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感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句詩出自哪裡吧?是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全詩大意是:站在不同的方向,不同距離,不同高度,我們看到的廬山樣子都是不同的,比如橫著看過去,就像是一個山嶺,側面看過去就是一個山峰。詩人感慨到,我們不認識廬山真正的樣子,就是因為我們身處廬山之中。
看完全詩大意,我們也就能理解了,為什麼古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正是因為廬山很大,各出樣子都不同,我們只有站在外圍,不同的角度,方向,距離,多次觀察,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廬山真面目。身處其中,我們所接觸的廬山只是冰山一角,窺不得全貌。就好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一樣,每個盲人都摸到了大象,但是他們都只接觸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他們描述出來的大象樣貌都是錯誤的,只有把所有人的結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大象樣子。
蘇軾的"題西林壁"前兩句寫景後兩句議論,道出局部與全體的關係,當局者迷的哲理。這首詩典型的表現出宋詩的特點,唐詩多抒情,而宋詩多議理,唐詩善言情,情景為主,敘事理也多寓情景之中,以情韻取勝,宋詩喜說理議論,以理趣見長,同寫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與蘇軾的大不同,四句皆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和想像空間,唐詩常表現強烈的激情,有氣勢,宋詩冷靜,理性,喜用典,唐詩語言優美華麗清新,如春江花月夜,從春.江.花.月.夜五種事物的描寫中構成了奇妙的藝術世界,而宋詩有散文化的傾向,如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後兩句是講道理,是一首哲理詩。故有人說,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讀唐詩如啖荔枝,甘芳盈頰,讀宋詩如含橄欖,回味雋永。我自己回憶一下,年輕時喜看小說,唐詩,年齡大些喜看散文,宋詩。藉此題講講廬山印象,十七歲時離上海乘民權號去重慶,過九江時見南面高處雲霧迷茫,雲霧上隱現一片山峰,時隱時現,美而有神秘感,船員告訴這就是廬山,留下的印象極深,多年後兩次去廬山,一次是休養達十多天,看遍各景,但再找不到當年遠望廬山的感覺,究竟是遠看真還是近看真,遠看美還是近看美,難說清楚。附上海畫家吳湖帆與應野平畫廬山圖。
李白整了個日照產的香爐,燒烤野雞,所生紫煙千年不散,瀰漫於廬山四周上下,坡坡那麼低,不識廬山真面目,真的不怨身在此山中。
巨人曾云: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李白一首望廬山瀑布,冠絕廬山千詩之首,後者無人能出其左右。
時逢三百多年後的全才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經過九江,遊歷廬山,望著李白的這首千古絕唱!望詩興嘆之餘,只能另闢蹊徑,寫下這首著名的題西林壁,廬山之巔唐宋高手之間的對決,使這坐歷史文化名山更加熠熠生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