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酒精勾兌白酒技術該不該廢除掉?
太愛杯中物了,所以對這個玩意有自己的一些體會。勾兌酒這玩意我們自己也可以弄,去搞一瓶好一點的酒,三瓶十塊錢以下的酒,用一比三的比例直接勾兌,好酒瓶子裝起來,只要不是太厲害的人,一般喝不出來。
而這種「造酒法」被很多「人才」給利用了。曾經有「內幕人士」跟我談過,某些洋酒的走私方法是用塑料袋包裝,丟在貨船甲板上,進口以後再分裝。於是,我真搞不清楚很多「洋酒控」喝的到底是三成酒,還是五成酒,還是七成酒。不過勾兌那是大部分的了,只有這樣才會有暴利。
做應用化學的人都明白一個問題,食用酒精裡面加水,加入40%以上就會出現乳化現象。為了要有特殊的風味,就會添加一些食用香精。那麼那些低於60度的白酒是如何做到不乳化的呢?技巧就在「風味」裡面,在這裡就不過於普及了,以免那些沒有專業知識的人瞎胡搞,害人害己。
食用酒精勾兌白酒,廢除了對於飲食安全當然好,但是那個時候的白酒就不是一般人喝得起的。不廢除也是大麻煩,我半年前就買了一箱「酒」,真的氣死我了,喝到最後(有可能是口水稀釋)竟然乳化了,這不會喝死人嗎?
將來有可能從工藝上做出一些調整,全部殺死簡單的勾兌酒,而留下那些工藝先進的,而且安全的辦法。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辦法對不對,沒有做過實驗。既要降低成本,又要保持風味,還要健康,有可能有第三條路走。)
針對食用酒精勾兌,消費者存在誤解,廠家存在隱瞞和虛假宣傳。但關於食用酒精勾兌技術是否應該廢除這個問題, 超級酒號觀點很明確:不存在要不要廢除食用酒精勾兌技術(更準確地說是新工藝白酒技術)的問題,無需也不應該廢除。
對食用酒精認識的誤區常見的誤區之一認為食用酒精是用化學合成的方法、不是經過發酵生產的;食用酒精其實仍然是用農作物、糖蜜經過微生物發酵酵解產生的,而非工業化學合成。
按國家標準和新工藝白酒技術生產的食用酒精,是可以食用的,對身體健康沒有問題(無任何文獻或研究就食用酒精本身對身體健康有害的觀點)。
2017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酒精》規定食用酒精是以穀物、薯類、糖蜜或其他可食用農作物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蒸餾精製而成的,供食品工業使用的含水酒精。
但因為這種發酵方法(液態發酵)的生產時間和儲存周期都較短,除乙醇(酒精)外幾乎無酯、無雜醇,所以食用酒精勾兌酒必須添加酒體所缺失的脂類、酸類,來模擬傳統白酒的香氣和口感。這些添加脂類、酸類等物質按國家標準,本身對身體健康無害。但以國人對白酒口感和體驗的要求,這類酒聞香和品味都可能要差一些。
而傳統白酒純糧固態發酵工藝(傳統白酒工藝,與新工藝相對應),經過長時間微生物酵解過程中,微量成分非常負責(如茅台酒微量成分達上千種),酒體成分豐富而龐大(包括有益和有害物質),這構成了中國傳統工藝白酒口感的複雜和豐富性。
廠家對食用酒精勾兌(新工藝白酒)的隱瞞和虛假宣傳新工藝白酒自然具備不少優勢,比如生產成本低、周期短、資源節約等,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甚至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的新工藝白酒,對人體健康未必比傳統工藝白酒差(當然,如用頂級的傳統生產工藝精心生產的茅台酒,存在對人體健康有益的說法,還需要進一步用科學證明)。
問題之一:由於擔心消費者誤解,或者出於品牌形象的考慮,較多廠家存在向消費者隱瞞是食用酒精勾兌酒的事實,甚至誤導。
問題之二:更甚的是虛假宣傳,如對用食用酒精勾兌酒,廠家虛假宣傳為陳釀、窖藏。我們知道,食用酒精勾兌的酒,即或經長時間窖藏,對酒體酒質本身並無提高,反而可能因酒精和添加物質揮發,口感變差。
總結食用酒精勾兌白酒技術不存在廢除的問題。
消費者應破除食用酒精對身體健康不利的認識誤區。
廠家不應向消費者隱瞞食用酒精勾兌酒的事實,更不應進行虛假宣傳為陳釀或者窖藏酒。這些虛假宣傳的廠家,酒友們可以上京東、天貓、酒仙網等找找看。
補充討論
如不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的食用酒精以及添加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害程度,存在擔憂,但未見此方面的公開研究。
傳統純釀固態發酵法生產的劣質白酒,可能存在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如雜醇油等)。
更多白酒酒收藏、投資、鑒定、交易等專業信息,別忘了 關注超級酒號 頭條號 !
我也說說自己的觀點!我們換個角度看~現在市面上的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液態釀造法所勾調酒有市場嗎?我們以二十塊錢一瓶為標準看結合現在的通貨膨脹!把二十塊錢以內的都定義為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大家應該都聽說了二鍋頭和榨菜銷量大增的新聞了,說明了這樣的低端酒即便是食用酒精勾調的,也是有市場和銷量的!
再看著名的生命之水~伏特加!酒精度可以達到95度!可以說是非常標準的食用酒精,但是卻是全世界認可。現在的很多年輕人覺得白酒太土了,喜歡去酒吧喝酒感覺時尚好玩有個性!酒吧里用伏特加混合各種果汁什麼的調一杯酒就是幾十塊錢,看似變了但是本質上它就是伏特加食用酒精混合降低了度數而已!你喝到的也是食用酒精勾兌的酒~只是改變了形態和喝酒的場所!以上這兩種食用酒精勾兌的酒銷量和市場都不錯的。回到國內來說,因為中國酒文化幾千年底蘊深厚傳承久遠,大家都知道純糧固態發酵的酒好,所以對於食用酒精勾兌是有一定的反感和抵觸情緒!而國外則沒有所謂的純糧固態發酵和食用酒精勾兌這樣的區分,這也是中國酒文化和飲酒方式理念的不同!中國有喝養生酒這樣的理念,而西方國家基本上都是反對喝酒,覺得喝酒酒精是健康殺手!換句話說這個論點只有國人在爭論,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得辯證看待,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而定,在儘可能的情況下大家少喝不喝這樣的食用酒精勾兌的酒,這酒沒有市場自然就會退出去了!我個人對酒的定義是~酒質好,少喝酒,喝好酒,喝健康酒,寧缺毋濫!讓酒真正的成為一種文化傳統和對身體健康有益處的東西!
誠信做人踏實做事為大家推薦高品質醬香好酒,分享醬香趣聞軼事歡迎關注私聊一起把酒言歡交天下朋友!
食用酒精勾兌白酒法,廢除不廢除倒是不多重要,重要的是要制定出台嚴密的技術指標,還要完整成體系。譬如酒精生產原材料、勾兌工藝技術、利潤空間。起碼的幾元成本的勾兌白酒不能賣到幾十、幾百元。
論起來,酒精勾兌白酒不是我們首創,國外很多的烈性酒都是酒精勾兌的。很好喝,很成功,很貨真價實。輪到我們來做,還有國家立法保護,卻是變了味,以致發展到與糧食釀造酒完全的對立,儘管討厭,還要買來喝,因為不好辨別,絕大部分都是了,根本搞不清哪跟哪。當初國家主張酒精勾兌白酒,初衷很好,節約了糧食,滿足了市場。但在市場實踐中出現了問題,概括起來有四個主要方面:一是食用酒精的生產和用於勾兌白酒的分級別類,沒有嚴密科學的系列標準,好像除了工業酒精、醫用酒精之外,都可以用來勾兌白酒。要知道一斤用秸稈和高粱做出來的酒精可是差別巨大;二是勾兌工藝規範粗放,沒有嚴密的系列標準,簡單的酒精、水和香精一兌就是白酒了;三是價格模仿沿襲釀造酒,人家成本30元賣50元,你成本3元也賣50元。只要賣的出去,就是好酒,好企業;四是生產簡單,投入少,產量高。釀造酒噸級年產能力,勾兌酒可以輕鬆到百噸千噸。建立勾兌酒管理指標體系,其實不多難。既然學來人家的酒精勾兌技術,就把管理體系照搬過來就是了,省時省力,再不濟就花點錢買過來。酒精勾兌酒達標了,酒民們身體健康安全了,就好了。
作為大多數甚至是所有飲酒人的意向,以食用酒精加入各種添加劑勾兌而成的白酒項目早應該廢除。
食用酒精所勾兌白酒的出現,確實形成了魚目混珠的惡果,甚至是魚目代替了珍珠。
近些年來,由於白酒產業放開了以食用酒精加入各種合成添加劑直接勾兌成名優白酒的生產,使許多傳統的釀酒業大多都改變了白酒的生產途徑。
因為直接勾兌法比傳統釀造法既省事又獲高利而且酒質還穩定,因此如今大多數的酒廠已不須再冒那有礙環保的廢煙。
假若依靠直接勾兌而成的白酒對人們的飲用沒有什麼付作用的話,那也確實值得提倡。可是,一些不法生產者,為了能獲更多更高的利潤,竟不顧一切而偷偷使用上禁用的添加劑,這就給飲酒的人們帶來了不利健康的因素,也成了飲酒人們最恐懼的心理。因此,很多飲酒的人們都在呼籲國家應該早日廢除食用酒精直接勾兌白酒的生產項目。
對我來說,這應該說是怎麼繼承傳統和如何學習理解現代化的認識觀念問題,說大點也可以說是中國白酒的現代化進程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我看到已經有一段時間,是我認為比較有意義和代表性的問題,剛收到網友的邀請鼓勵時就有想回答的衝動,但遲遲未作答的主要原因是輪到有空坐下來認真思考分析研究時又覺得不太好回答。
迄今為止,幾乎國內所有名酒,都還在是按照傳統的「老五甑」工藝釀造生產,有的甚至還強調全過程都是手工操作,傳達給外界的印象是酒廠認為酒的生產方式越土酒的品質才會越好。受此影響,絕大多數消費者也認為不是傳統工藝釀造的酒就不是好酒。事實果真如此嗎?
當我們再把目光轉向世界一線烈酒市場時,可曾看見有中國白酒的身影?大家可能不知道,包括芝華士、伏特加等世界所有知名烈酒品牌都是用食用酒精勾兌的,說受歡迎的程度,我認為即便是放在中國市場,這些產品也不比國內的有些大酒廠生產的產品差,特別是在酒吧夜總會等其實才是專門供人喝酒消費的地方更是大行其是長期暢銷。有時候很多去這些地方消費的顧客,有的明明知道喝的是打著這些產品名頭的假酒,也樂此不疲照喝不誤。中國本土的白酒產品卻一直沒有哪家真正能夠進入這個渠道產生銷售,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白酒承載的更多是社會化的功能,而非單純只是為了喝酒。一般去酒吧就是想去宣洩放鬆,但中國白酒一直宣傳強調的東西和喝酒本身的快樂享受無關,太教條、正統、一本正經……
有點跑題了,回到食用酒精勾兌酒的技術在中國要不要廢除的問題上,我的建議是不僅不要,而且它還是未來中國白酒生產的發展方向。傳統固態發酵法釀酒工藝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嚴重,而且人力成本高,生產效率又低,生產過程還倚重既有經驗認識,極不科學規範。但採用酒精生產方法的液態發酵法白酒生產工藝具有安全衛生、機械化程度高、勞動生產率高、澱粉出酒率高、原料適應性強、改善勞動環境、輔料用料少等優點。採用液態發酵法以替代傳統的固態發酵法,是一項重大的技術改革,曾被國家列為重點科研項目。
液態發酵法經常被詬病的地方是生產的有些產品成分單一口感沒有傳統釀酒工藝生產的酒飽滿醇厚,這點我是認為要多總結學習,特別是要向國際上一些知名烈酒品牌學習,如何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互相取長補短,使之既具有傳統白酒的特點又具有自身的優勢,那中國白酒走向世界才不是一句空話。 總之,我是認為,不僅是白酒行業,一切工業生產,既要尊重傳統更要學習研究現代化,只有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自身得到發展的同時也才能真正造福消費者。以上學習理解,因時間和自身能力有限,很多地方原本要展開闡述我認為才說得徹底明白,就現在的這點文字是遠遠不夠的,若有幸引起大家的關注和思考我就心滿意足了。說得偏頗片面不對的地方,還請專家老師批評指正。
醬香博物館,集醬酒大成,譜古韻新章,致力於做傳統釀酒工藝文明的守護者和傳承人。我們釀酒要賣,但我們更在乎把產品打造成社會文明的標誌。我的夢想就是向大家提供一款有情懷人人都喝得起的健康美酒,品質保證,價格實惠,希望通過努力,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好酒,都喝得上好酒。
很多人談「勾兌」色變,甚至把它與糧食酒割裂開來,認為是假冒偽劣酒產品的代名詞,這個觀念其實大錯特錯。
「勾兌」作為釀酒行業的一個專業術語,是白酒釀造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藝技術有「去除雜質,協調香味,平衡酒體,保持其獨有風格」的作用。
在蒸餾白酒中,大約98%的成分是乙醇和水,2%是微量成分,這些微量成分雖然很少,卻能決定白酒的不同風格和質量。
酒廠不同車間,同車間不同生產時間生產出來的白酒,所含的主要微量成分的量或者量比關係肯定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口感上就會參差不齊。要使酒的質量完美、符合品牌的傳統風格、出廠產品質量統一,勾兌便必不可少。
現代化的勾兌是先進行酒體設計,按統一標準和質量要求進行檢驗,最後按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對微量香味成分進行綜合平衡的一種特殊工藝。
因此,勾兌技術與純釀釀造並非對立,而是廣泛存在於五糧液、威士忌、白蘭地、金酒、朗姆酒等各種國際著名的蒸餾酒釀造過程中,並且作為純糧食釀造的白酒,也少不了勾兌調味的工藝。
「食用酒精」、「勾兌」這些詞只要一出現,很多酒友就聞虎色變般直接給定性為假酒。究其原因,或許是走不出多年前「朔州假酒案」的陰影,也或許是因為看到很多所謂的專家博人眼球卻並不負責的言論,導致對白酒企業普遍不信任。
在之前回答過的問題時舉例提及的白酒,有些網友就直接評論:「都是勾兌的假酒」、「沒良心的酒精勾兌酒」,不知何時,有些酒友不僅不相信科普文章,反而用自己認知中錯誤的觀點去反駁真正正確的事實。這篇文章就打破常規,並藉此機會還原「酒精」、「勾兌」和「假酒」這三個概念的真相,讓真正愛酒的朋友遠離錯誤的引導。
食用酒精勾兌「造」白酒,合法!
2017年6月23日開始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酒精》再次明確:以穀物、薯類、糖蜜或其他可食用農作物為主要原料,經發酵、蒸餾精製而成的,供食品工業使用的含水酒精。其中很多專業指標是食用酒精產品食品安全方面的准入指標,同時也是食用酒精質量水平的重要指標。該標準的制訂和實施,進一步規範和提升我國食用酒精的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從標準上來看,採用食用酒精勾兌白酒是被法律允許的。食用酒精被廣泛的應用到我們日常吃的各種食品中,所以,食用酒精是達到標準食品級水平,是安全的。GB/T 20821-2007 液態法白酒,GB/T 20822-2007 固液法白酒均允許以食用酒精為原料進行產品加工。
接二連三的惡性事件,讓人們混淆了一個概念,錯誤認知中「萬惡的酒精酒」始作俑者是工業酒精,其來源於石油在催化劑和高溫條件下,裂化長鏈有機化合物而得到的乙醇,其中含有甲醇等一些有機有毒物質,對人體傷害很大。工業酒精的「鍋」,食用酒精不背了!
一盤好菜離不開各種調味劑,離不開油鹽醬醋,而一款好酒也是如此,離不開老酒、調味酒的勾兌。「七分技術,三分藝術」就是講的勾兌,勾兌對於酒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將不同風格的酒勾兌在一起,從而使酒體協調、平衡,並且保證每一批產品都保持穩定的風格,在口感或者氣味上不出現太大偏差。讓酒友們聞之色變的「勾兌」是不良商家為獲得利益而用工業酒精或甲醇進行勾兌。
食用酒精配製酒,在國外十分普遍,知名蒸餾酒白蘭地、金酒等都是酒精配製。
市場需求主導方向,合理!
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一般稱之為新型白酒或新工藝白酒。早期的新型白酒因分析手段落後,勾調技術水平差, 缺酸少酯、口感差的現象時常發生,加之少數制假販假者 根本不懂勾兌技術,又貪圖便宜利用工業酒精勾兌白酒,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傷害和恐懼,使人們談到「酒精、勾兌」等字眼就害怕。
現如今,新型白酒的生產實現現代化,充分利用各種先進設備,產品質量相對穩定,並且因其「成本低、投資少、生產周期短、科技含量高、獲利快」等特點被眾多酒企採用。從目前全國市場銷售水平看,質優價廉的新工藝白酒,受到低收入群體歡迎。
隨著技術的不斷改善提高,新型白酒也越來越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酒的理念,被不同階層消費者所喜愛。
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是合法的,並且市場對其有很大的需求,即合理,合法合理,為什麼要在白酒行業中廢除呢?
以上是個人的拙見,喜歡的朋友歡迎轉發和評論哦。如果您還有其他不同看法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歐陽千里」頭條號當班編輯張燕回答)
董先生個人觀點:
一,所有的酒都是勾兌出來的。
二,真正的原漿酒精度數很高。
三,只要食品安全部門審驗合格的都可以飲用。
四,喝酒就是圖個氣氛,喝多了毫無氣氛可言。
五,無論什麼酒,喝多都是吐。
六,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酒。
七,一個人連續每天喝酒超過半斤,酒癮必成。
八,小酌怡情,酒不能解愁,只能讓人更二球。
九,適當飲酒,不了過度。
當今的白酒市場,酒精勾兌酒大量泛濫早已是行業內大家都熟知的秘密。我國白酒市場上有將70%的白酒不是純釀製造,幾乎都是勾兌酒。傳統的白酒是純釀製造,但是由於糧食有限,現在許多白酒都是採用酒精勾兌的方式。
「酒精勾兌酒「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新工藝白酒』,它基本是由液態發酵酒、調味酒、香料、穩定劑構成的。酒精勾兌酒又分為純液態法和固液結合法兩種生產方式。目前,通過在食用酒精中加入香精、香料勾兌成的純液態法生產的白酒價格低廉。而固液結合法生產的白酒,依然是以食用酒精為主體,是加入少量糧食固態發酵的調味酒製成的。
釀酒傳統工藝白酒的生產必須具備良好的環境條件。在工藝過程、衛生安全方面,對制曲、發酵、蒸餾、儲藏、勾兌、灌裝等全過程的工藝控制都有嚴格的規定。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找到了使酒產生香氣差異的不同物質,並研製出了人工香料,於是就有人把人工香料、食用酒精和水按比例「勾兌」出「酒」來,這就是新工藝白酒。
酒精勾兌白酒的工藝是在上世紀50—60年代,得到快速發展的,那時候中國處於糧食緊缺時期,而白酒是中國人不可缺少的飲品,所以使用精酒勾兌的白酒就應運而生,食用酒精勾兌白酒的工藝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同時生產周期短,所以全國大多數企業都使用這種工藝生產白酒。
現在的白酒市場上,除茅台和五糧液等為數不多的酒廠還在用傳統的工藝造酒外,真正的『釀造酒』已寥寥無幾了。「科學、衛生、經濟」是造酒企業對「勾兌」的評價。傳統的「釀造」工藝複雜,成本高,而且衛生關很難把握,「勾兌」則工藝簡便,經濟實惠,而且「釀造」所具有的成分和香醇口味,「勾兌」酒通過添加的方式基本都可以達到。
實際上,新工藝白酒的理化指標,依照現行國家強制性標準和規則檢測都是合格的。但是新工藝白酒中的香味物質很少,其量比關係也很簡單,致使新工藝白酒的香氣、滋味、口感和風格,遠遠無法達到傳統純糧固態發酵產品的水平。因為工藝的不考究,酒精酒裡面的雜醇含量很高,所以酒精勾兌的酒喝完了就會頭暈頭痛,而純糧發酵酒就沒有這樣的現象。
加上這項工藝簡單、成本低,進入門檻很低,所以一些白酒企業擴大新工藝白酒產量,通過豪華包裝、誇大宣傳,假冒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名義,高價推向市場,牟取暴利,多麼讓人心寒!
最後,回歸到「酒精勾兌酒應該廢除嗎?」這個問題上,對於這個問題說實話我舉雙手贊成,早就應該禁止廢除酒精酒了。
因為酒精酒搞亂了市場,搞亂了白酒圈子,是對傳統工藝純糧酒的沉重打擊,是對老祖宗幾千年智慧結晶的褻瀆,也是嚴重失信於消費者的投機取巧的商業行為。如若任其發展,傳統工藝純糧酒長期受到壓制,當前絕大多數大酒廠已無心思在工藝研發投入,只需要引進現成的勾兌技術即可。若干年後,那些大酒廠的釀酒師紛紛老去,傳統工藝將會陷入後繼無人的地步。因此我覺得是到了痛下決心加以整改白酒技術標準、廢除酒精酒的關鍵時期了。
我是傳承傳統工藝釀造高品質純糧酒的,所以對於目前這個魚龍混雜的白酒市場感到十分的可悲。我經營的純糧食酒,雖然比不得大酒廠的名氣,但是沒有品牌溢價,因此我們的純糧食酒不會賣到那麼貴,但是也絕對不可能賣到很多十幾塊的酒那樣便宜,那就不是純糧食酒了。
如果你確實想了解尋找優質的糧食酒,如果你信任我,你可以私信給我,可以找我推薦一點實惠的好酒。不說酒有多好,純糧食傳統工藝基酒和調味酒的醬香白酒而且年份足,最起碼不是那種喝一次就傷一次的醬香白酒。
以酒會友,本文作者:羅鑫 Roson-X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