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漸被證實,如何評價張獻忠?
隨著江口沉銀傳說被「拔雲見日」,張獻忠,這位曾被歷史時空淡忘的農民起義軍將領,又一次顯現在國人視野之中!
在此,霍小姐想用一種全新的個人觀點,來詮釋(評價)這位生逢亂世,刀尖舔血,暴力為王,戎馬一生的西北漢子。即張獻忠---一位徘徊在道德邊緣/不乏矛盾是非/功過頗受爭議的「時代主流,道德邊緣」式的人物!
因為明末清初張獻忠的革命/起義以失敗告終,所以深受其害之封建地主階層在史書上不吝用「狡黠,嗜殺成性,屠夫,賊寇」等兇殘貶損字眼來埋汰他!
又因為他是推翻封建明王朝腐朽統治的一支骨幹生力軍,在歷史發展上有其積極推動作用,所以當下教科書/學術界又稱他為「傑出的農民軍領袖」。
但是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決不是可用「好與壞」,「是與非」,甚至「黑與白」來簡單評價的!尤其生活在一個新舊更替、前途未卜、文明劫難、道德滑落、筆杆子敵不過槍杆子的動亂朝代。張獻忠的成長和人格,除了常人(由單純到複雜)之外,還由於被大時代浪潮拋到了「刀鋒浪尖」,加之「一將成名萬骨枯」、「勝者王侯敗者賊寇」等這些個充滿了殘忍(不人道)的戰爭鐵律(潛規則)影響,讓這位義軍領袖的人生觀充滿了矛盾/疑惑/不確定性,也使此名時代主流人物,更多徘徊在(善與惡,是與非)等道德邊緣!
也許他曾為此困惑,為之反思,但是那時農民軍將領與生俱來的狹隘性,讓他時常在深夜嘆息之後/輾轉反側。
善與惡並存:
揭竿而起之初,他除暴安良,殺富濟貧,群眾夾道歡迎,義軍日益狀大,老張一時躊躇滿志。直至遭遇殘暴清軍,老張毫不退縮,奮勇殺敵,這不可不謂之善。攻打四川(籌集錢糧)之時,地方(地主)激烈抵抗,文人多有微辭,而你死我活的形勢緊迫、讓老張理解/接受不了,於是沖沖大怒後,時常屠城殺士,雖有無奈之舉,但這不免落下作惡的把柄在!
粗與細同在:
軍事策略(為人處世)上與李自成相比,大碗喝酒,大塊吃酒,不擅文墨的張獻忠相對較粗,但如同三國名將---猛張飛一樣,老張也是粗中有細的。相傳曾有人在軍營中「張家長,李家短」,瞎說妄議。告密者要求老張按軍法砍頭治罪。張獻忠聞罷呵呵一笑,以自嘲口吻(人家是在誇老張比老李強呢),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成就與破壞幾乎相當:
四川成都平原本為衣食富足的「天府之國」,老張痛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財富不公平,近而殺土豪救貧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具有巨大破壞力的殘酷戰爭一旦開打,如同猛獸出山,洪水潰堤,已非個人之力能夠把控其在理想軌道發展,以致於富庶四川在多倫兵燹殘殺之後,白骨荒於野,民生水火中。
理想與現實常常衝突/懷疑:
明末清初(大時代背景下)農民階級的、狹隘性常常讓「老張」們滋生了驕傲自滿,腐化自私的思想,本來大夥拋家起義也罷,革封建地主的命也好,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平均分配財富,人人有田種」的理想國,但是到頭來卻兩極分化了,比如義軍將領一人妻妾成群,金銀無數,而兄弟們大多數還是兜里乾巴巴的「光桿司令」,這不僅導致軍心渙散,鬥志日消,也令老張時常陷入思想困惑和戰略被動之中∽∽∽
張獻忠,其他不說,只說一條,滿清屠完四川後,栽贓到張獻忠頭上,要知道,張獻忠在跟滿清作戰死後十三年,滿清才攻下成都,如果要說是張獻忠屠四川,那大概是張獻忠屠四川後的鬼魂在跟滿清作戰。至於說什麼歌謠當證據,也只能是滿清的栽贓,因為現在的四川人都是滿清屠完四川後外地移民過去的。
總評
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起農民軍的重要領袖。在明末聲勢浩大,席捲全國的農民起農民軍中,他領導的隊伍卓有戰績,稱雄一方,是 推翻以崇偵帝為首的朱明王朝統治的重要方面軍,也是李自成大敗後重整旅鼓的重要藉助和支持力量。他驍勇剛毅,慓悍頑強,又多謀善戰,機詐幽默。他的起 義,反映了革命農民的利益,而他的生活道路,又有明顯的農民階級的缺點和局限性。封建文人與資產階級學者,將他描繪為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嗜殺成性的神經病狂。解放後史學界發掘了很多為張獻忠辨誣的材料,逐步還原了他的真實面目。
張獻忠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張獻忠不僅敢於戰鬥,而且善於戰鬥。而在2010年召開的首屆「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全國學術研討會」上,不少專家也都肯定了張獻忠的軍事才華。
張獻忠既帶領苦難中的人民群眾起義,英勇反抗明朝封建統治階級,又領導農民軍中的愛國將士,奮起抗擊清朝滿族貴族入侵者。其豐功偉績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張獻忠在四川的統治沒有給任何一個階層帶來好處,他身上彰顯出來的人性之惡,是使其在四川無法立足以及使得四川這個天府之國在不間斷的戰亂中變得更加殘破不堪的重要原因。當一個喪失理性的人居於權力之巔時,他所能展示出的只是無比巨大的破壞性。
史書評價
《明史》:
「盜賊之禍,歷代恆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史冊所載,未有若斯之酷者也。」;
「惟獻忠最狡黠驍勍」;
「性狡譎,嗜殺,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
歷代評價
谷應泰:「獻忠無他技巧,止以陰謀多智,暴豪嗜殺,可乘之敝,正自不少耳。」
呂思勉:「獻忠系粗才,一味好殺,自成則頗有大略。」
中國曆來盛產野心家,為一己私利煽動仇視和冒險。從陳涉吳廣的寧有種乎開始。明末的造反顛覆了一個強盛的帝國,引入了一個長辮子的民族。張獻忠更是邪惡,屠盡川人,拉孩子兵,女人驅趕為性奴和人肉儲備。把這種人魔歸為起義,只是再次暴露國人的陰暗心理罷了。
張獻忠和李自成一樣,都是流賊罷了,他們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苦難比日寇來一點不差。元末朱元璋領導的才是實實在在的起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