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思辨是人類哲理的最高境界嗎?


西方的思辨不是人類哲理的最高境界,人類哲理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智慧,而不是「語言遊戲規則」,而這種智慧在中國古老的智慧當中都有體現。下面舉幾個的例子。

先來個終極性問題。按照西方哲學所倡導的,這個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固定的真理,如果我們把它上升到宇宙的角度,按照宇宙大爆炸的角度來理解,以後如果再爆炸一次,你敢說還是按照現在模式再重啟一次嗎?

中國的老子在2000多年前就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了。世界是運轉有其特點的規律,我們要尊重這個規律。但同時,老子還站在道這個無窮高的位置來看待人類宇宙的問題,萬物來自虛無,也走向虛無。這就是中國智慧高明於西方思辨的地方。

換句話說,在中國古老的智慧中,早就把人類、宇宙的道理都想透了,西方的思辨,在我看來就是在不停地用語言文字的遊戲,來解釋這些道理而已。所以,就有了中國的哲學是「一條河圖」,西方的哲學是「一幅畫圖」的說法。

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中國人在研究武術高手時就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意思是,你怎麼快的我不管,快就對了;而西方則從物理學的角度,邏輯關係等多維度進行分析佐證,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最快的速度與力量。比較來看,兩者最後要說明的問題其實都時「快」的問題。

事實上,最早的科學家,其實基本上就是一個哲學家,他們在哲學思考的基礎上,發現了自然界的規律,後來就慢慢發展分離成了科學家。

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可以從中國古老的自然科學中,也能找到證據,比如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可以說是人類當時最先進的應用數學;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微,早了西方一千年就搞出來了圓周率計算方法;這些都是基於中國古人都人類問題的思考的智慧結晶。

由此可見,把西方的思辨界定為人類的哲理的最高境界是不對的。


哲學是愛智求真的學問,哲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發展。人類哲理是對事物真相的追求,思辨是一種形式,科學研究也是一種形式,而且科學研究來的更真實。

古代任何一種對生命和宇宙起源的學說,最終都沒有今天的科學進步說明這個問題更讓人信服,思辨所能達到的高度是受制於人類認識世界的手段的,一切思辨無論東方西方,最高的高度都沒有當下科學來的真切和實在。

從亞里士多德到康德,從老子到朱熹,人類的一切智慧超群者都在思索著人類的終極問題。在思辨的角度上講,東西方都已經觸摸到了,人類思辨的極限,在沒有重大科學發現的前提下,東西方思辨高度都已經達到了人類的定點,不分誰高誰低,可以說是打個平手。


朋友問的哲理應該解釋是哲學理論,哲學道理吧。

哲學的本質是一個人或者一些人圍繞人生提出的一些建議。

對於境界,各個民族、國家、地方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蘊,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無論什麼樣的哲學理論都只能相對而言。只能讓人去學習,去領會,去思考。而你的人生還需要結合你自己的處境,實際情況等等。去過好適合你自己的哲學人生,你的哲學生活。

哲學本身它不能作為一種定義,也沒有境界之分,但它可以成為人生的一種知識,幫助你更好的面對人生,面對困難。

一些所謂的哲學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生事物和思想的轉變而慢慢變得不合時宜。新陳代舊是必然的,是自然的。所有我們更應該以現有哲學基礎上去思考,去推演新的符合將來不久的新哲學。

知識無極限。我們只能保持敬畏之心去學習,去充實自己。

到最後無論什麼樣的知識都會有它的相反面,能夠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才是王道。


【原創回答】題主的意思不是很明確,如果是說事實,那麼境界這東西本身就不是一個事實,而是一個評價。如果說評價,那麼在今天這樣的多元化時代,高低境界都是相對的,而且是多元的。無不是出於某種立場考慮的東西。其次,老子,先秦有好幾個,據《史記》記載起碼有三個。老彭、老萊子、李聃,到底這三個人誰有學說流傳下來,還是三個人的學說混合了流傳下來,目前一沒有文獻依據,二也沒有明確記載。先秦倒是有一部書又名《老子》,這部書從記錄內容上看,多為老年人的聊天記錄。只是老年人說話,問題看的透一點。但是,在中國古代這部書並不列在哲學這個類別中,而是列入子學之中,為子學道家文獻。至於其境界高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評價問題可以放下不說。

說說思辨,西方哲學自古希臘時,尤其從亞里士多德開始,哲學比較注重邏輯分析,但不止於邏輯分析。沉思是西方哲學本質的東西,邏輯分析只是其手段而已,是思的表述結果的形式而已。我們看早期的巴門尼德,沒有更多的思辨,柏拉圖更是規避思辨,弄成一個跟戲劇式的的對話來做哲學,亞里士多德稍微重視一點邏輯,到了中世紀基督教哲學中,思辨的東西多了一點點,但是很多也都是以敘事之例來說道理。就算是成體系的論述,也並非思辨,只有進入近代德國古典哲學時期,觀念論興起,思辨才獲得了在哲學的主流地位,當然這也只是在德國,歐陸哲學中具主流地位,在英美哲學中思辨始終不能成為主流,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東西。

最後,說一下,哲學跟哲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哲理在今天更像是雞湯文那樣的東西,把哲學中的語錄當教條,或者當正面教條,然而哲學本質上只是愛智慧,它沒有教條可以遵守。就像人們常說愛情那樣,只是愛沒有別的目的別的理由,也沒有規律。這種愛不是決定論的不是機械的而是活生生的置身於其中的生活。


都不是,無論是西方思辯,還是中國老子思想,沒有證據證明它們是人類哲思的最高成就。這是個美麗的誤會,原因在於您不是學哲學專業出來的,平時也極少留意哲學史的古今走向。

西方哲學中的思辯,自古希臘柏拉圖創出模式與思路,經中世紀經院哲學,基本上就到頂了,黃金時期就盡了。這種哲學在十七世紀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大衛?休謨那裡遭遇到強烈的質疑與批判,在西方近代哲學陣營里,有相當一批卓越的哲學家,對思辯哲學沒有興趣,或者保持距離,或者提出質疑,或者直接否定的,這裡有約翰?洛克、喬治?貝克萊、伏爾泰、雅克?盧梭、拉美特利、孔狄亞克、愛爾維修、霍爾巴赫、伊曼努爾?康德,當然也包括上面提到的大衛?休謨,幾乎囊括了所有最重要的一批哲學家。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西方近代哲學的興起,是以反形而上學的思辯為大前提的哲學轉向。假若沒有黑格爾,思辯哲學在西方會提早兩百年死亡。但是,即便有了一個黑格爾,也救不了思辯哲學的命,在他之後,思辯再次式微,在西方他們的老家和大本營,直到現在也未見生還復活之機會。思辯哲學之所以為我們所知道,全賴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社會主義國家運動的結合,才在社會主義國家內找到了一個時期的棲息點,並且為老一輩馬哲學者所喜愛,同時通過教科書,進入到大眾視野,又通過本土傳統哲思文化的再認知,而成為我們國家的大眾里仍然有市場的一種想法。但是很遺憾的告訴朋友們的是,在專業的哲學領域,單靠傳統思辯方法已經不可能從事哲學研究了,完全落伍一百五十年了。

那麼,思辯哲學被「打倒」的原因在哪?總括說,四個字——不著邊際。大衛?休謨就提出「抽象科學和論證的唯一對象就是量和數,而且……一切想把這種較完美的知識擴充到這兩個範圍之外的企圖都是純粹的詭計和幻想」,也就是說,想獲得完美證明效果的想法,只能在數學領域內現實,在現實世界的任何證明上,若以為也可以達到完美效果的追求,在邏輯上都辦不到的,有漏洞,不實在的。休謨說「人的一切其它的研究只涉及事實和存在的東西,這東西顯然是不能論證的」。很顯然,古今思辯哲學,特別是所謂的形而上學,中國思想中的「道論」「成佛論」,總是意圖對這個世界的存在與事實給予一個完美的無所不包的解釋,而他們命題放到實際中,卻往往顯得「輕薄無力」,即是說,我不按你這樣認知,難道我就干不動了?

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史就是個最好的證明。要發現自然,研究自然,不需要具備完整的哲學意義上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需要宗教的參與,不需要什麼「大仙」「智者」的參與,科學家一樣可以做得到,得出結論。而相反,哲學與思辯思想,若然不讓他們借用自然科學已經取得的成果,你立馬感覺到它連說現代漢語也有困難了。現代自然科學是在批判、放棄思辯哲學中產生並發展起來的,而我們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卻不得不處處借用現代科學,可是你聽說過辯證唯物主義哪一條命題,哪一家學說,對自然科學發現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前提?遺憾的是,我們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不敢公開承認這一點。

在黑格爾之後,整個西方哲學完全放棄了思辯一途。現代哲學研究什麼呢?真理與意義、命名與必然、語言的本質及其行為、人類文化、社會、心理、藝術中的結構與解構、社會的文化邏輯、理性與非理性、概念與現實,幻想與構成,正義與公平,自由與平等,個體與社群,資本主義與反資本主義,等等。二十世紀的哲學從清算兩千年形而上學的有害遺產,到完全瓦解哲學千百年的面孔形態,把哲學徹底變成了「人自身的研究」,已經不再關心宇宙啊、萬有啊、物質與意識啊,等等話題了。

鄙人認為,西方現代思想這樣的認知,有它很合理的地方。思辯哲學,形而上地談論宇宙萬有,在前近代科學發展的時期,還有市場,因為那時科學還在哲學之內,是哲學包含的一種認知活動。可是,在現當代,哲學還哪來這種能力能「正確地」「實在地」談論宇宙萬物?它有資格嗎?就別裝了吧。

也因而,《老子》是不是最高境界,自然也就成了「幻想」的偽命題了。這種想像,只有拒絕現代科學思維和成果的人,才會堅持到底。這樣的思辯是永遠達不到客觀實在世界那裡的,它只存在於人的思維遊戲當中。在哲學界,凡是這樣寫書立論的,大概屬於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因為與西方現代哲學接觸極少,才有的形態,停留在恩格斯-列寧著作思維的形態。這類著作中的結論與方法,在現時的哲學界早已廢止不用了。


不是。答案是肯定的!縱觀西方哲學,在希臘後期就斷代了!現代西方,嚴格意義上,不存在思辨,只不過是實用的小集團主義哲學而已。他們不敢面對,具體的社會現象,如階級的劃分,貧富差距的具體原因,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統一協調,及其矛盾。把馬克思的資本論,認為是對現代生產的誤解,過份強調,既有資產者的利益,和權益保護,忽略主要矛盾,強調極少數當權和利益者的作用,忘記了社會化大生產者,勞動者,在其中的重要性和普遍的存在性,這一重要的基礎及參與者,間接或直接的否定了人類社會的這一客觀事實!把人類社會的成果,主觀的掌控在極少數的投機分子和機會分子手中,以主觀的願望,看待並治理社會,最終的結果是拋棄世界人民,最終也會被世界人民所拋棄。相對其哲學理論,中國古代先賢老子的道德經,在中華文明前幾千年的長期實踐中,所總結的樸素唯物主義,恰如其當的符合人類社會的治理和發展,這是經得起時間和客觀社會發展變化考驗的哲學體系,這也是中華社會幾千年沿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但這也不是人類社會與理論相結合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必須有嚴格的一大批高素質的社會管理者和生產者,從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出發,自覺的維護並貫徹執行這一認知體系,不斷摸索前進,維護人類整體利益。


西方思辯沒有產生人類哲理的最高境界,而且誤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國家興旺,教育為先。中國的教育(傳統)是先立德,後學術,即是根深之木,有源之水。尤其孔子大學,中庸為士指明了方向。老子道德經基本說明人耒世怎樣活著,為者。釋佛全面講明了宇宙真相,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量世界,能生萬法。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緣生緣滅無有止息。給眾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若一心念阿彌陀佛全權實現。深信悟慧,自得心開。中華先哲層出不窮,都為佛法的實現各發光環。只有學佛,方能智慧大開,慈悲為懷。南無阿彌陀佛,懇請大德嚴審批判。跪敬拜


西方產生的哲學是理性境界。以清晰明白為主旨。它的對象是思維。(以及物質),是認識論。老子的哲學則是徹底的宇宙本體論。對思想的認識直接達到了心靈的深度。在西方看來就是神的程度。而且也達到了實際的境界,就是道之顯。(這一點要仔細體會)


西方的思辨更容易把人處於平等地位,更容易達成這樣的共識,即,人的思維和行為是基本雷同的,都是通過說話和做事來認識事物、了解事物和解決問題的。在西方的思辨中,人更容易對一件事做深入的分析,更容易逼近事物的真相。東方的哲學則不一樣,注重於人的反思,注重於人的經歷,所以有,否極泰來、觸底反彈等說法。在東方,人經常推崇經歷一番艱難險阻後悟道的境界,諸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又比如金庸小說的主人公,經常要經歷大災大難後獲得大成;再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些都顯示了東方哲學注重反思,強調經歷。


起步層次境界。??


推薦閱讀:

TAG:哲學 | 老子 | 文化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