僅二十。

八子為愛新覺羅·永干,生母是庶妃穆克圖氏,順治十七年出生,殤於康熙六年,年僅八歲。


清聖祖(康熙)總共兄弟八人,但活到成年的只有四人,即康熙本人、裕憲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純靖親王隆禧。而且,四人當中的隆禧在康熙十八年就去世了,年僅虛二十歲。因此,康熙真正能談得上結局的只有一兄一弟,即二哥福全和五弟常寧。

先說一說康熙沒有活到成年的兄弟們。長兄牛鈕,生母為庶妃巴氏,順治八年出生,當年就夭折了,實際只活了三個月左右。四弟,連名字都沒有,清世祖(順治)最寵愛的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所生,同樣只活了幾個月就夭折了,死後被父親順治追封為榮親王。六弟奇綬,生母為庶妃唐氏,順治十六年出生,康熙四年就夭折了,年僅虛七歲。八弟永干,生母為庶妃穆克圖氏,順治十七年出生,康熙六年就夭折了,年僅虛八歲。

再說隆禧。隆禧,順治第七子、康熙的七弟,生母史籍語焉不詳,猜測可能地位較低。順治十七年出生,康熙十三年被三哥康熙封為純親王。康熙十八年患病不治身亡,謚「靖」。隆禧實際上剛剛活到成年就去世了,除了比早夭的兄弟們多了個兒子,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

接下來說常寧。常寧,順治第五子,康熙的五弟,生母是庶妃陳氏,順治十四年出生。康熙十年被三哥康熙封為恭親王。康熙二十九年,被封為安北大將軍,隨康熙親征噶爾丹。兄弟,歷來是皇帝忌憚和防範的重點,常寧能被委以兵權,可見還是深得三哥信任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康熙四十二年常寧去世後卻沒有得到任何謚號,這一點頗為反常。按理說,被封為親王並委以兵權,說明康熙還是非常信任這個弟弟的。但是,常寧死後,康熙的態度卻頗為冷淡,和對同年去世的二哥福全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有人揣測,會不會和常寧的側室之一是吳三桂的孫女有關。但是,這一點似乎不太說得通。首先,吳三桂的孫女只是常寧妾,並不是嫡福晉,甚至連側福晉都不是,吳氏未必能對常寧產生多大的影響。其次,「三藩之亂」時,吳三桂之子、常寧的岳父之一吳應雄伏誅。但是,常寧並沒有受到任何株連,甚至在康熙二十九年還被封為了安北大將軍,委以兵權。由此可見,康熙與常寧的矛盾應當與吳三桂無關。

個人揣測,很可能常寧的確因為一些事情與三哥發生了矛盾。但是,應該沒有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或許是因為恃功而驕,又或許是因為消極倦怠……總之,三哥對他有些不爽,因為有記載康熙曾經公開說過類似常寧不配當親王之類的話。但是,從後來的事情來看,應該說兄弟二人的矛盾並不是很大,康熙說那些話很可能發牢騷和敲打常寧的成分要更多一些。否則,康熙不太可能只是發發牢騷,並沒有給任何實質性的處分,而且還保留了常寧的親王爵位了。不給謚號或許是康熙覺得對這個唯一活著的弟弟不好評價,評價高了自己心裡過不去那道坎,評價低了又等於是將矛盾公開化,同時也讓死去的弟弟太難堪了。所以,索性不給算了,功過留待後人評。

最後說福全。福全,順治次子,康熙的二哥,生母為寧愨妃董鄂氏(和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同姓而已,並不是同一個人),順治十年出生,是康熙唯一活著的哥哥。按理說,長幼有序,皇位應該是他的。但是,偏偏清朝不論這個,悲催的福全因為沒有出過天花,最終與皇位失之交臂。網上經常有人會提到福全那句「願為賢王」,且不說史書中的記載是真是假,單一句無忌的童言就被父親否定繼承資格,似乎也說不通。不過,個人還是相信這個記載是真的,起碼福全一生的確是在無怨無悔地踐行著這四個字。可能正是因為這層原因,即位後的康熙對福全這個唯一的哥哥推崇備至、恩寵有加。康熙六年,虛十五歲的福全即被封為裕親王、議政大臣,之後待遇優厚、賞賜不斷。康熙二十九年又被封撫遠大將軍,委以兵權,跟恭親王常寧一起隨康熙親征噶爾丹。 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康熙大敗噶爾丹之後,康熙命福全繼續監視噶爾丹殘部動向並積極備戰。但是,由於擔心糧草後援不濟,福全竟私自違旨撤兵。抗旨,而且還是在軍國大事上面抗旨,擱其他人死一百次都夠了。但是,康熙對這個哥哥僅僅是小懲大誡,罰俸三年、罷議政、割掉幾個牛錄而已,兄弟二人關係可見一斑。

此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福全的兒子名叫保泰、保綬。眾所周知,康熙的長子胤禔、次子胤礽幼年時的名字就叫保清、保成。也就是說,起初福全的兒子是和康熙的兒子使用同樣字輩的,這是康熙另外一個兄弟常寧所沒有的待遇。雖然說清朝初年的皇族並沒有字輩的概念,但保字應當可以被視為後來字輩的雛形。至於後來改名保清、保成更名為胤禔、胤礽,那是後話了,但此事也足見福全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了。

不僅如此,康熙四十二年福全死後的待遇也是常寧所沒有的。福全臨終前康熙正在北巡途中,聽到二哥病重的消息,康熙第一時間就讓隨行的所有兒子立刻返京探視二伯兼準備後事。福全病逝當日康熙即啟程返京,並親臨靈堂哭祭。此外,史書記載,康熙哭祭福全時有一個特別的舉動,即摘纓。這可是皇帝、皇太后死後才能享有的待遇,即便是皇后去世,也僅僅是王公大臣摘纓,而皇帝是不需要摘纓的,這一舉動等於是康熙在變相為兄長服喪了。自古君不戴臣孝,皇帝為臣子摘纓,非常之少、近乎沒有,可見康熙對福全的感情還是出於真心的。否則,他完全沒有必要如此,而且其他人也找不出任何指責的理由。

同時,康熙還命按照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治喪規格給福全治喪,全面抬高喪禮等級並將兄弟二人的畫像陳列自己宮中,以示紀念。要知道,濟爾哈朗雖然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但卻是清朝除了多爾袞以外唯一享受「叔王」稱號的親王,地位崇高無比。而且,福全的兒子、第二代裕親王保泰在承襲爵位時是沒有循例降等的,承襲的仍然是裕親王爵位,這也是康熙對福全的一個特殊優待。


推薦閱讀:

TAG:清朝 | 康熙 | 中國古代史 | 歷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