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榮浩的《喜劇之王》?


按照慣例,在欣賞一首歌的歌詞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首歌的作詞人,知道了詞人整體上的風格後,就會知道情感的大概思路,然後就很好分析了,因為每一個成功的詞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特立獨行的風格,在茫茫文海中,很容易就可以認得出來。

  喜劇之王,詞:黃偉文,曲:李榮浩。作詞人是黃偉文,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黃偉文,就是那個大家口中一直傳來傳去的「陳奕迅背後的男人」——黃偉文,香港著名作曲家、填詞人、電台節目主持、演員、專欄作家。他與林夕合稱香港詞壇的「兩個偉文」(林夕原名為「梁偉文」,後來筆名設為:林夕,也就是「夢」的意思),被稱為後港樂時代的標誌性填詞人之一。

  如果你對黃偉文還不是很了解,我只要說出陳奕迅的《浮誇》,你肯定就會恍然大悟:哦,是他啊!《浮誇》在KTV基本上是已經被唱爛的節奏了,因為去KTV,不唱《浮誇》就感覺有什麼不對,是的,情緒沒有得到發泄,而《浮誇》就是一首很發泄情緒的歌。

  說到黃偉文,就不得不說林夕了,這兩個人基本上都是一起出現,因為都是大師級,都是標誌性人物,所以就經常被放到一起作比較。如果說林夕的詞是一針見血的話,那麼,黃偉文的詞就相對比較「平庸」,說平庸其實也一點都不平庸,他的詞很「城市化,很摩登,很香港」,簡單的說,就是比較貼切人們的生活,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化」。

  林夕是真正的熱愛作詞,無論是在意境還是在文字上都要做到最漂亮;而黃偉文作詞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洩,情緒的極度化,是的,「情緒上的宣洩,情緒的極度化」,所以大家聽到的他的詞,大部分都是在宣揚一種情緒上的發泄,再比如《好心分手》,就是一首分手後的傾述。

  了解了作詞人,接下來,入正文。

  名字起的是「喜劇之王」,其實一點也不「喜」,反而都是悲劇的色彩。

  「我看著顆獼猴桃,眼淚突然被引爆,」很典型的黃偉文風格,我看著一顆獼猴桃,眼淚就突然間無可救藥的流下來了,黃偉文很喜歡用誇張的手法,去表達一個人的情感變化,就像上面所說的「情緒的極度化」,從一開始就鋪下了「悲劇」的格調。

  「我可不是可不是特別愛鬧,這叫做這叫做心靈感召,」我真的不是很愛鬧,充其量只能叫做心靈感召罷了,「可不是可不是、這叫做這叫做,」連續的兩個組詞,也是黃偉文的風格,像是自我的喃喃自語,想要說些什麼,又想要掩蓋些什麼,表現出人憂鬱的一面。

  「不信你問李清照,我天生不愛炫耀,卻太多藝術細胞,」如果我說的,你不信的話,你可以去問問李清照啊,我的性格就是不愛炫耀,但內心裡卻藏著太多藝術細胞。這是一種矛盾的心理,跟我們的生活很像,我明明就很有藝術細胞,很有才華,但是我不太愛炫耀,不太愛展現自己,所以我將自己隱藏起來了,「李清照」只是一個引用。

  「我談的情拍的拖也許很少,中的槍捱的刀受的煎熬,華麗得無法低調,」雖然我談過的戀愛可能很少,但是無意躺槍卻實在是太多了,感覺心很累。這是一種現代人的「都市感傷」,明明自己沒談過什麼戀愛,但就是感覺自己很可憐,很悲觀的樣子,也是一種自嘲:孤獨也是一種病。

  「為什麼全世界的戀我都失一遍,為所有的悲劇當特約演員,我傷得斷腸我哭得誇張,像一套港產片,」為什麼我感覺全世界,都好像是我在失戀一樣,看著別人的故事,看著電影,電視劇,看著身邊的人,裡面失戀的人,就好像是自己一樣,我都可以去當悲劇演員了,因為,你看,我可以哭的那麼肛腸寸斷,有沒有感覺我很像香港電影里的「喜劇演員」,動作滑稽,表情浮誇,台詞太淺。也是黃偉文的標籤,一種很自白的自嘲。

  「為何普天下的淚我先流一遍,市面上的紙巾都由我代言,站在我旁邊你不算可憐,這也是種貢獻,」因為我是一個「喜劇演員」,所以,我已經把全世界的淚都流了一遍了,你看,就連市面上的紙巾都是我代言了,這樣說的話,你跟我比,根本就不算什麼了我很天真的就自己以為,我是在為這個社會做貢獻了,你們都沒有我悲慘。也是一種誇張的手法,市井氣毫無掩飾,「普天下、市面上,」都是一個範圍的概念。

  「被分手的那一秒,我瘋狂往海邊跑,你有什麼資格說我很無聊,你那次淋著雨失控咆哮,廉價小說那一套,」我在被人甩了之後,拚命的往海邊跑,因為我覺得跑到海邊就會好一點了,不是很多人都說:心情不好,就去看海嗎?你又有什麼資格說我很無聊呢?有次你在雨中情緒失控咆哮,哭的那麼傷心,簡直就是那種低俗小說裡面的情節嘛,所以你沒資格說我。這是一種自我安慰的心理,就像魯迅筆下的「阿Q」。所謂的「阿Q精神」,簡言之,就是在失敗與屈辱面前,不敢正視現實,而使用虛假的勝利來在精神上實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擬聲詞,在這裡,應該也算是一種掩飾的心理,掩飾自己,假裝表現的很開心,就好像遊樂園裡面的小丑那樣。

  「每一天都活在電影裡面,每一天都活在小說裡面,每一天都活在K歌裡面,每一天都活在MV裡面,這世界本來就是場真人秀表演,實在難避免,」連續的四個排比,用來烘托語氣的強化,情緒得到加強,電影、小說、K歌、MV,都只是為了引出最後的:這世界本來就是場真人秀表演。我們的生活就好像是一場真人秀表演,簡單的說,就是在「演戲」,而且是無時無刻都在表演,實在是難避免。

  「幕揭開全世界的戀我都失一遍,為所有的悲劇當特約演員,我傷得斷腸我哭得誇張,只為了紅幾年,」我沒想到的是,我那麼努力的去表演,我演的那麼認真,哭的那麼傷心,但最後,才發現,我就只能火那麼幾年罷了,說我是一個「喜劇演員」,我自己都不信了,其實我只是一個完完全全「悲劇」。

  縱觀整首歌,無論在旋律、歌詞,和唱腔上,這首歌都呈現出李榮浩很少見的一面,歇斯底里的聲腔,強烈的情感表達,這是其他歌里是沒有出現過的,也算是一種突破,想涉獵另一個更深層次的空間。

  《喜劇之王》,彷彿是周星馳經典電影的一個縮影,李榮浩喜歡看港片,我想或許起名也算是一種向周星馳致敬。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其實每個人都好像是「喜劇之王」,劇名是喜劇之王,內容卻是極悲劇化,而事實上,喜劇不過是悲劇的另一種表達形式罷了。

  《喜劇之王》或許只是平淡的講述了一個小人物的辛酸生活,卻如此真實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打動人心。也許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悲劇,如果你真的拿來旁觀的話,卻變成了一場喜劇,只不過我們自己身在其中,所以渾然不覺。很多時候,現實生活中的人活得比戲劇里的主角更像在演戲,不是嗎?


推薦閱讀:

TAG:李榮浩 | 喜劇之王 | 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