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在現在等於現代的多少度?


題目腦洞可夠大的!我平時猜大概多少人去真正了解過,古代人喝的酒究竟能有多少度。

我們看著水滸傳里,一眾梁山好漢們使勁地牛吹,看似海量的酒量對比現代人,當下的我們怎麼就越喝越小架子氣了呢?

中國的酒文化其實並不算很悠久,而且中國人在全世界範圍內也不算是懂酒、會喝酒的民族。(每次只要我提出這個論斷,都會引來一幫愛國青年用磚頭砸個半死)雖然不想承認,但這的確是事實,相比起古埃及、古巴比倫、喬治亞等地,中國產生酒的時間並不長,喝酒的歷史也不外乎四千餘年。

據說中國最早有文字記錄的酒,是游牧時代(新石器時代)的醴酪(周記、禮運篇)。

而且,中國的酒水以黃酒為主,它因自然發酵而酒糖度較高、酒精度卻很低,所以鍾愛黃酒的人能夠大碗大碗地喝酒,那感覺就跟我們今天喝啤酒差不多。此外,喝酒禮儀上,就連孔子的周禮或是天子之禮,對於喝酒的酒具、喝酒的溫度、以及搭配等等,我們也比國外落後了很多。由於沒有蒸餾技術,中國的酒一直都是這麼暈暈乎乎的像在喝低度酒。所以,陶淵明可以在菊花叢裡面睡覺,李白也可以邊彈古箏邊吟詩邊喝酒。

但是到了宋朝末年,游牧民族從北方把蒸餾技術傳入中國以後,中國的酒精度數從此提高了。到明朝時,好漢們只能小口小口地喝酒了,因為有了酒精度提高,再像從前那樣大碗酒的牛吹,說不定隨時會猝死呢!

傳統中國的黃酒酒精度數,在自然發酵情況下,若能達到20來度的酒精度已算不錯,這是因為酵母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的酒精,到達一定濃度後也會殺死酵母所局限的。事實上,像二鍋頭、燒刀子酒的這類酒的蒸餾技術並不是中華民族自創的,它是從西方中亞慢慢傳入進來的。

有了蒸餾技術,結合反覆蒸餾提純,中國酒精度數便可越來越高,像是國人引以為榮的衡水老白乾就已達到70多度。然而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八、九十度的酒比比皆是,就拿我親身經歷里,就喝過一款96度的伏特加。然而,酒精度數越高,意味體純度也越高、風味物質也會越來越少,所以,並非度數越高度數越好喝的。

另外,考慮到國民健康安全,很多西方國家會要求廠家把酒精度數,通過人為稀釋降低到40度左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買到的許多白蘭地和威士忌,他們的究竟濃度一般也才43度左右的原因。

從前我曾說過,中國的酒文化其實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幻覺而已,也許這會傷了不少人的自尊心。但這畢竟不是重點所在,無論古代酒還是現代酒,無論是高度酒還是低度酒,適合自己口味的就是美酒,所以我們還是喝酒去吧~


謝邀:

這個問題是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自古以來就有酒文化之說。

我們國家更是酒文化濃厚可以說我們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曆久彌新,那麼說到我們釀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禹時期。據了解在先秦時代的時候釀酒技術,兼用曲和櫱兩種酒母,那麼到了漢代以後,就以櫱釀造的醴逐漸消失了,都說漢人制曲,多是以麥為原料,有大麥、小麥、細餅等多種酒麴的說法。早在2003年的時候,了解到在陝西西安市北郊發現三座漢墓中,其中一號漢墓年代為西漢時期,意外的發現出土一件保留有26公斤西漢的原樣酒,通體鎏金,鳳鳥紐的漢代酒鍾精美絕倫。據專家取樣分析測試後,那時候西漢原樣酒的度數只有4度左右,酒的顏色為翠綠色的,是唐代之前我們國家古代時候穀物釀酒的標準成品色澤。然而到了唐代以後,釀酒的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多數以大米為原料,釀出的酒的度數達到8、9度上下。

到了北宋時期釀酒業在用曲的方法上採用了「連渣拌飯法」,用的是曲和米其度數可以達到11-18度了。這就是我了解的一些,你覺得呢?


中國的酒文化,自古以來就源遠流長,如果追溯時間的話,距今都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

在遼、元之前,大多數的酒都是使用五穀以及水果發酵釀造。相對於古代酒來說,因為酒精度數普遍不高,所以適合各種人士適量飲用。

那時的酒優點是香味純厚,味道甘甜,以及製作工藝簡單。而缺點就是酒精度數總體很難超過二十度。直到遼、元開始技術突破,釀酒界開始採用蒸餾法方式,得到更純的酒精,才得以釀酒技藝變得更加多樣化,也使釀的酒度數普遍提高。

到了我們現代化的今天,更有甚者,已經開始大量使用機械加智能監控等程序化以及機械化的方式釀酒。

[圖片來源於網路,有問題聯繫作者刪除]

—> —>想了解更多知識關注易經奇門太乙六壬國學頭條號<—<—


飲酒是中國酒桌文化必不可少的一種傳統文化,然而古代有很多飲酒的習俗也讓人開始在思索古代的酒和現在酒的區別,讓人開始懷疑古代酒的純度。讓人影響深刻的就是《水滸傳》中武松三碗不過崗,最後卻喝下18碗;,十八大碗白酒入肚之後,還可以和猛虎一較高下,由此可見,古代的白酒度數確實不高,然而古代酒等於現在酒多少度呢?

古代人喝的酒和我們現在喝的酒還是大有不同的,古代酒的酒精度數相對於較低,一般就是有一點酒的味道,好比一種飲料,然而現代酒的純度較高,味道比較濃烈,相對於古代和現代釀酒的技術也是有差別的,所以古代酒和現在的白酒是有差別的,所以古代經常會有千杯不醉的說法。古代酒類似於近代社會較早生產的一種甜酒,酒精度數一般也就是8度到12度,所以喝起來就不會很快讓人產生醉意。

古代的酒大部分都是發酵酒,根據歷史資料分析,大概是在元朝以前一般都是用酒麴發酵酒,古代的酒是以糧食穀物水果等原料經過發酵過濾而造成,度數較低,20度的白酒基本就是度數較高的;自從北宋時期,遼國,金國,元朝等蠻夷踏入中原,才有了蒸餾的首創,這時候的酒和我們現在喝的酒度數比較相當。中國的酒水基本沿襲古代大多數都是以黃酒為主,是一種很常見的穀物酒,它因為自然發酵使得就得糖分較高,酒精度數較低,所以更適合中國人喝酒的習慣,因此在古代也會有大碗大碗喝酒的習慣。

然而現在的白酒基本都是為蒸餾酒,不再是採取古代的那種自然發酵方法,後來的蒸餾酒也就是我們現在口中的白酒,現在的白酒的原材料一般都是富含糖分較高的穀物,經過發酵之後產生酒精,在經過高溫蒸餾,度數高度數一般都是40度左右。度數過高則無法下咽,度數較低基本有類似古代的發酵酒。《本草綱目》裡面記載燒酒是在元朝時期出現,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朝時期首創其法,基本是採用蒸餾方法提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

酒桌文化雖然是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但是長期飲酒還是會引起身體的不適,保持濕度的飲酒習慣才不失酒文化的真正內涵。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李白一生嗜酒成性,一句句關於酒的詩句,也成為經典,千古流傳。後人也將他頌為詩仙。而古代的酒真的那麼好喝嗎?它有多少度?又是什麼味道呢?

據歷史資料分析,大概宋元朝以前一般都是曲釀的發酵酒,這種酒是以糧食穀物、水果、乳類等原料經過酵母發酵釀造成的。度數很低,20度算是最高了,幾乎是沒什麼味道的,完全可以當飲料喝。

自從北宋時期,遼國,金國,元朝等蠻子進駐中國以後,才有了蒸餾的首創,這時候的酒才和我們今天喝的酒度數相當。而蒸餾酒會有這麼高的度數是因為它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轉化為糖的澱粉等物質。糖和澱粉經酵母發酵後產生酒精,酒精的沸點是78.5°,水的沸點是100°,將原來發酵的酵液加熱至兩點沸點之間,就可以從中蒸發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質,然後將其冷卻,就可以得到無色,氣味卻辛辣刺鼻的酒液,一般發酵酒度數低於20%,而蒸餾酒可以高達60%。

由此可見,如果憑我們現代人的酒量回到古代,估計各各都是喝酒達人。而武松喝的那十八碗酒,也就相當於今天的一瓶二鍋頭吧!


這個話題,其實宋朝大詞人范仲淹的一句詞,就已經生動說明: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沒錯,哪怕貴為范仲淹這樣的名臣,當時統兵在外時,喝到的也是這樣的「濁酒」。

這樣的「濁酒」,今天喜歡喝米酒的朋友們可以會很有同感。宋朝時的「濁酒」,其實也是這類:通常是以稻米為原料,釀出的酒大多為黃顏色。因為並非是現代人喝的蒸餾白酒,所以整個酒水顏色渾濁,還飄浮著渣滓,即古人所說的「濁酒」。很多古代小說里,常有主人公抱起酒罈子豪飲的場面,基本都是喝的這種酒。以度數來說,應該比現代超市裡賣的米酒度數要低,通常是十度以下。

而除了這類「濁酒」外,同樣是唐宋年間,也有一種看上去很清澈的「清酒」,正如李白詩里描繪的那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這種清酒往往是在冬夏釀熟,經過沉澱發酵,變成清澈的酒液,度數和濁酒類似,但口感更加香甜。基本是皇家貴族專享。

和現代生活一樣,宋朝也有果酒,比如葡萄酒和黃柑酒。葡萄酒屬於唐朝就有的,而黃柑酒卻是標準的宋朝特色。這種酒的口感酸酸甜甜,色澤也非常鮮艷,用柑橘釀造而成。是宋代許多文人的最愛。典型大文豪蘇東坡那句詠嘆:拼沉醉,金荷須滿。不過度數並不高。現代也有一些傳承宋朝的果酒手藝,度數也是十度左右。

當然,比起老百姓常喝的濁酒來,宋朝的果酒,價格真心不便宜。聽聽大詩人陸遊的詩歌就知道:如傾瀲瀲蒲葡酒,似擁重重貂鼠裘。一睡策勛殊可喜,千金論價恐難酬。也就是說這葡萄果酒,簡直就和名貴的貂裘衣服等價。倘若有機會穿越到宋朝,行前帶好幾瓶葡萄酒,鐵定從宋朝發一筆財回來。

那難道在古代,真的喝不到高度白酒?同樣是宋朝,也有這麼一款:桂林三花酒。這種白酒產於宋朝偏遠的廣西地區,是一種要經過三次蒸餾才可以喝的白酒,工藝已經接近於現代蒸餾酒。以宋元年間的許多文人筆記說,這種酒的度數,遠遠高於民間普通的濁酒,幾乎就是一碗下來就會醉。但畢竟這種蒸餾技術,與燒酒技術還有所不同,所以度數不會超過20度。

而在宋朝以後,燒酒的技術陸續傳入到中國,以《本草綱目》的記載說,從此後「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麴釀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也就出現了與我們今天類似的白酒。今天中國人津津樂道的各種白酒工藝,大多都是元朝起陸續演變來。在中國各類酒中,其實是非常年輕的一類。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古代的酒不像現在一樣,動不動就是五六十度的,一不小心就會被放倒。其實古代的酒也是由穀物糧食釀造而成,這些基本的原料完全無公害,只是當時的釀酒技術很一般,所以不像如今這般清亮透明,古人詩中的「濁酒」就是這個意思。由於古代釀酒技術跟不上,所以酒中會有很多渣子漂浮。

古代的酒精不僅純度不如現在,受工藝影響,古人釀酒的度數也和現在大不相同。水滸傳中的英雄動輒三碗不過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如果按照現在的酒精度數,四十多度的白酒,喝上三大碗,普通人流量低的早就胃穿孔了。但是武松喝完以後,只是有些踉蹌,還能小跑,也能大跳。

從體質來看,古人並不會優於現代人,所以說,古人的酒度數一定是低於現在我們所喝的白酒的。古代的酒大多只有9度左右,顏色呈黃色,有些渾濁,酒中有渣子漂浮。這樣的酒,喝上一瓶也沒事。

如今,我國的釀酒技術可謂是突飛猛進,最高度數大概能達到七十多度,這樣的酒,酒量一般的喝上一杯就要扶牆走路了。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一定記住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我是叔承侃歷史,我來回答

嘿嘿,這個問題我要回答,古代的酒和現在的酒一樣嗎?這是一個很多人都很納悶的問題。其實古代所說的酒一般是指米酒和黃酒,這種酒的度數一般在十度以下。

而且這種酒一般的感覺是甜的,酒精度很低,這裡將古代的酒舉出一個例子,就是北宋時期的釀酒工藝,北宋時期釀酒工藝是先將白米飯淘洗乾淨之後蒸成飯,等到白米飯冷卻的時候,將白米飯加和曲渣一同放在一個地方里,然後經用力攪拌發酵。所以這樣的酒只是米酒。

直到元朝的時候,我國才出現了蒸餾酒,其實也就是我們常常所知道的燒酒,當時這種燒酒的酒精濃度大概有50度左右,和現在的酒有些相似了。一點點變成了今天的中國白酒。

另外我們都知道武松在景陽岡上喝的「三碗不過岡」的酒,應該是一種米(水)酒,或者是酒精度較高的一種米酒,否則武松怎麼可能連續喝18碗酒呢?

這樣我們講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把古代的酒比做成現代的啤酒,如果把古代人的酒量和現代人喝啤酒的酒量相對比,那麼古代的人喝酒應該也不算什麼過於厲害的事情。而且古代的酒絕對是解渴的。這一點可以從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里的楊志喝酒解渴當中得到。

最後,總而言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代酒味道怎樣,還需要很多酒的愛好者親自去體驗。

所以綜上所述,古代的酒的酒精濃度是不高的,起碼與現在相比差了很多。


沒有人能準確說出古代的酒有多少度;

因為沒有關於酒精度的文字記錄。酒精度的說法也是現代才有的。另外考古發掘的酒,也會因為酒精極度的揮發,無從檢查當時的酒精度了。

你指的古代算到哪裡?清代算嗎?明代算嗎?

中國白酒元年1573

中國白酒屬於烈性蒸餾酒,其可以考證的是:源於建造於明朝萬曆年間(即公元1573年)的「國寶窖池」,採用蒸餾酒釀造工藝。

雖說蒸餾器,在宋元年間就以,甚至有考證在漢唐就有。但在規模商業化的釀酒蒸餾上只有1573可以得到考證。

中國明清之前沒有蒸餾的白酒,而是釀造酒:中國黃酒或黃酒的前身。

那中國釀造酒可以是多少度?

酵母在發酵時理論上在酒精度17度左右就會自動停止發酵,因為酒精太高會殺死酵母。而目前中國的黃酒在幾千年的演變發展情況下,已是最成熟的工藝了。

在宋代,酒有「白酒」和「清酒」兩種之說,當時的「白酒」不是現在的白酒,而是白色的米酒,是因為釀造工藝比較差,比較渾濁。這種酒度數較低,基本就是醪糟酒了。而「清酒」是工藝好些的,能做到純凈的,這種酒更烈些。但這種酒會更加的貴了。

黃酒一般在10度左右,高的也在15度左右了。那麼在明清之前,發酵工藝還沒有這麼高的情況下,估計普通的也都在8度以內的樣子了。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對「酒」這個東西,就有深深的執念。《詩經》305篇詩歌之中有50篇都涉及「酒」內容。所謂「伐木許許,釃(shī)酒有藇(xù)」《小雅·伐木》。特別是對於歷代文人騷客來說,「酒」幾乎等於靈感的源泉,有關「酒」的詩文更是層出不窮。

在我國古代,「酒」主要是以大米、黍米、粟米等穀物為主要原料,所以也可以稱為「米酒」。在古代,「酒」的過濾技術並不成熟之時,釀出的「酒」經過濾之後,還含有不少的細微米渣,所以呈現混濁狀態,當時稱為「濁酒」,所謂:「素琴濁酒喚客,端有古人風」《辛棄疾·水調歌頭·淵明最愛菊》。

但是,我國的老祖宗們實在太愛酒,早早的就研究出了清酒過濾工藝,我們在《周禮》,甚至《詩經》之中就可以看到清酒的蹤跡(日本清酒則出現於平安時代,公元794年-1189年),所謂「清酒既載,騂(xīng)牡(mǔ)既備」《詩經·大文·早麓》。

早在周代,就已經按照「酒」的清濁,厚薄程度確定了嚴格等級。當時「薄酒「有「五齊之名「,也就是按照酒的清濁程度,有泛齊、醴齊、盎齊、醍齊、沉齊等五種。「厚酒「稱為「酎(zhǒu)」,也就是多次重釀的酒。當然那個時候的米酒,度數普遍偏低,大概只有幾度。

西漢時一斛米出酒三斛余,這種「酒」,酒精含量較低,不易久存,容易酸敗。因為西漢酒中水份較高,酒味並不濃烈,所以能飲者多至石余(差不多60斤)而不醉,顯然那時候的酒應該在3度到5度左右比較合理。

而東漢已經研究出釀製度數稍高的醇酒,差不多一斛米出一斛酒,酒質也有了很大提高。從漢代陶畫上看,當時的釀酒是以陶瓮作釀具,發酵後用壓榨方法取酒,其度數有一定的提高。

在漢代,飲酒之風大盛,所謂「有禮之會,無酒不行」《漢書·食貨志》,顯然漢代的老百姓用酒量很大。然後就有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當然,在沒有蒸餾技術的條件下,漢代的酒應該是不會超過15度的。

到了唐代,酒的種類更是大量出現,更出現了針對酒色的評判標準,當時的人以發酵徹底的淡黃色酒為佳,「雛鵝「、「雛鴨「喻稱好的米酒色澤。發酵不太好的,有米糟浮在酒面上,則被喻之為「蟻」,有青蟻、臘蟻、玉蟻等戲稱。這類酒雖然沒有賣相,但是因為便宜,所以還是受不少文人墨客歡迎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問劉十九》。

按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記載的幾種唐酒造法推測,唐朝大部分成品酒的酒精含量應當在3度到15度之間。

各種各樣的「酒」,也成為詩人們創作生命的一部分,大量有關「酒」的詩詞流傳至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杜甫·春日憶李白》......不勝枚舉。

到了宋代,蒸餾技術已經出現,用這種方式製造的酒也被稱為「燒酒」。北宋高僧贊寧的《物類相感志》有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滅。」而能夠在常溫中,能用明火點燃的酒,幾乎都在30度以上。而北宋田錫的《曲本草》也記述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能飲之人,三四杯即醉,價值比常數十倍」。

當然,因為售價高,這種高度酒的製造工藝多半是秘不授人的,也沒有看到太多關於當時高度酒大量商業化的史料記載。而從南宋楊炎正在《錢塘迎酒歌》中描述的「使君一笑賜金帛,今年酒賽珍珠紅」中的「珍珠紅」可以發現,當時老百姓平常喝的酒,多半還是米酒之類。通常,採用發酵方法,在不添加糖份的情況下,難以產生酒精度高於20度的烈性酒。如此一來,武二爺在景陽岡喝的「三碗不過崗」,可能還是度數較高的米酒。

到了元朝和明朝,雖然燒酒早已出現,但是喝燒酒的人還是為數不多。燒酒只局限在平民階層和北方寒冷氣候環境中,而上層社會的飲酒習慣還是米酒。所謂「桃花園頭釀春酒,滴滴真珠紅欲燃。」《揚維楨·紅酒歌》。

燒酒在清朝中期以後逐漸成為中國人的主要飲用酒,一方面因為蒸餾工藝大規模普及,導致其價格大幅下降。而清朝中期以後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斷下降。燒酒的度數高,便宜,易醉過癮,飲用經濟價值更合算。而米酒的度數低,且大量飲用不易醉,不過癮,而且總的飲酒成本更高。另一方面,釀製燒酒的高粱不宜食用,釀酒反能為百姓帶來額外收入。

當時文人詩詞中也普遍反映了飲酒易醉的情況,諸如:「笑他縑素求書輩,又要先生爛醉時」《鄭板橋·自遣》,「半夜風燈送行客,滿牆醉影尚欹斜」《袁枚·水軒主人招飲月下作》,這都說明當時燒酒的度數已經接近現代了。

所以,燒酒最終在清末達到了產量上的高峰。


推薦閱讀:

TAG:白酒 | 飲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