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在推翻元朝的統治後為何還祭祀忽必烈?


在對待歷史的問題上,有兩句話非常重要:一是「忘記歷史等於背叛」,二是「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這兩句話,我覺得是我們研究歷史的基本態度,也是打開明太祖祭祀忽必烈的鑰匙。

我們先來看朱元璋是怎麼對待元朝統治者的。

(朱元璋)

朱元璋在把蒙古人攆回漠北的時候,南方漢人一片歡欣鼓舞,很多人抓到逃竄的蒙古人就打,就殺。有一次,明軍甚至抓到了元順帝的嫡孫買的里八剌,大臣楊憲向朱元璋建議說,這麼重大的事情要大肆宣揚,最好搞一場「獻俘」儀式。其它大臣也紛紛附和。但是朱元璋堅決不同意。不但如此,後來明軍攻打大都的時候,朱元璋還指示:「元之宗戚,咸俾保全。」不只是保全,還封給他們很高的爵位。此後,當大臣們在上奏中,有貶低鄙薄元帝的詞語時,朱元璋還批評他們道:「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奈何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朱元璋登基第三年,便給元朝修史,通過史書的形式,證明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正統朝代。

那麼,明太祖為何要那麼尊敬元朝,同時祭祀忽必烈呢?

(忽必烈)

要理解這個問題,咱們還得先搞清楚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他怎麼認識他搞農民起義,推翻元朝這個過程的。

歷史上,恐怕除了秦朝末年,所有人都以反對「暴秦」為由,推翻現有的朝代外,此後再也找不到這樣的情況。諸侯們站起來,帶著部隊爭霸,絕不能說自己是為了打江山,而是為了消滅農民起義,匡扶那個衰敗的政權。只有這樣,他們的行為才算是正義的。

那麼,既然是為了匡扶衰敗的政權,為何後來不做一個忠臣良將,而要自己做大呢?比如曹操,最早也是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劉備,也是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為什麼劉備和曹丕都要先後稱帝呢?這就是「天命」說。舊有的那個朝代,「天命」盡了,不得不重新扶持受命於天的人起來當皇帝。

那麼,既然說舊朝「天命」盡了,自然表明,舊朝是曾經受命於天的。所以,就必須承認舊朝的存在。

朱元璋在對待這個問題上也是一樣。他並不認為他是搞農民起義推翻元朝的。他曾經說:「朕本淮右布衣,暴兵(指紅巾軍農民起義)忽至,誤入其中。」說自己是誤入紅巾軍,不是自己的主觀行為。顯然,他對農民起義是全盤否定的。

後來又說:「元政不綱,天將更其運祚,而愚民好作亂者興焉。」元朝本來是有天命的,但是天命盡了,然後愚民作亂。

(元末農民起義)

接著他又說:「盜賊奸起,群雄角逐,竊據州郡……朕不得已起兵……當是時,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於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就是說,是紅巾軍這種「盜賊」,還有諸侯這些「竊賊」,把本來有天命的元朝給推翻了,自己為了安撫蒼生,才打敗群雄的。而天命又降臨到他頭上,所以他受命於天,實現「殿興」。

朱元璋的這套推理,目的就是一點,證明他的江山得來非常正當。而這個證明的前提,就是元朝必須是正統的,必須是受命於天的。

也正因為如此,朱元璋才會非常虔誠地祭祀元朝開創者忽必烈。


從法理上確定大明政權的合法性!

中國古代從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君權神授」的政策,就開啟了天子代行上天的權威。老百姓可能不信皇帝,但是信天老爺的啊,在秦朝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喊的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漢朝就來一個「君權神授」,告訴你,王侯將相是有種的!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口號就變成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就連梟雄一世的曹操,都是「狹天子以令諸侯」,可見天子的法理性多麼重要。

從漢朝到明朝,經歷諸多封建王朝,幾百個皇帝,但是,他們都標榜自己是天子,朱元璋當皇帝後也一樣,當然也說自己是真龍天子,不然,即使你推翻了元朝,老百姓也不認你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明朝的政權是繼承宋朝還是元朝,很明顯,朱元璋時和宋朝一點概念也沒有,而且終宋一朝,只是半壁江山,北方的一些人可能都不認可宋朝。

基於種種考慮,當然還是繼承元朝更符合明朝政權的合法性,在取得元朝的疆域主權的合法性的同時,也震懾周邊的少數民族,而更加確定明朝是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政權,所以,朱元璋祭祀忽必烈,就是最好的方式,表明明朝的政權就是繼承元朝。

這一點,在清軍入關的時候,也稱崇禎為「國父」,並且打著為崇禎報仇的口號,在當時還獲得了明朝遺民的極大支持,而且,清朝也始終強調自己是繼承明朝的政權。清朝皇帝在祭祀的時候都會祭祀明朝皇帝,就連康熙到了朱元璋的陵墓外,也是要行禮的!


為了統治需要。

古代中國講究一個名正言順。明朝取代元朝,三年之內修了元史,這是相當快得。明朝既然給元朝修史,正是說明了明朝統治者承認元朝的正統地位。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是古代我國出身最低微的皇帝,還有一個是劉邦,也叫劉季,但好歹劉邦在前朝還是個亭長,不算官吧,最起碼是個吏。而朱元璋在前朝就是個放牛的,後來還出家當了和尚。所以從出身來講,還是很低微的,因此,在得到最高權利後,更要講究明正言順。

明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從南往北打,而統一了全國的朝代,明朝講究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也說明了大明王朝的英氣。

明太祖朱元璋並不是只祭祀忽必烈一個人,而是從黃帝開始祭祀。在取得對元朝軍事勝利後,用祭祀先皇的辦法籠絡人心。用此辦法說明明朝的正統地位。說明明朝取得政權合理,合法。

所謂殺人誅心,不光是軍事上打擊,而且從心理上施壓。通過祭祀的手段,說明明朝取代了元朝,名正言順,同時也要告訴治下的百姓,明朝的建立是順應天意。從思想根源上同化敵人,把敵人打敗。

說個題外話,朱元璋和忽必烈還有一個共同點,作為開國皇帝,都是把皇位傳給了孫子,忽必烈是因為兒子真金的早死而把皇位傳給了真金的第三子鐵穆耳。而朱元璋是因為太子朱標的早死把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也算個共同點吧。


錢穆很早就在《讀明初開國諸臣詩文集》及續篇中指出,元、明鼎革之際,士大夫文人們多對「攘夷」、「華夷之別」等事漠不關心,還有不少人對元朝的正統性抱有強烈的認同感,迫使明太祖——儘管打著「驅逐韃虜」的旗號上台——不得不去解決政權的合法性問題。

很多明初史事都能說明這一現象。例如,江西貴溪儒生夏伯啟叔侄為拒絕新朝徵辟,不惜「各截去左手大指」,太祖將夏氏捉來後,說道:「朕知伯啟心懷忿怒,將以為朕取天下非其道也。」 因此,太祖當然要將元朝樹為正統,進一步引申出明朝的建立是天命、氣運的原因,明朝代元而興是帝王道統的自然延續。

祭祀元世祖正是帝統的體現之一。洪武六年(1737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採納禮部官員建議,於京城設立帝王廟,「宜略如宗廟,同堂異室,為正殿五間,以為五室,中一室以居三皇,東一室以居五帝,西一室以居夏禹、商湯、周文王,又東一室以居周武王、漢光武、唐太宗,又西一室以居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 此是為祭祀之始。

等到了嘉靖年間,明朝在此時雖然已經沒有任何正統性的問題需要去解決了,北方蒙古各部對邊境安全的威脅卻又日益凸顯,「華夷之辨」遂由此成為當時的主流思維,朝廷由此產生罷黜元世祖祭祀之議。嘉靖二十四年(1565年),禮科給事中陳斐奏言,元以夷亂華,不宜廟祀,宜撤忽必烈及其臣木華黎等五人神主。嘉靖帝從之。

自此,明朝在北京、南京對元世祖君臣的祭祀全部停止,直到明朝滅亡也沒有改變過。


這實際上是一個建構論的問題,夷狄入中華則中華之,中華入夷狄則夷狄之,這是一種唯文化論,而不是血統論。元朝和蒙古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元朝統治的主要是中國腹地,實行的是中國之政(雖然這種中國之政並不完全),而蒙古還包括四大漢國,它仍舊實行的是蒙古之政。所以朱元璋講「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祛除的實際上是蒙古之政教,恢復的實際上是中華之文化,並不僅僅是簡單的大漢族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

鐵木真的蒙古實際上只是統一了蒙古部落,攻滅花拉子模。忽必烈的元朝,才真正統一中國本部,而且其採納了耶律楚材的建議,少殺伐不屠城與民休息,設立十路課稅所而不是搶掠,遵從儒學許衡成為國師重新開科舉,這些都是中國之政,所以把其作為中國之主來祭祀也是可行的。

整個中國歷史非常重視道統、政統和學統,道統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當然是以儒家為尊了。學統比較複雜,可能在兩漢是經學,在魏晉是玄學,在隋唐是詩學和佛學,在宋元是理學,在明代是心學,在清代是乾嘉學派。政統則從三皇五帝到三代之治,從秦漢一統到魏晉之際,從隋唐盛世到宋元明清,萬世一系。明朝建立要追溯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就必須要找前代歷史的基礎上尋找依據,因此即使忽必烈無疑會成為一種現實的策略。


逐鹿中原。古代的中國意思是中原之國或中央之國。不管你是什麼民族,要統治中原必須要名正言順,要承認你的王朝是中國歷史,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中國之主。

元朝建立後,第一件頭等大事就是修前史,只有這樣才算是把本王朝併入濤濤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忽必烈很聰明,但令他頭疼的是宋只有半壁江山,遼金也自稱中原之主,哪個算是中國歷史,最終乾脆都併入中國歷史吧。

忽必烈聰明,朱元璋更聰敏,我的大明是繼承誰的呢?大宋?還是大元?如果繼承大宋那長江以北自然不合法,自然承認明代元,祭祀忽必烈。設立帝王廟,確定18位對中國有貢獻的帝王,從此中國的概念才清楚的起來。

之後清承明制,這種觀點也進行深化,康熙祭拜明朝皇帝,乾隆提出「中華統緒,絕不斷線」的觀點,最後祭祀的帝王確定為188位,評論評論一年祭祀2次。

這也就說明為什麼朱元璋要祭拜忽必烈的原因了。


當了皇上,九五之尊,大臣們天天山呼萬歲,好不熱鬧。其實大家都明白,沒有哪個王朝能萬年萬萬年的,皇上自己肯定也清楚。今天你刨人祖墳,難保自己死後難以安生。因此,在各個朝代,刨人祖墳都是大罪。除了那些朝不保夕的割據勢力和草頭王,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刨人祖墳的。

所以,皇位坐穩了,去祭祀一下前朝皇帝,讓他們在泉下安息,說聲對不起,搶你江山了,不是我要搶,是老天爺硬扔給我啊,別怪罪,別作亂,少不了你的好香火,你好我好大家好。

清代明,更裝逼。不僅高規格,高禮儀,更送一個『遠邁漢唐』的大高調。


元滅宋等後,為宋等立傳寫史,宋史是元蒙古人寫的,後世認為宋史是二十四史寫得最好的一部,為什麼?就是認為元蒙古人寫的宋史客觀真實,符合歷史。滅元後,明為元寫史,同樣元史一樣被滅了元的明朝寫的磅礴大氣血性真實。這就要問了,為什麼在中國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個人覺得朱元璋給中華與夷狄的界定說的太妙了「夷狄入中華則中華之,中華入夷狄則為夷狄之」(原創是孔子)。什麼意思?夷狄認可學習遵守中國禮儀文化就是中國人,中國人不認可中國文化禮儀就不是中國人!你看說的多好啊!蒙古人從大漠起家,入主中原,定都北京,統治中國,但認可中化文化禮儀,那就是中國人!就是中國,這就是後世中國認可元為中國王朝而不認為蒙古人侵略中國殖民中國的原因。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下令祭祀16個中國帝王:三皇五帝和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高祖、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說明他認可忽必烈的才能,遵元朝為正統認為忽必烈對安定中原起了很大作用,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直接的促進作用,他又主動漢化,開科舉,遵儒教,興文教。

這從下面的一些史料可以略知一二。

古予者父母,生於元初定天下之時,彼時法度嚴明,使愚頑畏威懷德,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在民則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安其生,惠莫大焉。——《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五

朝廷之間,以禮為主,人之有禮,如衣之有章。朕聞元世祖命伯顏、阿術二人平江南,班師之日,世祖遣儒臣許衡齎酒郊迎之,兩人推讓,莫肯先飲,伯顏曰『阿術之功當先酌』,阿術曰『伯顏之功當先酌』,相讓者久之,衡嘆曰『賢矣哉,古有拔劍擊柱而爭功者,視此何如?』今觀卿等,雖出身行陣而進退周旋,不失禮度,朕為之喜,卿等能始終如此,何患後世無稱道之者?————《明太祖實錄》卷三十八

忽必烈廟

曩者,君之祖宗起自北方,奄有中土,兵強事舉,華夷咸服。————《明太祖實錄》卷四十一【君是朱元璋對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又稱元順帝)的稱呼】

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三有華夷之變,夷狄入華夏則華夏,華夏入夷狄則夷狄。

如予者父母,生於元初定天下之時,彼時法度嚴明,使愚頑畏威懷德,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在民則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安其生,惠莫大焉。——《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五

朝廷之間,以禮為主,人之有禮,如衣之有章。朕聞元世祖命伯顏、阿術二人平江南,班師之日,世祖遣儒臣許衡齎酒郊迎之,兩人推讓,莫肯先飲,伯顏曰『阿術之功當先酌』,阿術曰『伯顏之功當先酌』,相讓者久之,衡嘆曰『賢矣哉,古有拔劍擊柱而爭功者,視此何如?』今觀卿等,雖出身行陣而進退周旋,不失禮度,朕為之喜,卿等能始終如此,何患後世無稱道之者?————《明太祖實錄》卷三十八

曩者,君之祖宗起自北方,奄有中土,兵強事舉,華夷咸服。————《明太祖實錄》卷四十一【君是朱元璋對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又稱元順帝)的稱呼】

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明太祖實錄》卷五十三


忽必烈的繼承者所做唯一一樁不因襲朝代創始者規劃的大事,乃是公元1313年恢復了中國傳統的科舉取士。自此之後,會試舉行過13次。可是其目的並不在構成中國式的文官組織。當考試時蒙古人及色目人另為一科,有不同的試牒,錄取的人員也不任重要職守,只在低層組織中授受不重要的官位。中國不少讀書人因此鬱郁不得志,只好將才能向其他方面發展,寫刻本即是其中之一,從此元曲既包含著優雅的文句,又帶著日用俗語,更添上戲台上技術名詞,使中國文學另開別徑,這也使中國之舞台進入一段黃金時代。

既有元朝之蒙古階段,中國需要宏觀歷史愈為明顯。人類中常有很多事迹,其歷史上的長期合理性不能從短淺的眼光窺測,即使當時人物所作的判斷,也可能尚有因果因素,超過他們的人身經驗。或者這也是馬可·波羅筆下提及忽必烈時心頭帶著矛盾的原因。同樣的,這也可能是明太祖朱元璋心中矛盾的由來,他在1368年推翻元朝,以後提及「胡元制主」的時候,深帶著漢人民族主義的情緒,可是卻又將元世祖忽必烈的牌位,供奉在列代帝王廟內,與漢唐宋創業之主並列,一同祭祀。


推薦閱讀:

TAG:元朝 | 忽必烈 | 朱元璋 | 中國古代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