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直要不要改?


言是百行之本。一個人的可愛人品主要通過其言行表現出來,所以,一個人要想事業有成,人生幸福,就必須做個會說話的人。

1、脫口而出的蠢話貽害終身。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是說,先去實踐自己想要說的話,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後才把它說出來的人,才能算是君子。

生活中,人們喜歡直率之人,是因為他們不會陰險。但直率不是不看對象不分場合亂講話。一言偏差能夠將自己陷入尷尬甚至絕境。

記住了,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言多必失,禍從口出。

2、把住嘴巴的「關」。孔子說:「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意思是說,一個人大言不慚,那他實踐起來一定很困難。

生活中,慎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涵養和修行,愚者常常暴露出自己的愚昧,賢者卻總是隱藏自己的知性。

記住了,不要輕易談論自己,議論別人,不要等失言又失人後才追悔莫及。

3、做言語的訥者,行動的敏者。孔子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意思是說,君子言欲遲而行欲疾。孔子把巧言令色看做小人所為,自然不喜歡言過其實的人。

生活中,受到言語攻擊時,最好的防衛網就是裝聾作啞,在沉默面前,所有的語言力量都會消失。

記住了,話到快時留半句,禮從真處讓三分。

4、只說該說的話。孔子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意思是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生活中,連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真相,更何況是小道消息呢?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就會弄出「三人成虎」的鬧劇。

記住了,向別人傳遞信息時,得先驗證其是不是真實、善意、重要,謹言慎行,方能接近真理。

5、低調蓄事,厚積薄發。孔子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意思是說,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大膽說話、大膽做事。國家政治黑暗的時候,大膽做事,說話卻要謙遜。

生活中,言遜,是用沉潛的態度隱藏自己的力量,明哲保身,以圖後進。

企鵝的沉潛原則,雪松枝杈彎曲的生命原理,告訴我們,企鵝沉潛是為了蓄勢,積聚破水而出的力量,雪松彎曲是為了減壓,滑落厚重的積雪。一味冒尖,容易遭人嫉妒。只有懂得藏鋒,於默默無聞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才能有更大的作為。

風過無痕攝有痕原創,歡迎點評轉載。


說話直,說明人性格直率,有什麼說什麼,心地藏不住事同時說話不經過大腦,一般也不會太顧及他說出話對其他人的影響,更多關注在自己怎麼想上面,甚至自己可能沒想就是習慣了這種自認為比較爽的說話方式上。

這種說話方式要不要改呢?個人覺得如果對他人有負面影響另他人不舒服了就一定要改,如果對自己有負面影響就更加要改了。

首先,社會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集合。

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人都需要開口與他人溝通和交流,如果說話過直,就會令他人很反感並不願意與你有下一步的交流。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例子,很多人被人稱:人品沒問題,壞就壞在那張嘴上,看到什麼說什麼,一點也不忌諱和避諱,沒有人願意和他交朋友,生怕他大嘴巴把一些不該說的都說出去。如果是你,你願意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嗎?

其次,說話直傷人傷己。

說話直,就容易拿自己的標準和要求去套在別人身上,然後去評價他人怎麼樣,就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衝突。而且在溝通時說話直就容易直擊他人的隱私和痛處,可能會導致氣氛緊張矛盾對立等等,如果情緒失控就會傷害他人甚至傷害自己。且說話直的人相對而言脾氣也較急躁,容易衝動,很可能導致肢體衝突出現,最後傷人傷己。

最後,說話直一般沒經過大腦過濾。

信息較為粗糙可能失真,容易造成以訛傳訛,導致流言蜚語的傳播。往往說一種人說話不經大腦通常就指的是說話直的人,凡事說話留顏面,這樣才不會因為說話得罪人。

現今社會,講求和諧講求協作,說話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友善令人舒服的說話方式幫我們贏得好人緣好機會,從而在這個社會增加話語權和提高實力。因此個人覺得說話溝通還是要講求一點技巧和方式的,不宜太直。如果你說話直,容易傷人,我建議還是適當的改一改,多學一點溝通技巧的好,與人為善,與自己為善。(當然對惡人除外,其實也要講究一點技巧的,一面自己受傷)


你說話直說明你坦率,是個沒有彎彎腸子的人。你要改正說話直,說明你已經為說話直而付出了代價。坦率地講:說話直並不是缺點,有話敢於直擊,敢於表明自己的觀點。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坦誠,那就不會有社會的複雜、人生的曲折、無限多的矛盾!在當下,還是要顧及周圍人的想法,所以,說話直就又成了得罪人的缺點。其實,你沒有必要刻意的去改正自己說話直的毛病,那樣的話那就不是你了。

但是,我還是建議你做到:

1.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即學會與人多溝通;

2.學會多聽少說,不是不說,說出來要擲地有聲;

3.每逢要說話,先停頓一下,快速分析你要說出的話所產生的後果,不要不負責任的亂說;

4.學會沉穩,這點是關鍵。


首先,說話太直不一定是個壞事。但同時,要清楚:與人溝通交流是一個帶有藝術成份的行為。我們面對的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不是機器,所以說,並不是只要自己說了真話,自己說的是對的,就忘記了說話、溝通所需要的藝術成份。

通常,認為自己說話直的,都是忽略了說話的藝術,還堅持自認為,而不自知,這樣,在社會上經常碰壁,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正文開始了:

01 中國是人情社會,情理並重

很多時候,情更多大於理,特別是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同樣是賣東西,賣同一件東西,兩個銷售講的內容都一樣,但語氣不一樣:一個與客戶溝通很有禮貌,耐心解答客戶的各種疑問;另一個顯得很不耐煩,神態也讓客戶覺得不舒服,雖然他們對於產品的介紹和問題的解答都一模一樣,但是客戶的感覺、感受會有天壤之別,最終的結果肯定是不同的。

因此,很多時候,並不是你講的沒有道理,你講的都對,很有道理,但是,我就是不喜歡你那樣的表達,我看著你就是喜歡不起來,你講的太對,我也不愛聽,也不願意聽!

所以,不要總認為自我感覺良好,你說話不講究時機、不講究場合、不講究說話方式/角度,別人可能連聽都不想聽,也達不到你說服別人的目的的,說的再對也白搭!

02 要換位思考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如果說話時候,不能站在對方角度,給對方面子,讓對方很舒服的接受你的觀點,那麼你說的再有理,也沒用,反而容易把事情給搞砸嘍!

那些遇到事總喜歡拿一句「我這個人沒辦法,就是說話太直了」的人,主要還是低情商的表現,這樣的觀點對自己的發展是沒多大好處的。因此,別拿西方那套東西來為自己辯護,咱們中國啊,這適合這些東西,看清楚現實才更重要。

03 讓別人更願意接納自己的觀點,真是需要下功夫去琢磨的一件事情

這裡有幾個注意事項可以參考:

  1. 先不著急否認別人觀點,多聽,與其互動,慢慢分析他的觀點,肯定有對的,也有不太合適的;

  2. 語氣舒緩,用探討的口氣去交流,而非辯論個你錯我對;

  3. 表達自己觀點時,多徵求別人意見,詢問是否合適,堅持一些該堅持的原則,放棄一些細枝末節不影響全局的爭論;

  4. 多肯定別人,給別人留面子,留餘地,求同存異,記住這不是辯論比賽;

  5. 人微言輕的道理永遠裝進腦子裡,身份、地位不到,很多自己的觀點最好不要輕易表達;

  6. 把自己工作做法,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強大到別人信任你,願意聽你的。

暫時先列這麼多吧,有關工作人際交往、職場口才訓練的內容,是有許多東西在裡面的,路飛樂意回答相關的一些問題,同時,我的主頁也將持續更新更多職場要關的內容。路飛不喜歡寫雞湯,也不會為了回答寫虛的,因為那沒什麼意義!只有一些比較實在的話,供您參考!

歡迎大家【關注】王路飛職場筆記,每天為大家分享思想認知乾貨、職場實戰話題。也歡迎大家留言,針對個人工作、職場遇到的實際情況提出問題,路飛會儘力整理成文章或視頻進行分享。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簡單的仗義直言同樣是不好的,只有懂得用對方喜歡的方式、能夠接受的方式說應該說的話才是正確的做法。關於仗義直言,這裡分享一下萃辰天心書院印竹、印安老師的《如是我說》中的一段對話:

印安說:

大凡有虛榮心的人,都喜歡聽恭維話,而不愛聽真話。?史記.商君列傳?曾言:「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所謂「諤諤」,就是仗義直言。

印竹說:

「一士之諤諤不如同體之沉默」。當我們自身能量還不足以去改變一個人而又不該去隨喜一個人的言行時,最好的選擇是沉默,因為「諤諤」如果不當機,也許會出現更壞的結果!

歷史上很多忠臣都是因為崇尚仗義直言而未當機遭來殺身之禍,當然,不去無謂的仗義直言不是怕遭來殺身之禍,而是遭來殺身之禍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必須有能夠清晰去判斷的智慧,也就是說不要去做無謂的犧牲,因為那樣於事無補。如果一個人或一件事未能因為我們的犧牲而獲得改善,那我們的犧牲便是愚痴的,為什麼會愚痴呢?因為我們的言行並不當機。

佛陀最大的智慧是佛絕不會去說不當機的話,哪怕是講法。如果他明知對方接受不了,還偏要去說去做,也許只是自己能夠獲得好名聲、別人的稱讚——稱讚他勇敢、稱讚他敢於仗義執言,但並沒有對事情改變了什麼,反而讓他想改變的對方造了更深的業,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如果是這樣,我們想想看我們的「諤諤」意義何在?

記得有一個知名的企業在招聘高管時曾有過這樣一個問題:面對你的領導,你是要說他喜歡聽的話,還是要說你應該說的話?有一位應聘人的回答非常之妙,他說:要用領導喜歡的方式說我應該說的話。這便是忠臣和良臣的區別,忠臣只懂得仗義直言,不懂得善巧方便,不懂得應機而說;而良臣常常是如語者,是善於把握時機,善於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說自己應該說的話,這是智者所為。

不是說仗義執言一定是對的,關鍵要看最後的結果,關鍵要看我們說出去的話有沒有效果。當然,說違心的話、阿諛奉承、假意恭維絕對不是良臣所為,那肯定是不對的、不好的,但簡單的仗義直言同樣是不好的,只有懂得用對方喜歡的方式、能夠接受的方式說應該說的話才是正確的做法。而在這個方面做得最好的莫過於佛陀了,所以我們要學佛,要學習佛的智慧、學習中道的智慧、學習般若的智慧!

萃辰天心書院,願國學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如是我說》是萃辰天心書院兩位極具智慧的老師的對談,從中能讓我們學習更多人生智慧,豐富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馬拉雅關注「印竹」老師,收聽音頻,也可以關注萃辰天心書院官方訂閱號「萃辰天心國學傳播」(cctxgxcb),收聽完整圖文、音頻哦~


謝邀。

說話直和不動腦子說話是兩碼事,性格直率和嘴賤也是兩碼事。現在很多人都拿無知當個性,拿毒舌當犀利,拿嘴賤當直率,拿刻薄當風趣,這些不是你以為的真性情,口無遮攔並不能成為你出口傷人的理由,其實這反倒是一種情商低和沒教養的行為。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一些話,比如我脾氣不好,你擔待著點。我這個人說話就是這麼直,你別往心裡去。但為什麼人家要容忍你擔待你?那人家要是也性格直是不是可以一言不合就錘爆你的頭?都互相覺得自己性格直嘛。不過人與人之間交流最基本的禮貌也要有吧?不要把不經大腦的毒舌當成個性卻毫不顧忌朋友的感受,無論是誰,都應該好好學學該怎麼說話才能避免傷害無辜的人,坦率不是說話不經大腦的傷人,個性更不是自私的表現。我們無法做到照顧每個人的感受,但我們起碼可以做好自己。痛快表達,是開口閉口把握得當,不是狂妄自大、自私自利,別搞錯了。

現在很多人都陷入了這個誤區,身邊毒舌的人越來越多,魯迅先生說:弱者,抽刀向更弱者。有些人並非真的情商低,而是根本不在乎別人的感受,甚至為了體現自己高人一等,不惜出口傷人,追求那種咄咄逼人的快感。

有人吃榴槤酥,就有人說:「榴槤這東西,臭得要死,沒品的人才會吃吧。」

有人買了新衣服,就有人說:「質量這麼差,難看的要死,你是什麼眼光。」

有人旅行曬照片,就有人說:「這有什麼好拍的,沒見過世面,而且你的腿好像又粗了。」

更有甚者,以為自己是天底下最幽默、最有趣的人。可是幽默是一種智慧,絕非人身攻擊。自以為是的「幽默」其實就是「毒舌」,而「毒舌」有的時候就是一種沒有教養的體現。如果你不能拿捏好毒舌和幽默的分寸,就別自以為是、自我陶醉了吧。

心胸狹隘的人通常出口傷人;善於嫉妒的人說話總是醋意十足;心理陰暗的人總是用尖酸刻薄的話來攻擊別人。

別再為自己肆無忌憚的口無遮攔找借口。別再把自己的「毒舌」、「沒教養」標榜為「幽默」、「性格直」而沾沾自喜了。


說話直要不要改,主要在於你直到什麼程度,如果不是出口傷人的話就不需要改了,然而大部分人所說的直都是說話不經過大腦,只顧自己一吐為快,全然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屬於披著耿直外衣的殺手!因為他們所謂的耿直的語言可能已經深深的傷害了別人,而他們卻全然不知,甚至還自我陶醉!如果的說話直裡面包含以下信息,建議你要改了,不然可能要挨打

第一,語言帶有攻擊性,比如為了達到你的目的,隨意的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語言攻擊別人,無論你是不是出於好心,都不應該這樣!

第二,語言帶有侮辱性,無論你出去什麼目的,都不能用侮辱性的語言。

第三,語言帶有否定性,即使再反對一個人,也不要先去否定別人的任何想法,即使在你看起來很荒謬。可以通過先肯定鼓勵然後再引導的方法,達到你的目的!

第四,挖苦諷刺嘲笑等所有負面的語言都不要說!

其實,總結起來,無論你的性子直不直,都不是用語言去傷害別人的理由。在以後要多多試著用正面的語言,積極性的,肯定的,褒獎的語言與人溝通,但絕不是讓你溜須拍馬,趨炎附勢,陰奉陽違等!久而久之,你就會讓周邊的人喜歡你!加油


有些人說話,有那麼幾句開場白有些時候真的還挺讓人討厭。比如,

「不是我說你,……」(是要說你了)

「我早就跟你說過,……」(事後諸葛亮也常這麼說)

「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當講不當講他都要講了)

「這話我說了你別生氣啊……」(惹你生氣的話馬上就來了)

當然還有跟你的問題有關的,

「我這人說話直你別介意……」(要說難聽的話還不允許你不開心)

這些鋪墊還真是讓人苦笑不得,經常挨了說還不能有意見,一反駁吧,人家說我早就鋪墊好了你這人怎麼這麼較真。此刻心裡無數MMP……

我記得Papi醬有一期節目就是專門說這些不會「說話」的人,你可以找來看,雖說可能略有誇張,但還是能引起思考。

所以我覺得你在考慮你自己的問題的時候也想想這些情況下你是什麼心情。

歸根結底,說話直和先說這些話鋪墊然後再吧啦吧啦說一堆不好的話是一樣的情況,就是不太懂說話的藝術,或者說,情商不太夠。

有些人會覺得說話直是心地單純,也有人覺得說話直是沒禮貌,還有人覺得說話直是沒腦子……其實,主要是看所處的情況,有些場合心直口快說了就過去了,大家都在開玩笑啦鬧啊不介意也沒什麼,有些場合比如跟領導長輩啊,跟一些比較敏感的人相處啊還是要注意一些。

如果你深受「說話直」其害,那你可能真的需要改了。畢竟人一點點長大受教育,老師家長都在教我們做人有理有節有度,做事三思後行等等道理。說話之前稍微考慮不是城府深也不是要你去說謊,就像有時候說話直也可能是一時腦門充血,但說出話來發現並不是自己真實的想法,的確欠考慮了。

所以啊,看你自己的情況,有必要的話就改一改,說話直這也不是錯,不是要你「改正」,而是要你「改變」,並且是改的更好。


聲明自己「說話直」的人,腸子是彎的——他用這句聲明取消了對方的「生氣權」,他有什麼資格不許人生氣?

人際交往當中的一個原則是尊重對方,不做令對方不快的事。既然知道自己「說話直」,那麼遇到人際交往場合,應該約束的是自己而不是對方。

法律上,醉酒以後犯下罪錯,醉酒不是減免理由。那麼,「性子直」是在清醒狀態下、自己知道後果的條件下說錯話,憑什麼人家要讓著你?

這種「毛病」,根本上不是性格問題,而是自己的文化修養和理論修養不足的問題。有足夠的修養,就知道什麼話得體什麼話說不得,什麼場合該說什麼樣的話。「急不擇言的病源,不在於沒有功夫想,而在於有功夫的時候沒有想」。


看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大不大,要是感覺說話直對自己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還是改了好;若是有辦法處理說話直造成的後續影響,改與不改也就不是那麼必要了;若是自己覺得說話直不好改了也挺好的


推薦閱讀:

TAG:社會 | 心理 | 生活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