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和孩子一起搭積木的時候他自己不搭,卻總是喜歡去推倒別人的積木?


如果在推到的過程中他很快樂說明他很享受這個過程,之前和大寶一起玩積木他也總是故意推到,然後咯咯的笑,我有時候還批評他說他搗亂搞破壞,但是有一次我怕他又推倒自己提前下手了,在使勁一推的過程中,感覺到的是放肆不羈的快樂,感覺很難形容,後來變成孩子搭我推了。你可以嘗試一下,就會理解孩子為什麼喜歡推倒別人的積木了。

如果是推倒的過程中比較煩躁或是不願意玩的情緒,可能是搭的過程中太難了,這種挫敗感讓他不願意再去挑戰,這時候可以幫助他一起完成,或是搭一些簡單的造型,讓他能夠享受其中的樂趣。


喜歡推別人的積木,有很多原因,跟孩子的年齡,性格,情緒都有關係,先得判斷原因。

第一種情況:推倒積木時很開心,很激動。

如果孩子是這個情況,那麼可以判定孩子是對積木本身不感興趣,而是對於積木倒塌的情景比較感興趣,一般月齡比較小的孩子會開始探索空間關係,他會發現原來我手一推,積木是可以改變形態的,他就會不斷的嘗試來顯示自己的能力,樂此不疲。這正是寶寶智力發展的表現。父母只需要配合孩子,可以父母搭,孩子推,父母用誇張有趣的表情和孩子互動,寶寶一定會很開心,這也能培養與孩子間親密的親子關係。

第二種情況:故意推倒積木,自己並不開心。

如果推到積木都不是開心,而是情緒低落,憤怒的話,那麼需要和孩子溝通,問問是不是什麼事情不開心生氣了,或者是看看是不是有什麼需求孩子沒有得到滿足。一般原因找到了,問題解決後,故意的惡作劇就會停止。

第三種情況:自己能力不足,對於搭積木這件事沒有信心和成就感。

一般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父母在孩子接觸積木的初期,干預太多導致。回想一下你有沒有在孩子自己搭的時候,否定他的自己的搭法,而是經常在旁邊指手畫腳他應該這樣,可以那樣。如果有那麼記得一定管好自己的嘴和手,把主動權交換給孩子,你只需在旁默默陪伴,孩子有需求才幫忙。

對於孩子自己搭的,要多多鼓勵,這樣才不會抹殺想像力,孩子才會願意有自己的想法,不斷的嘗試積木的堆積方案,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這才是發揮積木真正的作用。


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題主已經進入一個誤區:作為家長不能用你的思想,加在孩子身上。

我經常聽到家長因為孩子總是在推倒積木,就認為孩子是故意的,對孩子嚴厲的批評,這是非常不對的!

對家長來說,堆積木為「因」,積木成型為「果」;但對於孩子的這一舉動來說,推積木為「因」,積木倒為「果」。

孩子會推倒積木,我總結之後,主要有這幾點原因:

1、玩具的問題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購買積木的時候,不怎麼太在意積木的體積,認為,只要是積木就一定適合孩子。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類似像樂高這些積木,本身體積就非常小,安裝要求也非常高。

2、孩子的問題

在孩子的手部控制力還沒有發育完全的情況下,對積木的控制力還不夠好,無法進行堆疊積木操作,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更願意做一些簡單的操作,比如說推倒積木。

搭積木也是需要一定的想像力,孩子在剛剛接觸玩具的時候,可能還是比較懵的狀態,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創造,所有才「不會搭積木」。

但是這個階段不會持續非常長的時間,可能過一段時間,在孩子接觸足夠多的玩具之後,會逐漸開始進行自己的創造。

3、家長的問題

我看到很多家長,在買了積木之後,就迫不及待的玩給孩子看。但是在看到孩子操作稍微有點不合心意的時候,就立刻幫孩子進行修正,一邊還教導孩子,說這麼做是不對的。

玩具,怎麼去玩,是孩子自己的事,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只是在旁邊保證孩子不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比如想要吞咽積木,或者被積木戳到眼睛。

家長過於管束孩子,也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家長越是想要搭積木,孩子就越是要唱反調。

作為家長,在對待孩子的事情上,多付出一些耐心會更好。


好多家長跟我說給孩子買了積木,但是他不愛玩。一般都是父母在那堆,堆了好高。然後孩子一下就推倒了。然後孩子哈哈哈笑了,樂趣就在於這個「推」是吧?這就是跟積木的所有的互動。爸爸玩得很開,孩子最後一推,這個時候呢,我們一定要在帶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注意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對於孩子來說,你們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對他來說是難的。所以我們在給孩子提供積木的時候,千萬千萬不能給得太多。很多爸爸為了表示愛,一下子給他一百多塊積木。而且特別小。這是不合適的。在他小的時候,你要給他提供大塊的積木,稍微大一點是他可以控制的。太小的時候他不能動。所以小孩子玩大積木,再稍微大一點之後,他才玩這種像特別小的這種積木,才是更合適的。所以我們有個原則叫小孩子玩大玩具,大孩子玩小玩具。

其實一定要知道他能力水平在什麼地方,如果你給他提供了這種遊戲太難,對他來說太難,他是不會參與的。因為他有羞愧心,他會害怕丟人。所以他乾脆我就不參與這個事了。然後可能會想:你搭吧,等你搭完成我給你破壞去,樂趣就在這兒。所以我們要給孩子提供的這種遊戲,一定是他蹦一蹦能夠得著的。就是在他的能力範圍內的,稍微的努努力,就能夠著,就能達到。這個時候你提供的是適合的,一開始你給他三塊,等他再過一段時間五塊、七塊這樣子往上加,可能更適合孩子們。所以在玩遊戲的時候,並不是我們簡簡單單給孩子玩具就OK的。是需要我們家長根據他的能力水平,去幫助他架構。

了解更多更科學系統的育兒知識,請關注「積木育兒」頭條號。


不同孩子這樣做的出發點可能不一樣。

有的孩子覺得搭積木難,容易失敗,但推倒簡單…

有的孩子對積木本身不感興趣,但推倒的那一瞬間,看到積木翻滾和聽到「呼啦啦」的聲音時比較興奮,甚至於不顧他人的努力…

有的孩子則可能會有霸凌等傾向…

希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妨先了解一下孩子是怎麼想的。


這個問題我很想說說,跟大家分享下我兒子的經歷。

玩積木的好處做父母的都知道,我也是早早的就給兒子買好了積木,樂高的大顆粒積木、木質形狀積木、泡沫積木(我也不知道具體叫什麼了)等等,可是他一直都不怎麼感興趣,玩也沒個主題,就是隨意的拿兩塊做別的用途玩。有時我會引導他玩,代入故事情節的玩,稍微能多玩會,但是不是興趣十足那種。後來我就想隨他吧,慢慢看。一歲多買的玩具,兩歲多快三歲的時候突然喜歡玩了。進步很快,自己編故事,然後積木搭情景。我觀察了下,很有邏輯和生活常識,可以看到他的行為習慣在搭積木中的體現。一個人在那裡模擬念叨玩很久,語言表達也很棒!

我猜測是不是這樣的原因,一兩歲的時候生活經驗故事編造的能力不足,單純拿著那些積木不知道怎麼創造樂趣,並且那段時間喜歡重複反覆,所以會覺得反覆的推倒很有趣。然後在一歲多到兩歲多這段時間我們慢慢的從行為習慣繪本過渡到了有故事情節跟生活常識有關的繪本,比如消防員的一天,飛機場的一天,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等等。他的想法需要玩具來表現,需要語言來表達,而這一切都已準備充分,愛上積木只是自然而然的事。

個人想法,勿噴!


我的孩子就喜歡推到積木。我想,他大概還沒有到玩積木的時候?我應該有意識的引導他玩。於是,每次我搭好積木他推到,我們就一起笑,甚至到最後,我們都在比試是我搭的快還是他推到快!這樣也很有樂趣不是嗎?

玩過幾次後,他也有意識的,嘗試的將兩塊積木搭在一起,當然,他手還是控制的不太好,一個簡單的動作,他需要嘗試好幾次。但是,每次他成功的將一塊積木放到另一塊上時,他自己就會充滿成就感的大叫,邊叫邊退後,一遍還用閃亮的小眼神看著我,於是,我就誇他真厲害,他就更得意的咯咯笑!

其實,孩子,讓他慢慢來就好,不用急於求成,非得讓他按照我們大人的想法來!你要做的,就是陪著他,慢慢成長!


我女兒十九個月,現在已經能擺積木了,在幾個月之前,她很喜歡推倒我們擺高的積木,我和她爸爸發現她喜歡就不停地給她擺,讓她推。

我覺得在推倒積木的這個過程中她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發現:哦原來這個東西輕輕一碰是可以散落在地上的。

推倒的過程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意義,對不同年紀的孩子,玩的遊戲,感興趣的東西都不一樣。

一些父母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你覺得名勝古迹名山大川漂亮,可是孩子就是對沙子泥水,小蟲小花感興趣,你能說這就不是在觀察生活嗎?

推倒積木也是一種遊戲,孩子也從中學到了東西,只不過我們習慣了高高在上早已忘了那種欣喜而已。


我家寶寶也是這樣,十九個月的時候我教她搭積木,後來她甚至能把五六個積木疊在一起而不倒。現在自己不搭積木了每天拉著我的手讓我搭積木她負責把積木推倒,我想她可能是搭積木玩夠了於是解鎖了一種新的玩法吧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育兒 | 玩具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