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出現癥狀都是中晚期嗎?
昨天媒體圈裡一位很有名的女記者發朋友圈說:「自己的表哥是IT男,81年生,喜歡喝可樂、幾乎從來不吃青菜,半年期得了抑鬱症,最近被確診是胰腺癌晚期。好久沒哭,真是難過的受不了。」
胰腺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超過半數的胰腺癌病人死於診斷後的5個月內,手術後5年內生存率僅有10%左右,就死亡率而言堪稱「癌中之王」!胰腺癌一般發病人群是中老年群,男性患者遠較絕經前的婦女多,絕經後婦女發病率與男性相仿。
這位剛剛36歲的IT男,居然得了一般中老年人才會發生的胰腺癌,而且還是晚期,除了外部環境和遺傳等因素外,與他酷愛喝可樂、從不吃青菜的不健康飲食習慣,是否有關係呢?
一、吃糖太多會增加胰腺癌發病的概率:
飲食中如果有大量糖類或人工加糖的食物,會明顯增加胰腺癌發病的可能。據實驗數據表明,與不喝飲料的人群相比,每天引用兩種或更多飲料的人群來說,他們胰腺癌的發病風險會高達93%。
糖與胰腺癌的關係是這樣的,體內血液中,含糖量越高,需要胰腺分泌的物質也就越多。長期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就會加大胰腺的工作負擔。長此以外,從胰腺炎到胰腺癌,就這樣慢慢形成了。
除了喝含糖飲料外,大量食用加糖水的水果羹,也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降低患胰腺癌的風險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減少人們特別是小孩子對甜食和碳酸飲料的依賴。
二、飲食結構不平衡會增加胰腺癌發病的概率: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總結了飲食與胰腺癌關係的研究結果,認為富含紅肉、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會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風險。
新鮮綠色蔬菜中富含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它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復受到損害的細胞。植物中纖維素和維生素C,也可以起到一定保護作用。像開頭說的這位36歲IT男,幾乎從來不吃蔬菜,這樣明顯會大幅度增加患胰腺癌風險。
此外,國外有研究認為,每天3杯以上咖啡,胰腺癌危險性將顯著增加。
其實預防癌症的方式也很簡單,多種類豐富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適量運動和良好的心情,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患癌風險。希望看到本文的朋友,都能隨時提醒自己和身邊的親友,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準確的說法是,胰腺癌患者中相當一部分發現即已經是中晚期。
有一組國內外公認的數據,胰腺癌患者中,一經診斷後20%的處於I期或者II期,即可以手術切除;40%-50%的處於IV期,即已經有遠處轉移了,這是公認的晚期;剩下的30%-40%的患者屬於III期,即有可能切除的,通俗地說叫做不早不晚期。
為什麼會這樣,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胰腺癌早期癥狀不特異。因為胰腺是一個隱藏在上腹部腹膜後的器官,解剖位置特殊,當胰腺癌比較小的時候(通常大家把<50px的胰腺癌認為早期),如果僅僅是在胰腺實質內,患者就沒有啥癥狀。
除非把走行於胰腺頭部的膽管壓迫,膽汁排出不暢導致患者皮膚鞏膜黃染,此時去檢查才能發現元兇。
而如果小腫瘤不在胰頭部,而在胰腺體尾部,很多情況下,僅有上腹隱痛,而腹腔內臟器眾多,腹痛這個癥狀很多情況下都會去檢查胃,等到按胃病咋治都治不好的時候,才會繼續做檢查查出胰腺癌。此時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胰體尾癌相比胰頭癌,發現就已經遠處轉移的晚期比例更高。
第二個原因,胰腺位置特殊。目前來看胰腺癌患者中很少是因為查體發現的,大多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癥狀之後進行檢查發現的。
這是因為胰腺是一個位置隱秘的器官,它藏在胃後面,又被十二指腸包繞,所以很多情況下普通體檢套餐中的B超都看不清楚,稱為一個被遺忘的死角。
除非做增強的CT或者磁共振,或者PET。這些檢查手段並不是體檢項目中常規開展的,所以有一定的漏診或者延遲診斷髮生率。
第三個原因,胰腺癌本身太兇險。統計數據上說,50%的胰腺癌發現的時候就伴隨著遠處轉移,還有30%的侵犯周圍重要的脈管而無法根治性手術,這叫做局部進展期胰腺癌,只有20%左右的可以手術切除,而即使這20%能切除的,術後5年存活率不超過5%。
更悲哀的是這個病對化療、放療效果都不太好。能適度延長几個月而已。中位生存期最常的不過2年。可能是此病預後這麼差,所以給人感覺,胰腺癌出現癥狀都是中晚期。
然而即便如此,也千萬不要覺得「得了胰腺癌就別開刀了」,外科手術還是有價值的。
第一、能手術切除的患者,手術切除後生存時間明顯長於能手術而不手術的患者。
第二、即使不能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如果腫瘤壓迫膽管造成梗阻性黃疸,或者壓迫消化道造成進食困難,都可以通過手術解決,這叫對症治療的姑息手術,可以延長患者生命。
胰腺雖小,卻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它不僅能分泌胰島素調節血糖,還分泌含蛋白酶、脂肪酶和澱粉酶的消化液,消化分解蛋白質、脂肪等物質。近年來,胰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但多數得不到早診早治,五年生存率很低。
據醫學統計,有約80%的胰腺癌患者在發現時已經是晚期,預後極差。胰腺癌為什麼不容易被早期發現呢?胰腺位於腹腔深處一個小角落裡,周圍被胃、十二指腸、橫結腸等器官包圍著,臨床上常用的B超篩查不易發現早期胰腺癌;且胰腺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出現上腹部不適時,都認為是胃病。
上腹部不適、黃疸、食慾減退、體重明顯減輕、腰背痛等都是胰腺癌的早期癥狀,當血糖升高、膽紅素升高、腫瘤標誌物CA199升高、B超發現膽總管增粗、懷疑胰腺佔位等,這些都需要做增強CT、磁共振等進一步的檢查,以助確診。
胰腺炎是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預後很差。近年來我國胰腺癌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由於胰腺位於腹腔中較深的位置,起病隱匿,胰腺癌的早期診斷仍然十分困難。臨床癥狀出現時往往已經到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5%~10%,中位生存期為診斷後5~6個月。
目前,科學家們仍在對胰腺癌的早期診斷進行著不懈的探索,諸如胰腺癌腫瘤標記物的研究已取得很大進展,但尚未有高度特異的診斷標記物出現,能實現胰腺癌的早期篩查。故而,對於胰腺炎而言,預防的意義十分重大。
現在被認為有可能引發胰腺癌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吸煙(吸煙是目前被確認的與胰腺癌最相關的危險因素)、酒精(有報告指出胰腺癌的發生與飲酒有關)、化學因素(常年接觸含聯苯胺、烴化物者)、飲食(高蛋白、高脂、高熱量)、慢性膽道、胰腺病史、年齡(大多數發生在60歲以上人群)、性別(男性居多),對於胰腺癌的預防也應從這些危險因素入手。
戒煙酒,避免危險物質的接觸,積極治療膽道、胰腺慢性疾病,堅持運動,控制體重,合理飲食,食物多樣,常吃新鮮的應季蔬菜和水果,盡量減少腌製品的食用,不食用霉變食物;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採用健康的烹調方法,減少煙熏、油炸、碳烤等製作方式,進食時細嚼慢咽,不食用過燙的食物。
胰腺癌早期的癥狀很隱匿,如果也沒有特殊體檢的話,一般診斷起來也比較困難。
作為我們老百姓,當我們出現一些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而這些疼痛,醫生難以用常見的疾病解釋,或者你家裡曾經有過胰腺癌的家屬,或者是直系親屬,有過胰腺癌的病史,或者你有長期的慢性糖尿病,或者你平時不肥胖的,出現糖尿病,新發的糖尿病,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剛才已經說慢性胰腺的患者,長期存在慢性胰腺炎,最近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或者疼痛加重了,或者最近出現消瘦,或者單位體檢B超,發現胰腺有一些問題,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到醫院去進行就診。而就診的時候,希望到消化專科去就診,因為我們醫生希望我們病人及時來就診,我們能夠做出早期胰腺癌的診斷,這樣對患者的預後,就可以大大改觀。儘管我們現在老百姓的醫學知識也越來越普及,我們醫生也在努力,但是遺憾的是,到現在我們中國,乃至全世界,早期胰腺癌的診斷水平,還有很大提高的空間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它的診斷和治療也都十分困難。
胰腺癌多發生於胰頭部,稱為胰頭癌,也有發生在胰體的癌,但較為少見。
胰腺癌的主要癥狀:
1、腹痛
為胰腺癌的早期癥狀,多見於胰體及胰尾癌,位於上腹部、臍周或右上腹,性質為絞痛,陣發性或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鈍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間加重,坐、立、前傾位或走動時疼痛可減輕。
2、黃疸
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可有黃疸,一般胰頭癌黃疸較多見,且出現較早,癌腫局限於體、尾部時多無黃疸。黃疸多屬阻塞性,呈進行性加深,伴有皮膚瘙癢,尿色如濃茶,糞便成陶土色。大多是因為胰頭癌壓迫膽總管引起,少數是由於胰體尾癌轉移至肝內或肝/膽總管淋巴結所致。
3、約90%患者有迅速而顯著發展的體重減輕,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惡質。 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欲不振,焦慮,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礙等。
4、乏力與食欲不振甚為常見,尚可伴有腹瀉便秘、腹脹、噁心等胃腸道癥狀。部分病例可出現脂肪瀉和高血糖、糖尿。 不喜歡脂肪性菜肴,也會出現脂肪性下痢,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糞便混合、排泄出來的下痢癥狀。
5、由於癌腫潰爛或感染,亦可因繼發膽管感染而出現發熱。
6、部分胰腺體、尾部癌腫可見肢體靜脈的血栓性靜脈炎,而造成局部肢體浮腫。
7、體格檢查早期一般無明顯體征。典型者可見消瘦、黃疸、上腹部壓痛。晚期可於上腹部觸及結節狀、質硬之腫塊。如黃疸伴有膽囊腫大,則為胰頭癌的重要依據。由於膽汁淤積,常可捫及肝臟腫大。如癌腫壓迫脾靜脈或脾靜脈血栓形成時,可捫及脾腫大。
8、晚期胰腺癌病例可出現腹水,並可在左鎖骨上或直腸前陷凹捫及堅硬及腫大的轉移淋巴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