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戰國和氏璧最有可能流向何方?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有一種說法認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後,命玉工將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國璽。代代相傳。有人甚至還找到了用刻璽的邊角料所製作的玉塊。秦始皇死後,趙高利用和氏璧篡權。劉邦率兵攻入咸陽時,國璽落到了他的手中。劉邦建立漢朝後就把玉璧作為漢朝的國印,從此和氏璧成為"傳國璽"。劉邦之後,傳了九代皇帝。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當時因小皇帝劉嬰年幼,傳國璽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讓弟弟到長樂宮去要玉璽,皇太后氣憤地把傳國璽摔到地上,罵道:得這塊亡國璽,看你兄弟有什麼好下場!傳國璽被摔缺了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無濟於事,還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歷史文獻中關於秦國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記載還比較詳細。《晉書?輿服志》、唐徐令信《玉璽譜》等記載"色綠如藍,溫潤而澤",指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的,因此用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處呢?目前有兩種推測:第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被作為隨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內,並沒有作為傳國玉璽流傳後世。如果這樣,將來有朝一日發掘秦始皇陵墓地宮,我們還有機會一睹和氏璧的風采。另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戰爭中丟失或者被項羽掠奪而去。秦末,項羽率兵進攻咸陽,焚燒秦宮殿,挖掘秦陵墓,掠奪寶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隨後而來的楚漢戰爭中,項羽兵敗,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璽或許藏在項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或許遺落在項羽敗死的亥下(今安徽靈璧)。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歷史 | 石敬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