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有多少名將名臣出身少數民族?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因此隋唐之際,很多貴族大臣都是少數民族。

比如朝末年天下大亂之際的號稱許國皇帝的宇文化,他的族屬就是匈奴皂隸破也頭(或稱費也頭)。《資治通鑒》載:「密與化及隔水而語,密數之曰:『卿本匈奴皂隸破野頭耳……。』化及默然,俯視良久。」可見宇文化自己也是承認這一點的。

號稱鄭國皇帝的王世充,出身於西域胡人,是大月氏後裔,本姓支。《隋書·王世充傳》記載: 「王充字行滿,本西域人也。祖支頹?。」據史載,「(王世)充捲髮豺聲」,這說明其外貌有胡人特徵,滿頭捲髮,說不定還深目高鼻。

李唐王朝的皇室,血液中就以鮮卑血統居多。所用文臣武將,出身少數民族的也很多。比如尉遲敬德(585-658)很可能就是少數民族,《全唐文》收錄許敬宗撰寫的《唐并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稱:「公諱恭,字敬德,河南洛人也。」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進行漢化改革,隨遷的代北鮮卑大姓多改漢姓並落籍河南洛陽,史稱「河南洛人」。《魏書·官氏志》陳連慶教授認為:「河南尉氏,系出於闐。」

唐朝是一個非常開放的朝代,在官員任用中,並沒有民族界線。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平定東突厥後,凡突厥酋長入朝者皆封為將領,結果「五品已上百餘人,殆與朝士相半,因而入居長安者近萬家」。也就是說,五品以上的大官就多達一百多人,因此一萬多突厥人來到長安定居。唐代著名的將軍中,出身蕃將的多達21人。

後來參與平定安史之亂的名將李光弼,據《舊唐書·李光弼傳》記載:

李光弼,營州柳城人。其先,契丹之酋長。

可見他出身為契丹。

文官中少數民族也不少。唐代宰相之中,有宇文士及、竇抗、長孫無忌、于志寧、宇文節、宇文融、竇懷貞、元稹等 22 位宰相,都是出自鮮卑族或鮮卑混血之後裔,高士廉等 10 位宰相出自鮮卑化之漢人。除以上政治家外,唐代一些著名的文學家也出自鮮卑或鮮卑化胡族的後裔,比如詩人劉禹錫。(此回答主要參考呂一飛:《北朝鮮卑文化之歷史作用》,黃山書社,1992年版,特此致謝)


先說說隋唐時期有些少數民族將領,然後再說說現在為什麼有人非要分清「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和漢族」,這個是重點。

1.隋朝名將有:

豆盧勣(本姓慕容)、賀若誼賀若弼(鮮卑族)、宇文忻宇文成都(鮮卑化匈奴)、元胄(鮮卑族)、達奚長儒(代戎後裔,但在此時已經融合,只是姓氏還有一些特殊,後世許多少數民族融合漢人後都改變了姓氏)、伊婁謙(鮮卑)、爾硃敞(秀容契胡人)、乞伏慧(馬邑鮮卑人)、侯莫陳穎(代戎後裔)。

2.唐朝名將有:

(1)建唐:長孫無忌(鮮卑族拓跋氏)、屈突通(庫莫奚種人融合入鮮卑族)等。

(2)唐初(到武后稱帝前):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黑齒常之、史大柰、馮盎、李謹行、泉男生、李多祚、孫惟貞、尚可孤、裴玢等。

(3)唐中(武后稱帝到德宗):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僕固懷恩、王思禮(高麗)、令狐彰(西域)。

(4)唐末(德宗完結):張孝忠、康日知等。我和大部分人都一樣,「安史之亂」後的歷史本來就不知道,非漢族將領更知道少了,只是看了看《新唐書》但實在懶得看只看到了德宗的列傳,就看不下去了,一個個地查,麻煩。

總之,唐朝因為李唐是漢人皇朝,但是因為北方三四百年的民族融合、李唐與鮮卑族漢族匈奴族多種女性的結親使得李唐成為整個中國歷史上最開放、胸懷最寬廣的朝代。

3.總評:為什麼現在總有人談及少數民族問題

現在有些人動不動就是非要釐清「漢人和少數民族」,主要是有兩種人:

其一:故意挑撥各民族關係,或者展現少數民族人口重要或者說不重要。難不成李光弼就因為不是漢族所以就該被打倒?被人害死?難道抗日戰爭時期,少數民族將領打日本就該不被承認。是不是少數民族有那麼重要嗎?

其二:因為挑撥各民族關係,而不得不提少數民族將領,告訴某些人:中國人不僅僅是漢人,必須要漢族和少數民族現在和未來都要懂得理解。現在早說了,中國的歷史上各民族間的都是民族內部問題,一些人拿非民族的日寇問題與民族內部搞對峙就是壞人。對於這些說少數民族的歷史就非常有道理,因為,如果沒有人搞破壞,就不需要我們提這個問題。

我並非少數民族,這些人已經罵我是滿、蒙、回的狗了。只要極端民族主義者存在,就要展現少數民族的價值,這就是作用。什麼時候,大家都不需要「貶低」其他民族了,我也就沒什麼必要去支持他們。

因為,漢人佔有91%以上的人,即使用和平手段都可以用十年內佔到95%以上的人,如果,讓極端民族主義「貶低」其他民族下,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所以,我們漢人中的理性者就應該反對極端民族主義者。最後,極端民族主義經常欺騙他人,說他和民族主義是一樣的,如果一樣那別人就不會管你叫極端了。


那個,鮮卑是少數民族?你怎麼定義少數民族,或者你怎麼定義漢族啊,東夷、苗蠻、百越、羌?紅山、良渚、河姆渡?諸姬、諸姜?民族概念的劃分都什麼時候的事,一千五百年前人們的觀念里也許有家族、宗族、士族、氏族甚至種族,可就是沒人認什麼民族,隋唐人關中、關東之人對突厥的認同度絕對比對所謂江南來的高。


謝謝邀請。隋唐時期,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遷徙和大融合浪潮,邊陲少數民族與漢族逐漸形成雜亂而居,互通有無的局面。在隋末的農民起義和諸侯割據中也湧現了一批少數民族將領。例如:隨李唐征戰的尉遲敬德、屈突通、長孫順德、阿史那·思摩、契苾何力等;因戰功成為一方諸侯的李多祚、李克用等;因投降李唐而聞名的始畢可汗、頡利可汗等;還有抵禦外族而聞名的:高仙芝等;最後因安史之亂出名的:安祿山,史思明等。如有疑誤,望請指正。


你在胡扯,首先唐朝根本沒有民族之分,哪個時候游牧只有部落,沒有民族,因為游牧部落由於物資匱乏,都是相互屠殺絕種對方男性而搶劫物資和婦女小孩,所以都是雜胡無根草,唐朝只有一個大唐民族,民族之分是近代的弱智產物。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歷史 | 中國歷史 | 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