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大便異常現象,可能得警惕大腸癌了?


大腸癌是一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盲腸癌、結腸癌與直腸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期發病率在增加。當大腸中出現腫瘤的時候,大便的形態會發生改變。如果出現以下癥狀,要小心大腸癌。

1. 便秘

這是結腸癌常見的癥狀。右半結腸因為腸腔寬大,只有當腫瘤生長至一定體積的時候,才會有一些腹部癥狀。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貧血、疲勞、腹痛及腹部包塊。而左半結腸腸腔比較狹窄,如果出現腫瘤就會有便秘的情況,容易引起腸梗阻。還可見大便出血、拉肚子、肚子痛、腹部痙攣、腹部脹滿等等。

2. 便血、大便變細

排便習慣改變是腫瘤的主要癥狀。直腸癌的主要臨床表現是便血、大便的形狀變細、變形、成條狀。最明顯的是大便的一側有溝。這可能是腫瘤或是贅生物導致的。

大便出的血大多是鮮紅或暗紅色,不與大便相混合或是附著在大便的表面。大部分是黑色,肉眼不易發現。患者常常伴有貧血的癥狀。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早期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晚期表現為不全性梗阻。

3. 黏液便

常見便血與黏液混合的大便。糞便帶有黏液的多少和癌症的類型有關。如果是右半結腸癌分泌的黏液,會和糞便混合,肉眼不易發現。如果是左半結腸中,糞便逐漸成形,黏液和糞便不混合了就容易發現。

4. 大便頻繁

大便次數增多,便意頻頻是一個常見癥狀。當次數增多還伴有黏液時應儘快檢查。由於病灶刺激和腫塊潰瘍的繼發性感染,不斷引起排便反射,也容易被誤診為「腸炎」或「菌痢」。

5. 排便不盡感

排完大便後總感覺沒有排乾淨,常伴有便後出血,手紙上可能見到血液。一般直腸指檢可檢查出四分之三的直腸癌。

不管是什麼癌症,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發現大便出現以上情況後,一定要到醫院檢查。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百科名醫 查看官方網站 國家衛計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唯一指定平台


大腸癌是絕症,我們避之不及,但是也要清楚,有很多的事情,不是我們迴避,就可以真正的避免的。對於大腸癌尤其如此,大腸癌最明顯的一個癥狀,就是大便會出現異常現象。對於癌我們害怕,不想遇見,對於大便,我們厭惡,覺得它是很髒的東西,我們根本不願意看,即使是自己的。但是大便確實是能夠給我們提供很多的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對於大便也是需要一個正確的態度。

大腸癌是一種早期癥狀隱蔽的癌症,容易與多種疾病相混淆,尤其是和痔瘡,很容易把腸癌出血當成是痔瘡出血,直到腸癌晚期。便血是大腸癌最早和最常見的表現。輕者僅表現為偶爾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現有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或鮮血便,常被誤診為痢疾或痔瘡出血而貽誤了確診時機。大腸癌除了出現便血以外,還是會出現一些大便異常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便次數改變,原來一天一次變成現在一天幾次或出現便秘、腹瀉交替。

二、大便習慣改變,比如原理每天早上準時大便,現在變得沒有規律,或是便秘或是便意增多。

三、大便性狀改變,比如原來是成形的,現在出現了出現粘液便、暗紅色血便或變得細條了,有固定的壓痕等。

總之,如果大便出現上述改變,或是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或摸到腹部有腫塊,應前往消化內科或胃腸外科就診,篩查是否存在腫瘤。

點擊頁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查看官方網站 國內知名健康媒體,提供專業的健康科普內容


大便的變化的確是大腸癌的常見表現,但是特異性不高。

大便帶血是一個警惕信號,但是經常會被痔瘡給頂包。因為十人九痔,很多人都有痔瘡,可能會有便後滴鮮血或便紙帶血,因此即使真的有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往往是直腸癌導致的便血,也會當做痔瘡出血,應用痔瘡葯或膏也會緩解,但時間久了,就會耽誤及時的發現和治療。如何區分是痔瘡出血還是腸癌導致的出血呢,如果出血反反覆復,應用痔瘡膏也不緩解,並且伴有大便形狀改變,要警惕直腸癌,及時就診,行直腸指診或結腸鏡。

便頻伴里急後重感(就是便意很強烈但是排便時很少甚至沒有),一般左半結腸癌及直腸癌,往往會有直腸刺激癥狀,感覺就是大便次數增加,但是每次量很少。這主要是腫瘤刺激直腸的排便感受器。正常情況下,當大便到達直腸並且較多是,直腸粘膜受到明顯刺激,會傳到神經中樞,完成排便反射。但是腫瘤的持續刺激,產生便意,卻沒有排便。如果有類似癥狀,及時就診。

排便困難。排便費力,不像過去那麼順利,九牛二虎之後,排出來畸形大便,大便變細或不規則或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跡。這主要是腫瘤導致腸腔狹窄,大便在大腸的擠壓勉強通過狹窄腸段後,產生的表現,這時患者往往會有排便後的舒暢感。排便前往往伴有腹脹、腹痛。


如今,大腸癌已成為我國高發癌症之一,且往往一發現就是中晚期,預後不好。近年來,大腸癌發病還有年輕化趨勢,中美數據對比就會一目了然。在中國,大腸癌平均發病年齡為48.3歲,而美國人這一數字為69.8歲,提前了20年。

當前,醫學界對引起大腸癌的原因還不明確,但流行病學統計發現,有幾類人是高發人群:肥胖者、吸煙者、過度飲酒者、過多攝入紅肉及加工肉製品者、不愛運動者、有家族史者(如直系親屬中有人患大腸癌,風險增加2~3倍)。

不過,大腸癌如能早期篩查、及時治療,效果很好。

若出現便血、黑便、排便習慣改變(便秘或腹瀉,次數增多,排便不盡)、大便性狀改變(變細、變形)、腹脹腹痛,莫名其妙的貧血或體重減輕,要及時就醫,排查大腸癌。

腸鏡是公認的篩查大腸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不僅能檢查,還可順便去除可疑病變。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對一般人來說,50歲後,每10年要做一次腸鏡。如是上述高風險人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更早地進行篩查。▲(答者:健康行者,歡迎關注)


這個問題已經是老聲常談了,為什麼說呢!現在的腫瘤,從全國來講;肺癌第一位,第二位就是大腸癌分兩種,一種是直腸癌,另一種是結腸癌,大腸癌有一個特點,一經發現就是中,晚期了很辣手。這個對於平常來說;物質條件非常好,人們喜歡吃高脂肪,高蛋白,高油膩的食物,煙酒不分家,蔬菜吃了很少,缺乏鍛煉。到致了大腸癌高發。大腸癌的發病有前兆,就是不知不覺每天要上廁所四次至五次拉浠,腹部有點疼痛。過上一兩個月有好了,麻痹你,過個幾個月毛病又要發了。那麼這個時候到醫院去看,做一個腸鏡發現裡面有息肉和腫塊手術切除。沒事了皆大喜歡。但是不能拖,一拖出大事。趕快行動起來有病去看。


大便是腸道健康的晴雨表。大便表現出來的狀態與身體狀況息息相關,從顏色、性狀、次數的改變,其實能反饋出許多我們平日忽略的來自大腸癌的警醒聲音。

正常的大便顏色大多為淡黃至淡褐色,最完美的大便是金黃色的香蕉便;當今「肉食主義」的社會裡,這種完美的大便越來越少見了,反而較多地出現五顏六色的便便。

紅色便:當下消化道出血,如大腸、肛門出血,血液會混在糞便或粘液中。引起出血的原因可為潰瘍性結腸炎、肝硬化,尤其警惕大腸癌。事實上80%的直腸癌患者均有便血現象。

黑色便:除食用動物血等食物外,如出現黑便時,多為上消化道潰瘍病、胃癌等引起的出血;不過右半結腸腫瘤出血時,也會伴有黑便的現象。

一般健康的大便應為圓柱形,長10-20厘米,直徑2-4厘米。當患有消化道疾病時,大便的性狀會發生改變。

粘液膿血便:患者糞便中帶有黏液、少量膿液和血時,大致是患有細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或結腸癌。大腸癌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黏液血便,並且便意頻頻,有時卻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大便。

細扁型便:腸道腫瘤隨著發展致腸腔變窄,糞便通過狹窄的腸道,排出肛門的是扁平的帶狀長條狀的大便。

公認的排便次數是:每周3次至每日3次。當然排便次數的多與少,需要結合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來判斷。在飲食習慣不變的情況下,大便次數明顯地增多或減少,需要警惕是否大腸癌的到來。


不久前央視著名主持人肖曉琳因大腸癌去世的消息讓大家意識到大腸癌的可怕,目前大腸癌躍居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二,僅次於肺癌。與腸道息息相關的就是我們的便便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每次排便之後回頭看看它的習慣呢?如果有,恭喜你多了一種關愛自己的方法,如果沒有,希望你可以養成回頭一看的習慣,不管味道如何,能及早發現它的變化就可以提早發現疾病的影子。

(一)正常便便

正常大便是金黃色香蕉條狀,長度20cm左右,軟硬適中。排便次數從每3天一次到每天3次,只要規律都屬正常。

(二)腸癌便便

排便習慣改變。無論從次數,還是形狀,顏色,甚至味道都發生變化。比方經常腹痛,長期便秘,腹瀉,或者大便形狀變細。若50歲以上人群出現稀便,黏液便,膿血便,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須及時就診。

(三)防癌篩查

美國2018癌症報告中,大腸癌的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就得益於篩查。傳統大腸癌的篩查方法主要有兩種:大便隱血實驗和纖維結直腸鏡檢查,新型的篩查方法有糞便核酸測試,CT腸鏡和電子腸鏡。其中結直腸鏡檢查是最準確的篩查方法,腸鏡+病理活檢是大腸癌篩查和診斷的金標準。

(四)高危人群

(1)50歲以上人群

(2)有痔瘡和長期便血人群,不能僅當痔瘡治療,直腸癌患者80%首次就診被誤診為痔瘡或漏診。

(3)直系親屬中有結直腸癌病史。

(4)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者

(5)經常發生便秘、黑便和黏液便者

(6)有慢性闌尾炎或已切除闌尾仍有右下腹疼痛者,以及膽囊切除術後

(7)貧血,男性貧血,近3個月體重明顯下降者

(8)發現腹部腫塊者

建議50歲以上人群或高危人群,定期做大腸癌的篩查,提早發現3個月,就能多活30年。

(王芳,主管護師,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國家健康管理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首先, 正常大便什麼樣? 從大便的顏色來看: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糞便為黃褐色, 一般為圓柱形, 嬰幼兒淺褐色和金黃色的大便也屬正常。 從大便次數來說, 一般一天排便一次或者兩到三天排便一次都是正常的, 有不同體質的人四五天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 從大便臭味來說, 愛吃肉食的人大便臭味會比較重, 素食主義者大便臭味相對來說都比較輕。

大便異常包括:

(1) 大便鮮紅呈糊狀。 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 這是由於暴飲暴食或吃了不潔凈的食物。

(2) 大便表面附著鮮紅的血滴, 不與大便混雜, 常見於內痔、外痔和肛裂。 如果有血液附在大便表面, 而且大便變成扁平帶子形狀, 應去醫院檢查是否患直腸癌、 乙狀結腸癌、 直腸潰瘍等。

(3) 大便暗紅似果醬, 並有較多的黏液, 可能患阿米巴痢疾,便中的阿米巴是一種寄生蟲。 患細菌性痢疾的病人, 排出的大便也有黏液和血, 但不像阿米巴痢疾病人的大便那樣有惡臭味。

(4)大便柏油樣,又黑又亮,常是食道、 胃、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此外, 食道靜脈瘤出血、 暴飲暴食後連續嘔吐或食道和胃黏膜交界處血管破裂出血時也能見到黑色柏油樣便。

(5) 大便灰白似陶土, 表示膽汁進入腸道的通道已被阻塞,消化道內沒有膽汁。 膽汁只好通過血液循環沉積於皮膚, 使皮膚髮黃。 膽結石、 膽管癌、 胰頭癌、 肝癌等都可能成為膽汁流入消化道的「 攔路虎」 。

(6) 大便紅白像鼻涕, 這是急性細菌性病疾的特點。 它是一種膿、 血、 黏液的混合物。 患有慢性結腸炎的病人, 也會出現該表現。

(7) 大便呈白色油脂泡沫狀, 常是消化吸收不良的綜合征。幼兒出現這種情況, 稱幼兒乳糜瀉。

(8) 大便稀紅, 可能是大腸黏膜出血。 若混有黏液、 膿液,應檢查大腸黏膜有無炎症。

根據大便顏色、形狀、排便規律等方面的改變,可前往消化內科、肛腸外科、 腫瘤科等科室就診, 完善相關檢查, 明確大便異常原因並有針對性地治療。


大便有異常,一般是腸道問題,比如腸炎。但現如今,癌症如此高發,大腸癌更是越來常見,出現大便異常,更必須要警惕大腸癌。適齡或高危人群建議主動進行篩查,比如做結腸鏡。但觀察大便也是一條重要的發現大腸癌的途徑,對於大便異常,當然不能掉以輕心。

但大便異常幾乎每個人都會有,而且可以說非常常見,總不能一有大便異常,就擔心是大腸癌而背上不必要的思想負擔。怎樣的大便異常,要警惕大腸癌可能?

其實所有的癌症癥狀表現都沒有特異性,也就是說,不是某種癌症專有的表現,其他疾病也可能會類似的表現,僅靠癥狀是很難判斷的,但有些癥狀確實要高度重視,如果大便/排便出現以下異常,要特別注意排查大腸癌可能。

一是排便方面的異常,二是大便本身的異常(形狀、顏色等)。包括:腸刺激癥狀和排便習慣的改變,大便頻繁(排便次數明顯增多),腹瀉(拉肚子),便秘(大便硬結,不容易解出來,排便費力),有時便秘與腹瀉交替,里急後重常有便意,肛門墜脹感、便血。

如果你的大便出現以上一些表現,而且持續不能緩解,你得重視,儘早去醫院檢查,不要一再拖延。醫生通常會進行直腸指檢、大便化驗、結腸鏡等檢查。當然,你也不要認為有這些大便異常就肯定是大腸癌,而不敢去醫院檢查,這種忌病諱醫的心理,會害了你。

【我是腫瘤專科醫生,點右上角關注我,隨時隨地獲取靠譜的健康知識】


推薦閱讀:

TAG:社會 | 健康 | 大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