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亡了,大清需要雄主,為何選擇溥儀而不選擇載灃?
這個問題確實問得好,大清末年,風雨飄揚。這時候,站在大清的立場,立一個長君或許還有那麼一點希望,連張之洞也對慈禧說出了「主少國疑」這樣的話。既如此,為什麼慈禧鐵了心立一個只有幾歲的小娃娃呢?
很多人可能認為慈禧純粹是私心作怪——小孩皇帝,她才好徹底掌權嘛。其實,沒這麼簡單。
慈禧是頂級權謀家,面對滿清末年的危局,在確立君主到底是誰時,確實也感到了壓力。她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與同治皇帝有關
慈禧面對張之洞「主少國疑」的問題,是這樣回答的:不為我兒(同治皇帝)立後,終無以對死者。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了,同治皇帝是慈禧的親兒子,死得早,沒有留下後人繼承皇位。同治皇帝死的時候,曾考慮找一個後輩(類似侄子一類)過繼給他當兒子,繼承皇位。這個侄子肯定是溥字輩的,但後來種種原因,立了光緒。光緒是慈禧妹妹的孩子,和同治是一輩的,無法算作同治之後。溥儀好歹是溥字輩,不是載字輩,勉強可以算作同治皇帝的傳承。如果當時立載灃,又是同治皇帝的兄弟輩,慈禧擔心自己死後沒臉見兒子。所以,慈禧立溥儀,作為一個母親,也確實說得通。
第二,與載灃有關
當時,大清到了危急時刻,內憂外患。這個時候,確實需要一個長君出來收拾局面,尤其是朝中大權落入漢人集團張之洞和袁世凱等人手裡,更讓滿清緊張不安。如果一個孩子當君主,絕對無法制約張、袁這樣的人。張之洞老了,或許還會保持忠心,可袁世凱是什麼人,慈禧不可能不清楚。因此,需要一個有經驗,有一定能力的長君來制約袁世凱,而載灃確實是一個最佳人選。載灃是光緒皇帝的親弟弟,因為戊戌變法時老袁變節導致光緒被囚,載灃恨死了袁世凱。如果載灃掌權,就不用擔心和老袁走得太近。從這個角度考慮,載灃很合適。
三,和慈禧有關
從國家角度看,國賴長君,可從慈禧私人角度說,國不可有長君。原因很簡單,慈禧看到過多爾袞的下場。多爾袞活著的時候,身為攝政王,風光無限,一旦身死,落得一個慘淡結局。慈禧的地位和權勢絲毫不亞於多爾袞,她同樣擔心自己死後會被反攻倒算。基於這一點,慈禧放棄了兩個不錯的長君。一個是載灃,因為載灃畢竟是光緒的親弟弟,慈禧雖然立了光緒為帝,可畢竟後來因為戊戌變法,又囚禁了光緒。一旦皇位到了載灃手裡,載灃要是替哥哥出頭,慈禧就麻煩了。所以,載灃不能為帝。第二個合適的人選來頭也不小——恭親王奕訢的嫡孫、小恭王溥偉。他當時年滿18,正是人生最好的年華,而且也有一定的能力,是當時即位候選人里呼聲最高的幾人之一。但是,慈禧和老恭王之間的恩恩怨怨,時而盟友時而對手的牽絆,導致她無法信任小恭王,最終也放棄了。
這些合適的人選,都因為慈禧自己的私心而沒有辦法繼承大統。而如果是幼君,那就好辦了。光緒的皇后隆裕是慈禧的親侄女,如果立了幼君,那麼隆裕作為太后,有絕對的話語權,有自己的親侄女在,自然不用擔心死後被翻盤。可要是立了長君,自己這位親侄女,就沒有任何話語權了。
由此可見,慈禧面臨的是一個幾乎無解的局面:國家需要長君來面對朝中混亂的局面,可慈禧需要一個幼君來保證自己死後的安全。這可怎麼辦?慈禧不愧是是頂級權謀家,她拿出了一個方案,幾乎解決了所有的問題:立溥儀為皇帝,其父載灃為攝政王,管理朝政,有任何的大事要事則需隆裕太后蓋章定奪。這樣一來,同治皇帝的後輩問題解決了,對付朝中的漢族大臣有載灃去做,溥儀是他親兒子,袁世凱和他有仇,他一定會全心全意去維持朝政,最終拍板的是自己的親侄女,不怕載灃有什麼歪心思。慈禧這個決策一舉三得,解決了所有的問題,不愧是頂級的權謀家。
話又說回來,關於攝政王的人選,載灃也不是那麼合適。熟悉清史的朋友可能會問:奕劻不是挺合適的人員嗎?他是常年操辦洋務的總理大臣,還統領過海軍衙門,經驗豐富。論資歷,他是載灃的叔叔輩;論能力,他又多年為官,擁有主持洋務運動和海軍的經驗;論親密程度,每次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他都堅定站在自己嫂嫂慈禧一邊。這麼一個經驗豐富,忠心耿耿的老王爺,不是比載灃更適合當攝政王嗎?
既如此,奕劻為啥落選?
慈禧不是沒考慮過奕劻,但基於兩個因素,放棄了奕劻。
第一個因素,奕劻為人太貪。他雖然有一定的能力,但為人太貪。一次七十壽誕,奕劻所得現銀達50萬兩白銀之多,禮物價值更達百萬兩白銀以上。主政海軍衙門期間,他也沒少貪墨。這些事情,慈禧都一清二楚。
第二個因素更重要,因為他和李鴻章走得太近,關係太好,和袁世凱同樣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可以想像,如果他來主政,那麼袁世凱只要投其所好,多送一些銀子給他,他必然會給袁世凱大開綠燈。這一點,是慈禧無法接受的。果然不出慈禧所料,慈禧死後,載灃和小恭王溥偉策劃要殺袁世凱,奕劻是滿族元老里幾乎唯一一個激烈反對的,最後只能不了了之。由此可見,慈禧看人之准。
以上洋洋洒洒兩千多字,大致把那段時期慈禧為什麼立溥儀為帝,讓載灃攝政的原因交代清楚了。大家喜歡那段歷史的話,也可以多找一些相關的書籍來參閱,這些只是筆者自己的一點感悟,寫出來,與君分享。
參考資料:
1.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2. 約翰·奧特維·布蘭德埃特蒙德·白克浩斯:《慈禧傳》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謝邀。
晚清亂局,朝野都知道要雄主,至少是個明白人來掌權,但真正有決定權的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想法不一樣。
慈禧太后是晚清最重要的統治者,她選擇了愛新覺羅·溥儀,悅史君認為一點都不奇怪,是她的風格。
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帝愛新覺羅·載淳去世,沒有留下子嗣,慈禧太后面臨第一次抉擇。
這時,慈禧太后不僅兒子沒了,丈夫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也沒有其他兒子可以選擇,只能從宗室子弟中挑選。
王公大臣們首先提出給同治帝立嗣,選的是咸豐帝的大哥愛新覺羅·奕緯的嗣孫愛新覺羅·溥倫等,但慈禧太后不同意,否決了溥字輩。
道理很簡單,如果溥字輩的當了皇帝,慈禧太后就變成太皇太后了,皇太后就是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這顯然是慈禧太后無法接受的。
接著大臣們又提出和碩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澂,慈禧太后也不同意,一是她和奕訢不對付,二是載澂年紀大了,她控制沒那麼方便。
於是,慈禧太后親自指定和碩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湉,作為咸豐帝的嗣子,也就是後來的光緒帝。
光緒帝一個才4歲,好控制,二個是親侄子,三個是親外甥,實在是慈禧太后控制的好人選,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去世,同樣沒有留下子嗣,慈禧太后選擇了和碩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的兒子溥儀,作為皇帝人選。
悅史君認為,慈禧太后是雙保險,如果自己不死,溥儀當時才2歲,好控制,他是同治帝的堂侄,光緒帝的侄子,母親還是慈禧太后的養女蘇完瓜爾佳·幼蘭,也是親上加親。
如果慈禧太后去世,掌權的就是成為皇太后的光緒帝皇后葉赫那拉·靜芬,靜芬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權力還是在葉赫那拉氏手中。
因此,慈禧太后當然不會選擇年紀大的載灃,讓自己和靜芬都靠邊站,說到底,悅史君認為,是慈禧太后對權力看得太重,反而清朝倒是其次了。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作家,觀止讀書會發起人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選三歲的溥儀繼位,讓二十六的載灃攝政,這是慈禧最後一次玩弄權術。
站在她的立場,這一安排又是一次機關算盡。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吃過晚飯,突然暈倒,很久才重新醒過來。
自知命不久矣,慈禧在醒來之後立即召見了中樞重臣,交代後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據說臨終前的慈禧幡然悔悟地說了這麼一段話:以後勿再使婦人干預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者,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但從事後看,這不過是慈禧臨終前的泛泛感慨罷了!比起拒婦人、防太監,在最後的日子裡,一輩子熱衷權力的慈禧更關心的其實是身後權力的平穩過渡,有效制衡。
而選溥儀繼位,讓溥儀他爹載灃實際主政,正是她機關算盡後的最好制衡。
在一定程度上,讓溥儀繼位實際上就是將清廷權柄交到了載灃手裡。之所以要做這個安排,因為慈禧知道,在皇族近支里只要讓載灃去制衡奕劻,尤其是袁世凱,才是最讓她放心的。
在慈禧看來,載灃和袁世凱有不共戴天之仇,他絕不會像奕劻那樣與袁世凱同流合污,進而讓袁世凱牽著鼻子走。
對袁世凱的權臣之實,慈禧是心知肚明的,但她已無力去斬殺這一潛在的隱患,只能用這種方式去制衡打壓。
另一方面,慈禧這一安排也有對權力無限留戀的心理在裡面。按理,主少國疑,慈禧該立長君,但她想的是,萬一起死回生緩過勁來,並且就此長壽下去了呢?載灃或者其他長君在位,無疑會影響她繼續垂簾訓政。
既有很現實的考慮,也有很不切實際的幻想。
除此之外,讓這對父子這樣上位,慈禧還有第三方面的考慮。
當病危中的光緒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極為喜悅,據說他說了這麼一句話:立一長君,豈不更好?如此亦不錯。
張之洞也有同樣的建議:主少國疑,不如徑立載灃。
慈禧的回答很大義,很官方:不為穆宗(同治)立後,終無以對死者。今立溥儀,仍令載灃主持國政,是公義私情兩無所憾。
慈禧這是真心話不?
既是,也是權利制衡的粉飾。
然而到這裡,慈禧權利制衡的思量還沒有結束。
如果依照歷朝歷代的慣例,讓溥儀繼承同治帝位,那光緒必然就成了尷尬的歷史過渡,光緒的后妃自然得從此退居幕後,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光緒皇后隆裕在後來的政局中不但沒有消失,相反話語權甚至還在載灃之上。
這又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說慈禧把權利制衡玩到了極致呢,不管載灃有沒有那個野心,那個實力,既然把他放到了高位上,那對他的制衡也不能少。
考慮到這一環的時候,慈禧立馬又站在了奕劻的一邊,並接受了奕劻的意見,溥儀可以繼同治之統,但要先繼光緒之嗣。也就是說,溥儀要管光緒喊爸,管光緒皇后隆裕喊媽。
如此一來,隆裕就升格成了皇太后,成了另一個慈禧。
之所以願意讓隆裕成為另一個自己,那是因為隆裕和慈禧的關係是血親一家人,其父桂祥是慈禧的親弟弟,隆裕是慈禧的親侄女。
而載灃的父親只是慈禧老公咸豐的弟弟,雖然也是外甥,但說到底,他與慈禧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為什麼說慈禧此前關於婦人不能干政是泛泛感慨呢?
到了權力制衡的最後一環,慈禧在她遺詔的末尾最終還是加上了這麼一條:遇有重大事情,必須請皇太后懿旨。
說到底,到死,慈禧都不願把權力真正地交給某個人!
這才是她立溥儀,不選載灃或者其他人的根本原因。
慈禧雖為女子,但善於權謀,懂得平衡朝中大臣,大清末年選擇溥儀,而不立載灃,原因有三:
直系血脈溥儀的祖母是慈禧的胞妹,而溥儀的母親是慈禧的養女,這樣算起來溥儀就是慈禧的孫子,相較於其他人選,慈禧就更喜歡溥儀了。而且溥儀年幼,攝政王載灃又是那種懦弱,胸無大志之人,到時候掌權的就是她侄女-隆裕太后。
不能違背綱常慈禧兒子同治無後,過繼過來的兒子光緒(當初慈禧為了掌權,就只能收一個兒子,皇太后的身份干政合乎情理)也無後,當時的載灃已經是醇親王了,而且膝下有好多兒子,如果再讓載灃過繼過來成為慈禧的兒子,那麼愛新覺羅的綱常全亂套了,嫡系的血脈就斷了,再次兄終弟及,恐怕「吳可讀尸諫」再現所以將溥儀過繼給光緒做子是最後的選擇。
當時朝中肱骨大臣都是漢人,如果再這樣一下,到時候就是漢人的朝廷了,所以慈禧需要一個人在朝中平衡滿漢勢力,這個人就是載灃,那載灃當大臣了,必須選擇他兒子做皇帝,不然載灃(為人非常順其自然)就不想爭權奪利了,這樣子載灃就不得不為他兒子做些事了。
慈禧機關算盡,可惜還是無法阻止大清的滅亡!
尊重歷史,方能以史為鑒,我是歷史微旅者,歡迎關注點贊留言,一起討論學習進步!
等到了慈禧統治的年代,大清國已經是積重難返,覆滅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是一個雄主就能改變問題的。況且從載灃在攝政王的表現來看,載灃並不是一個力挽狂瀾的主!
慈禧之所以要選擇3歲的溥儀,站在慈禧的角度來說,有著充分的理由。
第一個理由:溥儀是光緒的後輩中國的皇位繼承歷來有兩種傳承方式: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在夏商周年代,兄終弟及這種現象還算比較常見,但是自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始,父死子繼便成為了主流。
這就是為什麼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標死後要選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當繼承人,這就是為什麼趙二接替趙大當皇帝之後會引來非議。
慈禧自己就干過兄終弟及這樣的事情。慈禧的老公咸豐死後,慈禧的兒子同治即位。慈禧就憑藉著同治生母的身份垂簾聽政,並最終攫取了統治權。
同治年紀輕輕就掛了,也沒留下子嗣。按照正常的做法,應該是在同治的堂兄弟中,找一個兒子的,然後把兒子過繼給同治,讓這個孩子當皇帝就可以了。
但是慈禧沒這麼做,因為這樣的話慈禧的地位就會很尷尬。這孩子成為皇帝,慈禧就會成為太皇太后,皇后垂簾聽政還說的過去,太皇太后再垂簾聽政可就不那麼好聽了。
為了自己能繼續掌控權利,慈禧選了同治的堂兄弟載湉當了皇帝,是為光緒,慈禧繼續以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當然,慈禧的這個行為引來了不少大臣的反抗,最有名的莫過於吳可讀的尸諫。
臨死之前的慈禧,自然不需要為了權利去選一個光緒同輩的皇帝了。
第二個理由:溥儀一脈是慈禧「自己人」光緒的堂侄子不少,年紀比溥儀大的肯定存在,但是為什麼慈禧要選擇溥儀?
第一點,溥儀的父親載灃是光緒皇帝的同父異母弟弟,從血緣上來說溥儀是離光緒最近的一支了。
第二點,溥儀這一脈是慈禧的自己人,當年慈禧在與八大臣鬥爭的時候,溥儀的爺爺,光緒和載灃的父親老醇親王是站在慈禧一邊的;後來慈禧和恭親王鬥爭的時候,老醇親王還是站在慈禧一邊的。
在慈禧心中,醇親王這一脈可以算的是自己人,這也是為什麼當年同治死後,慈禧選擇了醇親王的兒子當皇帝,現在再選他的孫子也是名正言順的。順便說一句,老醇親王的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的妹妹,光緒的生母。
慈禧在選擇溥儀作為皇帝之後,然後又讓溥儀的父親載灃當了攝政王,成為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同時又給予了光緒的皇后(也就是隆裕太后)一定的權利,去制衡載灃。
也許慈禧以為自己的安排已經很完美了,但終究還是挽救不了已經腐朽到了極點的大清帝國。三年後,辛亥革命爆發,終結了清朝的統治!
首先,載灃絕非雄主,實際上也是一個庸才而已。但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當時的滿清卻是需要一個成人的皇帝。而溥儀繼位,標誌著滿清王朝已經是三代幼主登基了。而尤為重要的是。自慈禧生下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以後,整個愛新覺羅家族皇室嫡親血脈48年就再也沒有降生一個男嗣,而慈禧之所以立溥儀為帝,最重要一點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留後。慈禧對李蓮英道:如不給我兒留後,他日地下我有和面目去見文宗皇帝(咸豐)。
在當時,皇帝只能從溥字輩里選帝嗣。也就是說必須要比載字輩低一輩。而在溥字輩里最有資格的就是溥偉,朝野輿論呼聲很高。溥偉是恭親王奕的孫子,奕為為慈禧是立下汗馬功勞的,用他的孫子繼承皇位也不為過,況且溥偉當時已經是成年人。但遙想當年,奕?和奕詝爭帝位不可開交。而如今一甲子之後,帝位轉到恭王一脈。這讓慈禧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如果溥偉登基讓慈禧死後如何去見咸豐皇帝。
另一個比較有競爭力的就是溥倫。溥倫僅僅是個貝子,爵位不高,但他是道光皇帝的嫡長孫。但溥倫的血脈和同治與光緒相比,血脈太遠了。帝位的繼承以離皇帝最近為主,溥倫顯然不是恰當人選,說白了就是不算正統。
我們再來看看溥儀。溥儀是道光皇帝的醇賢親王奕譞的孫子、溥儀的父親是醇親王載灃。而載灃的嫡母(不是生母),是慈禧太后的妹妹,換句話說,溥儀的嫡奶奶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溥儀的嫡母兼生母,是一代權臣榮祿的女兒,更何況醇親王載灃,是光緒的親弟弟(同父不同母)。所以,無論是血親遠近還是身份尊貴的程度,溥儀都是當之無愧的。
其實,慈禧看重的是載灃,但從皇家傳承以及慈禧要給自己兒子同治留後來看,都不可你能立載灃,而立載灃的兒子在慈禧看來和立載灃也差不多了。可以說如果不是輩分的關係,載灃必然為皇帝。
慈禧死後,溥儀為宣統皇帝,載灃為攝政王。而清初亦有攝政王。滿清可以說數以攝政王始。以攝政王終。天道輪迴必有此報。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愛新覺羅溥儀,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他兩次登上皇位,但都沒有獨立當過皇帝,沒有自由過。最開始是被慈禧太后操控,後來九一八事變再次登上皇位是成為了日本人的傀儡。
直到最後新中國成立,溥儀字1950年從蘇聯回到了中國。
愛新覺羅·載灃是溥儀的父親,在宣統年間擔任監國攝政王,載灃是第二代醇親王,也是第一個出使外國的親王。
等到溥儀繼位之後,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後,載灃辭去了攝政王的職位,開始閉門不出。
在自己兒子投靠日本之時,載灃是非常生氣,一度暴怒,在1951年病逝。
到了清朝時期,慈禧太后的統治下,整個清朝都面臨亡國的危險。
到了這個時期已經沒有多大的仙氣可以之臣,最後在選擇皇帝的時候,應該是選擇一位能夠有擔當的霸主。
可是當時慈禧只選擇了3歲的溥儀當皇帝,他的父親當了監國。
這時候的慈禧依舊是有私心的,對權利的渴望,選擇溥儀當皇帝,自己依舊可以重掌朝政,依舊可以錘鍊聽政,自己的地位不會失去。
三歲的皇帝是比較好控制,載灃也是比較聽話溫順的,慈禧在權利,利益中繼續無限留戀,所以就選定了溥儀為皇帝,載灃為監國。
如果反過來,讓載灃來當皇帝,自己只能去當太皇太后,就沒有主持朝政的份了,載灃已經能夠獨擋一面。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那就是一定要樹立一個正確的史觀,個人決定不了歷史的走向,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載灃當皇帝還是溥儀當皇帝,對於清朝的滅亡都起不到扭轉性的作用。
載灃也並不是一個雄才大略,能夠力挽狂瀾的人溥儀登基後,作為溥儀的父親,以及攝政王的載灃實際上已經成為清廷的真正統治者,所有大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結果大權在握時連袁世凱都收拾不了,更別提重振清王朝了。
載灃能夠成為攝政王,並不是依靠能力,還是依靠關係,載灃這一脈和慈禧走的很近,載灃是光緒的胞弟,是慈禧的親外甥,因此載灃的地位比其他親王更尊貴,1883年出生,1890年就襲封親王,在八國聯軍侵華後,僅僅18歲就被作為頭等專使大師到德國去訪問,並且向德國道歉,載灃在這件事情上做的還算可以,慈禧很滿意。
1906年載灃和慈禧的義女生了溥儀後,慈禧那邊就已經定了讓溥儀繼承大位的想法,在這期間載灃受命管理銳建營,爵位和官職都已經達到很高的地步,1907年授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開始參與到清朝的最高權力,1908年初擔任軍機大臣。
正常來說都是「母以子為貴」到了載灃這裡成立「父以子為貴」。
慈禧和光緒相繼死後,在擔任攝政王成為大清實際掌舵人僅僅三年,清朝就一命嗚呼,可見載灃的政治能力還是不行,在對北洋新軍的控制能力上不足,在決心扳倒袁世凱的時候信心不足,在鎮壓革命運動的時候意念不足,最終只能以「罪己詔」的方式請袁世凱出山主持大局。
由此可見,即使載灃當了皇帝,情況也不會好哪去!
為什麼不選擇載灃當皇帝,而是選擇溥儀慈禧選擇溥儀事實上合乎禮法,合乎利益,是無法選擇當中最好的選擇。
有兩點說明載灃已經錯失繼承皇位的資格,第一點載灃七歲的時候就已經繼承醇親王的爵位,不能再繼承皇位,這屬於「旁支奪嫡」,在清朝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很多人可能會拿光緒當例子,這就是第二點,載灃是光緒的親弟弟,載灃繼承皇位實際就是兄終弟及,光緒是以過繼給咸豐皇帝的身份繼承皇位的,雖然犯了兄終弟及的忌諱,但在慈禧為了當太后的情況下,祖制違背也就違背了,到載灃這就不一樣了,慈禧馬上就死了,不會為了載灃而在此破壞規矩。
實際上慈禧在立光緒為皇帝的時候,也曾表示光緒的兒子也要繼承同治之祧,但因為光緒沒有後,所以繼承皇位的要兼祧同治和光緒,很明顯載灃是載字輩的,不可能認自己的哥哥當爹,只能選擇溥字輩的。
在溥字輩裡面,還是載灃這一支血脈和慈禧最親,因此在載灃生下溥儀確定是男孩後,基本上就定了,他是最有可能繼承大位的人,所以慈禧在晚期不斷提拔載灃是要載灃輔佐溥儀。
這個搭配,已經將軍國大權交到載灃手上,跟把皇位給了載灃並沒有多大區別,慈禧立載灃為攝政王,也希望載灃能夠力挽狂瀾,清朝歷史上除了載灃這個攝政王外還有一個就是多爾袞,多爾袞是帶領清軍入主中原的人,這個厚望對載灃來說不可謂不沉重。
哦,你說,慈禧為什麼不選載灃當皇帝,而選了載灃的兒子――溥儀。
原因大概如下:1.載灃到歐洲遊歷過,見識過西方的文明,他知道中國的腐朽與落後。但慈禧是守舊派,他是不會允許任何人威脅到她的權力的。
2.載灃是光緒的親弟弟,載灃是支持光緒的一系列變法的,如果載灃成皇帝後,不保證載灃不會進行改革,勢必會脫離慈禧預計的軌道。
3.溥儀就像光緒一樣,年紀小,好操控。溥儀入宮時,也就三歲吧,三歲的小孩子能知道什麼,他不知道權力。而那時候慈禧肯定不會認為自己很快就要死了啊,她以為自己的日子還很長,像慈禧這種對權力熱衷的女人,肯定不想早早地把權力交出去,這時候溥儀的年齡就有了足夠的優勢。
另外,因為立溥儀為帝,把載灃封為攝政王,已經夠讓慈禧頭疼的了,怎麼會想立他為帝呢?
總之,道不同不相為謀吧,載灃與慈禧的思想完全不一樣的。
清朝有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就是清朝自幼主始,從幼主終,在滿清入關之前就有所謂葉赫家族將使愛新覺羅家族滅亡的傳言,不料傳言終究成為事實,自葉赫那拉選擇溥儀作為清朝的皇帝的時候,清朝的滅亡已經開始倒計時。
同治帝死的時候,慈禧太后沒有遵循清朝立儲父死子繼的傳統,而是讓自己的妹妹與醇親王的兒子載湉入承大統,實際上就是兄終弟及,這在此前清王朝的皇位繼承中是沒有出現過的。因為同治帝死的時候沒有子嗣,所以給同治帝立嗣的呼聲自同治帝去世後就一直不斷。甚至發生過御史吳可讀以尸諫的方式請求慈禧太后為同治帝立嗣的極端事件。光緒帝死後,慈禧太后本可以有一些更好的帝位繼承人的選擇,但是她還是選擇了光緒帝弟弟醇親王次子載灃的三歲的兒子溥儀繼位,至於慈禧太后為什麼這麼做,這麼多年來各種說法不斷。
首先是為什麼選溥儀,當時的浦字輩中還有一些比較合適的人選,比如小恭王溥偉就是一個比較適合的人選,溥偉在光緒帝去世的時候28歲,而溥儀才3歲,溥偉本人也有做皇帝的野心,但是從血緣親近關係來講,溥儀是更親近於慈禧太后的,溥儀的母親是慈禧太后的心腹榮祿的女兒,溥儀的奶奶是慈禧太后的妹妹,所以選擇溥儀是親上加親,慈禧太后一直想讓清朝的皇室繼承人擁有葉赫那拉家族的血緣。
其次也是爭論最多的就是慈禧太后為什麼不選擇溥儀的父親載灃而選擇才3歲的溥儀。慈禧太后之所以選擇這麼做是因為她沒有忘記給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立嗣,慈禧太后晚年,因為她與光緒帝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她的腦海中經常浮現當年吳可讀尸諫的場景。所以在光緒去世後,因為光緒帝也沒有子嗣,慈禧太后決定從「溥」字輩中選擇一個小孩來同時兼祧光緒帝和同治帝,再經過血緣關係的考量後,慈禧太后選擇了溥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