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芳華》好看嗎?
二刷《芳華》,幾度淚崩,喚起太多兒時記憶。
十四歲前生長在軍馬場里,與片中部隊文工團屬性不同,氛圍與命運卻極類似,禮堂、大院、集體宿舍、革命歌舞,不能再熟悉。
2001年父親因個人志向主動脫離部隊到地方高校任教,周遭全是不解之聲。孰料一年後發生巨變,軍馬場猶如一條闌尾,於歷史洪流中遭遇突然割除,部隊不再管轄,地方不願接手,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兩萬多人卻被集體甩下車來,命運無處安放。
實際上,變化又怎是突然發生在那一年的呢,時代其實早已在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身上刻下印痕,回想起來,所認識的又何止一個劉峰,一個何小萍。謝謝《芳華》,讓人在這個按下加速鍵的年代體認自己的來路與去處。
與嚴歌苓的原著相比,電影進行了幅度不小的改動。關於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有一個規律是,中篇小說改電影相對比較容易,導演可以在故事上做加法,使其更加豐富飽滿,而長篇改電影相對是較難的,這是件做減法的事,一旦減不好很容易傷筋動骨,令故事喪失魂魄。這樣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
《芳華》電影與小說相比最大的變化之一,是小說里一帶四的故事改為了雙主角,肖穗子、林丁丁、郝淑雯的人物身世以及相互間人物關係,都有大幅減省。前半段的整體基調也是另外一種,原著中緊張壓抑,電影中歡快浪漫,在電影院的前四十分鐘很不適應。不過往後看反倒覺得構造出另外一種張力。
有不少聲音認為,電影前半段是在美化文工團生活,對此有另外一種看法。的確,這半部與原著相比整體氣息明顯不同,原著更為壓抑沉悶,帶著禁慾氣息。但這種改寫其實更富意味,這部分講人在環境中的異化,小說中的異化是順理成章,一望即知的,是對那個年代固有話語方式的一種單刀直入的解構,雖有力道,卻略顯直白,餘味不足。而在電影里,人在歡快亢奮的大環境中不自覺的異化,仔細一琢磨,才是細思恐極,張力更強,更有後勁。
- 《芳華》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是跟《老炮兒》相似的。這裡的某種角度,不是指風格,不是指故事,也不是指畫面以及電影本身說呈現的其它。而是指對於導演,對於馮小剛這個電影的創作和把控者來講的內心狀態。
通俗一些來說,什麼樣的故事,最能激發起創作和把控者的激情,讓他熟悉而又投入。毫無疑問,那就是他所經歷過的,有鮮明印記的故事,或時代。從這一點上來看,《老炮兒》如此,所以馮小剛演活了六爺;《芳華》也如此,所以他導出了屬於記憶中的,那個時代特有的味道。
2:創作是需要衝動的,無論是小說,又或者電影。《芳華》這部電影,可以視為一種別樣形式的回憶錄,當書寫者,開始從記憶最深刻的部分去尋找,去翻看的時候。這種創作的一切都會變的生動,而且很容易就融入感情,代入自身。
那麼,從電影這個藝術形式來看,其吸引人最基本的內核是什麼?毫無疑問,是情感。那些所謂的特效,大場面,精緻的畫面,都是錦上添花的屬性。只有灌注了真情實感的作品,才是經久不衰的經典。曆數那些經典的影片,認真品味,莫不如此。
3:除此之外,《芳華》的好看,還來自於它的「傷痕」。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大團圓結局。只有現實和帶給每個觀眾內心裡都會泛起的遺憾。從這一點上來說,它是真實的,不賣弄,不去做什麼花好月圓的設計。
恰恰這是看膩了花好月圓的觀眾內心中歡迎的東西。我們都活在現實當中,都有無力,都有無奈。都在做出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所以,當這些一一鋪陳在我們面前的時候,無論那一代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其實認真想想,《大話西遊》經典的笑中有淚也是如此。很多人說,當年看《大話西遊》是沒心沒肺的笑,如今經歷了滄桑之後,卻是撕心裂肺的哭。
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避命運。活著活著,就懂了。懂了懂了,卻無法訴說。當有電影能夠觸碰這種無奈的時候,一定是讓人記憶深刻,並感到爽快的!
我推薦《芳華》,它真的好看,它也在講述一種宿命。一段青春,無論選擇如何,結果怎樣,都是芳華。畢竟,我們走過!
今天剛看完第一遍。
看完以後的感受:倍感壓抑,萬千感慨。
對於這部電影而言:談不上好看,與其說它是一部好看的「」情節推動型「電影,不如說它是一部充滿了懷舊感和時代情懷的電影。它是屬於我們父輩們的青春歲月,是不同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一曲曲命運交響曲。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一度心底里存著這樣的希望:卑微如何小萍,應該可以在劇終最終璀璨綻放她的光芒吧,醜小鴨最終變成了白天鵝,灰姑娘最終遇到了她的白馬王子。但可惜,電影結局並沒有按照現代庸俗成功學的路徑這樣設計,卑微如草芥的何小萍瘋了,溫暖善良如天使般的劉峰殘廢了。他們被時代洪流裹挾的人生,幾度起承轉合,莫名其妙交叉,莫名其妙錯過,這是一種何等的無力感和荒謬感!
文工團解散了,一個時代結束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社會的大變革大轉型中,奇蹟註定只能屬於能夠精準地踩著時代節拍翩翩起舞的強者,而卑微如何小萍、劉峰等,面對滾滾向前的時代洪流,是更深的無力感和被裹挾感,他們註定僅僅是時代的底色和背景,他們唯一能夠聊以自慰的不過就是一個強者意淫出的一個「內心的安寧和平靜」而已。
電影的結局:同代人光鮮亮麗背景的映襯下,兩個似乎被時代棄置的邊緣人走到了一起,抱團取暖。這是一個無邊暗淡的結局,殘酷卻真實。這個社會沒有童話,更多的是無情的現實。
比起大人物、大事件之類的宏大歷史敘事,特定時代如浮萍般卑微小人物的命運沉浮更能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特質,這樣的敘事也很容易讓同作為普通人的你我產生感同身受一般的代入感。同樣,小人物的電影,也在提示著我們時代進步的另一面,不那麼鼓舞人心,但卻無比真實。在變革和發展的大主題之下,不再讓卑微個體的命運無所歸依,靈魂無所停靠,也許這是《芳華》帶給當下社會,和社會中你我的啟示之一吧!
很好看!中國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一些人把芳華當戰爭片看,我呵呵了,麻煩你出門左拐去看集結號好吧?芳華這個名字就是由青春年華而來,而那幫人的青春年華正處於戰火紛飛的年代罷了,所以不要用戰爭片的眼光去看待這部電影!
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看了這部電影,一開始一段舞蹈太長覺得很累贅,但慢慢劇情起來了才發現這個電影真的越品越有味,全劇的淚點很多,但最讓我濕了眼眶的還是當何小萍瘋了之後,忘記一切卻還記得與劉峰一起排練的舞蹈。在夜色中的路燈下她穿著病服翩躚起舞她是那麼的陶醉卻跳得讓人心痛!
那個年代的文工團何嘗不像現在的大學,同學之間小眼色勾心鬥角真的在出生社會之後就煙消雲散了,到了垂暮之年回憶起那些過去的歲月一些排斥過你的人一些羞辱過你的人一些幫助過你的人你還能歷歷在目嗎?
縱觀整個電影,前半段我抱怨著,告誡自己一定不要做一個爛好人否則就會像劉峰那樣被人當成理所當然,被人當成一張紙一個機器,直到你犯了一個普通人都會犯的錯,但在其他人眼中卻不會被理解被接受,從而你的人設崩塌你不再被人們記起!但到了後半段我還是想做回劉峰那樣的人,因為有何小萍那樣的女孩子喜歡著是一種幸運,因為真正善良的人是會心心相惜的。
(謝謝關注)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可以說這部電影純粹是一部爛到不能再爛的垃圾片,好人沒好報,二代各種享福的思路貫穿馮小剛從集結號、唐山大地震直至芳華。但事實是這樣的嗎?其實與《芳華》同題材的還有一部著名電影叫做《高山下的花環》。
看過《高山下的花環》的觀眾,都會牢牢記得「趙蒙生」這個榮辱參半的名字,在那個時代他幾乎是「紈絝子弟」的代名詞。當然,趙蒙生是肯定有真實的人物原型的,但是如果就此就輕率的得出結論,當時的高幹子女都是(或者大多都是)「趙蒙生」,那也是嚴重歪曲史實的,其實《芳華》這部電影同樣如此。
【影片中的趙蒙生,最後依然得到脫胎換骨】
實際上,當時大多數的高幹子女,和全國的同齡人一樣,滿懷報國之心,積極投身到自衛反擊戰中。
【優秀軍隊幹部的形象】
甚至有些人,還是動用了「走後門」這種方式,比其他人,增多了光榮捐軀的機會,也許這算是最崇高的一種「走後門」。
【《高山下的花環》中雷軍長的原型張志信】
解放軍第160師師長張志信,就是在戰爭打響後,利用「特權」把本來在華北集訓的兒子張力徵調到到前線,並要張力擔任最危險的偵查班長的職務,一次偵查任務中,張力為掩護戰友負傷,由於條件不許可,無法及時送到野戰醫院救治,不幸犧牲,臨終的遺言就是:「班長,請你轉告我的爸爸,兒子沒有給他丟臉。」直到這時其他戰士才知道他是師長的兒子。
【張志信為兒子後事上依然不搞特殊化,將張力葬於烈士陵園】
烈士毛曉東是解放軍第41軍副軍長毛余唯一的兒子,曾在全軍比武中榮獲二等功,因而被保送到解放軍大學深造,畢業之後成了全軍最年輕的連長。反擊戰中,毛曉東率部攻擊敵人陣地,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
【毛曉東和父親毛余】
烈士曲寧江是第41軍參謀長曲奎之子,對越反擊戰爆發後,參軍剛剛一年的曲寧江主動申請參戰,被部隊拒絕後,曲寧江直接打電話給父親「走後門」,強烈要求到第一線戰鬥,得到父親的批准。戰鬥中他所在部隊遭到偷襲,隨部隊轉移時遭敵伏擊,左腿、左臂被打斷仍奮不顧身掩護戰友繼續戰鬥,最後壯烈犧牲,時年19歲,被中央軍委追認一等功。
【曲寧江烈士】
烈士彭泓,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之子,反擊戰期間,彭泓擔任42軍偵查大隊隊長,為我軍偵查到大量情報,戰時既榮立二等功,在另外一次敵後偵查中,不幸犧牲。
烈士江魯平,廣州軍區副司令江燮元之子,參加老山輪戰,他率部為炮兵部隊提供坐標,偵查任務中,被越軍高射機槍擊中腹部,腹腸流出,江魯平忍著劇痛繼續戰鬥,直至最後犧牲。後追授二等功。
烈士趙幼林,其父原為廣州軍區後勤部政委,對越作戰反擊戰,趙幼林率部參加,在一次突擊作戰中犧牲,後追授二等功。
【事迹堪比經典英雄的姜利民烈士】
這些烈士中事迹最壯烈、功勛級別最高的高幹子弟,就是新疆軍區五七幹校政委姜永錫之子姜利民烈士。姜利民生於1952年,1969年調入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121師362團8連服役,當了7年排長,本來1978年就應該轉業,隨著中越邊境局勢惡化,他主動要求推遲轉業,並且要求到擔任最艱巨任務的連隊。戰鬥打響後,他所在部隊擔任攻殲據守越軍,為全師向敵縱深穿插撕開口子的任務。戰鬥中,所部遭遇越軍碉堡群,姜利民親自組織帶領爆破組,並前後親自用手榴彈、爆破筒等武器炸毀三座越軍暗堡。不幸在勝利在望之際壯烈犧牲,英雄事迹驚天動地,戰後被追記一等功,並被中央軍委授予「爆破英雄」榮譽稱號。
這還只是這種「特殊身份」英模群體的一小部分,除了他們,還有大批優秀的幹部子女,衝鋒陷陣在第一線,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40師副師長趙志雄之子趙傑昌烈士;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121師政委周開源之子周偉烈士;廣州軍區陸軍第55軍政治部副主任甄文林之子甄平烈士……如此之多的優秀兒女永遠長眠在祖國南疆的國門側畔的烈士墓地,化作護衛國門的永恆軍魂,還有許許多多幹部子弟在戰鬥中英勇戰鬥,光榮負傷,榮獲功勛。在這裡只能說一句,祖國沒有忘記你們,人民也不會忘記你們!對著這些二代的烈士們,馮小剛敢在他們面前兜售自己那點私貨嗎?
我的觀點可能與大多數人不同,我覺得《芳華》並不好看,甚至用心歹毒。
《芳華》用了絢爛的色彩,嬌艷欲滴的青春少女,卻時不時的想要告訴觀眾這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文工團這個看似積極向上的集體,實際上充滿了人性的惡毒。
第一,集體是骯髒的存在。文工團里的每一個人,看起來都積極向上,唱著積極的歌曲,但私底下都自私自利,只想著自己的前途:林丁丁為了自己的名聲和前途,就造謠劉峰想對她耍流氓;農村來的何小萍,以為進入部隊文工團了,就不會受人欺負,結果在文工團里還是受人排擠……身在集體里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是骯髒的存在,這顯然是概念先行了,未必就符合歷史事實。
第二,好人沒有好報。劉峰在文工團里被稱為活雷鋒,凡事都想著別人,好事、辛苦的事他都做,比如把上大學的機會讓給別人,為戰友打沙發,文工團的臟活累活他全部包辦,並且毫無怨言得為大家服務,結果呢?大家私底下嘲笑他是「活雷鋒」,認為這些事都該他做。後來因為林丁丁的誣告,劉峰被下放連隊,接著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失去一隻手,晚景凄涼。
在馮小剛的鏡頭下,所謂的父輩人的青春,都是充滿骯髒或私心私利的,每個人都只為自己的利益奔波,個別(劉峰)願意為大家服務和奉獻的人,下場都很糟糕;那些看不慣集體中骯髒事件的人(何小萍),結局也很糟糕。這向觀眾傳達的是赤裸裸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非常噁心。
另一方面,馮小剛鏡頭中,戰爭很殘酷,卻看不到為什麼要打這場仗,士兵們被莫名其妙拉到前線,莫名其妙受傷,戰爭打得莫名其妙,結束得也莫名其妙,似乎這是一場無關緊要的戰爭,對士兵們的努力和付出,如此輕描淡寫的描述,以至於我們看不到任何對老兵的尊重,在馮小剛的解構下,一切戰爭似乎都變得好不重要。
現在的馮小剛,已經成為真正油膩的中年人,其固有價值觀已經牢不可破,其電影敘述也經常陷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中不能自拔,沉溺自己過去的榮光或故事之中,完全不考慮時代的需求,一旦觀眾不能理解,他就大罵觀眾「垃圾」,不上道。
所以,儘管《芳華》的票房還不錯,但這依然是一部難看的電影。
小編我也是昨晚去看了芳華,不得不說,這樣老題材的電影帶來如此強烈的震撼實屬罕見,絕對稱得上大片。
《芳華》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這部電影更多的向大家傳遞的是真、善、美的思想,從價值觀上,是全人類都樂意接受的主題。但又不是像學齡前兒童看的動畫片一樣直接,無趣。
馮導給了我們更深層次的內涵,文工團的活雷鋒,自衛反擊戰的英雄,下海經商不太成功的小商販。主角的一生彷彿只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是善良,什麼是奉獻。而這一切又發生在新舊時代交替的節點上,其他的戰友更成功,更不能理解男主對真善美的堅守。再加上女主在大家的嘲笑和欺凌中對男主這份善良的執著,讓人觀看時不禁有些耐人尋味。
好在影片的結尾讓我們看到了更好的結局,兩位主人公過上了知足常樂的生活。
總之,《芳華》是一部震撼,美好的電影,口碑近期也是贊聲一片,相信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關註:【生活周邊小樂趣】
刷了《芳華》,很好。個人認為,可能是馮小剛最具歷史感的作品。
確實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整個片子大概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文工團的生活,尤其是舞蹈隊,有大量在練功、演出的場景,各種胸和腿,朝氣蓬勃,青春逼人。
但何小萍沒有,她胸不大,還愛出汗,別人總說她身上有味道。在舞蹈隊這樣充滿身體誘惑的地方,幾乎所有的女演員都有男演員或者其它部門的戰士喜歡和獻殷勤,只有何小萍沒有。
劉峰是整個文工團公認的活雷鋒,會木匠,會修手錶,會坐沙發,還會電工,什麼都會。但別人想起他的時候,是炊事班的豬跑了,讓他去抓。大家都說他是個好人,是活雷鋒,但文工團沒他不少,有他不多。
他們倆對整個文工團來說,就是過客,對文工團這個大集體來說,他們從未被接納過。
劉峰拚命做好事,都成了學雷鋒標兵,抗洪救災沖在前面,閃了腰。但結果是他被派去干美工了,不能跳舞了。別人都誇他好,讓他以為自己已經被這個集體接納了,和別人一樣了。
所以他終於鼓起勇氣向他暗戀多年的女歌手林丁丁表白,並且大膽的抱了一下,結果這一下,他之前努力建構起來的活雷鋒人設就崩了。從文工團被下放到了伐木連,辛辛苦苦多年,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型。
事後,郝淑文問林丁丁,政治部的幹事什麼的都抱過,劉峰抱一下怎麼了?林丁丁說,別人抱可以,他不能抱。為什麼呢?因為他是活雷鋒。
這個問題當然瞬間就讓人想起了阿Q的問題,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林丁丁只是說了實話而已。在文工團的人眼裡,劉峰所謂的活雷鋒,其實主要就是干修地板,打沙發,修表、修擴音器這種其他人都不願意乾的活兒的人。他干這些活兒給他贏得了文工團上上下下的好評,但並沒有贏得尊重。
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個木匠的兒子,是從農村來的。所以,他能進入文工團,就已經是天大的榮幸,是他改變命運的機會。但他沒有利用好這個機會。另一個機會是他被保送去上軍校,但他為了林丁丁,把機會讓給了別人。又錯過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一再錯過這些別人求之不得的改變命運的機會,最終卻落得個被下放到伐木連的下場,被打回原形,原因無非是他出身木匠家庭,來自農村,他的生活經驗經驗沒有發現和捕捉這些機會的能力,他的家人也沒有人告訴他。
所以,當林丁丁說,她以為只有錦江賓館和軍區首長才有這麼舒服的沙發的時候,就已經表明了他們不是一個階層。林丁丁知道什麼是好的生活,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資本,抓住機會,讓自己的未來和生活變得更好。而劉峰完全不懂,因為他們完全不是一個階層。
文工團是幹什麼的?是搞藝術的地方,是高雅的地方。劉峰在這麼高雅的環境里,卻搶著干別人都不肯乾的力氣活兒,說明他是個粗人,是個下等人。終於,他不切實際的愛情幻想被擊碎後,他被發配去了伐木連,真的干力氣活兒去了,回到了他自己的位置上。
懵懵懂懂有些喜歡劉峰的何小萍讓蕭穗子帶話給林丁丁,林丁丁對劉峰落井下石,她一輩子都不會原諒林丁丁。但她也不想想,人家需要你原諒嗎,人家care嗎?完全不需要,完全不care。
林丁丁在文工團的地位很穩,沒有人動搖得了,而且還一直有男兵對她獻殷勤,她也從中得到了吃橘子罐頭,拉練的時候有人幫她挑腳上的水泡這樣的好處。而何小萍從來沒有被文工團的主流接納過,也從沒人在意過她的感受。
在她試圖反抗卻被利用完了又拋棄之後,她也被趕出了文工團,去當護士了。從精細、高雅、人人羨慕的高端一下子變成了必須干體力活兒,而且還必須在戰爭爆發後上前線的低端。她終於也和劉峰一樣,回到了自己本來所屬的位置。
所以,文工團的生活對劉峰和何小萍這樣的人來說,就是一場脫離現實的夢。即便他們不是那場夢的主角,他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夢。而他們的夢是別人的現實生活,他們的人生巔峰和高潮在這場夢結束後就結束了,而郝淑文、陳燦、林丁丁、蕭穗子們的人生才剛開始,這還只是前奏,高潮還在後面。
劉峰和何小萍進入文工團的時候沒有人注意,走的時候也沒有人注意。劉峰離開的時候,只有何小萍去送了他,當何小萍離開的時候,已經沒有人送她了。但在文工團解散的時候,所有人都痛哭流涕,都對文工團戀戀不捨,卻沒有人提到過劉峰和何小萍。他們從來不屬於文工團,從來沒有成為文工團政委說的那種戰友。
戰爭來了,劉峰和何小萍稀里糊塗的上了前線,和石林峰這樣的戰士一樣。結果,當戰爭結束的時候,劉峰成了殘疾,何小萍瘋了,石林峰犧牲了。他們成了戰鬥英雄,但又有什麼意義呢?誰在乎他們?
蕭穗子和郝淑文多年後重逢,想約在海口的書店裡,卻恰巧看到了正在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劉峰。郝淑文為劉峰交了罰款,但也僅此而已。這時候的劉峰終於明白,他們是不一樣的,沒有再表現的特別殷勤,甚至是看到林丁丁已經發福的照片,也只是淡淡一笑。
而作為戰鬥英雄的劉峰和何小萍再次重逢,卻是在邊境上的烈士陵園,淡淡的,帶著一些苦澀,一些辛酸。相比在蕭穗子和郝淑文在書店裡喝著咖啡聊天的重逢,劉峰和何小萍的重逢是在小火車站的座椅上,落寞,孤獨,他們抱了一下,也就各奔東西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片子就是一碗毒雞湯。劉峰、何小萍、石林峰們拼了命進入了郝淑文、蕭穗子、陳燦們的世界,以為從此可以過上和他們一樣的生活。但現實無情的碾碎了他們的白日夢,哪怕他們的夢其實已經很中國夢。
整個片子的前三分之二其實就是在用文工團的生活重演《陽光燦爛的日子》。但作為這個故事的敘述者的,不再是馬小軍這樣的大院子弟,而是蕭穗子這樣的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小資產階級。
所以,她能用更為冷靜的眼光看待前面幾乎是狂歡式的文工團生活,也能用略帶一點同情的語氣敘述劉峰和何穗子的遭遇,甚至還有些分析和反思,雖然那些分析對整個片子的節奏毫無意義,對觀眾理解這個故事也只能起反作用。
也正是這個敘述角度的選擇,讓文工團里的人明顯的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非富即貴的精英階層,正在遭到政治壓迫但終究會迎來翻身的那一天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從低端來又回到低端去的劉峰和何小萍。
醜小鴨即便和小天鵝一起廝混過,醜小鴨的未來也只是成年的鴨子,而不會變成天鵝。只有生來就是天鵝的人,將來才會變成天鵝。劉峰和何小萍、石林峰們就是那些醜小鴨。這是他們無法擺脫的宿命。
《芳華》:第一批55後已經開始拍「小時代」了
編者按:劉峰是個善良的暖男,卻並不是雷鋒;助人為樂也並不等於集體主義精神。充滿各種紅色文化經典符號的影片,卻講述了一個「小時代」 的青春故事。歲月靜好的懷舊故事,是55後今天令人遺憾的藝術表述。
《芳華》,與其說是歷史敘事,不如說是歷史解構,是馮小剛、嚴歌苓合作的一部55後版《致青春》。無論是浩浩蕩蕩的文化大革命場景,還是驚心動魄的流血戰場鏡頭,或是讓人各奔東西的大裁軍,都不過是給小人物情感一個表達的舞台。人在歷史中,時代作用於人,人卻與時代無關,都不過是一介漂浮的芳華罷了。
但弔詭的是,這批唱著「一條大河」、「英雄讚歌」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長大的人,從小被教育要承擔歷史責任、創造新時代的人,卻用「芳華」這個柔美的詞來回憶自己美麗的青春。真不知道是歷史鑄就了這樣一群人,還是這個心靈雞湯式的小時代,已經重新書寫了歷史。
樂於助人≠雷鋒
電影以文工團為背景,講述了幾個人物的生命故事。男主劉峰是個樂於助人的「活雷鋒」,在所有人都嫌棄女主何小萍時,他主動予以其幫助,陪她練舞;把學習提乾的機會讓與他人;吃破餃子、做沙發送人……但他卻因為對心儀女孩林丁丁的一次「觸摸事件」,幾乎被整個隊伍唾棄,下放至伐木連,而後在戰場上負傷,最後只剩下何小萍的不離不棄。他的人生命運,因從「活雷鋒」稱號的神壇被趕下而徹底改變。
「活雷鋒」這一稱謂帶有鮮明的革命時代烙印,但電影中一句旁白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既表明了何小萍對劉峰的態度,也是創作者對「雷鋒精神」的理解:革命烙印被簡化成了善良屬性。
「雷鋒精神」這一「過時概念」,最明義通俗的表達是《雷鋒日記》中的一句話: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
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可以看出雷鋒對同事、事業和發展中的問題的理解,絕不只是「做做好事」這麼簡單。《雷鋒日記》中就寫過這樣一件事:
今天,戰友XXX在隊列當中稀稀拉拉,九班長看見後就發了火,好頓批評,可是XXX同志置之不理。下操後,XXX同志說:「九班長態度粗暴,我懶得聽他的。」
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有人說:「九班長的脾氣不好,有事愛發火,他的心可是好的。」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夠正確。毛主席說過:「真正的好心,必須顧及效果」。抱著好心而又好對同志發脾氣的人,常常是效果不好。既然效果不好,這好心又表現在哪裡呢?這好心給革命、給同志又帶來了什麼好處呢?
這件事,我認為九班長應該對XXX同志進行耐心說服教育才對,在列隊中對XXX發態度,達不到教育目的。我們都是階級兄弟,應該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雷鋒日記》1961年7月2日)
積極幫助同志,在雷鋒那裡並不只是有困難時幫幫忙,還有著幫助同志克服缺點和問題,共同進步,甚至還提醒自己要注意工作方法,避免情緒。這一促進他人共同進步的方式也曾給雷鋒遭來冷言冷語,說是「班裡出了個馬列主義者」,這些都不免給他帶來消沉情緒,之後在與指導員的談心提出並克服(《雷鋒同志在部隊的成長——彙報提綱》1963)。
從這裡可以看出雷鋒與劉峰的很大不同:雷鋒的樂於助人並不是,或並不僅是出於人性的善良,更是他將從自己童年經歷中蓄積的階級情感,投身到革命事業中。他要求自己為人民服務,對同志「春天般的溫暖」,也幫助同志克服困難和缺點共同進步,對於自己和同志的個人主義情緒,都如「秋風掃落葉」。
但劉峰卻只是源於善良,是「對別人好,我自己也開心」的心態。這不是「雷鋒精神」,倒更像當下流行的「中央空調」般的「暖男」。但這種溫暖卻是無力的,最典型的是,劉峰明知道何小萍遭到了其他人無厘頭的欺負,卻不吱一聲,不提出批評,只知道默默地陪她練舞,這根本無法真正幫助何小萍,也對團結進步沒有半點好處,不過是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在何小萍心中的溫暖形象罷了。
影片想要用一個「人格化」的劉峰去解構雷鋒,卻暴露出其對雷鋒精神理解的片面與淺薄。但這種片面和淺薄,不正是與當下的時代相契合嗎?友愛同志、共同進步、為人民服務,被簡單包裝成了「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再迫不及待地把這一理解套在雷鋒身上,急於將其趕下神壇。但別忘了,《雷鋒日記》中的雷鋒從來都不是神,是個有血有肉有情緒有思考的人,更是一名對自己提出很高要求戰士。
服從組織命令≠集體精神
隨著劉峰被下放至伐木連,何小萍對集體精神的理想與追求也隨之消散。她開始消極應付組織里的任何任務。在高原慰問騎兵連的演出中,她為了拒絕重要任務,故意裝病,偷偷掉包了溫度計。但當政委得知真相,不僅沒有主動去關心何如此做的原因,放棄作為政委最基本的思想工作,直接採取了將計就計的辦法,將何小萍架到模範的位置逼其承擔演出任務。可以想見,這場舞蹈後,何小萍完全可以重新燃起對這個集體的一點希望,但政委又毫無解釋地宣布了對她的放逐。整部影片,對集體的描述就僅僅是:文工團里大家工作和生活在一起、劉峰等人的溫暖幫助,以及隊長、政委等領導權威。
不少人藉此反思了集體主義——在集體中壓抑了個體自由與情感,依靠著空洞的口號與神化的人物勉強結合了起來。一旦空洞的精神寄託崩塌(毛主席逝世),或是將一些重要人物趕下神壇(「活雷鋒」劉峰因「觸摸事件」被下放),這種集體精神就蕩然無存,個體解放與自由就隨之到來。
但這一號稱集體主義的敘事本身就背離了集體精神,不過是集體中的個體敘事。一個對比是,《紅色娘子軍》是《芳華》所述年代的文藝作品,其中一個重要場景是,吳瓊花因為復仇心切,違抗組織命令,開槍打傷了南霸天,破壞了戰鬥部署。組織上對吳瓊花進行了處分,支部書記洪常青隨即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告訴她應該克服個人狹隘的復仇觀念,樹立消滅封建剝削制度、解放全中國的理想,因為「無產階級只有解放了全人類才能解放自己」(在最近的翻拍中,這段被簡單刪改成了「違反了組織紀律」)。在洪常青的一次次教導下,吳瓊花逐漸成長為成熟的敢於為集體犧牲的無產階級戰士。
《紅色娘子軍》中洪常青與《芳華》中的政委,在相似位置上,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也表現了兩種對集體的理解:是集體中相互幫助,正視並克服個人的問題和困難,認清共同的敵人,促進思想精神和行動上共同進步;還是或以威權打壓,或以巧妙方法避免觸碰個人問題,只空頭談一個虛化的「集體」,最後被套上個「忽視、壓制集體中的個人情感」的帽子。
顯然,後者是影片(當然也是當下大多數人)對集體的理解。
正因為影片所述的這種集體精神是如此經不起深究,文工團解散,集體合唱《駝鈴》的場景,就被不少人認為是影片的敗筆——大家明明心中早已各有所歸,卻表現出一副戀戀不捨的樣子,而對於分別悲情的演繹,更是浮誇不已,大寫尷尬。各個人物告別的不是集體,而只是自己的一段人生經歷。同樣,片中生硬的集體書寫,也根本不是集體精神,更不用說集體主義了。
敢於犧牲≠英雄
對戰爭的描寫可以說是影片的亮點:1979年,戰爭爆發(然而片中沒有說明是哪場戰爭,根據歷史,可以知道是1979年中越邊境戰爭),劉峰到前線作戰,何小萍也到了前線醫療點搶救傷病。
其中一場六分鐘槍戰,刀光火影,血肉模糊,堪比美國大片《拯救大兵》。卻始終看不到敵人是誰。在這場戰鬥中,劉峰勇敢衝鋒、不怕犧牲,甚至渴望犧牲。旁白里說:
因為只有犧牲,他才能成為真正的英雄。
只有成為真英雄,他才會被寫進歌里傳頌。
只有被寫進歌里,林丁丁在每次唱響英雄曲目時,才會想起他。
此時,《英雄讚歌》想起,似乎在懷念一個「烽煙滾滾唱英雄」的英雄。但這樣的劇情,明明想讓大家聽的是《我的歌聲里》……
最後,沒有犧牲的何小萍在被授予英雄稱號後瘋了,醫生用「凍久了的大白菜一放進屋就容易爛」輕易地解釋了過去;一心想犧牲成為英雄的劉峰卻只是失去了一隻手臂,在之後市場經濟的歲月里艱難維生。一切似乎充滿了諷刺。
《英雄讚歌》出自電影《英雄兒女》,講的是抗美援朝時期,王芳的哥哥王成在一次戰役中犧牲,她長歌當哭,就想以歌唱的方式緬懷與寄託自己對哥哥的紀念和崇拜。而後王芳才知,王成並非自己的親生哥哥,在戰火硝煙中她與自己生父相認,卻絲毫沒有動搖對哥哥的感情。
與1979年的對越戰爭的性質不盡相同,抗美援朝是反抗帝國主義的人民戰爭。這一點我們可以姑且不談,當王成舉起炮筒沖向敵軍堡壘時,念的是為了勝利,為了人民。本身是與劉峰一心想求一死,成為英雄被心愛的姑娘傳唱的想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於是影片中,《英雄讚歌》內核完全變了,變為對個人純粹的抒情。但英雄本就不是一兩個人,在那些頌歌里唱的也是為了人民事業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而這個實質,被逐漸忽略了。英雄也蛻變成了西方式的個人英雄主義,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那一兩個人的,那麼其餘人的犧牲,就是無謂了。(歪個樓,按照時代背景,此時應吟唱的,應該是《血染的風采》,這就不知是不是導演的疏忽了。)
大時代的青春≠小時代的芳華
最終,影片尾聲,那些曾經浩浩蕩蕩的時代退去,「活雷鋒」劉峰在只能出賣體力勞動勉強維生,甚至不惜向城管送煙「通融」;高幹子弟搞起了房地產生意,隨身帶的錢比劉峰三個月收入都多;何小萍精神病康復,最後和劉峰過著「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生活,用影片里的話說: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原諒不願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就讓熒幕,留住我們的芬芳的年華吧。」
美麗、知足、溫和,這一系列的形容詞,充滿著歲月靜好的想像,整部影片的懷舊氛圍也無異於此。無論是跳躍的大長腿、歡快的游泳池對時代想像的突破,還是沂蒙小調、草原女民兵這些經典舞蹈片段,美麗的場景、懷舊的濾鏡下,我們看到的不過是把如今小時代的個人情感,套上了革命年代的外衣來呈現。整個影片的主線是不同幾個人物的個體命運:思念家庭、追求時尚、戀愛、單相思、尋找情感寄託……卻唯獨沒有看到時代精神在人物身上的體現,更沒有看到人物在時代里的作用與力量。
這些並沒有超出當下大多數校園青春片的主旋律。
但同樣是青春描寫,真正坐落於《芳華》所述年代的作品,《青春之歌》《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冰山上的來客》等等,青年人的婚戀與情感,都承載著時代責任,他們不僅被時代所塑造,也在用自己的努力改變時代。他們心裡的不僅僅是自己心路歷程的小時代,更是要為之奮鬥的大時代。
電影《青春之歌》拍攝於1959年,講述對命運悲苦企圖自殺的女大學生林道靜,在新派學生余永澤的開導下重獲新生,又在共產黨人盧嘉川的啟發下投身革命事業,參與「12·9」愛國運動的故事
這部影片最為弔詭的是,難以想像經歷了想像中的大時代的55後,已經開始以小時代的筆法,用這樣一個製作精良、票房喜人的鴻篇巨製,去描寫那段歷史了。都說這是一部要帶著長輩去看的電影,我卻不敢。姥姥曾是一名鋼鐵工人,帶著技術隊里的一群男技工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鍊鋼煉鐵的技術突破,當了多次「三八紅旗手」。我想,如果有人僅僅用「芳華」形容她那如戰鬥般的歲月,她會拍案而起吧。
作者:盧布
編輯:耄耋
美編:黃山
土逗原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