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倉央嘉措的詩嗎?


知曉倉央嘉措是在5年前的一個詩會上,一首《見與不見》,一如清風明月,雨潤芭蕉,直抵心靈深處。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吸引我走進他,了解他,喜歡他……

倉央嘉措,藏傳佛教六世達賴喇嘛,從一個貧困喇嘛的兒子,到至尊至貴的活佛,身居清靜莊嚴的布達拉宮,卻嚮往自由率性的凡塵。傳說他是蓮花生大師轉世,精通世間最深奧的佛法,卻用最質樸的詩句廣為佈道。他二十四載短暫人生充滿傳奇,留給後人的是流轉千年的詠嘆與世間最美的情詩。

三百年來,多少世人只因倉央嘉措,不辭萬里趕赴西藏,去體驗他的傳奇曲折人生,去感悟他的婉轉凄美愛情,去誦讀他的纏綿悱惻詩歌。我就是其中一位,因為喜歡,甚至痴迷,陸續讀過很多版本的倉央嘉措詩傳,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落梅深情書寫的《在最深的紅塵里重逢》。

倉央嘉措是一個不得不讀的人,倉央嘉措的詩歌亦是不可不讀的經典。下面,分享幾首自己最喜歡的詩篇。

《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不負如來不負卿》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倉央嘉措。布達拉宮最大的王,拉薩街頭最美的情郎,你最終葬身青海湖畔還是隱居阿拉善草原?


第一次知道倉央嘉措這個名字,是大二的時候看一本旅遊雜誌上介紹黃房子。之後就去查了很多關於他的事情,讀了他的詩之後愛得不行,索性將能夠找到的都列印出來了,讀了一遍又一遍。

第一次意識到周圍大眾對倉央嘉措有反應是馮小剛的《分誠勿擾2》。電影里李香山的臨終前的告別會上他的女兒念起了倉央嘉措的詩。當時有很多討論說這首詩很美,慢慢就紅了。然後就在大大小小的書店裡看到了倉央嘉措的詩集。

第一次知道所讀到的詩也許並不是倉央嘉措本人寫的時候,自己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看到第一篇質疑詩歌作者的文章時非常的氣憤,被點著了一樣的惱怒,彷彿是最聖潔的東西受到了玷污。然後相關的文章就看到越來越多了,據傳,現在署著倉央嘉措名字的詩最受大眾喜愛的都不是他本人寫的,而是出自某個高校的教授之手。看得多了之後反而覺得是對的,倉央嘉措生活的那個時代已經相隔已遠,中間再橫亘上語言的不通,異地風情不是你我想領略就能夠領略的。所以心裡就默默接受了這個現實。

後來一次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青海的朋友。問他關於倉央嘉措的事情。因為看資料里寫的關於倉央嘉措最後的行蹤有很多版本,可是自己最願意相信的還是消失在青海這個。朋友說,倉央嘉措在青海很有名,人盡皆知。這個時候就意識到倉央嘉措真正的價值。他的詩歌一直在藏地口耳相傳,那種美好不是借著翻譯就能知曉的。需要親臨其地,親聞其聲才能全方位的感受。

後來自己在想,為什麼會對倉央嘉措這麼著迷?翻譯過來的詩歌自然也是美的,但是更多的是他這個人本身,宗教,愛情,權謀,神秘各種混雜在一起,就像一個未知的迷一樣讓人不斷的想去探尋。

以前看了很多關於西藏的遊記,當時就想不管不顧的去一睹真容,可是後面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放棄了。現在反倒是不願意去了。在各種媒體上看到關於西藏的各種介紹,覺得很好很美。可是這種美慢慢的和自己想像的不太一樣了。

好似看到的黃房子,再也不是讀到倉央嘉措詩歌時的那個黃房子了。

以前這裡和愛情有關,現在只是一堆慕名前來的遊客熙熙攘攘罷了。

但是,有生之年還是要去一去西藏,去聽一聽西藏人怎樣傳唱倉央嘉措的詩歌的!


來來來,答主要來開啟科普模式了,倉央嘉措的詩嘛,我自然是讀過,相信很多人也都讀過,但是大多數人常讀的那幾首,樓上那幾個高贊的答案,不好意思,是贗品啊

先來看看人氣排名NO.1的這首《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倉央嘉措的「情僧」人設,大概就是被這首小詩給帶了節奏。

這首詩的作者實際上是個廣東姑娘啊,真名談笑靖,筆名扎西拉姆·多多,這首詩的名字也不叫《見與不見》,而是《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班扎古魯白瑪」是幾個意思呢,其實是個名字的音譯——寧瑪派的祖師爺、創辦桑耶寺的蓮花生大師

這首詩寫得很肉麻,但是作者說了,無關風月,表達的是人家大師對弟子不離不棄的關愛。

本來呢,這事兒作者現身說法,是能講清楚的。但高票房的《非誠勿擾2》這個電影,把這首詩植入了,關曉彤深情款款地朗讀了一遍,言之鑿鑿地說它是倉央嘉措的愛情詩篇。好了,倉央嘉措就這樣被莫名其妙地定性了,成了一個滿口情愛的文藝代言人,還不收代言費地出現在以後的各路影視劇作里。

再來看看另一首流傳甚廣的《信徒》——

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 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日 壘起瑪尼堆 不為修德 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不好意思,這首的確深情款款,但跟倉央嘉措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這是朱哲琴1997年發行的專輯《央金瑪》里的《信徒》這首歌的歌詞!詞曲作者是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著名音樂人何訓田

繼續說另外一首流傳度一樣很廣的小詩——

住在布達拉宮中,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薩的大街上流浪,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這首詩不能說跟倉央嘉措沒有一點關係,但關係就很微妙了。這是當代藏族詩人剛傑·索木東(大概是個藝名)多年前和蘭州的另一位詩人一起品讀倉央嘉措的作品時,引申出來、二度創作的一首詩,倉央嘉措本人是怎麼寫的呢,人家並沒有誇海口說自己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寫的含蓄內斂,有一個版本的直譯是這樣的——

住在布達拉宮中,我是持明倉央嘉措,

住到拉薩宮殿下,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如果倉央嘉措在世,看到這首詩,特想求證一下他的心理陰影面積……

白岩松在自己的大作《幸福了嗎》的扉頁,也引用了一首倉央嘉措詩作——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仍有那麼多人

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好嗎?這首詩是挺好的,然而一樣是個二度創作,來自《倉央嘉措詩傳》。

那麼這些廣為傳頌的詩里到底有沒有一句是他寫的呢?答案是有的,只不過他寫了一句,別人又好心幫他續了好幾句。比如這首《十誡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前兩句的確是倉央嘉措寫的,由藏學家于道泉翻譯成了現代詩的形式。但後面的幾句,是現代讀者熱情地捧走了創作之筆。第三和第四,是《步步驚心》的讀者皎月清風在一篇評文里續的;而第五到最後,是另一位讀者白衣悠藍在另一篇評文里繼續寫的。流傳來流傳去,全詩都成了倉央嘉措的代表作。(倉央內心os:我真的沒有寫這麼多!)

大家靠這些所謂的倉央嘉措情詩,拼湊出了一個不惜放棄高僧之位、還俗擁抱人間愛恨的情僧形象,但事實上真實的倉央嘉措,從小就被確認為轉世靈童,受高僧指導,嚴格修習藏傳佛教。在錯綜複雜的政治局面中,一直被雪藏,直到十五歲才正式公開身份,剃度成為第六世達賴喇嘛

作為一枚重要的棋子,被安置在複雜的宗教派系鬥爭中,他的一生從一開始就被染上了凄涼的底色。傳說中和他在瑪吉阿米依依惜別的情人,僅僅是捕風捉影、並未證實的傳說,也有可能是對手教派捏在手心的把柄。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確叛逆過,試圖與這樣的命運抗爭。最後,他被康熙廢黜,被迫達成了還俗的心愿,只是還未被押解到北京,就在青海因病去世,享年24歲。

儘管偽作名滿天下,但倉央嘉措在詩歌史上的位置是不容置疑的,他開創了藏族詩歌史上著名的「四六體」,通讀拉薩木刻板的原文詩歌,大都是四句六字。而在藏文中,他寫的那些詩歌都不叫情詩,而叫「倉央嘉措古魯」,準確的的翻譯應該是「道歌」,或者有的學者採納的「聖歌」。

以一首真正的倉央嘉措的詩(于道泉翻譯的版本)作為結尾吧——

嵌的黑色的印章, 話是不會說的。

請將信義的印兒, 嵌在各人的心上。


你讀過倉央嘉措的詩嗎?

喜歡詩歌的人,基本上無人沒讀過倉央嘉措的詩,我對他的那一世獨有情鍾:

《那一世》: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 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日 壘起瑪尼堆 不為修德 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是西藏歷史上頗受爭議的著名人物。他最大的特點是:身份尊貴,貴為西藏之王,卻有一顆不避世俗的心,嚮往自由、愛情、人世之樂。在佛的世界裡,他是一個「異類」,敢於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裡,他被稱為「世間最美的情郎」,敢於追求真愛。在藝術的世界裡,他是一朵奇葩,那一首首流傳至今的詩句和情歌就是最好的證明。 

模仿一下他的【那一世】:那一世 沉睡千年的雪域 突然間驚醒 屹立雪山的布達拉宮 藏經閣轉經筒 埋藏多少秘 那一世 我端坐殿前 雙手合十 一邊誦經 一邊祈福 重遇那水靈靈麗人 那一刻 花兒開了雪山崩了 我誦經的心飛出寺院 祈禱上帝還我世俗情緣 原來前世 我是一個風流的才子 只因擅寫情詩 只因打破「孟婆」的碗 被流放在千年雪山 我在雪域里掙扎 我在寺廟裡隱身 我在「菩提」樹下苦修正果 我在吃齋念佛中不悲不喜 念想「七情六慾」…… 那一剎 我把「五戒」拋在雲外 捧著前世的情書 那一刻 我忘掉了忘河川的苦難 我還是「情詩王子」 原來 塵緣自有定數 紅塵滾滾 卻無法相遇渡口 見你含羞的臉 油紙傘下一眸擦肩

那一眸 尋你千遍 在人海茫茫中 在墨香里尋你足跡 我用神筆 勾勒出你迷人的樣子 塵緣輪迴 你淺笑低眉 手捧著我丟棄的那本經書 訴說著大雄寶殿 焚香祈禱那一幕 你一邊求佛 一邊偷窺了我的眼眸 那一眼 菩提樹下喚醒「睡蓮」 那一眼 是生生世世揪心的思念 那一眼 是刻入骨髓一世的魂牽 那一刻 我走出世俗大門 解開塵緣的「枷鎖」 那一刻 我誦著青油燈下偷寫的情書 在唐詩宋詞里與你纏綿 那一刻 我看見你在紅塵的路口 飽含深情念著我的名字 念與不念 人和名字已駐進你的心田 見與不見 想你的日子便是晴天 念 或不念! 菩提樹下了卻一世塵緣 求你 別讓我再等五百年…… 見 或不見! 我已偷走了你的思想和容顏 與你 三生石上刻下永遠……


不負如來不負卿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是一位被扶持的傀儡達拉喇嘛。他本是農奴的孩子,一位平凡的人,15歲是多麼美妙的青春又稚嫩年華,可以自由翱翔,可以和深愛的情人相見歡愉,誰又曾想到,被定為轉世靈童,搖生一變成了活佛,這倒是有多恨有多痛。從此蕭郎是路人,被軟禁被萬人敬仰,想見那心上的人兒也見不到,想和那心愛的人雙宿雙飛再無可能,前世在佛修行幾百年,只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他是恨佛的,恨這凡塵中的戒律清規,從此放浪形骸,任這靈魂的超脫,寫著僧人不該寫的情詩。

住在布達拉宮裡,我手持念珠身披袈裟,我是高山上雪原上的王,是沒有自由的王,身披枷鎖的王。我跑出布達拉宮,去拉薩的街頭流浪,去找我的情人瑪吉阿米,享受這世間最美好的幸福,也是這時間最美的情郎,可我還是被抓回去繼續修行,我自是僧人不該想人世間的情情愛愛,又擔心有辱佛門的清凈與修行,這佛也無法寬恕我這行徑。在這修行,又擔心和我心心相印情人,怕誤了她傾國傾城容易沒有好的歸宿,那些宗教勢力是否會派人去玷污她,這一切都不敢去想。世間尋怎麼去尋這兩全其美的辦法,又不辜負如來又不辜負你呢?


當西西弗斯被眾神懲罰的時候,他沒有憤怒甚至氣餒,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著相同的動作——將巨大的山石重新推向看似永遠無法到達的山頂。 這其實是對人生的隱喻。

每個人的人生要經歷多少努力的,但大部分時間我們發覺自己的努力在某一刻顯得蒼白無力,命運彷彿在以極其弔詭的方式戲謔著我們。

其實,想想這個神話故事裡的西西弗斯,他也早已想通了這一切,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徒勞無用,但還是心甘情願努力做到,這並不是一個悲劇的故事,而是對英雄的讚美和堅持的肯定。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一個對後人充滿幻想的名字和身份。

他也是類似西西弗斯一樣的勇士——他被很多人認為是披著袈裟的浪蕩子弟,不修佛法的活佛,他的人生被解讀為浪遊和艷遇。


讀過啊,必須讀過。都說作為女人,必須得讀讀倉央嘉措,體會那種沾染著俗氣但是又似乎遠離凡塵的愛情。

情感不順的時候,也愛看倉央嘉措。一代活佛,不也一樣有「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感慨嗎?我們凡人,情感有坎坷也是很正常的。

也喜歡他的《見與不見》,深深的情,淺淺的無奈,濃濃的宿命感。傷嗎?其實也不傷。只是一種惆悵。人世間,惆悵不是最大家最有共同體會的情感了嗎?

唉,讀倉央嘉措,不過是想體會世間最美好情郎的情詩罷了,女人一生,不都是得有點嚮往和寄託的才行的嘛,不為什麼,就為心頭那點愁思。


《不負如來不負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贈倉央嘉措》

入山何須辭傾城 多情原本是梵行

一朝紅顏骷髏悟 腳下步步即佛門


謝謝邀請。

倉央嘉措,門巴族人,西藏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他雖然身份尊貴,但在藝術的世界裡,他就是一朵奇葩,寫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詩句和情歌。所以,我的回答是讀過。令我記憶猶新的應該就是人們熟知的下面這幾句了。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界最美的情郎。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讀過他的詩,或許可以這樣說,在佛的世界裡,他是一個異類;而在人的世界裡,他就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回答完畢,再次感謝您的邀請。

附:詩中第四句中的"界"字應為"間"字,特此糾正。


《見與不見》

作者: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是西藏歷史上頗受爭議的著名人物,他最大的特點是:身份尊貴,貴為西藏之王,卻有一顆不避世俗的心,嚮往自由,愛情,人世之樂。

在佛的世界裡,他是一個「異類」,敢於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裡,他被稱為「世間最美的情郎」,敢於追求真愛。在藝術的世界裡,他是一朵奇葩,那一首首流傳至今的詩句和情歌就是最好的證明。

倉央嘉措的詩句 :

1. 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2.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3.笑那浮華落盡,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飛花萬盛。


推薦閱讀:

TAG:倉央嘉措 | 文化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