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這個詞的來源是什麼?
夏朝存在於傳說中,目前還不能確定,不過周人肯定認為夏朝存在,並且認為夏朝是商朝滅亡的,而周人又是夏人之後。這些在《尚書》「八誥」都有反映,代表了商末周初的觀念。從此之後周人就自稱「夏人」。之後西周推行分封制,夏人分散到全國各地,與被征服部族融合,夏人進一步擴大。
至於「華」的來源,有的解釋為「華胥」、有的解釋為「華族」、有的解釋為「華山」,這些其實都是錯的。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華」和「夏」當是音近而假借使用,即使到今天這兩個字韻母也是一樣的。所以「華夏」其實就是「夏」的意思。「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當然也是後人的解釋。
「華夏」作為一個詞使用是在春秋時期,有時候也只稱「夏」,對應的是「四夷」「蠻夷」。這時候的「華夏」從部族概念開始具備了政治共同體概念,並且往往和「中國」等同。周人集團就是華夏中國,而周文化系統之外的就是蠻夷戎狄。之後的秦漢王朝直到現在,也都習慣以「華夏」自居。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我們自稱中國,也稱作是炎黃子孫,同事也稱作華夏,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不絕的文明古國,對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目前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尚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偽孔傳將其解釋為「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
在先秦時代,華夏僅為周王朝的代稱,同時凡遵周禮、守義之諸侯國人,也稱為華人、夏人,通稱為諸華、諸夏,不遵守周禮、不尊重周天子、非周「王母弟甥舅」的諸侯國則被視為「蠻夷戎狄」,縱使是周王族的吳國,不守周禮[11]及稱王的舉動,一樣被視為「蠻夷戎狄」。
比如作為軒轅黃帝後裔的郯國,時而被視為「中國」,時而被視為「四夷」;同是軒轅黃帝後裔的莒國、邾國,被魯國視為「蠻夷」,而同是周王族後裔的晉國被魯國視為「兄弟」。
先秦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裔」作為四方,相對而言。與四夷對稱,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左傳》「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一語,華、夏同義反覆,華即是夏。 在漢族誕生之後,「華夏」便成為了漢族的代名詞。
作為華夏子孫,應該明白華夏二字的本義,尤其是我們中華民族中「華」是表示什麼?依據《中華字通》分析下華夏二字,供大家參考!漢字隱含無數有價值的文化信息。漢字有通過字形、字音進行「自定義」的功能,這種「自定義」是通過造字的原始表象定格下來的。因此漢字成了「活化石」,隱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許多文獻資料中查不到的歷史懸案,可從漢字中尋找他的脈絡,華夏二字究竟是記錄人物特徵,還是記錄時代特徵,可以從二字的本義去得到答案。
華華崋(化huá huā huà)是花的本字,華是由華簡化而來。繁體華是由草的省形「艹」和垂的省形變化為「」會意而成的字。草「艹」表示草木;垂「」表示草木花朵兒下垂,開花授粉,是花的意象寫照。借「化」聲表示花變化快,花樣多,完善「華」的意義。1965年簡化為「華」,是由「十」和「化」會意而成。「十」表示我們中華十全十美,或者說花樣多,繁花似錦;「化」表示我們中華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如美麗的花兒是草木的精華生化而成,化即標音又會意。崋是由「山」和垂的省形變化「」會意而成的字。「山」作為歸類符號,表示山峰;垂「」表示華山陡峭險峻,垂直縱立的山峰。崋因山頂有「蓮花池」而得名「華」,後崋和華二字合一,均有華美花美之意。
夏夓(下xià)為繅絲織綢的過程。「」為下的古文,既標音又會意,織綢過程是從經線的的尾端(下端)開始織到經線的始端(上端);「目」為經線和緯線織成方形綢布,古代織綢經線較短,繞在固定的方框上,織出綢緞不長,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現在成卷;「八」表示分開經線來穿緯線;夓中頁兩側的手「臼」表示雙手穿梭引導緯線,「夂」表示繅絲過程(見夂字解),所以,夏(夓)為繅絲織布的過程(禹為蠶蟲吐絲的過程。禹建立夏朝,大禹治水,滄海變桑田,夏朝是我們華夏民族養蠶織綢的大面積推廣時期)。因繅絲織綢需要潮濕溫暖的氣候環境,一年的第二季,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這個季節屬於溫暖潮濕季節,適合繅絲織綢,所以稱「夏季」。紡織織工最明白,織布需要什麼樣的環境?不明白可以去紡織車間去體驗下,就知道為什麼夏和織布有關聯了!
華夏一詞中「華「」應該是用來修飾夏的。夏是人們會繅絲織綢,穿上了綾羅綢緞,人們從野蠻,穿獸皮、草遮體,到穿綢,追求美的時期。所以,從夏開始,人類文明有了較大的進步。經歷了炎黃(用火--飲食從生食到熟食的進步);堯舜(窯洞--居住從游牧到定居);到華夏,禹為吐絲的蠶,夏為繅絲織綢,人們過上了追求美的文明階段。關於華夏由來,上古就有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蚩尤原來是炎帝的大臣,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他想獨霸天下,於是聯合苗氏把炎帝從南方趕到了逐鹿,自稱南方大帝。炎帝帶著,部落超倉慌而逃,向黃帝求援,黃帝下令重整軍隊,與蚩尤進行對壘。蚩尤對抗炎黃兩個部落,但是依然威勢不減。經過多次戰爭,據說黃帝利用太極圖推演戰事,然後打敗了蚩尤部落。炎黃部落和蚩尤部落最後合起來,尊黃帝為共主,華夏部落形成了。
另一個傳說就是關於夏禹治水成功,被推選為首領。以大禹為代表的夏後氏獨領風騷,盛極一時的部落,加上夏後氏以華山作為自己的活動中心,所以他們又被稱為華夏族,而我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建立,所以華夏的民族,因此而來。
關於華夏的說法一直爭論不休,華夏是民族的別稱,他們認為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華夏族,定居在華山之周,夏水之旁,所以得名華夏。這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多元化的民族,慢慢的發展成了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有就是華是華山和黃河中下游為中心的華族,夏是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的夏後氏為夏族。長江和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所以華夏族由此而來。
文/紅雨說歷史
這個問題是民族起源問題,也即產生其他問題的根本問題,所以無論是說什麼或是怎麼說都是可以的,反正是不可證明的,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對和錯,只要合理的都是對的,根據「華夏"這兩個字理解,"華"指華美的服裝,"夏"指廣大的國家,我理解,在炎帝和黃帝那個蒙昧初開的時代,人象野獸一樣生活,基本是赤體披髮,以食野果蟲蛤為生,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後來隊人,氏發明了火,可以吃熟食,這對人種進化是極為重要的,一者食物中的細菌和病毒被燒死了,人吃下去是安全的,二者食物易嚼易消化,這是文明最重要的一步,二一個是織布技術的發明,據說是黃帝的妻子姜嫘氏發明了織布,從此這族人就穿上了衣服以御嚴寒,在赤體時代,不要說漫長的嚴冬,就是春秋兩季,有時也非常寒冷,那麼那時人是如何抵禦寒冷的呢?我認為主要還是靠身體硬抗,人也好,動物也好,都是個適應器,只要吃飽肚子,還是能抵抗嚴寒的,皮膚會適應寒冷的溫度,動物不穿衣服不也能活嗎?但這一來必導致壽命大大縮短,上古時候,人的壽命未必比一匹馬的壽命長很多,至於後來又學會蓋房子,用火取暖,又發明了織布,人類在通往文明的道路上離動物越來越遠,所以"華夏"之意,為"穿衣服的大國家",是周朝人對炎黃聯合部落的稱謂,而在周朝以前,並沒有"華夏"一說,此說最早見於《周書、尚書、武成》中所謂"華夏蠻貉,罔不率俾",意為華夏國對那些四周落後民族,他們是極為尊崇的,因為那時他們還在赤體時代,華夏國是周人稱謂,當時人自稱"夏"國,即大禹的兒子啟建立的一個統一的類似於現在國家的聯合體,這個聯合體是炎黃建立的,他們夲來是兩個部落,後來炎帝部落善於種糧食,吃喝不愁,但黃帝部落強大,歷史上頭一次入主中原發生了,黃帝部落從陝西入侵到炎部落,雙方合併,黃帝善戰,又統一了東邊的蚩尤部落,又征服了南方的九黎族,形成一個大聯盟,不過在堯舜時代,水災頻繁,河流不暢,洪水滔滔,堯舜帶領部民,到處遷徙,從陝西到河南,從山西到河北,到處躲避洪水,後來大禹治水,掘通黃河,理順汾洛謂水,洪水不復為害,立下大功,有了威權,中原各部族,無不聽命,大禹實在是第一個把權力傳給兒子的大王,是家天下的開始,啟只是個承接者,他把他的天下叫"夏",意為"廣大",都是穿衣服的種群,與四周部落明顯不同,故被周人稱為「華夏",至於「中華"一詞,最早見於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建國綱領中,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話,此中華已非華夏之意,是指當時所有的中國人,包括各歷史時期被漢化的少數民族,但主體還是當年的華夏族。
這個名詞的來源一直是不算太清楚的——雖然定義方面很清楚:
「華夏」一詞,至少代表了自西周王朝開啟,到伴隨著「中國」的國家概念之產生,以及國家與民族走向統一和穩固,「華夏」代表了中國最早的民族概念之成型。
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
但是,我們不免得要問一下:為什麼一定要用「華夏」這個名字呢?
用「夏」字,好理解,因為我國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叫夏朝,而代殷的周朝又自稱自己是「諸夏」,但是「華」又是怎麼一回事?
在夏商以前,我國歷史上並沒有一個朝代叫「華朝」。而所謂的黃帝母親/曾祖母「華胥氏」,也只是在《國語》《世本》《列子》等書里一筆帶過,而且還帶有神話色彩。因此,我們無法從一個氏族部落,一下子聯想到一個國家名字的定義,這點確實是挺尷尬的。
所以,搞清楚「華」字的起源,是對「華夏」之理解的極端重要一環。
一、華,本義為何也?我國的文字,具有完整的系統性的,目前只有殷商的甲骨文,因此,探尋字詞的本義,我們第一手還是從甲骨文去研究比較好,然而,很遺憾的是:目前甲骨文里是否有「華」字,還存在爭議。就算有,其本義似乎也不好定義:
按照甲骨文辭典的解釋,「華」字的本義只是指一棵樹上盛開的花朵,就是「美麗」,或「好看」的意思。
那麼,「華夏」=美麗的夏國嗎?
這個,還需要更多方面的論證。
二、華與夏的後世詮釋雖然甲骨文沒法傳遞足夠的信息給我們去了解「華夏」的本義,但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曾經與殷商人一起生活了幾百年的周人,他們的後世詮釋,是理應獲得認同的。因為,沒有比他們更加了解殷商人與殷商文化以殷商文字的人。
所以,周人對「華夏」的詮釋,我們不能輕易否定。來看看吧:
《尚書·堯典》:「蠻夷猾夏(蠻夷侵佔中國)」。
《尚書·康誥》:「肇造我區夏(創造了我華夏)」
《尚書·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註:有夏,即華夏)」《尚書·立政》:「乃評我有夏,式商受命(華夏繼續商祚,此處強調周的正統性)」
從以上的周人自稱來看,周人完全把自己當成是夏人、夏國,這個結論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華」了?
《左傳·襄公十四年》:「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 。
《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這句話是有代表性的,因為說這句話的人「駒支」,是「姜戎族」的首領,犬戎的一支,自稱「四岳」之後:
犬戎族的首領稱中原諸國為「華」,說明「華」與「夏」的意思一樣,在那個時代,就是中國/中原/西周及其諸侯國,還有民族的總代稱。
這裡也充分的說明了,那個時代的人們,是有清晰的國家/民族概念的,不是模糊的,也就是史書上說的「華夷之辯」、「夷夏之防」是真實存在的。
也所以,「華」字與「夏」字義同,當無疑問。
三、華與夏的諸多定義,到底哪一個最準確?華字
《尚書·顧命》:「牖間南向,敷重篾席,黼純,華玉仍幾」。
黼純,fǔ chún,指用白黑絹製成花紋,作邊緣的裝飾。
又《爾雅·釋器》註:「『緣謂之純。』知黼純是白黑雜繒緣之,蓋以白繒黑繒錯雜彩以緣之。」
而「仍幾」,則是指案幾,桌子一類。
很明顯,「華」的確就是彩色、華麗、美麗的意思——華玉就是美玉,同「華服」、「華章」。
也就是說:
「中國有禮儀之大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的解釋:
是完全正確的。
「華夏」=美麗的夏國/夏族/夏人。
華,指華服、漢服。夏,指中國,指大國。
四、考古發現印證「華夏」是民族的共同認同概念
《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
「臣邦人不安其主長而欲去夏者,勿許。何謂「夏」?欲去秦屬是謂夏」。
譯:臣屬於秦之少數民族的人,對其主長不滿而想去夏的,(法律上)不予准許。,那麼,什麼叫「去夏」?答:想離開秦的屬境,稱為去夏。
「真」臣邦君公有罪,致耐罪以上,令贖。何謂「真」?臣邦父母產子及產它邦而是謂「真」。何謂「夏子」?臣邦父、秦母謂也。
譯:「真」臣邦君公有罪,應判處耐刑以上,可使贖罪。
那麼,什麼叫「真」呢?
答:臣屬於秦的少數民放之父母生子,以及出生在其他國的,稱為「真」。
那麼,什麼叫「夏子」呢?
答:父為臣屬於秦的少數民族,母親是秦人,其子稱為夏子。
《睡虎地秦簡》是出土於湖北雲夢縣的秦墓竹簡,其主人名叫「喜」,是一名秦國的地方官員,負責法律方面的職務。
這批竹簡是他的工作「日誌」,也有少部分是他的個人「日記」。記載中反映了他曾經服過秦的兵役,所在地方叫「洞庭郡」,這個郡置史書不曾有載,可能是始皇在定鼎天下設「三十六郡」後又增設的。
值得留意的是:這片地方,自先秦時代起,到整個400餘年的兩年,都是史書上所說的「武陵蠻」的聚居地(推測為蚩尤的族人,「三苗」之後)。
「喜」的日誌中反映出了秦帝國對「夏」的認同,及在當地的民族政策與少數民族思潮:
1、「去夏」=離開秦境,說明秦人自認為「夏」——華夏即中國,毫無疑問。
2、在「洞庭郡」的少數民族想離開秦國,說明秦國在當地似乎不得人心。
3、秦人為了統治及融合少數民族,採取了通婚政策,允許少數民族男性娶秦女以組成家庭而入籍華夏。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與證明,「華夏」的來源是清清楚楚的,就是「美麗的華夏/夏國」之義,這顯然是出於周武王伐紂,又周公以《周禮》而大治天下以咸服,從而產生的民族自信,以及融合猜匯而形成的文化理念。
首先,和夏商周的夏朝沒有關係,夏是周朝的自稱,也自稱為諸夏,而稱周邊少數民族為四夷。
其次,華與夏是一個意思,叫中華、中夏都行,有時候也說華夏。而不是華是一個意思,夏是一個意思。
最後,華夏在古代是指中原克己守禮,尊崇周禮的族群,而在近現代是對中國多民族的統稱,中華民族。
請關注本人頭條文章,五代十國和宋朝的歷史小文,謝謝。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95d18d3d5c53bffc77130ff49c6cbb28", "vname": "", "vid": "v02016660000bcqc70klbum96saos0q0", "thumb_width": 624,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49.35, "h": 416, "subjective_score": 0, "w": 720, "file_size": 4882646}, "normal": {"duration": 49.35,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24, "file_size": 3216063}}, "src_thumb_uri": "93060007b4c65de0041a",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92fa001146abcb65765e", "vu": "v02016660000bcqc70klbum96saos0q0", "duration": 49.35, "thumb_url": "92fa001146abcb65765e", "thumb_uri": "92fa001146abcb65765e", "md5": "95d18d3d5c53bffc77130ff49c6cbb28"} --}
華服之美謂之華,禮儀之盛大謂之夏,所謂華夏就是華美盛大的國家。華夏民族是以上古時代黃帝、炎帝兩大部族融合部分南方蚩尤部族的百姓而逐漸形成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就叫夏朝,取禮儀盛大之意。嚴格意義上夏部族只是以華夏民族共同體的共主身份治理天下,各部族實際處於一種半獨立狀態,這些臣服於夏王朝的半獨立部族被稱之為諸夏。其後商、周兩部族相繼崛起成為天下共主,但諸夏之名被保留了下來。
秦始皇滅六國一統華夏後廢分封行郡縣,華夏民族不再是由一個個文化上想通,但政治上彼此獨立的部族構成,而以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形象呈現在世人面前。這個帝國的疆域在後世屢經變動,但大體上東至於海,西極流沙,北抵長城、南達南洋,四周鄰國基本上都臣服於這個帝國。帝國以天下的中心自居,稱四方小國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所謂中華就是位於天下正中的華夏民族。由於華夏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領域長期處於領先地位,不斷有周邊民族融合入華夏民族,比如鮮卑、契丹。
發祥於陝甘涇渭流域的周人,自稱華,也自稱有夏,合稱華夏。華夏是周人周地的指代。華,源自玫瑰花,「華山玫瑰燕山龍」,華山是仰韶文化的發源地。華山之周的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上已繪有玫瑰花,所以華山之華源自這些陶器上的玫瑰花圖案。周人生活在華山之周,所以自稱華。夏在什麼地方,一直爭論紛紜。《史記》「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什麼是夏聲?夏聲就是夏地人的方言樂歌,這裡的夏就是涇渭流域。范文瀾在其《中國通史簡編》中指出「中國西部地區稱為夏,夏有雅正大等義,宗周(長安)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篇稱夏聲,夏聲就是雅詩。東方齊魯衛等大國諸侯都在從西方(陝西)遷來,所以稱東夏,東西合稱諸夏」。華夏即中國,《說文》夏,中國之人也。朱駿聲:「就全地而言,中國在西北一小隅。」從《史記》到歷代先賢的論述中,華夏都指的是陝甘涇渭流域!范文瀾還講到,周人尚赤,赤就是華,凡尊周禮尚赤的人和族,就是華人華族。綜上所述,華夏一詞最初的指代就是陝甘涇渭流域!
周革殷命,以宗法、周禮等統治人們的思想,使全國全民族華夏化。所以原指周人周地的華夏、中國,就成為全國的指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