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兩位發小前來要官,為何一個被砍頭一個卻高升?
情商高的人真能升官發財,如魚得水,情商低往往討不了好,一不小心還會丟了性命。朱元璋兩個發小來要官,一個砍頭一個高升都是情商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窮苦出身,完全屬於「草根逆襲」。小時候吃不飽飯是常有的事兒,當然為了生存會不得不做些糗事。後來朱元璋幾經周折,經過十幾年的血雨戰爭,才終於建立了明朝。
當了皇帝後,少不了兒時好友,家鄉父老來找他。朱元璋通常都會顧及舊情義,給來訪者或財物,或適合其工作的崗位,很少讓其空手而歸的。
不過有一個很例外,不僅工作沒討到,還被砍了頭。這到底是什麼回事呢?
還原當時場景。有一天,這個發小從老家來找朱元璋,得到下人稟報,朱元璋放下手中正在批的奏章,非常高興地去見這位發小,並陪他吃飯。
在吃飯時,這位發小侃侃而談,一時性起,不僅喊朱元璋小時候的外號,還講了他小時候的糗事。
其中一件事是說朱元璋小時候在給地主家放牛時,由於太餓,趁著放牛間隙烤了洋芋吃,由於緊張還擔心被抓,吃時狼吞虎咽,沒想給噎住了,是這位發小找來水救了他。
發小一個勁兒地說個沒完,朱元璋臉都氣黑了,在場還有那麼多大臣,這叫已貴為皇帝的他情何以堪,於是一怒之下將這個發小殺了。
另外一個發小來找朱元璋時,朱元璋同樣是好酒好菜熱情款待。這位發小很會來事,只說朱元璋天生聰明,就是干大事的。
現在立的功勞不小,簡直可以和以前的堯舜禹相提並論,是一代明君等等。說得朱元璋心裡熱呼呼的,也有助於在臣子們面前樹立威望。朱元璋一高興就將這個發小安排到御林軍,後來一路高升。
相傳這兩個發小,一個叫阿傻,一個叫小瓜。一看這個名字就捉弄人,一個傻不啦嘰的,不會說話,根本沒有情商,自然就被砍頭了。另一個瓜熟蒂落,還是有點城府和心計的,能做到什麼時機說什麼話。步步高升也就在必然了。
小傻與小瓜的故事也驗證了現在職場這樣一句話「會送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捧的」。
以史為鏡,從他們截然不同的結果中,我們在職場交往中要注意到以下幾點:
1、無論關係遠近,無論親疏,說話都要注意場合,每個人都有面子,只有給足別人面子,自己才有機會;
2、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學會尊重,交往時注意有禮有節,不卑不亢,更不能忘乎所以。
3、學會察言觀色,當上司不高興不厭煩了,就不要喋喋不休了,懂得適可而止。
4、學會表揚,學會讚美,明白對方心思,適時捧場。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朱元璋是窮苦人家出身,給地主放過牛,甚至還做過乞丐。雖然他鹹魚翻身當了皇帝,但是卻對自己的出身特別敏感,不想被別人提起當年之事。
民間相傳朱元璋稱帝後,有兩個小時候和他一起給地主放牛的玩伴,先後來找朱元璋求個一官半職。
這第一個發小來的時候,朱元璋正在批閱奏摺。朱元璋得知後他從鳳陽老家趕來非常高興,便放下手中的奏摺,讓他進來敘舊。
這人進來也沒喊萬歲,直接叫了朱元璋的名字「重八」。朱元璋雖然有些不太高興,但故友相見也沒當回事。然後這發小就聊起來兩人小時候的故事。
說記得他們在給地主放牛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日子很苦。有一天朱元璋肚子很餓,看到地主家種的土豆熟了,便跑去地里挖了幾個土豆烤著吃。由於吃的太快,結果被噎到了,要不是他及時送來水。。。
此時的朱元璋已經面色鐵青,憋著一肚子火氣。但這發小還在不停的說,甚至哈哈大笑。還沒等他張口要官的時候,忍無可忍的朱元璋下令把他拉出去斬首了。
過了一陣子,又有一個放牛小夥伴來找他。他一見到朱元璋就三呼萬歲,先把朱元璋猛誇了一頓,說他蕩平亂世,一統天下,是蒼生萬民之福,功績比肩堯舜等等。
這話說得朱元璋心裡美滋滋的,頓時龍顏大悅。這發小一看時機成熟,便請求朱元璋念在當時的交情上,給他個一官半職。朱元璋馬匹被拍的正是高興的時候,自然是連口應允,賞了他一個肥差。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段子,歷史上並無此事。人們之所以把喜歡被拍馬屁,殺人不眨眼這些故事安在朱元璋身上,還是拿他的出身貧困開玩笑。大家切勿當真。
只要是人,一般都喜歡別人誇讚自己,並且那些官位越高的人更喜歡別人誇自己,這就需要那些普通人懂得說話的藝術,要不然一句話錯就可能找來殺身之禍。比如古代的那些皇帝,臣子們說話都得小心翼翼,忠言逆耳只會讓他們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而在朱元璋身上也發生這樣一件有趣的事,兩個發小來找他,一個因會說話得到了好的職務,另一個則是因不會說話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說起來朱元璋出生於貧苦人家,在早些年沒有錢的時候,朱元璋只能和自己的發小一起給地主家放牛,地主自然是比較殘忍的,對於這些放牛童,他經常打罵,三人中除了朱元璋,都選擇了留在這裡繼續,而唯有朱元璋決定參與到軍隊中,經過起義,他建立了明朝。
聽到這一消息後,朱元璋的兩個發小自然也開心,覺得自己終於可以解脫了,畢竟當年的好友當了皇帝,自己也能沾點光。
其中第一個發小去找朱元璋的時候,是這樣說的:你還記得小時候嘛?你是朱重八,我是二蛋,當時和你一塊放牛的,還講起了當時兩人一起偷胡豆吃的事情,拉近關係之後,終於表明自己的想法就是希望朱元璋賞他官做。
其實在這位發小說的時候,朱元璋的臉色已經變了,本想把火壓下去,但最終還是選擇殺了自己的發小,畢竟他說的話讓朱元璋丟掉了顏面。
另一外發小就比較會說話了,初次見面就稱呼朱元璋「萬歲」,並且說了好多誇朱元璋的話,說朱元璋看起來就是帝王面相,長得和普通人不一樣。他也談到了當年幾個人一起偷豆子的事情,卻用了「掃蕩廬州府」這樣的文句子來闡述。同一件事,不同的表達效果,使得朱元璋對他們的態度不一樣。最後這第二位發小得到了好的差事。
所以說要想巴結人,即使是自己曾經的同僚也要說好聽的,千萬不可貶低對方。
殺頭&高升
眾所周知,朱元璋的出身並不好,說他出身布衣都是抬高他了。而做了皇帝之後,朱元璋肯定是要面子的,他最忌諱別人揭了他的老底,這樣肯定有損他的威信。
「為尊者諱」,這在中國官場上就是一個大忌諱。也就是說無論一個人出身如何,在成功前做過什麼,一旦他爬上高位,身上只能散發出「光芒」,骯髒,不願提起的過往,任何人都不能提起。
而朱元璋殺的這位發小明顯觸犯了這一點,當眾提起他「朱老四」的稱號,讓朱元璋丟盡了臉面,殺了他才明顯符合他的。
Ψ
朱元璋另一個發小就顯得聰明多了,他不會提起讓朱元璋不想回憶的過往。在朱元璋面前大夸特誇明朝的建設是多麼偉大,開創的新時代多麼有活力,這如何不讓朱元璋高興?
正所謂「明虧暗虧都吃的,唯獨無面虧吃不得」,放在官場上就是你說話做事儘力維護領導的面子,寧可送「高帽」,也不背後說壞話,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在官途上一片光明!
有一天呀,朱元璋正在批閱奏章,太監過來稟告說:皇上,有一個鄉下人,說是您的發下,想要見您。朱元璋一聽,很是高興,畢竟自從起兵到現在,都過去好多年了,好多家鄉人也是好久沒見到了。
朱元璋說:快請他進來。朱元璋還想這個人會是誰呢,就聽到這個人大老遠的在那邊喊:朱重八,怎麼也不出來迎接一下我呀。朱元璋一聽,心裡有點火,但又覺得畢竟是發小,也沒多大在意。
兩個人見了面,就開始聊開了,朱元璋就問一下這個人現在的情況,然後家鄉現在怎麼樣了,然後聊著聊著,就開始聊小時候在一起的事情了。
這個人說:朱重八,你還記得你小時候,你家裡特別的窮,但你又長得比較大,飯量也比較大。有一次,我們大家幾個一起烤紅薯,你好幾天沒吃飯了,就一口吃掉了一半,因為吃得太快,就給噎著。
然後多虧我猛的捶下你的後背,要不然,你早就給噎死了,後來我拿了水讓你喝下,你才好的,你還記得不?那個場景,我真是終生難忘呀,太有意思了。
這個人又繼續說,說了很多朱元璋兒時的糗事,朱元璋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突然朱元璋站起來,直接下令將這個人給拉出去砍了。這個人到死都沒明白,自己來找朱元璋,肯定能要到一些賞賜,剛才好聊得好好的,怎麼朱元璋就生氣了呢。
朱元璋另外一個發小,也聽說了這個事情,他也來找朱元璋,朱元璋也同樣接待了他,他就一直誇朱元璋,說小時候朱元璋就是大家的頭,大家都聽朱元璋的,他早就看出朱元璋從小就不一樣,肯定能成大事,當皇帝那是必然的。
朱元璋越聽越開心,也想起以前跟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的快樂時間,就直接命這個人進入了御林軍。為什麼這兩個人的後果很不一樣呢,前面那個人太沒有眼色了,朱元璋現在是什麼,是皇帝了!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哪裡能再講皇帝以前的糗事呢?所以,會說話,真的很重要!
職場中不少人憑藉拍馬屁得到了一步步的晉陞,而有些人卻因為清高沒有的馬屁覺悟,所以即便能力比拍馬屁的人強,上升的速度也遠遠不如拍馬屁的人。
好話是每個人都愛聽的,之所以有些人拍馬屁失敗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沒有拍對馬屁、沒有恰到時機的拍到馬屁,所以這才鑄就了失敗的案例。
在我們的歷史中,關於朱元璋就有這麼一個關於拍馬屁的故事,這個故事到底屬不屬實我們暫且不去辨論,我們只從這個故事裡去尋找道理就行了。
朱元璋小時候以及和阿貓阿狗的關係朱元璋出生貧寒,在元朝末年屬於最低等的那一類人,他以及他的祖上因為身份卑微的原因,所以是沒有名字的,平時只有一個姓加一個數字編號。
他的父親叫朱五四,而他小時候叫朱重八。
在排列戶籍的時候,他父親因為排列在54位,所以被記為了朱五四,而朱元璋因為在記戶籍的時候排行在第88位,所以被記為了朱重八,由此可見地位的低下。
當然在元朝並不是所有漢人都是沒有名字的,在元朝的漢人中其實也有三六九等,地位高的漢人仍舊能在元朝的朝堂上為官、也能坐擁著巨資,而地位低的就是如朱元璋這樣連擁有名字的資格都沒有。
當時朱元璋是在一個地位比較高、能擁有名字的地主家裡做放牛工作的,在放牛期間,他認識到了兩個小夥伴,一個小夥伴叫做阿貓,一個小夥伴叫做阿狗。
阿貓、阿狗和朱元璋小時候的關係是好到可以同穿一條褲子的,但是在朱元璋離開地主家後,他們之間就失去了聯繫,不過正所謂「人窮鬧市無人問,人貴深山有朋來」,在朱元璋發跡後,他們就把心思打到了朱元璋身上,想藉機謀一個富貴。
成為皇帝的朱元璋,可謂是富貴到了極點的,於是在朱元璋富貴後,阿貓、阿狗先後來到南京拜見了朱元璋。
拜見朱元璋的阿貓阿狗,以及他們最終不同的結局首先來到南京的是阿貓,雖然當時的整個國家百廢待興、南京也是在初建過程中,但是南京作為一座國家的都城,整座城池巍峨卻是讓他感受到了心潮澎湃的感覺,阿貓通過問路,最後來到了皇宮門前,讓守在皇宮門前的侍衛幫忙去通報了朱元璋。
阿貓在跟隨侍衛進入皇宮的時候腰板是挺得很直的,他一路抬頭挺胸,高高在上得彷彿一個大老爺一般,在他的想法中,以自己和朱元璋的關係,現在怎麼說也能謀一個大老爺大官的身份,所以就把自己的架子擺的很高。
在阿貓見到朱元璋的時候,他並沒有行跪拜禮,也沒有一個平民百姓面見皇帝的尊敬,他還沒等朱元璋的吩咐就一屁股坐在了朱元璋殿中的椅子上,直接跟朱元璋敘起了舊情。
在還有護衛在旁邊的情況下,阿貓如數家珍地和朱元璋說起了小時候的各種囧事,希望能喚起朱元璋對童年的懷念。
但是在和阿貓說話的過程中,朱元璋感覺到了渾身不舒服,朱元璋硬是忍著不滿聽完了阿貓在他旁邊的嘮叨,最後在阿貓說到讓朱元璋隨便給他一個大官做的時候,朱元璋的怒火終於遏制不住了。
朱元璋一直強忍的怒火在這個時候將他的臉變得猙獰起來,他狠狠地拍了一下身前的御案,下令護衛將阿貓拖出去砍了頭。
而阿狗在面見朱元璋的時候卻吸取了阿貓的前車之鑒,他將禮節做得很周到,他對朱元璋極盡奉承誇讚了起來,在說起和朱元璋的舊情時開始用上了各種誇張的敬語,生生將小時候的朱元璋誇獎了天命之子,他的馬屁拍的很恰到時機,使得朱元璋龍顏大悅,給阿狗賞賜了不小的官職。
這個故事雖然真假未朴,但卻是非常符合朱元璋的性格,朱元璋起於微末,所以他的身上有很多底層人物的特質沒有在獲得天下之後消除,仍深植在他的骨髓當中,他晚年殺了那麼多跟隨自己一起征戰天下的功臣就可以想見一般,不過朱元璋好殺是好殺,但殺的都是官員,他對尋常的老百姓還是不錯的。
所以說好話是與人交流最基本的東西,會說話的人能讓與他交流的人如沐春風,在與上級交流的時候,恰到其所的馬屁甚至能為工作的晉陞提供不小的便利,如果能隱而不露地將馬屁拍在上級的屁股上,絕對能收穫到他的好感,而盡說惡語的人就不一樣了,惡語一句六月寒,跟這樣的人交流,任誰都是感覺到不舒服的,沒直接翻臉已經是修養比較好了。話說朱元璋從小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靠放牛為生,與他一起放牛的還有兩個小夥伴,我們就叫他們小狗和小蛋吧。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日理萬機,十分繁忙,有一天正在與大臣們議事,忽然,太監走過來告訴朱元璋,說外面有一男子求見,說是你的發小。朱元璋一聽,太好了,正好閑來無事想回憶一下童年,快請!
此人便是當年的小狗,早已人過中年了,邊走邊嚷嚷,朱老八,怎麼還不出來接我?朱元璋也沒在意,畢竟從小都是一起長大的。他們寒暄了一陣子,小狗說,還記得你當年差點餓死了,我給你一塊紅薯,你吃完了差點撐得噎死了嗎哈哈哈。朱元璋的臉色變得很難看。小狗又當著眾人的面說,還記得當年放牛的時候,你沒褲子穿的事嗎?朱元璋徹底被激怒了,一聲令下,直接拖出去砍了。
不久後,又有一人來求見,此人是朱元璋另一個發小,叫小蛋。有了前車之鑒,這小蛋當然不會重蹈覆轍了。什麼話好聽說什麼,誇朱元璋是人才,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承蒙聖恩,天下太平之類的,把朱元璋笑的合不攏嘴。直誇他說的對,不要停。
很顯然,小蛋的結局跟小狗完全不同,朱元璋給了他一個美差,從此雞犬升天,再也不用放牛了。故事告訴我們,說話要有分寸,語言有時候就像一把刀子,不該說的話,寧可不說,也不要亂說。語言對人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物理傷害。
自古「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越是高級領導越喜歡被拍馬屁,要不然受到皇帝寵信的為啥全是拍馬屁的高手呢?什麼「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之類的話,千萬別當真,否則連死字都不知道怎麼寫的。
民間傳說朱元璋有兩個發小,哥仨都是窮光蛋,吃不飽穿不暖,只能給被給地主劉德家放牛,萬惡的地主劉德毫無人性,對三個小夥伴毫無憐憫,非打即罵。其他兩個小夥伴為了吃飯只能忍著,但朱元璋很有想法,他毅然投軍,反抗統治,最後成了大明開國皇帝。
兩個發小聽說當年的放牛娃發達了,喜出望外,決定跑到南京去討個官做,好歹咱們也一起放過牛,給咱倆一個「弼馬溫」做做,給皇帝養馬也行啊!
第一個發小跑去找朱元璋,見面就如同見了親人,滔滔不絕地講起了當初的患難故事:「你就是朱重八啊?還記得我不?我是小時候跟你一塊放牛的二蛋啊!咱們一塊偷人家胡豆,拿著一個罐子煮著吃,你還把罐子給打碎了還得連飯都沒吃飽……賞俺們一個官做吧!」發小越說越帶勁,朱元璋的臉憋得就像豬肝一樣,越變越紅,最後還是沒憋住火,直接把他拖出去砍了,這位仁兄到死也沒明白皇帝大人為啥發這麼大火。
另一個發小也來了,一上來就山呼萬歲,開口就把朱元璋一頓猛誇,說朱元璋當年就是一副帝王相,自己早看出來他不是凡人,這個人同樣提到了倆人偷別人胡豆的事情,但他是這麼說的:「想當年微臣隨駕掃蕩廬州府,打破罐洲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別人不知所云,但朱元璋知道他說的是啥意思,所謂「掃蕩廬州府」是說偷別人東西,「打破罐洲城」是說把罐子打碎了,「湯元帥在逃」是說湯全都灑了,「拿住豆將軍」是說還好胡豆在。同樣一件事,他說的就特別有幽默感和親切感,把老朱拍的舒舒服服。
就這樣,這個發小還沒開口討官做,朱元璋就大手一揮,賞給他一個肥差。
這個故事足以說明語言表達藝術的重要性,也給各位朋友提了一個醒,現實中與人交往千萬要「口下留德」,把馬屁拍的恰到好處,才有事半功倍之效果。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朱元璋有兩個發小,他們是小傻和小瓜。三個人從小在一起放牛,是放屁崩坑,撒尿活泥的主。如果不是發生以後的變故,三個小夥伴可能相伴娶妻、生子,割草、放牛到老的。
1344年是朱元璋的本命年,可能天意吧,朱重八不放牛了,(朱元璋)入皇覺寺當了和尚。朱重八當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鐘,不知不覺長成了英俊小伙了。
25歲時,朱重八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投身於反抗元朝的暴政。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
同年,朱元璋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把蒙古人趕到了捕魚海了。最終結束了蒙元在中國的統治。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某一天,朱元璋正在批閱奏章,太監老王覲見朱元璋說:有個鄉下人,說是陛下的發小,叫小傻,想拜見皇上。朱元璋聽罷,高興的站了起來,笑著連連說,快請,快請。
原來朱元璋從造反到成功稱帝,期間用了將近十幾年,現在的發小和自己都是中年人了,好多年沒見面了,說實話,還真有點思念的意思,畢竟,皇帝也是人吧。
話說小傻大咧咧的走進了皇宮,大老遠就嚷嚷著叫道:朱老八,還不出來迎我?朱元璋聽後有點不悅,但覺得發小大老遠來了,也沒在意。
兩個從小光屁股玩大的小夥伴,相互問候了各自以後的一些情況後,朱元璋問了一些家鄉的情況,兩個人不知不覺的談起了一些小時的往事。
小傻突然問朱元璋,重八,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烤紅薯吃嗎?那時你家裡窮的揭不開鍋,缸里無有隔夜米,鍋里沒有當天飯。你又長的高大,飯量特別大。
有一次,你可能好幾天沒吃飯了,咱哥仨剛烤好的紅薯,你一把搶過了兩個紅薯,三下五除二就吞了一個,也許吃的太快了,第二個一口就咬了多半個,一口氣沒緩過來,噎得你直翻白眼。不是我拍前胸,錘後背。你早噎死了,最後還是小瓜拿來水,才讓在喉嚨里的紅薯吞了下去。
小夥伴還在不停的說,但朱元璋卻面無表情,一臉憤怒,突然就下令把他這個小夥伴拉出去砍了?。
可憐的小傻,本來想找重八討個官噹噹,這回可好,到閻王爺那報到去了。
過了一段時間,小瓜來找朱元璋來了,小瓜可比小傻聰明,見到朱元璋後,極力的稱讚朱元璋是一代明主,功高堯舜禹,謀勝諸葛亮,拳打華南虎,腳踢鑽山豹,斬白蛇,誅蒼龍……。
小瓜一些場面話,說得朱元璋笑的合不攏嘴,博得皇帝的歡心,小瓜這次賺大發了,這個發小不僅沒有被殺頭,反而是加官進爵,被朱元璋調入皇宮禁衛軍,掌管整個皇宮的安全保衛工作。小瓜從此飛黃騰達了。
同樣是發小,為什麼兩個人的命運如此截然不同呢?說到底就是,小傻不看眉眼高低,朱元璋還是原來的那個朱重八嗎?揭老朱的老底,說老朱的糗事,小傻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你看人家小瓜,馬屁拍的啪啪山響,高帽帶了一頂又一頂,皇帝高興,小瓜得實惠。
(我是秉燭讀春秋,歡迎留言和點贊,喜歡就加關注吧!)
朱元璋出身低微,早年在地主家幫忙放牛,後來還到過寺廟打雜。朱元璋做了皇帝後,很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如果當眾揭他老底會有損自己的威信,所以對於從家鄉來的平民百姓大都拒而不見,但是有一天,當朱元璋正在與大臣議事,傳旨太監來報,說一個當年的發小老鄉前來求見萬歲。朱元璋也早收到呈報,聽此人的確與其他求見者的關係曾經不一般,也就想藉此炫耀一下自己的做了皇帝的威風,於是口旨宣那位老鄉金殿覲見。
來的這位老鄉正是當年一起與他放過牛,又種了半輩子地平民百姓,沒有見過皇宮這麼大的陣勢,在家鄉最多也就是見過個縣太爺的轎子和衙門口,他進殿後,看了看穿著官服的大臣們一個也不認識,更沒有看見朱重八(朱元璋沒當皇帝時的名字)。他知道朱元璋當了皇帝,所以估計著坐在正前面高台上那個穿黃袍的人就是朱重八,因為離著太遠,看不清楚模樣,就想走近點看個明白。
朱元璋問了一聲來人的姓名。這位老鄉一聽聲音確定是朱元璋,便當著大臣的面,大叫大嚷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又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嚨里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你忘了嗎?」
這位老鄉還在喋喋不休地嘮叨個沒完,朱元璋卻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這個窮哥兒們殺了。
這位同鄉發小聞聽朱重八(元璋)當了皇帝,無非是想為自己謀一份福利而已,只是一個鄉下人的說話方式與場合不合時宜,損傷了皇帝的自尊,招來殺身之禍。
後來又來了一個發小,這個人吸取了前者的教訓,跟朱元璋見面時專說一些朱元璋打仗時的如何威風凜凜的事,所以朱元璋安排他當了大官。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