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家裡廁所排泄物都去哪裡了?


沖廁所後,糞水都衝到下水道、經過排水管集中到達化糞池,然後由化糞池經過城市污水管網、排出至城市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後,排放入附近河流中。

但是記住,世間萬物都是落葉歸根,能量守恆,那麼也就是說,天上的雨降落成地上的水,水匯聚成河流,流到水庫,水庫水過濾成自來水,自來水被你吃,你尿出去或者汗液蒸發到天上,如此循環往複。大便亦如此。


排泄物都跟著廁所沖水衝下去了啊。廁所用水是生活廢水,剩下的污水稱為生活污水,在一般單元樓的廁所用水和廚房用水是分開立管收集的,而且一樓是單獨收集,因為怕樓道堵塞上反影響1樓,出單元樓後的生活廢水先到化糞池有一個初步反應,一部分固體糞便在此沉澱,然後隨生活污水進入市政官網收集到市政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經過大小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生物池,二沉池,消毒池等等處理後將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一部分就近排入河體,還有一部分可能會進行中水處理,然後供一些工廠作工業用水,或者城市景觀用水,噴洒路面用水。一般情況經過污水廠處理過的水養魚是沒問題的,因為看到一些污水廠會用自己的出水養魚。

大自然的水是有一個大循環圈的,河流的下游居民可能是引用的地表水,而一般地表水的補給大多是雨水和經過河流的滲漏,而且河水經過蒸發進入大氣再雨水回到地面,再到地下水過地表水,人類利用並排除,算是一個水的大循環。

但是循環過程是有消耗的,如果我們水資源進一步的緊缺,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再提高,可能我們真的會把處理過的水直接再利用。為了避免這種境況,我們只有

珍惜水源,一點一點水都不浪費才對得起我們子孫後代。


正好剛交完水費,污水處理費快趕上水費價格了!


進入污水管道,小區的地下有很多功能不同的管道。污水管道就是其中的一種。在路上也能看見污水井的井蓋子。

因為這些東西的氣味很大,同時又是對人有害的所以污水管道一般都比較深。

經過收集之後會進入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會對這些水進行凈化。用格柵也就是篩子過濾一遍,然後進行厭氧發酵,讓細菌吃掉一些。

然後進行有氧氧化,徹底的分解裡面的有機物。最後會排入下游的河流。

然後再蒸發一下,形成雨水。

你猜怎麼著了,居然能喝了。


人的排泄物,洗過的污水經過污水管排到房子地下,不下雨的情況下,城市表面看上去還乾淨,其實地下都是污水和糞便,一下爆雨,十個污水管有九個都是堵的,污水會從井蓋里冒出來,滿街都是。直接流到附近河裡,由於城市層層擴大,基礎設施沒有長遠統一規劃,再加施工偷工減料,地下污水管不能流通排污,真正流到污水廠處理謬謬無幾。


廁所與洗浴污水經小區排水管道進入小區化糞池(有些新小區沒有化糞池了,採用直排方式),再經城市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經過生物處理(AAO/AO)等不同的方式和化學藥劑消毒(pam/次氯酸鈉)等化學方法處理達標,目前城市一般是國標一級A,排放至河道、濕地公園等地方,再經蒸汽升空,降雨到湖泊、水庫、地下水等水源地,再經自來水廠物理化學處理(pac、pam絮凝、沉澱、過濾、消毒氯氣)等一系列工藝達標至用戶家裡! 也有些在污水廠處理成中水賣給其他工廠使用,不過費用較高!

污水處理廠要正常生產運行,排放達到國標一級A標準的話,進水濃度(主要是COD,氨氮,P之類)要達到一定標準,生化池中的微生物也就是細菌寶寶才能存活,所以必須要求城市管網要雨污分流!

個人認為 整個循環基本就是這樣,提倡珍惜水資源,來之不易!!!!


地面落差大的城市除外,平原地區的小區,化糞池的污水,不要說的那麼玄乎,90%都沒有去市政管道。告訴你們一個真相,就是化糞池的污水是按圖紙接到市政管道去了,但是,水往低處流,水往近處流,開發商都修了暗管的,排到小區附近的河道,雨水管等等。要不然市政管道走不了,小區污水還不要水漫金山啊。看看小區周圍河道的黑水。。。。。。

看到沒有,河道裡面的黑水,臭味那個大啊。。。。。。


幾張圖片告訴你,當化糞池的糞經過沉澱發酵以後,池子滿了就有專業人員打撈出來,運到指定地點處理掉


以前糞便都被農民當成肥料施到了地里,這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但現在大量的使用化肥,污水糞便就沒了用途,如果處理不當,必將污染環境,危害健康。不過我堅信,垃圾糞便和污水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只要想辦法,一定能變廢為寶的。如目前垃圾通過焚燒發電就非常好,糞便污水也能產生沼氣當做燃料,發酵後的殘渣可製備成有機肥料,因為農田不能全用化肥,應該與有機肥料複合使用效果才能更好。


這些個臭水通過排污管道最終匯入污水處理廠。當然偶爾它也會不聽話的,你懂得。好,我們說正題吧??進入污水處理廠以後,經過複雜的凈化後,這些水可以作為中水。一般是給了工廠使用了。先進的地方也會給城市居民的中水系統。這個誰都懂啦!那麼,剩下的奇臭無比的渣渣幹嘛去了呢?真的大家都不知道!告訴你它都做了足球了。不信,中國隊踢球的時候你聞聞是不是很臭!


推薦閱讀:

TAG:環境科學 | 科學 | 生活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