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北宋朝廷確實招安了宋江,真實的宋江有帶領108將征討方臘嗎?


小說是小說,歷史是歷史

你可能對宋江並不陌生,但是你認識的宋江只不過是小說里的宋江,施耐庵為了突出諷刺意味的主題,無限的講宋江這個人物放大了,

其實在歷史上宋江只不過是個小人物,一百零八好漢聚義,征討方臘也只不過是施耐庵筆下的誇張的杜撰。

真實的宋江

北宋統治者們花天酒地,而廣大農民卻饑寒交迫,宋江就崛起於此時,他揭竿而起,將反抗的大旗插上了梁山。

後來北宋朝廷派兵來剿,宋江屬下的36人奮戰數倍於己的官軍,遭到圍追堵截,陷入無人之境。只好接受「招安」向宋將張叔夜投降了。

宋江此次招安並非出於本意,而是為了保存實力。所以當時機成熟後,宋江重新舉起了義旗。但這次起義,很快就失敗了,宋江起義被宋將折可存鎮壓下去,宋江等人遭到殘酷殺害。

總結來說宋江只不過是北宋時候一位農民起義者,水滸傳中的人物不過是誇大的人物而已

誰去打的方臘

方臘起義比起宋江的農民起義要大的多,鎮壓方臘起義的是童貫、譚稹,

歷史記載宋徽宗任命童貫為宣撫制置使,率禁軍及秦、晉二地蕃、漢兵共十五萬前往東南,並命童貫草詔罷去應奉局。

最終童貫剿滅方臘,童貫因功遷為太師,改封為楚國公。


北宋朝廷確實收留了宋江但不是招安。

代表朝廷處理宋江問題的是張叔夜《宋史張叔夜傳》這樣描述張叔夜擒拿宋江的過程。

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擄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

宋江在河北起事,在蘇北被捉拿。期間可能去過山東,但不可能把梁山作為長期根據地。因為宋江始終就是流寇而已。

張叔夜擒拿宋江後,是直接殺掉,還是送到開封凌遲(歷代朝廷對匪首的標準動作),不得而知,但應該沒有其他可能性。

有人說宋江被擒後36個兄弟都當了官,可能性也不大。因為張叔夜繼續當知府,並沒有陞官。36人聽誰的話?不好說。

宋朝有位文人叫李若冰於宣和四年寫了一首題為《捕盜偶成》的詩,詩為: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赦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今年楊江起河北,戰陣規繩視前作。嗷嗷赤子陰又言,又願官家早招卻。我聞官職要與賢,輒啖此曹無乃錯。招降況亦非上策,政誘潛凶嗣為虐。不如下詔省科徭,彼自歸來守條約。小臣無路打高天,安得狂詞裨廟略。

宋江這樣的游擊隊去打方臘那樣用兵20萬的土皇帝,基本不可能。

也許,張叔夜擒宋江後並沒有殺他,而宋江有可能以基層軍官身份參與了征討方臘的戰爭。但是,沒有這方面的證據。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丹水秋風!


謝邀,真正的歷史事實是宋江帶著36個頭領起義的,後被招安,最終又被逮捕,但是怎麼死的,沒有找到記載。而征討方臘的實則是被大家罵的那個童貫。展開來講一下吧,宋徽宗的時候,朝廷腐敗,六大奸臣把持朝政,導致各地起義不斷。而當時的梁山因黃河改道形成八百里方圓的水泊,物產豐富,當地老百姓靠水泊物產為生。結果因水泊物產豐富有利可圖被當時國庫空虛的朝廷給盯上收編了,這樣一來當地老百姓失去為生的基礎,最後造成了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方臘的情況也是一樣,不過起因是朝廷拆牆破院地收刮當地出產的奇石異物。不過歷史上還真有宋江攻打方臘的可能,當時宋江起義軍日益壯大,朝廷久攻不克,而方臘起義軍已經擁兵百萬,方臘也自立為王,於是有人提議招安宋江隊伍去攻打方臘,朝廷也同意了,結果沒多久提議的人死掉了。朝廷對宋江招安過兩次跟水滸傳中一樣,但是歷史事實跟書上完全不一樣,歷史上朝廷對宋江的第一次招安失敗了,這一點同書上一致,但不同的是失敗原因居然是宋江拒絕了,跟書上宋江念念不忘想招安完全相反。而第二次招安是發生在宋江起義失敗之後,招安後沒多久就被捕了。至於方臘,被童貫帶十五萬軍隊打敗。

歷史事實大概就是這樣,以上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假的。歷史上宋江起義就36個人。口號:去時三十六,回時十八雙。如果少一人,發誓不回鄉。征方臘和宋江無關,征方臘是童貫和韓世忠的部隊。宣和三年二月宋江在海州(今連雲港)灘涂上被知州張叔掖打敗,投降官軍。四月底方臘在清溪縣幫源洞被俘虜押忘東京。


推薦閱讀:

TAG:宋江 | 歷史 | 方臘 | 中國古代史 | 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