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朝萬曆年間耗費大量國力抗倭援朝,大家有什麼看法?
萬曆援朝之役明朝有多少消耗,有個材料稱:
徵發浙陝湖川貴雲緬南北兵通二十二萬一千五百餘人(關於出兵人數,還可以討論),往來諸將及任事人三百七十餘員,錢糧約五百八十三萬二千餘兩,交易米豆銀三百萬兩,山東糧二十萬斛。
萬曆援朝之役是一場大明必須要打的戰役,不管耗費多少人錢糧都必須要打。因為,朝鮮問題對於大明來說並非癬疥之疾,而是腹心之患。
其實大明和朝鮮雙方就共同對付倭寇也有一個磨合的過程。
首先,在倭寇來襲之前,大明對朝鮮心存芥蒂。因為日本豐臣秀吉與朝鮮書,向朝鮮借道要入侵大明,其中說到:
本朝之開闢以來,朝廷盛世,洛陽壯麗,莫如此日也。人生一世,不滿百齡,豈能鬱郁久居於此乎。不屑國家之遠,山川之隔,欲以一超直入大明國,欲易吾朝風俗於四百於州,施帝都政化於億斯萬年。
日本對朝鮮名曰借道,實際就是想裹挾朝鮮入侵大明。當然,朝鮮拒絕了日本的要求。但此時大明已經風傳日朝要合謀入侵本朝。朝鮮連忙派使臣向大明解釋,據說久未上朝的萬曆皇帝還親自接見朝鮮使臣詢問。
其次,日軍入侵之後,朝鮮君臣就逃跑路線幾次發生爭議。在逃離漢城時,有人建議往義州跑,是在不行投靠大明。但阻力很大。在逃離平壤時,君臣再次發生爭議,有人主張去咸鏡道,有的人主張去義州。最終,宣祖去了義州。 宣祖到義州後,朝鮮面臨的問題是,向大明使者證明宣祖是宣祖,而不是整了個假宣祖在這騙大明。最終,經過核驗,大明終於確信,義州的宣祖就是宣祖本人。最後,關於要不要出兵救朝鮮,明廷內部又發生爭執。 有人主張,夷狄相爭,不關我朝之事,我朝但需守住鴨綠江,耀武於江邊。兵部尚書石星主張,朝鮮事同內服,如使倭寇整居朝鮮,侵犯遼東,以及山海, 則京師振動,此乃腹心之憂。最終明朝決定出兵朝鮮。
明朝萬曆年間拼了老命幫助朝鮮打日本,這是有原因的,這裡面有維護天朝體系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如果不這樣,那可能以後清朝會是日本人建立的。至少八年抗戰會提前三百多年到來。
萬曆年間,日本發動戰爭,把朝鮮國王趕到鴨綠江邊,但日本人打朝鮮並不是最終的目標,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中國,當時的豐臣秀吉說把日本天皇搬到北京,自己住寧波。
所以,中國拼了命,把老底子全折騰光了,也要救朝鮮,有一個說法,正因為這樣,明朝後面沒辦法平定李自成起義,最後也敗給了清兵。
而從歷史上看,對中國歷史影響最深的國家可能就是朝鮮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朝鮮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朝鮮半島位於中國東北,是陸上進入中國的一個橋頭堡,失去了朝鮮,中國東北將沒有緩衝地。在隋朝的時候,從隋文帝開始到唐高宗武則天,一直打了數十年,其中的楊廣拼了國家不要,也要三征遼東。其實也是因為這裡的戰略位置太重要,這裡不允許一個牛叉的存在。
那在歷史上,因為朝鮮,可以說三次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第一次當然就是萬曆年間這個事,明朝的精銳騎兵跟日本拼得差不多,萬曆皇帝掏私房錢,給明朝造成了國防力量的損失,也造成了財政上的困局。後面,明朝就亡了。
第二次是在甲午戰爭,當時清政府對朝鮮的影響力還是很大,到了近代,袁世凱就駐朝鮮,曾經粉碎過日本吞併朝鮮的企圖,他本人就在朝鮮起的步。而在甲午戰爭中,朝鮮也是焦點之一。甲午戰爭一敗,朝鮮正式脫離清朝的控制,日本進入朝鮮,很快將朝鮮做為跳板,完成了他們在明朝沒有做到的事情,進入東北,再通過控制東北強大起來,最終發動了全面侵華。
再後面,其實還有一次,朝鮮上的戰爭也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後面會不會還有呢?這就很難說了。
朝鮮半島有多重要不言而喻,東部的日本妄圖侵入中原,每每都是想借朝鮮半島當做跳板,可以說朝鮮就是明朝的門戶,是絕對不容有失的地方。若明王朝守不住朝鮮,則難保遼東,遼東一失,則京畿不保,縱然日本蕞爾小國無法滅明,但也必然對明朝造成巨大傷害。
中國奉行千年的「華夷之辨」與朝貢秩序,在明帝國建立之後真正穩定。朝鮮王朝作為明帝國眾多藩屬國中最親近的「第一藩屬」,關係非比尋常,明朝甚至特賜「親王等級」的冠冕給朝鮮國王。
日本侵入朝鮮,暫且不說對中原虎視眈眈,即便只是謀求在半島的擴張,那也是對明帝國主導下的東方統治秩序的一種挑釁。華夏的「朝貢制度」,藩屬國向天朝朝貢,天朝就有保護藩屬的義務,若縱容日本侵吞朝鮮而坐視不理,那必然引發連鎖反應,對明朝的華夷秩序形成衝擊。
無論明朝出不出手,與侵入朝鮮的日本之間都註定有一場戰爭,與其讓日本打上門來,不如前往朝鮮,拒敵於門外。值得。
用現在的觀念,打小日本是沒的說的。
然而我們要是從戰略意義上討論值不值得,還需要分開分析一下。
其一,朝鮮自朱元璋賜名歸順大明後一直是大明的屬國,小弟受欺負,大哥不出頭,誰還跟大哥混啊,再說,打狗看主人,小日本欺負我們小弟,不給點顏色,大明的威信將不存在,也會助長日本囂張的氣焰,幾百年後的馬關條約就是小日本野心勃勃的最好證明。
其二,打仗和打架差不多,在家裡打鍋碗瓢盆都容易被打壞,到外面打起碼家裡的財產不會受到損失,對日本這種遲早要打到家裡的土匪,還不如在外面把他打趴下,讓他沒能力來家裡打不是更好,正好有朝鮮這個戰場,大明出兵,即幫助了朝鮮,也教訓了日本,此後幾百年,日本都沒有什麼發的作為,也不敢窺視我大中華。用一朝的代價換取幾百年的安寧,還是很划算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