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有人說「日行萬步毀全身」?


藥王"孫思邈曾有"食了行百步,數將手摩肚"的經典名句。同時也有「日行萬步活千年」的名句。

我們正常人每天的基礎活動量是6000步。按照一步的步幅0.5m的平均值計算,大約是7.5圈操場(一圈400米)。這個運動量是最基礎的,但是仍然有很多朋友說自己做不到。

我們的身體除了接受能量,補充營養,還需要加強代謝,增大消耗。這樣才能達到動態平衡,飯後出門走一走也更加有助於幫助我們的消化吸收,白天出門走走還可以通過紫外線作用幫助合成維生素D,維護骨骼健康。

步行的同時注意走路的姿勢,抬頭挺胸,前伸腳向正前方邁,腳後跟落地,自然放鬆的向前走。

日行萬步同樣有助於健康,如果是膝關節或者腰椎問題嚴重,復健過程建議在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年紀稍長的朋友同時注意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萬步」的數量。否則容易造成心臟負擔和關節磨損。健康人日行萬步對於身體健康是有益的。

俞瑜,一個畢業於營養學專業,從事營養健康工作的釘子戶。以我所學解您所惑,如果有什麼疑問歡迎您下方留言。歡迎轉發,造福更多朋友。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網上有流傳說日行萬步毀全身,不知道是在哪聽到的說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天主動走步6000步。

我們試著推算一下,我們每天的上下班,平日里的運動,多多少少也會在2000不到3000步之間,再加上我們,主動運動了,6000不就是8000不到,9000步,接近1萬步,難道這樣的走路真的會使我們全身都毀了嗎?其實不是這樣的,是謠傳而已,我們還是比較鼓勵步行的,這對於體重比較大的,體重基數比較大的人群來講,剛開始不能直接跑步,可以通過走步來鍛煉身體,消耗能量。

走步也是有講究的,要選擇一雙合適的鞋,不要穿皮鞋,拖鞋等板腳的鞋走路,要選擇一雙運動鞋,穿著寬鬆的衣服,手臂擺開就走起來吧。

前邊我提到,每人每天要主動走6000步,就是說某一個時間段你要主動走步6000步,不是說從早上到晚上,晃晃悠悠磨蹭磨蹭,這個時間走的步數而算。


作者簡介:高爽

醫院門診營養師

國家註冊營養技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


生命在於運動,走路這種最實惠的養生法,已經成了健康生活的象徵。然而,走得多不代表練得好。鍛煉也要「悠著走」,如果只是一味地暴走也可能走出疾病來,例如膝關節病與過度鍛煉是有很大關係的。

為了健康,每天要走1萬步,但這個1萬步也要分情況看。如果是慢步行走,包括每天零散的步行,1萬步的運動量可以接受,但如果選擇快步走,每天6000步足矣。人在劇烈運動時,體內會產生較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當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時,會使脾臟產生白細胞的能力大大降低,致使淋巴細胞中細胞活性大大降低。對於走路和跑步而言,強度就是速度,強度過大容易發生運動傷害。比較常見的有膝關節、踝關節、髖關節及腰部的疼痛和損傷。如果不吃早餐或不補水就出門「狂走猛跑」,會導致血糖過低。早起時,人體血液更黏稠,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運動風險更大。因此,日行萬步毀全身也是不無道理的。

現在很多暴走族越來越體會到暴走帶來的負面影響,那就是慢性勞損性傷害。還是那句話,走路這種鍛煉方式雖然好,但是也需要適可而止,凡事有個度,超過了這個度就會帶來反面的作用。再說,鍛煉的方式多種多樣,未必一定要過多走路,平時健身可以考慮均衡鍛煉,做到上下肢以及全身的運動均衡。


自從支付寶、微信、QQ等手機軟體可以監控步數後,有的人為了爭取第一的位置各種暴走。有的人是因為工作所迫,有的就是無聊用一些工具增加步數。還有的把手機綁在小狗身上真的讓人哭笑不得。我們不難發現,基本上佔據步數封面的都是一萬步甚至幾萬步的都有。

比如支付寶,QQ參加活動到達一定的步數還可以獲得金錢。這也鼓勵了一謝不愛運動人。可是物極必反,《女子半個月每天走路一萬步結果攤上大事》這樣的新聞就出來了,可是小編每天基本都睡一萬步啊。

這個時候有些專家就出來了:「日行萬步毀全身?專家:走路千萬別超這個步數。又不知道是哪位磚家說出來的。可是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比較片面。

首先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每天走個一萬步是肯定沒問題的,有的身體本身就有健康隱患的話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步數可能會發生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那麼有的人長期暴走的話到底會出現哪些問題?

長期暴走可能對膝、踝及腳後跟的肌肉韌帶和骨膜造成勞損。如果走路的姿勢不正確,可能會造成腳外側的肌肉群損傷,引起疼痛。有些工人在上班期間可能需要來來回回的快速行走,雖然步數增加的很快但是,時間過長也不是件好事。過度行走時體內會產生較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當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時,會損害身體。對於走路和跑步而言,強度就是速度。強度過大,容易發生運動傷害,比較常見的有膝關節、踝關節、髖關節及腰部的疼痛和損傷。不吃早餐或不補水就出門「狂走猛跑」,會導致血糖過低。早起時,人體血液更黏稠,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運動風險更大。

不過畢竟是從磚家的嘴裡說出來了,只能說我信你個鬼。自己每天不走路就說走路不好。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軍人,哪一個不是日行萬步,如今依然有人尚在。所以對於磚家我們的態度就是不要過於太「杠」。


散步、走路,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方式之一,被公認為世界最佳的運動。常言道:煩勞是想出來的,疾病是造出來的,肥胖是吃出來的,健康是走出來的。走路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生,走路可以降低高血脂,走路可以使動脈硬化變軟,走路可以使腦子清楚,走路不容易摔跤,走路可防止痴呆,走路使人愉快……走路的好處太多了。

很多健身人士都說要「日行一萬步」,但是,大家真的知道怎麼「走路」嗎?走路健身又有什麼講究呢?一起來看今天的內容吧

吳敬梓「暖足」著書

現代研究也肯定,走路是一種最方便、最適用、最接近完美的健身運動。美國華盛頓一個走路健身中心在其出版的《走路年鑒》中曾介紹,目前約有9000萬美國人正在為了健康而步行。實際上,世界上許多高壽的健康老人,他們最喜歡的運動就是經常走路。而吳敬梓的「暖足」則更是具有戲劇性。

據《中同文學家列傳》載,吳敬梓生活豪縱,不上十年,田園產業變賣一空,時或至於絕糧。在創作《儒林外史》期間,甚至於靠賣書或朋友接濟度日。當時冬夜十分寒冷,提筆困難,加之腹內無食,實在難熬。吳敬梓相邀汪京門等幾個窮朋友,乘月光,出城南門,圍繞城牆走幾十里路,邊走邊談論詩,一直走到天明,進入水西門以後,才各自大笑散去。夜夜如此,謂之「暖足」。回到家裡,渾身暖和,神清氣爽,靈感頓生,繼續寫作,就這樣終於完成了《儒林外史》。

正因為走路是如此方便、適用的健身方法,所以人們總結了許多步行健身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快速走

每分鐘走120~140步,心率為正常最大心率的70%,屬中小強度的運動。對心肺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心臟每搏量和每分量都處在最佳狀態。較長時間的行走可以消耗較多的熱量,降低血脂,減輕體重。是適合中老年人和減肥者的健身活動。注意選擇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道路鬆軟而又安全的地方。鞋要舒適合腳,鞋底最好為橡膠底,柔軟有彈性,以免對頭部震動較大。活動時間宜40分鐘以上。

2.中速走

每分鐘走80步,保持平均心率在每分鐘110~120次,屬小強度運動。有利於大腦皮質放鬆,通過長時間練習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的黏滯性,並能使大腦產生內腓肽,使人精神愉悅。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後身體虛弱的人進行保健練習,也可作為高血壓和高血脂病人的運動處方。活動時間1小時左右,病人最好有人陪同,以免出現意外。

3.前腳掌走

百會上頂,兩腳跟提起,用前腳掌走路。主要受力部位為踝關節和腳掌前部,可促使腳心與小腿後側的屈肌群緊張度增強,有利於三陰經的疏通,對脾經的原穴太白,腎經的湧泉、太溪,肝經的起點大敦和足底頭部反射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這對於滋腎補脾、調理肝氣和醒腦寧神均有良好的作用。因為局部負擔過重,行走時間不要過長,以免造成關節損傷。可以小量多次,並與快、慢和散步走等聯合起來練習為好,另外要特別注意路面的平整鬆軟。

4.矮身走

是以兩膝微屈的姿勢走路。要求人們在走路時百會上頂,身體直立,主要受力部位為大腿和踝關節,可有效鍛煉練習者腿部和膝關節的力量,防止老年人鈣的丟失和骨質疏鬆,防治髕骨勞損。練習者要循序漸進,量和強度都應隨年齡、體質不同而異,一般不要太大。

5.腳跟走

蹺起腳尖,用腳跟走路。主要刺激生殖泌尿反射區,加強鍛煉小腿前側的伸肌群,以利於疏通三陽經。對防治腎系疾病有一定的效果。練習時兩臂有節奏地前後擺動,這樣可以調節平衡。因為局部負擔過重,行走時間不要過長,以免造成關節損傷。可以小量多次進行,與快、慢走組合為好,另外要特別注意路面的平整鬆軟。

6.向後走

方向朝後的行走,行走時膝關節不屈,兩臂前後自由擺動。可以有效平衡身體的用力部位,可刺激不常活動的肌肉,使平時負擔較重、較為緊張的關節部位和肌肉放鬆,促進血液循環,還可防治腦萎縮,對於腰腿痛有顯著療效。練習時因為完全改變行走習慣,要做到安全第一,最好有人協助。行走時間不要過長,另外要選擇平整、鬆軟、熟悉、行人車輛較少的路面行走。

7.弧形走

行走時圍繞著一個圓心走。如八卦掌中的趟泥步等。弧形走可有效改善生命的內環境,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8.太極步

這是一種重心稍低,運動綿緩,以意識引導步伐的太極基本功練習。其要求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可有效地調節練習者的中樞和植物神經系統,加強其腿部力量,暢通足三陰經,從而達到增強體質、防止鈣丟失和延年益壽的作用。練習者要注意動作正確,應在有經驗的教師指導下練習,以免動作不正確導致髕骨勞損。

9.爬行走

徐徐下蹲,兩手著地,背與地面略呈半行,手爬腳蹬,緩緩前進。可增加頭部供血量,減輕心臟負擔,對頸椎病、腰腿痛、消化系統病和下肢靜脈曲張等多種疾病有療效。又由於爬行走一改內臟對直腸和肛門的壓迫,從而有利於直腸的蠕動和肛門靜脈血的迴流,可以起到防治痔瘡的作用。練習者注意動作要緩慢,時間不宜過長。

10.走石子

在鋪有石子的路面行走。因為石子可以加大路面對練習者腳底的壓強,可以刺激各足底反射區,以增進健康和防治疾病。注意應赤足或穿較薄的軟底鞋練習,走路速度不可太快,石子以大小均勻和沒有尖利的稜角為好。

以上方法可選一種或幾種進行練習,練習時無需意念,一般不會出偏差,是值得探究、推廣的運動項目。

祝大家都能通過正確的走路方法,「走」出健康好身體!


明明在網上到處諷刺專家,結果一有事,自己想說什麼的時候,還得藉助專家言論,這件事真的讓我感覺特別搞笑,在頭條上,或者說整個中國網路上,都有「反專家」的風潮,諷刺專家為「磚家」,說他們睜眼說瞎話,看錢說話,官方喉舌之類的,結果自己想說什麼道理的時候,還是不得不用「專家:」這個格式。

當然了,憑良心說話的專家和為利益說話的磚家是都有的,所以在使用相關言論的時候,請一定看清這個「專家」說話的根據,是有實驗做根據,還是憑腦子想的,做了實驗的話,實驗的數據可靠嗎?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我想答案就自現了。

日行萬步傷身體這個說法,真的是讓我很無語,而且日行萬步,真的不是個什麼多大的運動量。不客氣地說,很多上班族,一天根本不用額外運動,正常上下班吃飯散步操持家務,都能有萬步了。萬步傷身,大概所有人都在傷身吧。

就算是那些「養生專家」,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還講究個晨練打太極拳呢,剛去公園來回,打太極邁那兩步,估計都能有一天上萬步了。

一天上萬步,都害怕傷身,我感覺你一天大概幹不了什麼了。

另外我還是那句話,你要是覺得,一天啥都不幹,活個100歲挺有意思,那你就那麼活吧,我沒意見,你有你的活法,我就覺得,充滿活力地活下去,哪怕比那些病怏怏的人少活二十年,我也是更開心的。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請看我們北方農村網8月3日刊發的一文:

心血管專家:日走萬步, 走了17年,走掉三高脂肪肝

2017-08-03 · 北方農村網

  日走萬步傷關節?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我不同意!他走了17年,還走掉三高脂肪肝!

  步行到底走多少步好?走路到底有多少好處?我國著名心血管內科專家胡大一教授,日行萬步,走了17年,告訴我們:走路原來那麼重要!

  本文作者:

  著名心血管內科專家 胡大一

  

  健康時報攝影記者牛宏超/攝

  日行萬步,一走就是17年

  2000年元旦,意識到自己存在健康隱患(肥胖——身高1.78米、體重93公斤,餐後血糖高,甘油三酯高,好膽固醇低,脂肪肝)之後,我下決心改變自己。

  健康從我做起,萬步路一走就是17年,無一天懈怠。

  

  結果是:

  體重下降了22公斤,17年沒有大的反覆。

  重度脂肪肝走沒了。

  升高的甘油三酯下降了。

  父母和弟弟都有高血壓,我至今血壓正常。

  血糖保持正常了14年,近三年有輕度升高。

  每天一萬步,對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吸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這些,在我國都以億計數的疾病或危險因素的患者,不僅僅可改變化驗單上的相關指標,而且顯著改變患者的生活質量。更為重要的是,可降低總死亡率,延長壽命。

  走路會不會傷關節?

  近來在一些微信中不斷出現每天一萬步保護了心臟,傷害了關節的傳聞。

  我2003年已有膝關節病。醫院給我做過核磁,骨科醫生讓我看片子,膝關節膝蓋的軟骨已磨損嚴重,甚至有人說可以考慮換關節了。2004年,發現右跟骨骨刺,行走中右後腳跟有明顯疼痛感。還有椎間盤滑脫,偶有行走中右腿發麻。

  日行萬步路至今13-14年過去了,膝關節很少有不適,2005年右後腳跟骨刺引發的疼痛完全消失,腰椎間盤問題無明顯加重的癥狀。

  《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2017年第6期的文章講「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競技體育的賽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13.3%」,結論:健身跑有益於關節健康。大眾健身跑的距離上限為每周92公里。

  

  久坐比跑步更傷膝

  何況,我提倡的是健步走,應既保護心臟,也保護關節。

  我認為,堅持日行萬步路,尤其走平路,對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大多數人膝關節是安全的。我分析,由於堅持運動,肌肉強有力了,對關節還有保護作用。跟骨骨刺隨著走路可緩解疼痛癥狀。

  大家都知道,公立醫院門診人滿為患。我平時以走平路為主,但上班時,一是禮讓患者,二是給自己爭取運動機會,我3-4-5層(我人民醫院門診在5樓,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在4層)都不乘電梯,自己步行上樓。

  怎麼走路才最好?

  1、有效步數一定是一次走30分鐘

  各種有氧運動指南一致推薦,每日中等程度有氧運動30分種,高強度有氧運動每日15分鐘,每周五次。

  有效步數30分鐘應一次完成,而非「零敲碎打」,走走停停。老年人每分鐘100步,30分鐘3000步。中青年可走的更快些。

  連續完成的有效步數才可實現有氧運動的效果——有利於減少體內過多的脂肪,降血糖,降血脂(尤其甘油三酯),一定的降血壓作用,控制緊張,減輕焦慮抑鬱癥狀。

  2、強度多大合適?

  人的極量運動的最大心率是220減去年齡,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達到的心率是最大心率的60%-80%。

  也可「跟著感覺走」,快步走30分鐘時,會有適度心悸氣短,在適度氣溫下出微汗。

  健步走時,上肢也應擺動,一方面可增加有氧運動量,更好體現有氧運動效果,二是有利於鍛煉上肢與胸部肌肉。為更好做好上肢運動,也可用行走手仗。手仗還可做為支撐,尤其對老人行走上下坡,成為安全輔助。還可用手杖編排各種動作,做為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後的放鬆活動。

  

  3、每日總步數應多少?

  我每日不少於萬步路,近半年大多13000-15000步(約10公里)。一些國際心臟學術機構也推薦日行萬步路,中國膳食營養指南建議日行6000步。近又有一些說法15000步更好。

  我理解不必過於刻板。要個體化,循序漸進。兼顧有氧運動的安全與效果。

  我從有氧運動的17年收穫了健康與快樂。但我個人的經驗並非適用於大家。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的常翠青教授就多次勸導我每天走路不要超過12000步。

  我理解,有效步數之外的步數除增加運動效果外,更重要的是改變人的活法,即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

  從見椅子就想坐下,改變為更願意更習慣運用機場車站候機候車、茶歇、開會早到各種碎片時間累積步數,逐漸養成能站時不坐著,能走動,不靜著。久而久之,把萬步路變成睡覺、吃飯、工作、學習同樣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組成部分。

  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是自己!

  人的健康與壽命,後天選擇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的影響因素佔60%,而得病後的醫療衛生貢獻僅有8%。所以,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是自己

  1、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飲食;

  ●適量運動;

  ●戒煙限酒;

  ●心理平衡。

  2、美國心臟協會理想健康的七條簡要標準

  ●不沾染焑草或戒煙超過12個月;

  ●每周5天有氧運動(每日中等強度有氧運動30分鐘或高強度有氧運動15分鐘);

  ●健康飲食;

  ●理想體重;

  ●無需服用任何藥物,長年血壓低於120/80mmHg;

  ●血糖低於6mmol/L;

  ●總膽固醇低於5mmol/L。

  3、有氧運動之父庫珀博士的健康箴言:

  ●有狗的每天溜狗,每天至少兩次,沒狗的溜自已;

  ●歲月過的可快可慢,壽命可長可短,取決於你自己;

  ●你不善用碎片時間堅持運動,那就是在積攢時間,等著躺到醫院病床上受病痛折磨;

  ●無論從什麼年齡開始運動都為時不晩,越早效果越好;

  ●運動是沒有終點的生命旅程。

  4、胡大一健康百歲三字經:

  ●管住嘴,邁開腿;

  ●0吸煙,八杯水;

  ●好心態,莫貪杯;

  ●睡眠足,別過累;

  ●樂助人,心靈美;

  ●家和睦,壽百歲。

  90活不過、那是你的錯不到99、輕易不要走;

  健康是1,其他都是0;

  命沒了,票子、位子、妻子、兒子……都是人家的;

  從現在開始,保持及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本文參考資料:微信公號胡大一大夫(Hu-dayi)《日行萬步路 護了心臟 ,傷了關節? ——NO》《說說日行萬步路》《行為決定健康,行為決定命運》


任何事情都是要有度的,再好的運動過量都不好!這裡的萬步應該是個形容詞,就是多的意思!

題中那句話所說的有可能會影響健康的「日行萬步」實際上是有一定強度的健步走。對於不同年齡和身體素質的人來說,所能承受的運動強度自然不一樣。不經常運動,突然加強運動量,或者明顯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加上鞋子不合適,每天走一萬步而最終導致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或是骨挫傷,甚至骨折的病人並不少見。

如果是強身健體的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給出了一個促進健康、提高體適能(體質)的最低推薦量範圍:5400步至7900步/天。身體虛弱的人每天步行5400步就可以達到增進 健康的目的,而對於身體狀況較好的人,則需要更多的步數,步行7900步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當然這個推薦量是有一定速度要求的,如果能以100步 /分鐘的速度步行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即步行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

以一步0.7米計算一萬步約合7000米,即7公里。女生大約0.5米約合5000米。參照物可選擇室內比較大的地板磚,通常為0.5長寬。據統計完成一萬步大約需要時間一個半小時。可以分成早中晚三段時間分別進行,效果比一次完成要好。萬步內最好有400~600步為疾步為宜,要有喘氣的感覺。400~600步約合400米左右,即標準跑道一圈。有操場就繞跑道跑,沒操場就按時間跑,完成規定任務。疾步走完後可以慢走稍事休息。

走路把握好度,對強身健體還是有很好作用的,沒必要因為走路而走路!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不足敬請指出,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


你說的這個專家估計是天天待在辦公室吧,然後又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我就想問問,日行一萬步怎麼就毀全身了?這一周平均下來日行兩萬多步,這一年我平均下來,日行15000多步,單日最高40000多步,而且我的身體還挺健康,這是為什麼呢?

還有就是,通常我們正常行駛時每步的距離大約在70-75厘米之間,由此看來,就應該是0.75米X10000步=7500米,也就是說1萬步大約為7.5公里。 如果按每一步為1米,我想在中國也只有姚明有這麼大的步幅了。

所以,日行一萬步也沒有多遠的距離好吧。

我上小學的時候,家距離學校三公里左右,上學放學就是走著過去的,那時候也沒有接送,也沒有自行車什麼的,就是靠步行,一天的話來回四次學校,這就是12公里左右啊,基本上每天都是日行萬步啊,而且當時大多數的人都是如此啊,也沒見有幾個身體不好的。

現在呢,可能是交通工具太發達了,很多人都不願意步行了,但我真的想說,一天步行一萬步,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對身體也沒什麼影響,所謂專家,大概就是不運動的吧。

這就是我的運動記錄


有段時間,在微信運動中和好友比拼步數成了不少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有的朋友為了佔領微信運動的封面各種暴走,還聽說有人不斷搖晃手機,甚至把手機綁在小狗身上,簡直是讓人哭笑不得。原本是為了鼓勵久坐一族能夠多運動,可凡事都是過猶不及。還有一些新聞報道過諸如《女子連續半月每天走一萬步 結果攤上了大事》這樣的事例,可以看到過度運動反而是得不償失。

「日行萬步毀全身?專家:走路千萬別超這個步數」這個說法,只能說它有一定道理,但是片面的。

實際生活中,有的人每天走了一萬步也沒有什麼損傷,比如,中長跑運動強國衣索比亞等非洲國家山區的孩子每天何止萬步,還經常光著腳,這也是他們能夠在中長跑運動中優勢明顯的因素之一。這就是說每天能走多少步與每個人的身體素質有關,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量力而行。

此外,帶著運動手環的朋友可能會發現,稍微逛逛街一般一天就要走8000步左右,經常會超過一萬步,難道這就毀全身了?恐怕不盡然。題中那句話所說的有可能會影響健康的「日行萬步」實際上是有一定強度的健步走。對於不同年齡和身體素質的人來說,所能承受的運動強度自然不一樣。不經常運動,為了朋友圈的點贊突然加強運動量,或者明顯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加上鞋子不合適,每天走一萬步而最終導致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或是骨挫傷,甚至骨折的病人並不少見。

科學研究表明,普通成年人確保每周5天,每次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有益健康。一般認為每分鐘110步以上,130步以下(4.8km/h-6.4km/h)的步頻是比較合理的中等強度標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運動也就夠了。以感覺不疲勞為限度,如果還想繼續增加步數達到減脂的目的,也該等身體適應後循序漸進。中年人下肢的關節更需要保護,更不能盲目上量,以減少發生損傷的幾率。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