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同國家人是怎麼交流的?
古代也是有翻譯的,而且翻譯還有細分。
《禮記·王制》就講,中國在中間,加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就是五方。各處說的話,彼此之間不同理解,大家想要的東西也不一樣。於是就要設立專門傳語的人,他們「曉達五方之志,通達五方之欲,使相領解。」(孔穎達)於是:
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換句話說,專攻東方語言的人叫寄,專攻南方語言的人叫象,諸如此類的。當然《禮記·王制》描述的是一種理想化的政治格局,表達是一種以華夏為中心的天下秩序。實際上則是另外一種情況。《國語·周語中》:「故坐諸門外,而使舌人體委與之。」這裡的舌人就是負責翻譯的了。
以唐代中央為例,中書省負責各種詔誥文書,有專門負責翻譯的——直中書譯語就是這樣的差遣。另外鴻臚寺負責外交事務,也有專門負責翻譯的。根據《唐六典》,中書省翻書譯語有十人的編製,「鴻臚寺譯語並計二十人」。我個人很好奇翻書譯語是不是專門負責筆譯的,而鴻臚寺的翻譯官,因為有接待的任務,以口譯為主。
這些負責翻譯的人,往往也是混血,從小在多語環境下長大,母語就不止一種。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安祿山。他通曉許多種語言,所以早年是互市馬牙郎——就是在邊境互市幫忙翻譯的。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也大量依靠這樣的翻譯官。另外鄭和自己也會多種語言。
哥倫布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到了新大陸是不懂當地語言的。殖民者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不懂當地的語言。後來的傳教士為了傳教的目的,才開始注意一些土著的信仰、觀念,也留意一些他們的語言。到了十九世紀、二十世紀,歷史比較語言學開始更廣泛地關注非印歐語,才開始全面地搜集、記錄、翻譯美洲當地的語言。
以唐朝為例,說三種比較典型常見的情況。
第一,官府有專門培訓、設置的專業翻譯,叫「鴻臚寺譯語人」。「鴻臚寺」承擔了部分如今外交部的功能,是專門接待外國人的,裡面常設的譯語人,也是國家編製,發工資吃財政飯的。譯語人的選拔培養教育,也有自己的體系,詳情就不說了。
第二,部分特殊職業群體,自帶多語言翻譯功能,這主要指的是絲綢之路上的胡商群體。胡商現稱為「粟特人」,一般限定是中亞地區那一堆斯坦的高加索種人,商業民族,在唐又稱「昭武九姓」等。他們生下來的職業目標預期就是行商,所以很多人從小就在絲綢上組團行商,沿途經過的各國語言都要學,在長安定居的人當然也要學說漢語。
如果你穿越到唐朝,在西市附近看到大鼻子深眼窩的傢伙,那可以默認他們不但會講漢語,還會講西域多國語言如梵語佉盧語吐火羅語等等。這幫商胡在當時各種族政權里也經常出現,雖然他們不怎麼擅長打仗,但是很擅長做中間人做各種顧問。舉個栗子,唐太宗李世民在渭水與突厥頡利可汗簽盟,當時他只帶了一個衛士,叫安元壽,就是個粟特胡人,推斷也是李世民的翻譯。
第三,各國,特別是東北亞那幾國來唐的留學生(僧),當然上岸前要自己先在本國學好漢語才能來的,至少也得帶上會漢語的同伴。想想千年前他們在本國考漢語托福GRE時愁眉苦臉的模樣吧……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航海家鄭和出使"西洋",就是指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
中國自隋唐之前即有專門學習外國語言的人,尤以印度語(主要源自佛教傳播而來)和阿拉伯語最多。
由此,鄭和航海肯定要帶著宮廷指派的翻譯人員的。當然跟土著也是肯定會用上手勢的啦
隨著鄭和宣揚大明國力,他們肯定也會派人來學習也咋們先進的東西,當然也會有漢語。
哥倫布和鄭和航行不同的,鄭和是宣揚國力所到之處都是和平的,政治目的為主;哥倫布航行目的以經濟為主,掠奪資源為主是帶武器的,交流手勢為主,不聽話就搶就殺,所以他們所到之處必是血雨腥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