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保雞丁是哪個城市的地道菜?


來歷不明

宮保雞丁是一道傳統名菜。由雞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傳說是清末宮保丁寶楨的家廚創製而得名。特點是鮮香細嫩,辣而不燥,略帶甜酸味道。

宮爆雞丁又叫宮保雞丁,是用白嫩的小公雞的雞脯肉和花生製作而成,製作方法屬於武火爆炒。本菜式歷史悠久,但有一個極為特殊的地方是:該菜式分屬菜系說法不一,

山東人說是魯菜,四川人說是川菜,北京人說是

宮廷

菜,而貴州人則說是貴州的地方菜。我國著名的八大菜系,基本上

括了各種名菜,每一種菜式大多都自然的歸屬與某一菜系。怎麼這「

宮爆雞丁

」就成了「八不靠」了呢?這得從此菜的「首創」者丁寶楨說起。

丁寶楨原籍貴州,清咸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總督。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肴,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製作「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後,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後來他由於戍邊禦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制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山東人說,這道菜是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時發明並開始流行的,應該是「魯菜」;而四川人說,是丁寶楨任四川總督時成名的,要不怎麼叫「宮保」?

而北京人說,既然進入宮廷宴會,當然是宮廷菜系。

貴州人則說:什麼呀?這是丁寶楨回家鄉省親,親朋好友為其洗塵接風,做了些菜招待他。其中有一嫩

青椒

炒雞丁頗受丁的喜愛,他便問這菜的名稱。有人為了討好他便說:此菜專為宮保大人所作,當以「宮寶雞」命名——地道的貴州菜呢。

一道菜,引發這麼多說法,還沒有確切的「歸屬」,這在菜式中也算一段佳話了。如今有貴州風味、山東風味和四川風味三種同名的「宮保雞丁」,但以四川風味的最著名。

川菜版的宮保雞丁用的是雞脯肉,由於雞脯肉不容易入味,炒出來雞肉容易嫩滑不足,需要在碼味上漿之前,用刀背將雞肉拍打幾下,或者放入一隻蛋白,這樣的

雞肉

會更加嫩滑。川菜版宮保雞丁原料中必須使用油酥

花生

米和干辣椒節,味必須是辣型

荔枝

味。辣椒節炸香,突出糊辣味。

魯菜版的

宮保雞丁

更多採用雞腿肉。為了更好地突出宮保雞丁的口感,魯菜還添加了筍丁或者

馬蹄

丁。宮保雞丁的做法和川菜做法大致相同,但是更注重急火爆炒,目的是保留雞丁的鮮嫩。

貴州菜版的宮保雞丁用的是糍粑辣椒,和川菜、魯菜版本不一樣。貴州版宮保雞丁咸辣略帶酸甜,請注意這個「酸」字,酸辣是貴州菜區別川菜的重要標誌之一。

雖說宮保雞丁的來歷不一,但美味是人所共知的。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宮保雞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