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的百家爭鳴是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獨尊儒術而失傳、消亡的嗎?


先來一句加逼格的:「謝邀」

說一句很危險的話:「百家爭鳴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戰國時期的統治者還沒有品嘗到言論管制的滋味」。

諸子百家,出名的有儒墨道法名陰陽六家,其他還有農家兵家縱橫家等等,這些不同流派的學說按照《人類簡史》中的講述,是一群人在塑造一種共同的想像體。簡單可以這麼理解,比如「企業」這個東西並不客觀存在,只是因為一個企業內的人都相信他存在,所以他就存在了,假如有一天,京東所有的員工都不相信京東存在,而是去了其他地方,那麼這個企業立刻就不存在了。這種通過人們的共同相信產生的客觀不存在事物就是「想像體」。宗教,法律,貨幣,國家,道德......都是這種想像體。

這些想像體的作用是可以把天南海北互不認識的人組織起來為一件事奮鬥,來自天南地北的京東員工會一起迎戰雙十一,不同民族的中國人會一起全民族抗戰,不同大洲的和平教徒會一起高喊俺啦滬科吧。所以,塑造共同想像體來組織人力是智人能夠戰勝尼安德特人等其他生物成為世界主宰的關鍵。

話題說回來,當戰國亂世結束,中央集權開始穩固,統治者自然希望維繫天下組織力的想像體不會與自己的統治相衝突,那麼看看各家學說的主要思想,道家崇尚一種無政府主義,pass;縱橫家講究鼓動唇舌,遊離於幾大勢力之間的平衡,pass;墨家就不得了了,不僅主張暴力反抗,而且還有著自己嚴密的組織及首領巨子系統,不僅不能用還是需要剿滅的對象。最後,能夠用來維繫統治的其實僅僅是儒家和法家,相比之下,法家主張外在規則強迫人認同,而儒家則主張內心上的認同,作為推廣來說,自然是推廣儒家學說受益最大,但是由於不能欠缺懲罰手段,所以中國社會千年來的思想,實質上是「外儒內法」!

「獨尊儒術」就是漢武帝加強皇權的一次措施,通過對儒家:「忠君」這種思想的強化,維繫平民的組織力的最大共同想像體就成了「皇權」,在日後的千年中,即便有人造反作亂,最初的口號也往往是:「清君側」。而且成功之後,必然要經過諸如神話,或者禪讓等儀式,將「皇權」這個想像體移植到自己身上。

剩下的,包括其他學說在內的各種擁有組織力的共同想像體,無論是宗教還是幫派,都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皇帝們,首先要破壞的存在。尤其是像墨家這種。


這個問題,要簡單的講,就叫做「卸磨殺驢」,而文雅點說呢,就叫做「適應社會需要」。

為什麼這麼講?那我先說為什麼會有百家爭鳴,然後再說為什麼秦皇漢武這兩位大哥不惜殺人也要結束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字眼,實際上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主要陣地就在齊國國都的稷下學宮裡面。

當年的稷下學宮,可比《東成西就》裡面的大腕雲集程度要厲害的多,基本上戰國百家裡有八十家在裡面講過學蹭過飯。騶衍、淳于髡(kun一聲)、田駢、接子、慎到、環淵、孟子、荀子等等。

那為什麼這麼多精英都聚在這裡呢?第一點,齊國有錢,能養得起他們,學者們在這裡可以自由活動,一言不合也可以說走就走,可以在這裡輸出自己的見解用以圈粉,也可以和政見不合者互撕,聽起來就像個社交平台哈?對啊,天天刷微博刷頭條的特性,可是我們老祖宗流傳給我們的啊。

往深里說一步,為啥齊王會花大價錢養這麼一幫學者?很簡單,因為當時是戰國,七雄爭霸。齊國是強國不假,但是對手也很強大啊,不用說秦楚這種超級大國,就是當年北面一直不聲不響的燕國憋一個大招也可以幾乎滅了齊國。所以齊王恐慌啊,有危機意識啊,自己坐擁這麼大一個國家,需要聰明人幫著出主意啊,需要智囊團,怎麼辦呢,築巢引鳳咯。我給你們提供體面的生存環境,你們給我做顧問當狗頭軍師。

一拍即合,百家爭鳴由此而起……

知道了它百家爭鳴是怎麼來的,就容易說明它是怎麼沒的了!

原因更簡單,秦皇統一天下了啊!而且秦皇信的是法家啊!而且還不是後世由儒家調和後的法家,為了統一大業,貨幣度量衡都統一了,思想也應該統一。然後很多古籍都變成了如煙的往事。

漢武帝的辦法相比嬴政就比較溫和一點,但更有效果。我不主張武力消滅,我心靈征服,我用高官厚祿誘惑你!很多人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的建議,真的,董老爺子要是聽到這個,一定坐起來拍著棺材板說這個鍋我可不背。

漢武帝什麼人,武帝!能被後世稱為武帝的都是什麼人?

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

這幾種描述,不管是哪種,都說明劉徹同學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強人,和秦始皇嬴政那是一個型號的。怎麼可能被董仲舒幾句話說動而做什麼什麼?

劉徹剛即位,就發詔書要招人才,只是招的人都是朝秦暮楚的縱橫之徒,直到董仲舒提了那個符合他意志的建議,獨尊儒術才正式鋪開。

不過翻過來講,焚書坑儒獨尊儒術這事也不是皇帝和大臣幾個人一拍大腿就能定了的,這中間有一個了解情況的過程,當時的國力發展怎樣,民心之所向如何,這些都是一個統治階層需要知道的最基本的情況。所以按照當時的「社會發展需要」,統治者果斷選了思想統一政策。

嗯,補充一點,秦漢時期並不是沒有戰國稷下學宮那種機構,當時的博士制度,就起源於稷下學宮,只不過呢,稷下學宮裡原來有一百種驢,博士制度里就只剩下一種驢和一種騾子而已啦~


學術界的百家爭鳴時代確實消失了,但不是焚書坑儒和獨尊儒術導致的!

可實用界的百家爭鳴從來沒有消失,why?

百家爭鳴是從分到合的過程

春秋戰國是思想的啟蒙運動,需要百花齊放,到了秦漢以後,採用任何一家思想,都有失偏頗,所以在實踐中會自然而然的走向統合,統合不是匯聚,是兼而有之,是各家思想精華的融合。

百家爭鳴爭的是認知模式,認知底座還是一樣,不外乎天地人的關係,可以說有統一的操作系統,學派不同不過是應用程序而異,法家的思想、墨家的看法、儒家的認知,都可以被道德經統括,道德經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12字,結束百家爭鳴,你爭什麼爭,爭勝的任何一方都難免被辯證法所困。所以老子說,道也好、名也罷,不要劃界限,定框框,下定義,要去除這些,任何偏頗,都會背道而馳,凡是都要講究「度」,有了道德經的認知底座,其他學說就可以交相輝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爭鳴的本質相互交融,學術門派和商業公司都一樣,競爭到重合,BAT,看似各有側重點,但又都想侵佔對方領地,支付寶也想進入微信的社交領域,微信也想通過微店顛覆淘寶模式,百度也想通過搜索來賣東西,這三家爭來爭去,最後都會走向重合。

不久的將來會不會有一家統合模式的公司來顛覆並統轄BAT呢,有,正在邁進,如果我沒預計錯的話,有可能是華為或者類似這樣以管道、技術、硬體、終端、數據的公司,你想他有硬體、還有最新的通信技術(4G-5G-6G-NG),還有儲備的專利技術(人工智慧晶元),如果他哪一天把人們用的電器、汽車、智慧城市全部打通,萬物歸一,不就是他的天下了嗎!當然到時會不會有更多的公司起來抗爭,這又是另一次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是從合到分的過程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沒有分,合得不到大踏步的發展,沒有合,分也得不到快速的進步,這看起來很矛盾,事實卻是這樣,合在一起,思想就很容易凝固,最終僵化,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發展的終極目標又都是走向整合,這個大家都容易理解。學術思想也是這樣,東漢後,佛教傳入中國,解決了中國人對死後的想像力的問題,讓人們對死不再像以前那麼害怕了,相反還要考慮死後的出處是地獄還是天堂的問題,並以此為戒,今生要行善積德,本來是一個今生過好就over的問題,變成今生和來生相互制約博弈的二個問題,今生的幸福是來生的因果修行。

佛教的因果業報輪迴的思想,多多少少被道家吸收,變成佛中有道,道中有佛,同時佛道還能共處一山,處於廟堂的儒家無論如何坐不住了,儒家的知識分子在如日中天的時候,當然不會想到佛道的超然,一旦失勢時,就會想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都是慾望使然,還不如五蘊皆空來得洒脫。

於是業報輪迴說、無為才能無所不為,最終也會被出世入世的家國情懷感染,每愈朝代更替時,無論是落寇的天子,還是新晉的皇帝都要來山中取道,趙匡胤上山時,道家陳摶老祖大笑說,從此天下太平了,趙匡胤一聽很受用!也大笑而去,後人一看,山裡學問大啊!

皇帝都要求教仙山雲嶺,何況凡夫俗子,其實皇帝不過是來向天下仕子表姿態,二來壯壯門面,總之動機不純,結果鮮明,天下人都開始向儒釋道三家靠攏。天下書院興起,奇怪的是書院都搭建在雲深處,書院掌門人的職務都變得野趣十足,稱為:山長,學在官府終於變成學在山崖,天下書生,臨崖佇立,立德、立言、立行更多幾分奇絕。

從山上走出來的書生,看似文弱,但在面對生死大節上卻大義凜然,甚至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這裡面分明有幾分墨家的俠骨、法家的威嚴、道家的無為,佛家的無掛礙無恐怖,綜合起來不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精神嗎,這個儒家的內涵還是春秋的儒家嗎!顯然不是,任何朝代,任何學派得寵都會包含其他學派的影子。你能說曾國藩是純粹的儒家,治理朝政,一絲不苟,法家思想;打太平天國,那是兵家的做派;平太平天國後,急流勇退,這是道家的天之道也;所以說百家爭鳴從來沒有消失,一直是帶著各種帽子存在!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注意一個現實

那就是在我國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時期大概有三個

第一個春秋戰國時期說的百家爭鳴

第二個魏晉時期的儒釋道三家興盛

第三個就是晚清民國時期的西學東漸

這三個時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天下大亂,社會即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時候思想最活躍,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思想能夠引領時代。現實的苦難逼著有識之士思考問題,所以才產生了各種學派。

但是這個動亂時期都會結束的,一旦動亂結束,隨之而來的大一統,什麼叫做大一統,思想、文化、經濟、軍事全方位的統一為一個集體,這時候再有百家爭鳴的思想佔據主流,就會影響社會的穩定。所以秦尊法,漢武帝提出獨尊儒術,魏晉之後還是儒家為主流。

用通俗的解釋就是大眾文化和小種文化的區別。也就是主流文化和亞文化的區別。

就以改開為例,40年來,我們的思想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可以在評論里說說。

多元化的思想是有必要的,但是絕對不能蓋過主流,不然將會天下大亂了。

而且百家爭鳴的學術並沒有消失斷絕。

比如百家爭鳴時期很少提及的農家,袁隆平先生可以算是吧!

是固非子所能備也。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夫張儀、蘇秦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相禽以兵,並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彊,失士者亡,故說聽行通,身處尊位,澤及後世,子孫長榮。今非然也。聖帝在上,德流天下,諸侯賓服,威振四夷,連四海之外以為席,安於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舉事,猶如運之掌中。賢與不肖,何以異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眾,竭精馳說,並進輻湊者,不可勝數。悉力慕義,困於衣食,或失門戶。使張儀、蘇秦與仆並生於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侍侍郎乎!傳曰:『天下無害菑,雖有聖人,無所施其才;上下和同,雖有賢者,無所立功。』 故曰時異則事異。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詩曰:『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九皋,聲聞於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躬行仁義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學行道,不敢止也。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崛然獨立,塊然獨處,上觀許由,下察接輿,策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常也。子何疑於余哉!


學術如果僅僅因為統治階級意願的打壓而消亡的話,我們就太小看學術的生命力了。秦始皇焚書坑儒,力行法制,也不曾讓儒家等學術動其根本,漢武帝雖外尊儒術,依然內施黃老。可見這些並非摧毀學術的重要因素,學術本身與社會發展程度的適應性,及其包容吸收程度等,與學術的持久性息息相關。春秋百家爭鳴是思想極為活躍的一個時代,也是政治上極為混亂的一個時代,人們渴望統一卻又思想紛雜,這是個難以調和的矛盾,直至今天也無法解決。

儒家學術之所以如此源遠流長,不僅僅因為它符合統治者的需求,更因其每一次在受到其他學說的質疑與批判下,儒家都能積極思考,探究自身不足,在吸收別家長處的同時,剔除自身弱點,不斷地完善自身,故其生命力頑強不息。道家對名家的邏輯性學說進行了批判性的吸收,至今的儒家道家學說都能見到縱橫家,法家的影子,而今天的儒,道,禪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大同中存小異的主流文化,每一種學說都在試圖影響說服其他學說,不是在思考中包容吸收而繼續前進,就是在極度排外的固執中被肢解吞併。

歷史就是個熔爐,它所提煉出的必然是歷經千百年淬鍊而出的精品。儘管如此,學術存亡依舊在於自身,儒家在無其他思想的競爭壓力下,逐漸吸收了糟粕進來,明清以來,統治者以八股文考試作為晉身之階,以榮華富貴換取學子的靈魂,這一招才是對學術思想的極大戕害,八股文讓天下學子為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摒棄了其他學說的研究死讀那幾本書,致使其他學說無人問津,逐漸式微衰敗,所幸依然有一批學者能高舉火把,給漸趨黑暗的中國文化燃明了方向,王陽明,李贄,金聖嘆,以致清末期的康有為,梁啟超等等有識之士為有些衰敗的中國文化重新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他們雖微弱的吶喊卻響徹了中原大地。


說完儒家再說一下道家:道家學說有李耳同學之《道德經》演化而來,後經庄列發展一路傳承。主體思想為順其自然,夫唯不爭。也是有利於統治階級的,但是亂世正是大爭之世,所以春秋戰國雖有傳承但不繁榮。黃金時代是劉邦立漢到劉徹改制。這段時期經過秦末的亂世征戰,雖然實現了周天子似的大一統確立了中央天子的地位,但是分封制也削弱了皇權(不似秦朝集權)。而且國力疲弊,因此道學迎來了發展良機。

經過文景休養國力得到恢復,但是皇權收到嚴重威脅,內有諸侯割據,外有匈奴壓迫,所以為集皇權從漢景帝時期開始有計劃的提高儒學地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儒生治國,抬高儒生地位,如衛綰,竇嬰等,但是劉啟「中道崩殂」,竇太后為了穩固統治,短暫的妥協,道學迴光返照,到劉徹成長起來後,繼承父志,大刀闊斧,道學從此退出主流舞台。但是有道學演化而來的道家求仙,問道派卻一直流傳於貴族階層,而此道非彼道了

儒道法,法家學說在我看來其實源自孔丘的儒學思想。就是針對具體問題更加的細化,細化為只為君權╱皇權/王權服務的王霸之道,之術。非常適合亂世大爭之世。秦始皇藉此統一六國,漢武帝憑此開疆拓土。漢武帝之後法家學說逐漸的歸化儒家流派的帝王之術,小範圍流傳承繼。


不完全是,學術思想的發展也有其內在邏輯,簡而言之,道本於一,道術裂而諸子興,諸子衰而詩文勝。關於諸子思想,《漢書藝文志》言九流十家,至於其發展及內在關係,可關注我後期相關講座。


那只是表面現象,即使沒有獨尊儒術,在專制環境下,也不會再產生百家爭鳴,因為邏輯上立不住,套用一句比較經典的台詞,打死我也不會說,諸子百家的思想一直流傳到了今天,雖勢弱,但從未消失過


呵呵??,這個問題誤會比海深,請問百家爭鳴是什麼概念?我們今天還能看到百家學術,不就是它們一直頑強生存下來,我們才看到的?這不就是爭鳴的結果嗎?所以人們說百家爭鳴,其實不是在說爭鳴,而是在說得以參與國家政治。關於這個,其實儒學儒術在漢以前一直是在野的!特別是戰國時期,法家佔據主導地位,因為各國都想變法。

百家爭鳴,一直都在。問題是國家政治選擇,但國家政治只能選一個最先進而合乎時宜的,代表發展方向的。即獨尊一家,百家共存。一直如此,今後如此,否則基本政治意識形態會混亂。國家政治不通過選擇而明確自己的態度,那麼爭鳴就會演變為爭寵!

關於參與國家政治,凡是在社會中存在了。參與社會生活了,必然就參與政治了,影響政治了。比如以學術的形式,比如以傳統文化的形式。

比如美國選擇了資本主義,那麼自然不再選擇社會主義,你不能指責它獨尊資本主義。但這不等於不允許其它思想的存在與爭鳴。

順便說說,近代以來,西方思想學術湧入,來爭鳴!可有意識?!哪裡來的沒有爭鳴之說?還在麻痹自己?還是沒有睡醒?

靠國家抬,那還是爭鳴?拿聖人的名頭證明它的言論的真理性,然後摘抄名人名言,還能叫學術?爭鳴,就是學者自己爭取,勤奮於研究,淘汰,繼承,創新,留下大作,或發表。或自藏,留給後人往下傳。幾百年後成名,即可。

政治家講爭鳴,意在言外,即允許甚至鼓勵,

現在,似乎沒有爭鳴,有的是爭名。爭鳴只不過是爭名的雅言而已。


感謝邀請,秦始皇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獨尊儒術是政治系統統一價值觀的要求。

學術思想存在的意義是為人類社會服務,它的作用是對現實生活的引領和應用。事實上它們沒有真正消亡,否則你怎能知道呢,另有道家不是一直都在嗎。

理解這樣的問題不難,關注系統化,一切都會變得很清透。


推薦閱讀:

TAG:秦始皇 | 漢武帝 | 文化 | 歷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