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河洛指的哪裡?


我不清楚,身邊那些人究竟是打了長生的疫苗嗎?究竟有沒有打這個不清楚,反正自己要想清楚,河洛地區那肯定是黃河和洛河流域。

關鍵這個地方還要誕生文明,還要能養人。可不是養羊,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都不行。為什麼說不行呢,不行!羊和人是有區別的。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參考一下,這個洛河邊上有什麼。對了,有一座山,秦嶺余脈熊耳山。…

那邊的你想搶河洛呀,那黃河首先你喝不了黃河水吧,黃河繞一圈都躲著你走。黃河為什麼繞著你走?心裡沒一點逼數嗎?把黃河都弄成黃的了。

另外洛河呢,邊上是有熊耳山的,北邊是崤山。

你想把他弄過去,首先你得趴在地上用你的蓋把這兩座山扛過去。

做不到吧,做不到就老老實實的。

河洛之間在哪裡呀?這裡誕生了悠久的河洛文化。河圖洛書,河圖洛書被稱為宇宙魔方。開啟了我們中國中華民族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和你們沒關係啊!

你認識這紋的是啥嗎?

因為你不是河洛文化的範疇,你壓根就不認識這些東西。


有人說河洛之間在涇河、渭河、洛河之間,我不禁啞然失笑,九年義務教育白學了嗎?就算眼睛再瞎,也該知道河洛指的並非三條河啊!

那麼,河洛指的是哪些和呢?根據老夫夜觀天象,推古算今,原來這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洛指的是尼羅河。河洛之間呢,便是中亞和北非這塊兒地方。

看來,司馬遷這小太監還是有點兒本事的,竟然對其他文明的碩果,也是了如指掌,實在是令人欽佩。

河洛之間的這三代之居,又是哪三代呢?

第一條代,很明顯就是尼羅河沿岸這一代。在尼羅河水的滋養之下,古埃及文明率先世界成為最古老的文明,並且修築了諸多偉大的古迹。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輝煌的金字塔,以及神秘的帝王谷。

第二條代,便是位於美索不達米平原的兩河流域這一代了。也是在兩條河流的孕育之下,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並創立了最早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

第三條代離這個地方有點兒遠,在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作為後起之秀,古希臘文明高度繁榮,在文學、戲劇、雕塑、建築、哲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所以同志們啊,以後說話還是要過過腦子,不要讓自己無腦的言論招致別人的嗤笑。自古至今早有定論的事情,怎麼到現在你紅口白牙就隨意翻案了呢?黑,要黑在點兒上,要不然只會讓自己跌份兒。


南洛河古稱:「雒水」。起源於陝西省華山南部與藍田縣秦嶺箭峪側木岔溝。

北洛河古稱:「洛水」,全境皆在陝西,流經大荔、宜君、黃陵、志丹等地。

而司馬遷《史記》:「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以為中嶽」。而並不是「皆在河雒之間」,「嵩高」也不是嵩山,因為在漢以前就沒有中嶽嵩山和如今的中嶽嵩山是兩碼事。

首先在漢以前,西嶽是指吳岳山,中嶽是指華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那時可沒有嵩山。 而司馬遷的嵩高為中嶽是指華山。「嵩」在這裡不是嵩山,而且形容詞,古文字中「嵩」通「崧」「崇」。崇高為岳,古代用嵩高也形容衡山和恆山。這些古文獻中記載頗多。

即便不管是洛還是雒。首先都源自陝西。

先說北洛河,北洛河流經之地,其中就有司馬遷的家鄉韓城,韓城古稱「夏陽」「龍門」,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另外韓城是西周武王封子的地方,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傳)封於韓,食采於韓原一帶,稱韓(侯)國(並非戰國的韓國,有可能是有血緣關係)。而大禹又是夏朝的創立者,大禹的地盤又是與韓城(夏陽)隔河相望的山西的陽城。《孟子·萬章上》載「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古本竹書紀年》載「禹居陽城」。可見夏朝名字的來源於大禹一生最重要的治水地「夏陽」和「陽城」。而韓城以北的黃陵縣又是華夏始祖黃帝的陵寢,而黃土高原又是黃帝的誕生地也是黃帝部落早期的主要活動區。黃陵北部不遠又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先進的城市遺址距今5000——4100年佔地438萬平米的石峁古城遺址,四周又有十幾座同時期的衛星城,這個遺址又和夏朝時間吻合。而韓城(夏陽)的南部的陝西白水縣又是文字始祖倉頡的故里。白水南邊的大荔縣又是古人類距今20萬年的大荔人遺址的發現地。韓城(夏陽)的東部不遠又是山西距與夏朝時間吻合的「陶寺遺址」。綜合遺迹可看出河洛文明的河洛就是陝西北部的黃河與洛水。

再說南洛河(雒河),起源地是陝西華山南部和藍田。先不必多說212萬年的藍田猿人,僅這地區「華胥故里」就能說明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西邊就是著名的仰韶文明早期最大的遺址「半坡遺址」和著名的「姜寨遺址」。而姜寨遺址又是最早的銅的發現處,旁邊的仰韶文明最大城市遺址6000—5000年前的西安楊官寨城市遺址,就不多介紹了。而仰韶文化遺址,河南1000處,多為中晚期,陝西2040處,一半為早期。

而「華夏」一詞來源於華山和夏陽。可見三代之居的河洛是指的陝西北部洛河與黃河周圍。

司馬遷的洛水不是雒水。河南除了歪曲史書內容和改變史書的字詞,遺迹證劇卻拿不出來,僅有的二里頭遺址,卻被國家文物總局否定為夏都,洛陽古稱「雒邑」並非「洛邑」。如今為了爭經濟利益,不僅捏造歷史給自己貼金,連祖宗給的名字都改了。


這個問題,因為洛河發源於陝西,而陝西境內恰巧有一條流入渭河的北洛河,所以有的人就出來佔了。話不多說,逐條上證據。

一,三代之居,陝西北洛河與黃河之間尚無三代都城。洛陽附近南洛河與黃河之間的河洛盆地中有夏都斟潯,商都西亳,周成周,王城。

二,古時伊洛聯用,陝西境內無伊河。《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逸周書·度邑》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敢問此處洛字指北洛河?荒謬!

三,洛汭二字文獻常用,汭字指兩河匯流。北洛河入渭水,兩河交匯有什麼?南洛河入黃河,交匯處於鞏義西,交匯處有二里頭遺址和西亳遺址。除此之外還有伊汭做旁證,伊河匯入洛河,同入黃河。

四,某些人言,自曹魏前洛字專指北洛河,雒字指南洛河,從不混用。那麼,周公營建的是假洛邑?光武帝改洛陽為雒陽,說明原名就是洛陽,難道光武帝穿越到曹魏之後了?

關於夏商兩代的歷史文獻 古本《竹書紀年》載:「(夏王朝)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逸周書·度邑》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史記·夏本紀·正義》云:「《商書》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尚書註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康五弟與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史記·吳起列傳》言:「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史記·封禪書》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間」《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論語》:「殷因於夏禮」, 《史記·封禪書》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間」《漢書·地理志》河南偃師條下有班固自己註:「屍鄉,殷湯所都」。《元河郡縣誌》:「偃師西亳,湯都也」 《水經注·洛水》引闞駰曰:「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亭是也」。


看到此提問和提問者,此人和另外一小撮,經常交替發送類似的問題,並自問自答,相信後續還會有一大堆的和此帖沆瀣一氣的地域黑,造假者,看似引經據典實則欺世盜名,當你駁斥的他無話可說時,便把你拉黑不讓正確的人發言,不然便對你要麼謾罵,要麼胡吹要麼發貼攻擊。然後繼續造謠或黑別的地方,當然他們還會不停的交換同一話題,交換頭像或更換名字,然後再給他們同類人進行點贊,甚至無恥的以大師互稱,假象性地讓大家看著一大堆的點贊數,其實都是自欺欺人。一肚子男盜女娼。


近年來,由於國家層面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很多城市開始把文化作為自己對外宣傳的名片,深度挖掘轄域內的文化歷史根源,力爭擦亮文化招牌。在這個過程中,關於「洛水」是不是指北洛河的爭論出現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在眾多關於歷史文化歸屬區域問題的爭論之中,為什麼這個「河洛」的爭論顯得特別突出呢?

這是因為「河洛」文化,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是中原正本文化的淵源,是華夏民族文化意識的重要分支之一,更是我們國家文化信仰之本——儒家學派的核心地區,龍門石窟就是一個有力的見證(地處洛陽)。

這下我們明白了,「洛水之爭」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文化歸屬之爭。那麼,太史公筆下的「河洛」到底指的是哪裡呢?其實很明確,指的就是黃河和洛水之間,以洛陽為中心的一片地區。

至於有人非要說洛水指的是「北洛水」,是站不住腳的。理由如下:一是,「三代之居」中的「三代」,指的是夏朝、商朝、周朝。

根據各種歷史典籍的記載,在夏朝到周朝這一段歷史時期出現的文字信息和文獻資料,都沒有關於的北洛水的記載。這說明,在夏朝、商朝、周朝,北洛水在國家和文化層面上來講,還沒有進入當時世人的視線。

二是,《史記》提到洛水的時候,有時候寫作「洛」,有時候又寫成了「雒」,這是因為,《史記》在每一個朝代,都被當朝的儒生修訂過。每一個朝代的儒生在重新修訂古書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帶上了當朝的痕迹。

比如中國皇帝文化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避諱皇帝的名諱、屬相等等,這就是「洛」 、「雒」混用的原因了,有時候「洛」與當朝皇帝的名諱或者屬相衝突,就會被改寫成「雒」。

所以,「洛水」就是洛河,這兩個字的混用,不能作為洛水指的是「北洛水」的有效證據。

三是,我們國家對兩條河流並稱指代的意義,有著約定俗成的方式。比如「江漢地區」,指的是長江和漢水交匯的地區,長江是主幹流,漢水是枝流。

又比如「江淮地區」,指的是長江和淮河交匯的廣大地區,這裡長江是主幹流,淮河是枝長江是主幹流,漢水是之流流。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觀點,洛水指的是北洛水的說法,那麼北洛水是現在的渭水一代,河洛一直以來的稱呼,應該是「河渭」,而不是「河洛」。

綜上所述,河洛的「洛」,指的就是洛水,就是黃河和洛水交匯的地區,是我國古代很有名的「河洛郎」出現的區域。一直以來,一個人擁有「河洛郎」的身份都是很有自豪感的,身份就代表著文化基因。

很有意思的是,現在東南亞國家所稱呼的「河洛郎」,指的確實福建一帶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啊,福建人多半是有洛陽人南遷組成的。所以福建人大多是「河洛郎」的後代啊。


此話出自《史記·封禪書》:

「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岳各如其方,四瀆咸至山東。」

先來說說「三代」,毋庸置疑是指「夏商周」三個封建王朝。

【夏朝】

由「五帝」末期過渡而來,當時文字尚未成熟、未有記載,只是口耳相傳編纂成書。在如今的考古學不斷向前推進,一一都得到印證。

開國之君為「大禹」,居「陽城」(今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告成鎮王城崗,位於「潁河」上游,潁河發源「嵩山」)。

帝太康(啟之子)都「斟鄩」(伊洛平原地區、今河南省洛陽巿偃師市岳佃路「二里頭遺址」)。「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洛汭,洛河流入黃河處,今河南省鞏義市。

末代帝桀也定都「斟鄩」。

【商】

「甲骨文」的誕生,使歷史有了明確記載,有據可尋可依。

「商湯」虜「夏桀」,建立「商」,定都「亳」(bo,今河南省商丘市谷熟鎮西南)。

帝「祖乙」遷都「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後又遷都「庇」(今邢台廣宗沙丘平台一帶)。

帝「盤庚」復居「亳」。

末代帝「辛」(商紂)也居「亳」,有說晚期遷於「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南部淇河邊)。

【周】

「周武王」滅「商紂王」,建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灃水東岸)。

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

末代「東西」兩周分治。

再來看看黃河在歷史變遷中的改道。

現在研究下「文言文原句」:

「昔三代之居」中「之」,為「結構助詞」,譯為「的」。

「河洛之間」中,「之」為「助詞」,「無實義」;「間」,方位詞,表示一定的空間或時間裡。如,田間、人間、夜間。

所以,「河洛之間」之意應為「黃河旁和洛水邊」。洛水為黃河支流!

則:

「河」指「黃河」,「洛」指「洛水(河)」、今天的南洛河。

「河洛」具體指「黃河中游及略帶下游 跟 南洛河流域」!

歡迎探討!一起暢遊!


謝邀。我試著撥開迷霧,給大家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這裡的「河洛」指的是「黃河」和「洛河」,這個「洛河」指的是位於陝西的「洛河」,屬於「三川」之一,所謂「三川」,就是關隴地區的「渭河」、「涇河」和「洛河」。 《國語》記載:「涇、渭、洛,出於岐山也」。《辭海》中對「洛河」詞條的解釋也是「指陝西的洛河,屬於渭河的支流」。

清代王筠的《說文句讀補正》說:「許君(許慎)但說陝西、甘肅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從水也。段玉裁《小箋》說:「自魏黃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絕無混淆,黃初(220~226)以後乃亂矣」。 可以確認,有人把「河洛」中的「洛」解釋成發源於陝西商洛流經洛陽的「洛河」是不對的,因為在司馬遷所處的西漢武帝時代,「洛陽」一直是寫作「雒陽」,「洛河」一直寫作「雒河」,陝西的「洛河」和河南的「雒河」是分的很清楚的。

現今的河南「洛陽」,在西周初年叫「雒邑」或「新邑雒」,是武王滅商後才新建的關押殷徒和控制東方的兵站,戰國時代改名為「雒陽」,一直到三國時期才改名為「洛陽」。為什麼改名為「洛」,就是關中人把本屬於自己的「洛」帶了過去,因為河南人百分之七八十是關中人的後代。在關中地區,像「商洛」「洛川」「洛河」等帶「洛」字的地名是很多的。包括現在鄭州、新鄭的「鄭」也是來源於陝西渭南的「古鄭國」。

我們用《史記》中記錄的與「洛」「雒」有關的三個案例來詳細解讀一下:

一、《史記·河渠書》記載:「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里閑。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翻譯後說的是:西漢武帝年間,從今陝西澄城縣狀頭村引洛水灌溉今陝西蒲城、大荔一帶田地。渠道要經過商顏山。這裡土質疏鬆,渠岸易於崩毀,不能採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勞動人民發明了「井渠法」,使龍首渠從地下穿過七里寬的商顏山。這裡面的「洛」顯然是指陝西的「洛河」。

二、《史記·秦本紀》記載:「厲公二年,蜀人來賂。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塹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翻譯後說的是:秦厲公和秦簡公先後在黃河和洛水西岸修築長城,用以自守,史稱塹洛長城(「塹」是長城的別稱)。據考證這段長城南起於陝西華陰縣東南華山腳下小張村,向東北行經華陰廟東北,過沙渠河直達渭河之濱,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縣黃龍山麓。很明顯,這裡的「洛」說的還是陝西洛河。

三、《史記·夏本紀》還有記載:「荊河惟豫州:伊、雒、瀍、澗既入於河,滎播既都,道荷澤,被明都」。這裡記載的很清楚「豫州」的是「雒」而非「洛」。這個案例也反證了河南是「雒河」而非「洛河」。

最後我們再根據司馬遷的這句話的出處完整的解讀一下。 司馬遷在《史記·封禪記》的原話是這樣的:「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間(閑),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岳各如其方,四瀆咸在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軼興軼衰,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其禮損益世殊,不可勝記。及秦並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這是一個完整的小段,是司馬遷隨漢武帝去泰山封禪路過豫州祭祀嵩山時的一段感慨,核心是說祭祀祖先和山神的好多禮數都失傳了。這裡的「三代」肯定代指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無疑;「四瀆」是指的黃河、長江、濟水和淮水;這裡的「五帝」指的是炎帝黃帝等五個上古先帝,秦漢帝王都有在雍城(現在陝西鳳翔)祭祀五帝的傳統,同時漢武帝也在橋山黃帝陵專門祭祀過軒轅黃帝。大家都知道,夏的都邑在山西;商的都邑在河南;周的都城在關中。如果說「河洛之間」指的是「陝西洛河」到「黃河」之間,那太史公說夏商周都邑在「河洛之間」該作何解讀呢?

答案就在《史記》的注釋《正義》里。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解釋說:「夏禹先後建都於陽城、平陽、安邑、晉陽;殷商先後建都於亳、偃師;周先後建都於酆、滈、河南;都在河洛之間」。唐人已經注釋的很是清楚:夏的都邑在陽城、平陽、安邑、晉陽,均在山西;殷商的都邑在亳、偃師,這裡的「亳」目前還有些歧義,有說在河南,有說在安徽亳州,偃師確認在洛陽;周建都於豐京、鎬京和河南(這裡的「河南」應該指的是「黃河之南」的東周都城雒邑)。

《正義》注釋的最後一句話很關鍵:「都在河洛之間」!意思很明白,就是說山西、陝西、河南的這些都邑都屬於「河洛之間」。其實「河洛之間」的「間」也好,「河洛之閑」的「閑」也好,這個「間」或者「閑」的意思並非我們現代漢語的字面意思,而是指陝西「洛河」流域和三省「黃河」流域的「間閑陸地」,也就是指的晉陝豫的三角地帶,是較大範圍的「河洛地區」,這裡也是仰韶文化最為密集的區域。

「中原文化」脫胎於「渭水文明」,「河洛文化」濫觴於「三川流域」。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渭水流域的關中平原是中華民族最為核心的發源地,是仰韶文化的源頭和核心,是炎黃故里,是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夏商周由此發端,這裡是最初的「中國」,也是最初的「中原」,最初的「華夏」和「中華」一詞的源頭。隨著秦漢隋唐等中原王朝在關中的崛起和東進,中原的範圍才進一步擴展到汾河平原、伊洛平原和廣闊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關中平原的面積接近5萬平方公里,汾河平原是5000平方公里,而洛陽的伊洛平原呢?只有500多平方公里,面積只佔關中平原的1/100,而且並非富裕之都。張良曾評之曰:「洛陽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里,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

「關中自古帝王州,長安自古帝王都」。關中自古號稱「陸海」、「天府」,自秦修建鄭國渠後,更是富甲天下。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獻「連橫」之計時稱頌關中曰:「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張良言劉邦贊關中曰:「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鴻門宴時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

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有人意淫「河洛文化」的核心在洛陽,這明顯是一種謬論。以長安為中心的「三川流域」才是真正的「河洛文化」的核心,是真正的中國之根。

探尋歷史,正本清源,我是清樂堂,歡迎大家多關注交流,請多指正。


推薦閱讀:

TAG:史記 | 中國歷史 | 西安 | 洛陽 | 夏朝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