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分辨AK47、AKM、56式衝鋒槍與AK74等?
樓主這問題提得不錯,確實由於AK47產量巨大,另外又有很多國家被前蘇聯授權生產。因此導致如何區別究竟是哪一種型號成了一個問題。但其實呢,雖然這些系列AK長形都相似,但在細節上都各有不同。下面就簡單說下這幾款槍械的不同之外,複雜的結構不多提,只說下外形上比較容易觀察到的~~~
首先我們以AK-47步槍為基礎:
AK-47步槍第一型槍
AK-47步槍第二型
AK-47步槍第三型
首先這三型AK-47步槍的下護木表面全部為平滑面,然後注意其刺刀的形狀。這兩點與AKM步槍是不同的。另外這三型AK-47的彈匣表面處理也不同,I型彈匣表面沒有加強筋;II型彈匣表面有3條加強筋;III型彈匣表面則為四條加強筋。
我國的56式衝鋒槍仿製是的三型AK-47步槍。
卡拉什尼科夫在1953年至1954年期間改進AK-47,最終定型為AKM步槍。AKM也有3型槍械,它至今為止生產量最高、影響最大的AK步槍。在AK步槍的型號里產量最大的一型步槍。
AKM 第2型槍
AKM 第3型槍
這兩型AKM步槍,與AK-47的不同之外,比較明顯的有AKM步槍的下護木表面全部設有「手指槽」,便於射手在連發射擊時控制武器。在AK47步槍的護木則沒有。然後,AKM步槍改用新型的多功能刺刀,外形與AK47步槍使用單刃刺刀明顯不同。另外,從AKM 3型步槍開始,其槍口上設有一個斜切口形的槍口防跳器,這是辨別AKM 3型步槍的明顯區別。當然,AKM的 2型槍則沒有設這個防彈器。也就是說要注意一點,AKM並不是全都有防跳器設計的。
第3型 AKM步槍後期裝備了玻璃纖維塑料彈匣。注意其槍口的斜切口形槍口防跳器。
我國的56式突擊步槍(早期稱呼為衝鋒槍)與AK-47的性能基本一致,外形上稍有不同,比較容易辨別的地方,一是準星,AK-47的準星為半包式兩側護翼,而56式衝鋒槍則為全包式的護環,護環頂端有開孔;還有就是56式突擊步槍最特別的地方是採用了摺疊式的三棱刺刀。這與AK-47與AKM的刺刀都完全不一樣,非常有標識度。
圖為56式木托步槍
56-1式突擊步槍 由是採用的向下折槍托。
不管56式還是56-1式突擊步槍其下護木表面都是平滑的,沒有手指槽的設計。
AK-74突擊步槍與AK-47與AKM相比,就變化比較明顯了。 首先AK-74步槍裝有槍口消焰器,這是與AK47與AKM都不一樣的地方。彈匣採用是模壓成型的玻璃纖維塑料材料製成,曲度降低。與AK47的彎彈匣有明顯區別。槍托兩側加工有長約100mm、寬19mm的槽,以作為識別標誌。其口徑也從AK47系列7.62毫米改為5.45毫米的小口徑彈藥。
AK-74突擊步槍。摺疊版被稱為AKS-74
AK-74M突擊步槍 該槍與AK-74相比,在外觀上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把原來鮮艷的顏色部件都改為暗色。深棕色的玻璃纖維塑料代替原來的木料作為槍托、護木和握把的材料。護木上還增加了防滑紋。
以上說得都是這幾款槍械的基本槍型的區別,更詳細的就需要更多篇幅來描述。不過字太多看著也難受。大概了解這些區別應該認錯幾率會小很多。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歡迎關注虎哥的頭條號。AK-74在外形上基本與AK-47一致,最大的區別是採用結構複雜的圓柱形槍口制退器,這是因為AK-74改用了5.45毫米口徑的子彈,槍管口徑與膛室也要修改,所以槍口也換上了大型的槍口制退器,彈匣也改為塑料製造。新的槍口裝置外表為圓柱形,完全是整體機加工出來的,長81mm,直徑25.8mm,內部為雙室結構;前室的兩側各銑有一個大的方形開口,開口的後斷面切割出鋸齒形槽;後室開有3個直徑2.5mm的泄氣孔,分布於上面和右側面。
圖為AK-47第二型
AK-74:
AKM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K-47缺點。此外,卡拉什尼科夫在擊錘上加裝了一個擊錘減速器,防止了在AK-47上因擊錘過早撞擊擊針而導致的啞火及降低射速。早期的AKM使用與AK-47類似的槍口帽以保護槍口螺紋,但很快被一個斜切口形槍口裝置取代(向右上開口),以抑制槍口跳動及提高連發射擊時的散布精度。
AKM:
56式自動步槍是中國仿製的AK-47突擊步槍,於1956年定型生產。與原版AK-47相比,56式的最大特徵是為適應當時解放軍戰術思想把刺刀改為了摺疊式三棱刺刀,使它更能與其他AK步槍區別開來。不過許多出口用的56式都不具刺刀座。此外,AK-47的準星護翼為兩側半包式,而56式則改為全包護環式,頂端有開孔。
56式自動步槍:
這幾款槍械的外形特徵是比較多的,這裡就以AK47為基準,和其他三款步槍進行對比。
首先是AK74。AK74使用的是更小口徑的5.45毫米槍彈,因此其彈匣外形更為平直一些,而其他幾個使用7.62毫米M43彈的步槍的彈匣則十分彎曲。同時,AK74誕生後,蘇聯主要是用的是紅色玻璃鋼材質彈匣,顏色上也容易區分。AK74在槍口有消焰器,而且後來的AK74M槍托上有一條條紋,這也是識別特徵。
AKM相對於AK47和56式衝鋒槍,最大的特徵在於槍口的斜切槍口防跳器,其它部分並沒有和AK47過於明顯的區別,因此識別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此外,AKM還有一個摺疊托型號的AKMS,使用的是金屬制摺疊托,識別起來也很容易。
我國的56式衝鋒槍在外觀上和AK47很相似,不過最大的區別在於其實用的不是普通刺刀,而是三棱刺刀,同時其準星改為全包設計。56式衝鋒槍有兩個字型號,分別是使用槍托下摺疊設計的56-1衝鋒槍和使用槍托側摺疊設計的56-2衝鋒槍,這兩款步槍和AK47辨別起來也是比較容易的。
中國很多武器的研製是從全面引進前蘇聯武器的基礎上開始起步,比如中國的56式衝鋒槍的各項技術數據、生產設備甚至樣品都是直接從蘇聯引進。由於師出同門,分辨AK47、AKM、56式衝鋒槍就需要從細節上入手了。
一是從準星護翼上看,前蘇聯以及其他國家生產的AK47的準星主要為半包式的護翼準星,但是在56沖得身上,則改成了全包式的護翼準星。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國內考慮到在夜晚等觀瞄環境不佳的情況之下,沒有經驗的士兵和使用者可能會把槍口的護翼當成準星來進行瞄準。因此,國產化的56沖護翼為全包式,AK系列則為半包式。
二是從機匣上看,AK-47第一型採用衝壓機匣,第二型採用鍛壓機匣,第三型採用銑削機匣。第一型外觀最具特色;第二型與第三型機匣兩側前段都有矩形凹槽,而兩者機匣與槍托連接處、鉚釘位置都有明顯不同。56沖早期型採用AK-47第三型的銑削機匣, 56沖後期型就採用了AKM衝壓機匣。56沖後期型的衝壓機匣與AK-47第一型的衝壓機匣的外觀差異很大,與AKM的衝壓機匣也有區別,鉚釘位置與RPK輕機槍相似。
三是從槍刺上看。這個也是最大的差異,國外的AK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匕首型刺刀,而國內除了早期的部分56沖批次也是使用匕首型刺刀之外,其餘的批次大多是使用下掛式的三菱刮刀。
四是從槍身文字上來看。56式衝鋒槍是我國生產和裝備量最大的自動步槍,至今仍在裝備部隊。56式開始設計幾乎都是仿照AK-47的·,但是在快慢機上印有漢字,這個小細節,可能很多朋友都沒有注意到,不過,只要找到一把56式衝鋒槍,還是能夠找出相應位置的漢字的。
AK47槍口沒有消焰、制退器,AKM則有個斜口防跳器,但二型沒有。AK47的槍托與槍身不在一條直線上,AKM則是。AK47槍身彈夾口上方,機匣下方是方形的,而AKM是圓的。AKM的護木上有一塊便於射擊時的握持,AK47則無。
AKM有個小彈匣定位槽,AK47則沒有,但它的定位槽平整光滑。
AKM
AK47
AK47和AKM外觀上比較明顯的區別是,AKM機匣蓋有數道加強筋,槍口裝有斜切口防跳器。56式脫胎於AK系列,外觀大致相同,比較明顯的區別是准心為全包護圈,AK系列為半包。而且56式的刺刀座是天朝特色的三棱刺,明顯區別於外軍匕首型刺刀。56式較為常見的有56式(木托),56-1(摺疊拖),56-2(右摺疊槍托後期被81-1採用),56C(外觀有變化)。至於AK74,繼承了AK家族的外形,採用了小口徑(5.45x39mm,他哥是7.62x39mm),外觀上比較明顯區別是彈匣的弧度比47系列直一點,准心座和槍口制退器相近且為圓柱形(前有開口),後期又衍生出AKS-74(三角托)AKS-74U(短突型,心中最愛)AKS-74M(護木更換為工程塑料)等等。靠記憶純手打,不對之處還請諒解。
樓主用心,先贊一個。
實際上從外觀是很好分辨的,記住:AK47前面的艦船式瞄準裝置是半包型的,而五六式衝鋒槍是全包的,意思是瞄準艦裝置頂部是全封閉的,
但是AKM在前面帶有防跳器的槍管是斜切型的,另外AKM也要輕一些只有六斤二兩重。
所以,在外觀上是很好辯認的這三種槍枝呵呵??。
簡單點,47與56看刺刀座(56有不可拆卸刺刀,座大一點)47與M看槍口(M有右上向右下的斜切的補償槍口),47與74看槍口(74有消焰器)護木(47有左右凸出來的木條)還有彈匣(47純鋼材質弧度大,74聚合物彈匣,弧度小,一般為黃色)。
明顯不同點大概說下 AK47是銑切機匣整塊刀鋼刻出來滴,握把(圓潤角度大)護手槍托下傾角度大 整塊紅木料打磨,30發鋼彈匣 2--AKM是衝壓機匣加鉚釘顏色也不同,握把(角度小防滑紋比47精緻手感好)護木帶手指狐狸尾抓的更牢靠,槍托更平直一些,膠合板壓成型有明顯切割層痕迹,槍口帶斜切口防跳器,橘紅色聚合物彈匣也可用鋼彈匣,機匣右側快慢機撥片和機匣標示鉚釘更精緻複雜些,機匣蓋帶加強筋一道一道的很明顯 3 中國56摺疊三棱刺刀56半一樣的甩動刺刀座,准心護翼是封閉圈,蘇軍AK是開口的,有漢字56也分銑切/衝壓機匣看年頭,鋼彈匣底部加強筋和蘇制有區別,56-2槍托(80式)和後81杠一樣鋼三角摺疊直槍托,無槍口防跳器只是一個護圈,槍機手柄56的比簡化版較尖,而AK的傾斜上翹粗細一樣弧度大加工難度更高吧,手感更強過56, 4--AK74槍口大孔帶小孔的制退器效果相當明顯,(81杠當時也要增加這種制退器,被軍方否決強加了屁用沒有的榴彈發射器),橘紅色直的30發彈匣(後期也有深棕色彈匣),機匣和AKM通用的一樣,槍托平直/握把/護木早期木材做後期都是塑料,74S型是三角型鋼摺疊槍托,M/74都增加可掛GP25榴彈發射器掛點凸耳,74S機匣左側帶固定摺疊托卡扣,和安裝瞄準鏡的底座,也叫AK74H型,還有一個明顯區別是導氣管74的垂直90°,另外三者導氣管是有角度斜面,M後期也有垂直導氣管,和74通用性最多,,,,74打得最准得益於5.45子彈和槍口制退器
AKM最主要的特點是用沖鉚機匣代替AK-47[1]第3型的銑削機匣,令生產成本大減,而且新的衝壓機匣比AK-47第1型的衝壓機匣和第3型的銑削機匣都輕,改進後的AKM僅重3.15千克。56比其他三把大,74口徑最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