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子醬怎麼這麼昂貴,怎麼吃才算是享受而不浪費?
感謝您的邀請。
首先,市面上有許多美其名曰魚子醬的東西,嚴格說來,根本算不得是魚子醬。那東西或許也是加工過的魚卵,或許也有鮮美的滋味,但是,卻可能出自圓鰭魚、鮭魚、白鮭、鱈魚,或別的魚類家族中某位懷孕的成員。在美國,只要瓶罐上印有出產魚類的名稱,這加工過的魚卵就可以當作魚子醬來賣。
在法國,由於這裡把肚皮大事看得是嚴肅之至,因此,魚子醬定義之精確、嚴格一如香檳:只有鱘的魚卵才有資格製成魚子醬。
在倖存的鱘魚種類當中,最知名的便屬大白鱘(Bduga)和閃光鱘(Svruga)兩種了——二者分別是鱘魚里最大和最小的一種,也是你覺得自己夠闊綽的時候,可以去找的名字。大白鱘身長達15尺,重達1000磅以上,其魚卵可以占體重的20%以上。大白鱘的魚卵是最大的一種,製造的時間也很長,母魚須費時20年才能長成到可以產卵。閃光鱘的重量約只有50磅,7年便能長成,所產的卵是最小的一種。
魚卵化身魚子醬:只消15分鐘,10餘道手續!
魚子醬若僅只是把鱘魚抓來剖腹取卵就成了,那價格肯定會壓低許多,但是,滋味也絕對不是如此。魚卵其實是沒什麼味道的東西,即使是鱘魚卵也一樣。
由魚卵化身為美味的魚子醬,靠的全是加工的過程,而這加工所需的熟練技巧和知識,足可稱為藝術。
這加工需要在約15分鐘之內,完成十多道手續;只要再久一點,魚卵便不新鮮,不能做成魚子醬了。
首先是把鱘魚給敲昏——可不是弄死,因為那樣魚卵腐敗的速度會更快——然後取出魚卵,篩檢、清洗、濾干,以供一位神話人物好好料理一番;這位人士就像釀酒大師一樣,能夠化自然素材為神奇。
這位分級師、試味師,或者叫魚子醬大師會更正確一點,只有幾分鐘的時間可以下判斷,這些判斷會決定他面前那堆魚卵的滋味和價格。他用嗅,用嘗,用看,也用指尖去摸。依魚卵的大小、色澤、堅實程度、聚散密度、氣味,來評定等級,最後再作那全體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得放多少鹽,把魚卵腌成魚子醬,但鹽味又不會把滋味和口感二者微妙的組合給蓋掉。
品質最好的魚卵,用的鹽要最少,不超過魚卵分量的5%;這種魚子醬可以叫作「馬洛索」(低鹽)魚子醬。(「馬洛索」Mallss 於俄文意為「一點點鹽」)加鹽之後,魚卵便在濾網上篩晃,直到幹了便裝罐,罐子小得很——兩公斤而已,也就是4磅多一點——免得上層魚卵把下層魚卵壓破。接下來,這些魚子醬便搭乘冷凍櫃踏上旅程,由裏海前往全球少數幾家備受榮寵的商號;這些商號的主顧,都是付得起一小口起碼5美金價碼的人。
其實,你若想一想鱘魚這麼少見,母魚得花那麼多年時間才能成熟產卵,加工又需要這麼高的技巧,運送也這麼困難,便很容易了解,魚子醬為什麼名列世上三大最貴的食品之列了(另兩樣東西是番紅花精和松露)。就其價錢和盎斯比而言,魚子醬應該可以視為重大投資,出手之前必須慎重考慮;唯其滋味絕對會比你在IBM的股權,或卧室里掛的那幅莫奈名畫要好。
吃魚子醬最好的方法,便是用最簡單的方法:直接入口。若要倒在盤子裡面吃,盤子要先冰鎮一下。若要直接就著瓶罐吃,那就把瓶罐放在碎冰裡面。薄片吐司塗無鹽牛油,俄式薄煎餅,或一兩滴檸檬汁,可隨意搭配。但是,魚子醬人生旅程的最後一段路途——送進閣下嘴裡——這一段路的運輸工具,就別無選擇了,非得是一把湯匙不可。
魚子醬有催情劑、解酒劑、保肝劑的名聲。魚子醬內含四十七種礦物質、維生素。瑕疵是鈉略高。
望採納。
我們都知道,在世界美食中,魚子醬非常有名,而且昂貴,魚子醬中,黑魚子醬又是魚子醬中的精品,非常稀有與珍貴。魚子醬的原料是鱘魚魚子,現如今好多黑魚子醬的原料都是來自飼養的鱘魚,野生的很少了。最好吃的魚子醬還是野生鱘魚的魚子就好吃很多,但是隨著市場的尋求與野生鱘魚的逐步減少,飼養鱘魚已經成為最主要的提取魚子醬原料方式。
吃魚子醬最好的方法,便是用最簡單的方法:直接入口,一匙入口時,先輕輕鋪在舌上,以舌尖將魚子醬一粒粒緩緩碾碎。若要倒在盤子裡面吃,盤子要先冰鎮一下。若要直接就著瓶罐吃,那就把瓶罐放在碎冰裡面。一些人吃魚子醬時,喜歡在盤子堆上一層又一層的佐料,而實際上這種做法,不是把魚子醬的滋味給改變了,就是蓋掉了,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
首先我覺得回答問題,就要簡潔易懂。怎麼吃才算享受?那麼,你要品出來其中的味道,要是你一個一個吃,太小了,也嘗不到味道,所以還是二十顆最有一起吃,慢慢品味。怎麼吃才不浪費?你不要當飯吃,配合著其他食物吃,當然,不要掉地上就不浪費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