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現在寫詩很少有人會按格律?


說實話,有這些疑問,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詩歌的類別和體裁導致的,以為古代詩歌就只有格律詩。其實古代詩歌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近體詩就是格律詩,才完全遵守格律,而除近體詩外的詩體,不必遵守格律。

而到了現代,又有新詩,新詩更加沒有規則。如果你是問,為什麼現在人寫古詩不遵守格律,那只是因為他們懶,或者根本不懂格律,更重要的是如果按格律寫詩,他們完全沒這個才力。

古人言:「填詞之大要有二:一曰律,一曰韻。律不協則聲音之道乖,韻不審則宮調之理失,二者並行不悖。」詞是如此,詩也是如此。

真正有才華,有才情的人,格律從來不會束縛他,像李白、杜甫、李商隱、蘇軾等等古代的所有人,格律束縛他們了嗎?

那些不服我說的話的,辯解說不按格律是因為不想受束縛的,那麼可以完全按照格律去寫一首詩詞出來,發在評論下,以此明證你有這樣的才力,只是不想受束縛。

還有人竟然把平仄和格律分開來談,平仄是格律的基本 ,不遵守平仄,談何格律?

平仄,就是古代的漢字發音「平、上、去、入」四聲,類似於普通話中的「一二三四」聲,不過又不完全相同,有些字古代讀仄聲,今天讀平聲。比如出、屋、福、屈、潔在今天都讀平聲,在古代都是入聲字,屬仄聲。

(注意,圖片中的平仄分類,是今天普通話的分類,而古代是有入聲字的。)



格律是近體詩的成熟規則,三大基本規則是平仄、對仗(律詩)、押韻,也可以說,只要遵守了平仄、對仗、押韻,就符合格律。反之,如果不滿足平仄、對仗(律詩)與押韻的基本規則,那麼不管你給自己的詩詞標榜什麼詞林正韻、什麼平水韻,以任何理由強詞奪理辯解,都是自欺欺人,混餚視聽。

有人說,古人很多寫詩都不遵守格律,那是因為,古人寫的未必就是格律詩。他們也沒標榜自己寫的是格律詩,如果你標榜你寫的是近體詩,那麼你就必須按照格律填詞。什麼「不以詞害意」是針對一流好詩,好句的,那種水平本來就平庸無比,還來個「不以詞害意」,我看是才疏學淺,讓這種人按格律寫詩詞,真是難為他。

《詞林正韻》、《平水韻》都是古代韻書。平水韻是宋朝劉淵編撰的,是根據唐人用韻的情況,把漢字劃分為106個韻部,是一種適用于格律詩的韻書。自平水韻問世後,後世的文人寫詩,一般都以平水韻為標準,包括今天,如果你寫格律詩,那麼也應當以平水韻為主,如果用《中華新韻》,那麼應該在題目旁邊標註。

詞林正韻是清朝編訂的書籍,是一本適用於填詞的韻書,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寫詞,那就用這個韻書做參照。

簡單歸納:寫格律詩,用《平水韻》,這是默認的準則,也可以用《中華新韻》,不過需要標明;填詞則用《詞林正韻》。

以上是關於詩詞押韻的參照書籍,《平水韻》同樣也可以作為詩詞平仄的校準書。也就是說,你的詩詞,哪個字合不合平仄,可以從韻書中找到答案。



關於平仄格式,其實並不難掌握,因為格律詩只有四種體裁: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絕句都是四句,律詩是八句,八句以上叫排律。

絕句和律詩都需要遵守平仄、押韻的規則,只是絕句因為只有四句,並不需要對仗,你只要做到平仄、押韻都對了,就合格了。但律詩除了平仄、押韻,還需要對仗,排律同樣需要。

格律詩的體裁有四種,每種體裁有四種平仄形式,總共十六種,只要掌握了這十六種,再學會拗救等技巧,近體詩創作就可以入門了。



格律詩的十六種格式:

一、五言絕句

1.仄起不入韻

王之渙· 《登鸛雀樓》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五言絕句以「仄起不入韻」為最常見,也是為最標準的格式。


2.仄起入韻

盧綸·《塞下曲》

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3.平起入韻

《客思》

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春來憶故梅,凌雪向風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誰折寄將我,幽香伴夢回。


4.平起不入韻

李端·《聽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鳴箏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欲得周郎顧,時是誤拂弦。


二、七言絕句的四種格式

1.平起入韻

李白·《 早發白帝城》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平起不入韻

白居易·《憶江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曾在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3.仄起入韻

杜牧·《秋夕》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4.仄起不入韻

杜甫·《絕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三、五言律詩的四種格式

1.平起入韻格。

杜甫·《題玄武禪師屋壁》

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何年顧虎頭,滿壁畫瀛州。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赤日石林氣,青天江海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錫飛常近鶴,杯度不驚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遊。


2.平起不入韻

王維·《山居秋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仄起入韻

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4.仄起不入韻

杜甫·《春望》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四、七言律詩的四種格式

1.平起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2.平起入韻

毛澤東·《登廬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3.仄起不入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4.仄起入韻

陸遊·《書憤》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認堪仲伯間?



以上,就是格律詩的16種格式。

總之,現在寫詩只要不是標榜寫的是近體詩(格律詩),就不必遵守格律。從詩歌的發展來看,去格律化是個必然,但是也不能完全丟掉先輩們的智慧結晶,比如平仄仍然很重要,可以賦予一首詩抑揚頓挫的音樂美感。

而押韻,能讓詩歌朗朗上口,便於傳誦。所以,現代人寫詩完全丟掉了平仄聲韻格律,是可悲的。總之,執古而御今之道才是正確的做法。


我也不清楚為什麼會有人,一說詩就說到格律上!

還有人說,這些人不懂格律不懂《平水韻》那好了

我們看看《平水韻》是個什麼書吧!

我們說的《平水韻》是清代康熙年間,後人所編的《佩文韻府》把《平水韻》並為106個韻部,這就是廣為流傳的平水韻。

其大概內容如上,說白了就是一部寫律詩和絕句的字典。

要求人們寫詩的時候,按照這個規定來寫。

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出韻、錯用。

而且給你表明了平上去入。

初學者要寫律詩和絕句可以把它當作字典,查字。

查字典有什麼懂不懂的道理!!!(有人說你不懂中華字典那就過分了)

還有《廣韻》等書給你來查

他給你標註了那些字是平上去入。

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其餘都為平。你要是按照古音寫律詩和絕句

就按照這些書去查。

《廣韻》裡面有獨用和同用

冬、鍾合用,說明這兩個韻的字可以通押。

獨用就是只能用這個韻裡面的字。

按照現在的發音寫律詩和絕句,那就是一聲二聲是平,三聲四聲是仄。(這個就簡單多了)

配合《中華新韻》去查字典。

用兩張a4紙列印出來絕句和律詩的各種格式。

然後去填,一個蘿蔔一個坑。

比如有人舉例子的這個(大概是答主自己寫的吧)

平起入韻

《客思》

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春來憶故梅,凌雪向風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誰折寄將我,幽香伴夢回。

因為是平開頭,所以叫做平起,因為它入韻了,所以春來憶故梅的結尾字成了平,不入韻就是仄。梅、開、回都是灰韻平聲!

但是如果你查一下平水韻,凌是個平聲,誰也是個平聲!而按照現代讀音,凌和誰都是二聲也是平!可知這個這個至少不是按平水韻和新韻來的!

這樣寫出來是不是很麻煩?不熟悉的同學,肯定要寫一個字就要查一下。

而且現在我們有非常簡便的查詢方法,

有精力有興趣的當然可以嚴格的按照這種寫法去寫。時間久了你就會記下來,無他唯手熟爾!

平起不入韻

水平韻,五絕

試做《笑客》

春來無所事

平平平仄仄,

坐笑搞詩人

仄仄仄平平(韻)。

滿腦思音韻

仄仄平平仄,

裝為好律賓

平平仄仄平(韻)。

而寫詩玩玩兒的票友,當然不要上來就碰律詩和絕句了!能把意思說明白,能讀起來通順,能夠押韻,就可以了啊。

如果你上來就寫律詩絕句,一定弄的牛頭不對馬嘴!合律是合了,就是不能說人話了!

而且用典你要不要用?那用典又要從哪裡來?還不是要多看書!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這裡面可是用了兩個典故!!!

所以寫不出來律詩、絕句沒什麼大不了,不會就是不會,因為本來就難寫!

只是不要張口就說受不了束縛就好啦!

你再看圖片上這些,也是詩,是樂府詩!不過它們被統統叫做歌,言外之意就是拿來唱。

所以在我看來,只要你們寫的朗朗上口,就算是詩歌,只不過詩歌有好有壞的區別。

何必專求律詩,說個什麼《平水韻》一部字典,就覺得高人一等呢!!!

(我寫不了律詩,因為太難,也不勸各位寫詩玩兒的票友強行寫律詩)

以上

目西


我認識的都會按格律寫,不會的但如果真對詩詞感興趣的,也大多被我教會了。

不按格律寫是因為很多人不了解格律,也沒有人指點,學校里不教這個。也有時一時興趣,沒有堅持創作。

任何藝術都有其格律或規則(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等等),比如你學毛筆書法,你首先得用毛筆寫,你用手指寫得再好,成為一代大師,賣出天價,但還不是毛筆書法,只能稱為手指書法,你可以開創一個時代的藝術或文化,但不能輕易改變既定的藝術與文化。學毛筆,還有點畫、用筆、結構、章法等等要求,就是書法的規則。對於有愛好但不願花功夫的人而言,你亂塗亂畫當然可以,但離書法很遠很遠。對寫詩詞而言,不依規則(近體,詞,曲,樂府,古體,四言,以及與詩詞有淵源的聯,賦各有規則,或寬或嚴),也是離詩詞很遠很遠。如覺得近體太難,可以寫古體,如果覺古體還難,可以寫中國風文字,覺得這還難,可以寫新詩(其實這個難度也很大),如果都覺得難,可以寫隨意的心情文字,但不要動輒標以絕句、律詩。

跳芭蕾舞要用腳尖,仰泳比賽時不能狗刨,這就是規則。

高手不會被格律束縛,低手不會因為沒有了格律了就能寫好詩。格律只是形式和規則。對於有些人,他的作品沒有格律時是垃圾,有格律時還是垃圾。但一個人寫傳統詩詞,如果沒有格律,無論如何成不了佳作。

認識的人中,也有堅持不學格律的,二十年後還是如此水平,但有些人悉心學習的,半年就比他寫的好。

詩詞如此,其他藝術也是。在書法上有個我自己的例子,很慚愧,我經常瞎寫,時間花了不少,但就是沒沉下心來學習書法的技法,沒有用心臨帖,十多年沒有進步,但我的幾個晚輩他們以前鮮有拿過毛筆,跟著我朋友認真學書法,半年時間的書法水平就遠超過我。如果單看花的時間,我遠超他們。他們按規則來學,我沒有。

詩詞也一樣,格律會幫你精益求精,直者曲之,俗者雅之(大多數情況下),大大提高你的遣詞造句能力和錘鍊字句能力。

學詩很難,任何藝術都難。詩的格律是基礎,是學詩最簡單的一關,本人買書看了兩小時就會了,所有詩譜自己能推出來。學樂器的基礎,如指法,也是格律,你不能隨自己意去分配手指,否則起初是瀟洒了,最後難有成績。指法比詩的格律難許多,有誰去質疑?比如洞簫,每個孔都指定手指。難道你能說束縛了你嗎?如果是,那就不要學了吧!


談談我的看法。

一、語言發音有較大變化。

現代人以普通話為主,字的讀音(平仄)甚至字的韻母都變了很多,入聲在普通話里已取消。今天寫詩要合格律,比古代人困難得多。

二、讀詩方式變了。

古人是吟詩,今人是詩朗誦。兩種方式對節奏的感知是不一樣的,抑揚頓挫的要求也不一樣。詩朗誦在一句里完成抑揚頓挫,效果就有了,不必在兩句間用對或粘的音律手法。

三、詩作為歌詞,因音樂的發展而對格律的要求明顯降低。

詩在古代也歌詞,例如:王維寫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叫《陽關三疊》,是被廣為傳唱的。

古代的作曲人肯定不如今天多,曲調相對固定,一定意義上講,格律詩就是照顧演唱的產物,是文學與音樂的結合。

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蘇東坡作詞,現代人譜曲,結合得很好,但現代詩很難用古調唱吧?現代詩對平仄和壓韻的要求比格律詩少得多,主要原因是現代作曲人的能力強大,或者說現代音樂生產力高度發達,解放了作詞人。現代作詞人可以為一首詩作出很多曲子,與之對應的,詩歌作者甚至只需注重文學性(當然不能太拗口)。

擺脫了格律的束縛,詩就自由得多,故而出現「自由詩」一詞。詩表意自由了,但也丟了音律的美。

四、古代並非都是格律詩。

格律詩之前有古風(古體詩),詩也不是只有五言、七言。李白寫絕句、律詩,也寫古風、歌行這些不要求格律的詩。現代人仿古人寫形式上的絕句、律詩,不講格律未必不可。

詩的內容是第一位的,不必強求格律,當然在自由表達內容的同時,還能滿足格律的要求,那就是無可挑剔的完美精品了。


其實這個說法不太準確。現在會按格律寫詩的人還是有不少的。因為中國人口基數那麼大,就算只有1%的人會寫格律詩,那也有1400萬之眾。說很少有人按格律寫詩的,多半並不是這個圈子的人。所以他們看不到近年來,傳統詩詞大賽如火如荼,年年都有,處處都有,參賽作品動輒上萬件。他們也不知道,講格律的詩詞網站,註冊會員幾十上百萬的,比比皆是。

當然,和人口總數比起來,會寫格律詩的肯定是少數,寫得好的,那又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這個情況其實也很正常。畢竟,詩詞是一門藝術,藝術多少都是有自己的門檻的,試問,哪一門藝術又沒有自己的基本功要求呢?

就像不會下腰,不妨礙你欣賞舞蹈,不會譜曲,不妨礙你喜歡歌唱,不會寫書,不妨礙你閱讀小說……不會格律,同樣也不妨礙你喜歡傳統詩詞的凝練雋永之美。

而喜歡和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它自然會引導一代代、一批批的愛好者,從欣賞、喜愛走上學習、創作和傳承之路。


一,什麼是格律? 我們談格律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格律。它有哪些原素構成。格律,《詞源》的解釋是:「指詩詞歌曲關於對杖,平仄,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律。古典詩歌中的近體詩特別講究格律嚴整,因稱為格律詩。」《百度》的解釋是:「詩,賦,詞,曲等關於字數,句數,對偶,平仄,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則......格,通俗來講就是格式,格局,主形。律,即音律,主韻。」

以上解釋,我認為基本上把格律的概念講清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格律由哪些要素組成。格律分為兩大部分,格式和音律。先看一下格式。字數,句數,對偶就組成了詩詞曲賦的格式。如詩有三言(三字一行),四言(四字一行),五言(五字一行),以此類推六言,七言。句數,詩的句數分為四行詩,八行詩,和長句(行數不定)。詞的字數和行數是按詞牌令的詞譜的要求決定的,因字數,句數變化較大,所以,又稱長短句。賦,也是一種詩歌形式,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整個篇幅可長可短,所以,也稱四六句。對偶,也稱對仗。也好理解。如「天對地,雨對風,大路對長空。」等等。 (因字數關係,今天就寫到這裡。下一次講一下言律。)


記得田蘊章老師講詩詞格律時說過,詩的平仄格律好像有七十多種,背下來都難更不用說真正掌握了。所以說現在寫詩很少人按格律,是因為太難懂也太耗精力了。大多數人能作個打油詩或押個韻就算不錯了。在當前「快餐」式的藝術氛圍下,因為楷法森嚴,練書法不寫楷書直接練「丑書」或寫「狂草」,抄所謂的「近路」,與之似乎還有點相似之處。


格律者,格之為格式也,律之為音律也。昔有《詩經》《離騷》、漢賦、樂府、唐詩、宋詞、元曲者,皆為詩之變幻,亦可解讀為詩之不同格式。嚴格意義的音律,通俗意義上來說,以唐詩為準,多遵從平水韻,對於音律格的要求可成了一種定式,對於感情與世事的融入,要求較高。一首優秀的詩歌,以本書生之見,必須滿足五大要素。即為,格式、韻律、直覺、意境、致知。若五要素俱全,則詩歌為上乘也。詩歌若單純地遵從格律,而無致知精神,則為浮詞艷藻了!


寫詩作詩圖的就是快樂,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無約束,自由自在。而如果用規律詩的平仄來對照,就會發現當下許多詩詞作者都會有不同程度出律,更加上寫格律詩對詞句詞韻都有嚴謹性,美化性,韻律上連慣性的要求。

寫一篇打油詩,只要連慣,順口,合韻,詩的立意明確就行,別人一看就懂,讀起來自然明了。這就算合格。

而作一篇格律詩,同一個意思你要區分平仄,用字不能馬虎,逐字逐句推敲,在不出律情況下去優化,美化,最後定稿,你說累不累?當然這是指初學者,高手不包括在內。

所以格律詩在推廣上,普及上都受格律制約,發展緩慢。

如果要推廣格律詩就要從源頭抓起,從小培養對格律詩寫作興趣,才能改變現狀,但願這一國粹能進一步發揚光大。


格律是規範,是條條框框。如同法律是約束人不得胡作非為。格律詩是約束人詩情的手段,以免詩情泛濫而胡言亂語。格律詩中重要的表現手法是對仗。頂真是每兩句的下句頂上句而欠兩句的情況下,用上句的最後二字詞作下句頭二字詞。古詩詞中的專業術語也如圍格中的專業術語般多。在今天的新時代,作舊詩也行,作新詩也好,關健是音節要優美,意境要高遠。在新的時代歌頌人民的勤勞、善良、正直。歌頌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人民大眾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奮發有為及高尚情懷。


推薦閱讀:

TAG:詩歌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