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就是肺炎嗎?
支氣管炎和肺炎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雖然都是以咳嗽咳痰甚至氣喘發熱為主,但是無論從發病部位,感染病原體類型來看,都是有一定區別的,一般人來說,想簡單的從癥狀上區別兩者是比較困難的,但可以從以下癥狀做出大致的判斷,真正想區分二者還是需要通過CT檢查。
發病過程支氣管炎的發病大部分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在初期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之後,如果癥狀的不到控制,會迅速的出現嚴重的咳嗽,可大量白痰或者黃濃痰,而肺炎則一開始就會出現嚴重的高熱和咳嗽咳痰,較少繼發於明顯的感冒癥狀之後。
發熱特徵一般來說,支氣管炎的發熱癥狀比較短,大部分發生於病情的初期,很快能夠自行退熱或者用藥後退去,而肺炎,特別是大葉性肺炎可以連續發熱多天,且以高熱為主,常常好過39度,甚至有40度以上的高溫。
胸痛特徵輕度的支氣管炎和肺炎一般都不會出現明顯的胸痛癥狀,但嚴重時特別是肺炎侵犯到肺外面兩層皮——胸膜時,可能導致明顯的胸痛,這種胸痛大部分和呼吸相關,以受累部位的側壁胸部疼痛為主,定位相對比較明確,而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的疼痛則是相對模糊的胸部中央不適感。
胸部CT特徵不同
在胸部CT上,肺炎的表現主要是肺部出現片狀不規則陰影,支氣管炎則大部分沒有肺部的炎症,CT表現為支氣管管壁增厚,在支氣管不顯影的部位能夠看到變厚的支氣管壁。
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以及肺炎是不太相關的肺部疾病,雖然都是以感染為主,但發病過程,癥狀以及對肺的傷害都各有不同,需要仔細鑒別。
每當氣溫驟變或是在冒雨涉水以及運動後汗出受風等情況下,我們就有可能會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癥狀。這時候大家一定都知道估計要「感冒」了。如果不及時治療干預的話,發熱、咳嗽、咳痰等麻煩又會找上門,就此發展下去的話就離支氣管炎和肺炎不遠了。當支氣管炎和肺炎發生時我們該如何鑒別二者呢?
1、 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病因多半是是細菌和病毒的反覆感染。具體分型有: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以鼻子不通、流鼻涕、和聲音嘶啞等,並伴有咳嗽、咳痰、嗓子干癢或者是刺激性咳嗽引發胸部憋痛為主要癥狀。相對而言全身癥狀較輕,不過也可以出現體溫輕度升高、惡寒、乏力等。支氣管炎早期痰量不多,但咳痰不利。在著涼、受冷空氣或刺激性氣體刺激時咳嗽會加重。當病人出現咳嗽和咳痰癥狀連續大於三個月,而且連續發病兩年時就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其發病時主要有咳嗽、咳痰,氣喘,反覆感染等癥狀。
2、 肺炎
肺炎的病因有多種,包括各種病原微生物和物理化學因素。通常起病急驟,最典型癥狀為發高燒(發燒39℃-40℃),打寒戰,並伴有頭痛、周身酸痛。一開始可見刺激性乾咳,慢慢發展可以見到白色黏液痰或痰中帶血絲,1~2天後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鐵鏽色痰、膿痰等。另外常伴劇烈胸痛,主要為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時加重,引及肩部或腹部疼痛。嚴重時可因肺氣體交換障礙、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而出現臉色以及口唇發青、呼吸困難,嚴重者有神志模糊、煩躁、睏倦、昏迷等。
因此,支氣管炎與肺炎是不同的兩種疾病,二者既有區別也有聯繫,但並不能混為一談。而且二者都要做到早期預防,病後積極治療,不可遷延貽誤病情。
本期答主:王利民,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健康有用的知識。支氣管肺炎為小兒時期最常見的肺炎,以3歲以下嬰幼兒最多見。起病急,四季均可發病我國北方以春秋可發病,我國北方以春、秋季較多,南方以夏季多見。低出生體重兒以及合併營養不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病情嚴重,常遷延不愈,病死率較高。
支氣管肺炎癥狀有咳嗽、咳痰和發熱等癥狀,常用檢查包括血常規檢查,如血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如果白細胞總數超過10×109個/L,中性白細胞百分比超過70%,則提示為細菌引起的肺炎。老年或幼兒可能增高不明顯。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胸片檢查和CT檢查,是支氣管肺炎的重要檢查方法,有助於診斷。得了支氣管肺炎一定要及時治療,如治療不當或病變發展可引起相應併發症,包括肺水腫、敗血症、感染性休克、支氣管擴張等疾病。
護理措施包括休息氧療和抗生素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患兒口鼻分泌物,經常變換體位,促進炎症吸收,給予霧化吸入是痰液變稀薄利於排出。給予足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少量多餐,哺喂是應耐心,餵食時講頭部抬高或抱起,以免嗆入氣管發生窒息。補充營養及水分。進食有困難時可遵醫囑靜脈補充營養。抗生素治療包括給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抗感染,其他治療措施包括氨溴索化痰,氨茶鹼、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霧化解痙平喘,吸痰,氧氣吸入等。
單從命名上理解,支氣管炎就不能等同於肺炎。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非特異性炎症。肺炎是指包括終末氣道、肺泡腔、及肺間質等在內的肺實質炎症。支氣管炎與肺炎有以下區別:
一、發病部位不同
支氣管炎與肺炎二者在發病的解剖學部位上不同。支氣管炎是炎症產生在支氣管上,也就是上圖中的樹枝狀部位。而肺炎是炎症發生在肺實質上,也就是上圖中除了樹枝狀的支氣管後剩下的部位。
一、致病原因不盡相同
支氣管炎主要是外界刺激引起支氣管粘膜損傷,清除能力下降,導致支氣管充血、水腫、粘液積聚。外界刺激一般包括:環境污染、吸煙、感染、過敏因素等。肺炎主要是病原體(細菌、真菌、病毒、支原體等)直接抵達下呼吸道,滋生繁殖,引起肺泡毛細血管充血、水腫,肺泡內纖維蛋白滲出及組織浸潤。另外,化學及物理因素也能引起肺炎,比如過敏原因引起的過敏性肺炎,放射線引起的放射性肺炎,這些類型的肺炎在臨床上不太常見。因此,支氣管炎的致病原因主要是外界刺激,包括病原體感染;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主要是病原體感染。
二、治療方法不同
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咳嗽、咳痰、喘息,如為病原體引起的話,還會出現發熱。臨床上以針對病因治療為主,鎮咳、化痰、解痙平喘的對症支持治療為輔。如有感染的確切證據,如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增高並伴有發熱,可以使用抗感藥物;如確定為過敏原因引起,可以使用吸入性激素。
肺炎主要由病原體感染引起,其主要臨床癥狀包括高熱伴或不伴寒戰、咳嗽、咳痰。臨床治療以抗感染為主,鎮咳化痰為輔。如果確診為過敏性肺炎,則以激素治療為主。
三、感染性支氣管炎可發展為肺炎
支氣管炎與肺炎均為呼吸系統疾病,感染性支氣管炎如不及時治療,病原體會累積到肺實質,進一步發展為肺炎。
綜上所述,支氣管炎與肺炎均為呼吸系統疾病,二者在發病部位、致病原因、治療方法上均不相同。因此,支氣管炎不同於肺炎,但感染性支氣管炎能夠進展為肺炎。
作者: 熊朝剛 西安市胸科醫院主管藥師、葯事網成員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支氣管炎不是肺炎。
急性支氣管炎是指由各種致病原引起的支氣管黏膜感染,由於氣管常常同時受影響,所以又稱為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通常發生在普通感冒或流感之後,引起感冒或流感的病毒可以感染並刺激支氣管。
支氣管炎通常都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對病毒感染無效。支氣管炎也可能會發生在「百日咳」患者,但這種情況很少見。百日咳是由感染支氣管的細菌導致的。
支氣管炎最常見的癥狀包括:持續長達幾周的咳嗽;咳出透明、黃色或綠色的黏液(這並不意味著細菌感染);可能還會有普通感冒或流感的癥狀,比如鼻塞、喉嚨痛、頭痛等。支氣管炎通常不會導致發熱。
急性支氣管炎幾乎都能在幾周內自己好轉。6歲以上的人必要時可以使用非處方鎮咳葯。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比如吸入羊水、油類或過敏反應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肺炎的常見癥狀包括:咳嗽;發熱、呼吸速度過快、呼吸困難或吸氣時疼痛、煩躁不安或餵養困難(還不會說話表達的嬰兒一般就會這樣)。
肺炎的治療方法取決於患者的年齡、肺炎的嚴重程度、肺炎的種類、是什麼導致的肺炎……世界衛生組織說,絕大多數兒童期肺炎病例可有效地使用口服抗生素來治療,嚴重的肺炎病例才建議住院治療。美國梅奧醫院說,小於2個月的嬰兒,或者嗜睡、呼吸困難、血氧水平低、出現脫水時才需要住院。
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支氣管炎主要原因為病毒和細菌的反覆感染形成了支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當氣溫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痙攣缺血、防禦功能下降等利於致病;煙霧粉塵、污染大氣等慢性刺激也可發病;吸煙使支氣管痙攣、黏膜變異、纖毛運動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過敏因素也有一定關係。
肺炎,是指肺部的肺泡出現發炎的癥狀,病程超過3個月者為慢性肺炎。
正常情況下,由於人體呼吸道防禦機制,病原體進入體內不一定引起發病,有些因素可使其防禦功能下降,病原體乘虛而入,導致機體發病。這些誘因包括:⑴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能破壞支氣管粘膜的完整性,影響粘液 —纖毛活動,從而導致細菌的感染。⑵ 突然受、飢餓、疲勞、醉酒等,消弱全身抵抗力,使細胞吞噬作用減退,免疫功能減弱,導致發病。⑶ 昏迷、麻醉、鎮靜劑過量,易發生異物吸入,引起細菌感染。⑷ 患有一些基礎疾病,如免疫缺陷,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等,也是易感因素。肺炎和支氣管炎都是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比支氣管炎相對要重些,很多支氣管炎不經過正規治療或療程不夠,轉化為肺炎。如果肺部能聞到典型的細濕羅音,肺炎的診斷明確,但如果肺部無羅音也不能完全排除肺炎。因為不是所有的肺炎都能聽到羅音。如果是肺炎需輸液治療,病情輕的肺炎住院與否由家長決定,病情重者需住院治療。治療效果不好或時間較長者需排除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