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那麼多年的文言文,哪些文章令你感動?為什麼?
印象深刻的當屬唐代文學家韓愈寫的《祭十二郎文》,因為學生時代學過這篇文章,記得老師還讓我們背誦裡面的經典句子,尤其是「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這樣的句子讓人讀來都是悲痛,都是蒼涼,都是無奈和心酸。
彼時年少,不懂得這世間的生死道理,只知道自己的成長經歷和這篇文言文很像,又或者是韓愈寫給侄子的這篇祭文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因為我在十歲時也接受了父親的去世。
等到現在長大成人後,看見題主的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便是這篇文言文。這篇祭文情緒悲痛又綿密,字詞間全是懷念侄兒的哀痛之情。同時,也看出了作者感慨人生浮沉的心態,他喟嘆世事無奈,哀傷家族凋零,更無可奈何於自己終要老去,等到老去時,又有誰還能夠陪在自己的身邊?或者又有誰能夠寫文懷緬?
有些文字之所以讓我們感動,不僅僅是因為作者鋪陳的故事與渲染的情緒,而是因為我在這篇文章里發現了自己的影子,或者這些情緒與我似曾相識,讓我感同身受。
毫不誇張的說,這篇《祭十二郎文》既有極高的文學特色,也有極其強烈的感染力和情緒力,這種力量樸實又深情,悲痛又哀怨,反正吸引我的既是字裡行間感同身受的情緒,也是因為讀這篇文章能夠讓我想起自己的成長故事。有了這兩種因素,便足夠打動我,足夠稱為好文章!
珍惜歲月吧,珍惜那個還能夠陪你說說笑笑陪你喜怒哀樂的身邊人。不要以為一生很長,在時光面前,你我之間沒有來日方長,只有珍惜當下。
曾讀過很多文言文,令人感動的不少。我要說的這篇,分外打動人心。它是《世說新語·傷逝》里的短文《人琴俱亡》,後面的小題目,一般是後人所加上的。
《傷逝》和後來魯迅先生的小說題目相同,也可以說是魯迅先生以「傷逝」為題,創作了一篇現代愛情小說。
這篇文言文,可是真的「傷逝」,讀來令人悲痛欲絕。原文如下——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文章講了兩位情誼深厚的兄弟,他們姓王,一個是子猷,一個是子敬,兩人都得了重病。子敬不幸因病先去世,子猷問手下:「為什麼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一定是他已經死了!」
子猷說話時一點也不悲傷,隨後要了轎子,去子敬家奔喪。一路上,子猷也沒哭。因為死去的子敬生前愛彈琴,子猷進門後,就徑直坐在靈床上,把子敬的琴拿過來彈,可是弦聲已經不協調了!
子猷悲憤地把琴扔在地上說:「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你的琴都死了!」他終於忍不住,慟哭了很久,幾乎要昏死過去。一個月後,子猷也隨子敬而去,兄弟二人得以九泉下相伴。
古代涉及兄弟情深的文言文或古詩文有不少,像《人琴俱亡》的王家二兄弟這樣,琴隨人亡,生者睹物思人,內心的悲痛無法排解,用「擲琴」和「慟絕」的獨特方式來悼念手足的,只有這一篇!
手足情深,深可比江海。傷逝之痛,莫過如此!
世界是一本書,人生是一份緣。關注蘭闍讀書,您會收穫知識和魅力。
我翻了好多答案,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出師表》?
所謂令人感動的難道只有僅限於男歡女愛的《浮生六記》和《項脊軒志》?
我發現現在的人總是停留在一些有關情愛的文字上。
諸如: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太多了,其實我們不說遠的,且說一說高中背過的詩詞。
就拿我最喜歡的《出師表》說吧。
陸遊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還有一句: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這是白居易說的。
由此可得,《出師表》是如何的令人動容。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譯文:先帝創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為三國,我們蜀漢國立困弊,這真是危急存亡的時刻啊。然而侍衛臣僚在內勤勞不懈,忠心的將士在外捨身忘死,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進行報答。您應該廣泛聽取臣下的意見,以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的美德。激發志士的勇氣,不應當妄自菲薄。援引不恰當的譬喻,以堵塞忠言進諫的道路。
這一段作者以一個長輩的姿態告訴劉嬋現在國家危難的形式,言辭懇切,忠骨昭昭可見。
但是這一段僅僅是開了個頭,更讓染濕淚襟的還在後面。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這是諸葛亮跟隨劉備之後的狀態,可以說每次有危難的時候,都是孔明挑起了大梁。而孔明得到了什麼?
僅僅只有當初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罷了!
早還清了!!
但是劉備呢?
劉備最後不顧孔明的勸阻,執意要帶兵去報仇,夷陵之戰後,兵敗白帝城。
那諸葛亮求的是什麼?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是的,僅此十四字罷了。
對了,孔明所得到的,在出師表裡也說了,只有八個字: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讀古文,最讓人感動的是哪些至情至性的文字,而在這些至情至性的文字之中,太史公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最讓人感動。讀了這篇文章,不禁讓我們想到孟子的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大丈夫人格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理想人格,他們把獨立的思考和個人的價值,高揚在天際,得意時候不忘形,失志時不失志,沒有人能夠擊碎一顆勇敢的心。
司馬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在經受了人間最慘無人道的酷刑之後,在遭受了一個男人最難以承受的恥辱之後,他沒有放棄,而是忍辱負重,為了自己的理想和父親未竟的事業,用低到塵埃的姿態,完成了被魯迅成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偉大著作史記,用筆和刀,刺向那些當權者和偽君子,成為中國歷史著作中秉筆直書的典範!
司馬遷其實和李陵並不是那麼熟悉的朋友,他替李陵說話,完全是出自於一種公心,一種政治家和官員的擔當——雖然他知道明哲可以保身,直諫可以喪命!
司馬遷的這篇文章,是他的血淚之作,司馬遷用千迴百轉之筆,表達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憤激不平之氣和曲腸九回之情。辭氣沉雄,情懷慷慨。
司馬遷先是敘述了自己對遭受宮刑的感受,他說,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腐刑的極辱,從「太上不辱先」以下,十個排比句,竟連用了八個「其次」,最後逼出「最下腐刑極矣」。可見,他是把遭受宮刑作為奇恥大辱來看的。
但是,司馬遷並沒有因為遭受奇恥大辱就自暴自棄了,而是在絕境中奮起。他說: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在用古人絕境中奮起的事迹鼓勵自己!
他的理想是:仆竊不遜,近自托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什麼是英雄,這就是英雄!司馬遷不朽!
按照學習文言文的歷史來算,高中時代應該是文言文學習成就的巔峰,至少熟讀唐詩宋詞百首以上,背誦過的文言文不下百篇。但細細想來,如果能記住的卻沒有幾個了,但也證明真正能讓我感動的文章也恰恰是所剩無幾的這幾篇。
這是諸葛亮六次北伐里給後主劉禪所上的兩篇文言文,具體內容在此略過不表。高中時期背誦這兩篇問問僅僅是應付考試,完全無法理解這兩篇文章的真正價值。隨著年齡增長,對諸葛亮及其文卻有了新的認識: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了解三國的人都知道,蜀漢是三國里最弱小的一個國家,僅僅是因為蜀道天險及諸葛亮奇謀才得以保全,後期也是第一個被滅掉的國家。
因此,孔明先生英明一世、聰慧過人,難道看不出個中道理?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毫不猶豫的說,諸葛亮如果跟著曹操,三五年便可助其一統天下。
但在蜀漢後期,諸葛亮是明知北伐不可為而為之,也是實屬無奈之舉。當然這裡面也有軍事戰略層面的考慮,但初出茅廬時的雄心壯志而言,還是令人嘆息。
第二,《滕王閣序》即使沒有去過滕王閣的人,僅僅讀這篇文章也能感受到滕王閣一帶優美的風景及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人文形勢。尤其是那句最經典的,令太守聽到後猛拍大腿叫好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成為千古描寫秋水、落日的佳句。
如果王勃此後再寫出新的文章,或許這篇滕王閣序反倒不會成為經典佳篇,但也恰恰是因為王勃二十六歲便英年早逝,流傳至今的文章也沒有幾篇,而後世有關滕王閣的文言文再也沒有能比這篇文章寫的更好的了。所以多方面因素綜合起來,讓我至今都深深的為王勃及這篇《滕王閣序》所感動。
喜歡就點贊,疼愛就留言,我是千城,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些價值
晚明古文大家歸有光的一篇《項脊軒志》,可謂感人至深。文章風格樸實自然,寥寥數筆,對項脊軒有關的舊事娓娓道來,卻能引人入勝,於無形之中動人心弦,不事雕飾而自有風味,平淡簡樸的筆墨中飽含著真摯的感情。尤其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一句,盡顯物是人非滄桑之感,歷來為人稱道,真情之至,讓人不得不為之感動。
中華上下五千年間,文言文可謂浩如煙海,大師名作輩出不窮,除了這篇《項脊軒志》以外,能夠感動人、打動人心的作品還有很多,而《項脊軒志》之所以能夠那麼突出,卻與作者以小處著手,於平凡處見溫情,同時又注重寫時光變遷的滄桑之嘆有很大關係,這也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筆,歸有光與唐順之、汪慎中並稱「嘉靖三大家」當之無愧也。
關於那些感動人的文言文,古人也曾有過評價,提出過「讀《出師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其人必不友」的說法。但今人多用白話,文言水平下降了很多,對於這些感人肺腑的好文章的接觸和理解自然不如古人,能夠讀到痛哭流涕實在少之又少。但即便如此,我們再讀這些偉大的作品時,只要心中正直有愛,依然會充滿感動。
除了上述這些作品以外,在我讀過的文言文中,曾經打動過我的,還有李陵的《與蘇武書》、歐陽修的《瀧岡阡表》、歸有光的《寒花葬志》、袁枚的《祭妹文》、沈復的《浮生六記》、林覺民的《與妻書》,每一篇,都曾讓我為之心折。
這些作品,是不朽的。
我讀的文言文比較多,《商君書》、《韓非子》、《道德經》我都是直接看文言文版本的,這樣看起來有意思得多,可以不受翻譯的影響。眾中古文中最令我感動的還是秦孝公嬴渠梁的《大秦求賢令》, 這是春秋已降五百餘年的第一卷雄文!
《大秦求賢令》
昔我穆公,起自雍岐,東平晉亂,西霸戎狄,廣地千里,諸侯膺服,天子致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躁公厲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惶外事,三晉攻奪我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及獻公繼位,徙治櫟陽,內修德政,外行王道,整軍備武,且欲東征。寡人常思先人之功績,痛感於心!天下奇人異士能有助寡人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我試著解釋如下:贏渠梁接手的秦國貧弱不堪,隨時都有亡國之危。為了求存圖強,嬴渠梁決定向天下列國求賢治秦,於是就頒布了這卷求賢令!
第一句話回顧了秦國的光榮歷史:秦穆公嬴任好向東發展時,被當時的北方大國晉國擊敗,崤之戰秦國50萬大軍全軍覆沒,孟西白三將僅以身免!之後嬴任好向西邊發展,滅國二十三,廣地千里,稱霸西戎,秦國軍力強盛一時,天下諸侯不得不承認嬴任好的霸主地位,而周天子也發來賀詞。今天中國的英文發音,有一種說法就是「秦」的英譯,西戎被秦國打敗後,向西方遷移,向西方傳遞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秦國!
第二句話則曆數幾代先祖的無能,秦穆公之後秦國四代亂政,國力日衰。新興國家魏國變法成功後,吳起訓練出的魏武卒以5萬之眾大敗秦國50萬軍隊,佔領了秦國河西之地,又把秦國幾個東出的關口全霸佔了,極大的壓縮了秦國的生存空間,可以說魏國的崛起是踩在秦國人的血肉之上的。魏國不僅佔領了秦國三分之一的土地,更是會盟其它五國,要把秦國徹底瓜分了,這時的東方六國把秦國看作西戎,極度看不起秦國。
第三句話則說的是秦孝公的父親嬴師熹繼位後,把秦國都城從西邊的雍城遷到了更靠近東邊的櫟陽,目的就是為了收復河西之地,找魏國報奪土之仇!結果是嬴師熹壯志未酬,與魏國的少梁之戰中中箭身死了。
第四句話則是表明了嬴渠梁的心情,常思先人之功績,對比當前之落魄,感到深深的痛苦和自責。嬴渠梁是一心想讓秦國強大,讓天下人看得起秦國,其強秦之志,終身不改。
第五句話則表明了嬴渠梁對於強秦之士的待遇!首先嬴渠梁求賢不論出身,不論學派,只論能不能強秦,目的性很強也很明確!天下奇人異士有助寡人強秦者,就包括了所有的人,也表明了求賢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強秦」。強秦的權臣有什麼待遇呢——高官厚祿不在話下,甚至可以給你裂土封侯!這個賞格之高,天下僅此一家!
求賢令的結果就是衛鞅來秦,主持了秦國變法,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衛鞅也因此被封為秦國最高實權爵位——大良造。收復河西之後,又實現了分土的承諾,封衛鞅商於十六縣,封號商君!
本人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點擊藍色關注!
非常贊同題主說的內容,詩歌一般而言比較容易打動人,但是散文就比較難了。至於題主說的四大名著問題,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過,一般而言我也是比較傾向於四大名著的批判。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理解。
一、項脊軒志裡面的細節
項脊軒志是歸有光的名片,歸有光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其散文乾淨、利落,用詞樸實、有理,飽含深情,項脊軒志主要是通過描寫項脊軒的一花一草一木、回憶自己兒時的樂趣、成人後的境遇,喪妻後的沒落,深切而委婉,讀罷不得不令人唏噓感慨。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打動我的是文章結尾處關於那株妻子手植樹的描寫: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含蓄委婉的點出來了作者對於亡妻的深切懷念,以及項脊軒物是人非的感嘆。
二、由此引發的聯想
這樣我想起了自己非常喜愛的一首宋詞:蘇軾的江城子。
在江城子這首詞里,蘇軾對於自己的亡妻同樣給予了深切和悲痛的懷念。
之所以將兩者放在一起來說,是因為這兩個文學作品實在是太像了,首先在文風上他們都沒有那種華麗的詞藻,用語也是極其平淡樸實,但是卻極其打動人,二者結尾處,都有通過對事物物是人非的描寫來襯托作者的懷念,讀罷感染力極強。
三、詩歌、散文和四大名著小說至於題主說的詩歌比較容易打動人,而散文不容易,我覺得詩歌的本質就是一種情感的抒發,因此,他的感情表達極其有感染力,有情感的共鳴性,況且在短短的幾行字之間,情感集中體現,容易使人觸發情感。
而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因此,情感相對來說比較散,注重長篇論述,在不知自不覺中,融注自己的情感,比較含蓄委婉,注重在細節上表現情感。因此好的作品能夠打動人的地方,正是細節!
對於四大名著的批判歷來都有,推薦一本書 雙典批判,特別犀利。夏完淳的《獄中上母書》,我印象中第一次讀好像是在高中的一次文言文閱讀里,因為初中學過夏完淳的《別雲間》,所以對這個人的生平還比較有印象,讀這篇寫給母親的可以說是遺書的信,實在令人鼻酸。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本圖復見天日,以報大仇,恤死榮生,告成黃土。奈天不佑我,鍾虐先朝,一旅才興,便成齏粉,去年之舉,淳已自分必死,誰知不死,死於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養無一日焉。致慈君托跡於空門,生母寄生於別姓,一門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問。淳今日又溘然先從九京,不孝之罪,上通於天。
夏完淳生於明朝末年,經歷了那場天崩地裂的變局,他的父親夏允彝、老師陳子龍,都是忠義之士,積极參与抗清鬥爭,夏完淳年幼,還沒到十八歲,也參與其中。但是很快,其父就殉國了,這時他的親人主要就是自己的兩位母親(嫡母和生母)。夏完淳當然愛自己的母親,當然想奉養母親,人人都想活,更何況老母在堂,夏完淳非常孝順,但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夏完淳最終還是選擇了慷慨就義,他的老師陳子龍自盡,夏完淳被逮之後,也寧死不屈,甚至痛斥洪承疇,最終在南京就義,追隨自己的老師和父親去了。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投敵的、降清的、反覆無常的,都有很多,或是不願意與清朝合作,但也不願輕易捨棄生命,於是披髮入山,不問世事。這就更顯得夏完淳的可貴,他選擇了最艱苦也最危險的一條路,朱自清寫過論氣節,說氣節有消極的「節」,也有積極的「氣」,夏完淳可謂是最積極的那種了。慷慨任事,慷慨就死,以十七歲的年紀,而作出這等大事,實在可敬可佩。而他在獄中,雖經受了不少折磨,卻始終保持了錚錚鐵骨,正所謂「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激於一時之氣而死者多,而經歷折磨之後還保持初衷,從容就死就需要更大的勇氣,夏完淳就是這樣的人。
惡夢十七年,報仇在來世。神遊天地間,可以無愧矣!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最喜歡全文開頭的一句——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王安石的《小石潭記》,最喜歡描寫景物的最後一段,不言悲傷,悲傷卻溢於言表——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對洞庭湖的景色描寫,使人彷彿置身於岳陽樓前,眺望這美好的春景——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王勃的《滕王閣序》,在這篇千古名篇中,最難忘這一句話——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
蘇軾的《赤壁賦》——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