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臨摹前人書法,哪些摹本都流落哪裡了?


這個問題樓主問的十分的專業,也很有難度。的確在古代的書法學習並沒有像我們現在學習所能看到的書法資料多,古代凡是能識字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不然為什麼或有鑿壁借光的成語故事相傳。

能識字、能寫字其實在古代是一件很奢侈又很高端的事情,一個家族的興旺除了固定的財產之外,藏書量等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古人製作一本書十分的麻煩再加上紙的昂貴,基本上當時的有學問的人每做一本書都是準備傳世用的,所以十分上心。

書法的學習更是如此,當時教育並沒有那麼普及,大家的學習基本上就是家學的範疇,能上得起私塾的畢竟也都是少數,一代王羲之就是最好的證明例子。王羲之所在的王氏家族在魏晉時期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家族,家族之中有學問的、當大官的、寫字好的數不勝數,王羲之學習書法受影響最大的當然是來自於他的家族,從現在的傳世作品來看,王羲之的叔輩等都留下了很多的書法墨跡,這也足可以說明,王羲之日後取得的成就與自己的家族也是分不開的。

但其他人要學習書法怎麼辦呢?那就是靠傳抄和樓主所說的摹本了,其實摹本還都屬於很珍貴的範疇,更多的是從碑刻上拓下來製作成拓本來學習,這樣的傳播能更快,摹本有很多,最多的當屬王羲之的後世摹本,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就是摹本,歷代摹本也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等有機會書揚文化做個專文慢慢道來。。。。。


不好說。以現在的想法和做法去攤測的話。多數被當作廢紙丟了,摹寫主要是練習,是練習就不重要,就不會善存。

也許有點功成名就了後,別人會保存他們摹本練習。可以存世傳承。他本人都不一定會保留,他們更注重自已的感悟去寫,再次深度臨貼的想法不多,不太注重保留自己的臨寫,那個時候每天都能寫,不一定每幅都滿意。

觀看很多古人,現代人臨寫的蘭亭,多數是臨意,形,意都臨都到位的鳳毛一樣。這也是他們不多留摹寫原因之一。

古人也和今人都有一個最大共性,只服前人,今人都有爭議。


這個還真不好考證,但是一般認為從晉朝開始就有臨摹作品流傳下來了(據說鍾繇宣示表的有一個版本是王羲之臨摹的,當然見到的也是刻本。),還有歷朝歷代所臨摹的優秀作品很多都被保留下來了,例如蘭亭序,唐代臨摹版本流傳至今的有馮承素,褚遂良,虞世南,歐陽詢的,唐朝留下來的臨摹晉朝的作品很多,如諸多的二王法帖。趙孟頫,董其昌,王鐸……等人的流傳後世的作品也很多。反正歷史大浪淘沙,優秀的能流傳,而一些質量不怎麼好的不被重視,因為戰亂,丟棄,遷家等眾多因素而永遠留在了歷史裡。


推薦閱讀:

TAG:草書 | 書法愛好者 | 藝術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