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把甲午戰敗的責任全算在慈禧、翁同龢和光緒身上,難道李鴻章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一看到這個題目就知道題主不懷好意,是來故意黑李鴻章的吧?
照題主這意思,居然有人把甲午戰敗的責任「全」算在了慈禧、光緒和翁同龢的頭上了?請問題主,這個人是誰?你把他拉出來,我不是要打他,而是要好好佩服佩服他。
甲午戰敗,見仁見智。但國人比較一致的風評是歸咎於李鴻章。這話從甲午剛戰敗開始,就是翁同龢堅決主張的。100多年過去了,除了學術界對此有些理性的分析以外,官方、主流媒體、教科書幾乎眾口鑠金,甲午戰敗是李鴻章的責任,李鴻章是賣國賊。
中國的事情就是這樣。想想真替李鴻章不值。
辦北洋水師,要李鴻章去辦,因為其他人辦不了。辦好了是李鴻章想藉此機會貪污,辦不好是李鴻章瀆職。打仗要李鴻章去打,打勝了是朝廷英明領導,翁同龢調度有方。打敗了是李鴻章顢頇無能。
更要命的是,要和談了,必須李鴻章去。翁師傅才不會去跟洋鬼子打交道呢。談不下來,王國之奴是李鴻章,談下來了賣國賊就是李鴻章。
李鴻章是這個國家的倒霉蛋。活著的時候,一個人包辦了國家幾乎所有的內政、軍事和外交,拼著命辦洋務,拼著命想要回家富強,可卻換來一頂賣國賊的帽子。頂著賣國賊的罵名,死後也不得安寧。李鴻章已經被罵了100年了,好不容易有人替他說句話,馬上就會群起而攻之。
想想還是慈禧太后英明,李鴻章活著的時候,她給李鴻章授一等肅毅伯,重用他一輩子。死後慈禧謚他文忠,備極哀榮。而對翁同龢,慈禧在戊戌變法不久就把他攆回老家,永不敘用。
慈禧還是會看人的。
不能說李鴻章一點責任都沒有,他在甲午戰爭中犯了三個錯誤,也是導致甲午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
1.失算,給了日本出戰的理由
1885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的《中日天津條約》中規定,中日雙方不管那一方出兵朝鮮,都要提前知會對方。清政府出兵朝鮮,沒有提前告知日本,這就讓日本「師出有名」,向朝鮮派兵抗擊中國,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國際社會也不敢過多加以干涉。
2.用人不當
派袁世凱到朝鮮去調查日本方面的目的和企圖,袁世凱回來告訴李鴻章日本「必無他意」,李鴻章輕信袁世凱的話,導致後面失了先機。
平壤之戰中,李鴻章授意提督葉志超負責指揮,但是這個人畏懼怕死,導致了牙山兵敗,但他之後卻向清政府謊報軍情,吹噓牙山大捷,導致最後延誤了戰機。北岸炮台守將戴宗騫,在日本的炮火轟炸下,棄炮台而逃。
北洋魚雷艇管帶王平,看著敵人攻勢越來越猛,竟率10餘艘魚雷艇和2艘汽船跑了。
「濟元」艦管帶方伯謙「領陣退縮,致將船伍牽亂」。
……
用這樣的人,甲午戰爭能打的贏才怪!
3.錯誤的打法,錯誤的指揮
整個清政府估計就只有李鴻章知道自己北洋水師的真正實力了,他認為依靠本國是打不贏日本的,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列強上。這種做法從理論上說沒有什麼錯,但把本國的國防寄托在外國身上,這本身就是一種錯。
再者因為沒有考慮到交通,等俄國這些國家決定派兵增援中國,戰爭卻已經結束了。
而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李鴻章命令北洋艦隊躲進威海港內,自此,日本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對甲午戰爭後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當然,說甲午戰爭敗了全是因為李鴻章,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甲午戰爭之所以敗,在於整個晚清政府的腐朽,在於晚清沒有多少人有國家概念。這些官員,把用于海軍建設的錢花到慈禧的壽辰上去,自己從中再撈些錢。
有這樣的晚清政府,甲午戰爭敗了,也是再正常不過。
關注「小生金兔」,了解更多歷史知識!
有關甲午戰爭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客觀來說,甲午戰爭的失敗不僅慈禧、翁同龢、光緒有責任,李鴻章也是跑不了的,而且不僅李鴻章跑不了,實際上可以認為當時所有的中國人都對這場戰爭的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甲午的失敗是一場非常徹底的舉國失敗。
只不過在具體的分析上面,不同的人因為身份、地位和在戰爭中所處位置的不一樣,其具體的責任也千差萬別。諸如光緒要擔負的是國家決策層面的責任,慈禧、翁同龢要擔負的更多是政治層面的責任,而李鴻章所要擔負的責任則與此不同,更主要的是對日戰略方面的責任。
下面簡單分析一下甲午戰爭中李鴻章的責任。
甲午戰爭爆發時,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會辦海軍大臣,負責著北洋地區的海防重任,以及對藩屬國朝鮮的管控(作為清末宗藩體系中的特例,為加強對藩屬國朝鮮的管控,原本由禮部負責的對朝事務,在19世紀80年代被轉由北洋大臣管轄)和對日本的交涉。
甲午戰敗李鴻章所要擔負的主要責任,更主要的是戰前和戰爭爆發初期的對日本戰略方面。
作為具體主管著對日本方向外交戰略的官員,李鴻章對日本的戰略有一個非常鮮明的前後期變化。
前期對日戰略:短視的強硬制衡
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事件發生後,李鴻章就已經產生了日本是中國肘腋之患、永久大害的政治判斷,此後在清王朝的支持下,李鴻章為了遏止日本對中國、朝鮮的侵略擴張勢頭,採取的是針鋒相對的戰略。
(北洋海軍是李鴻章、清王朝在19世紀70-80年代對日強力制衡戰略下的代表作)
只不過,無論是李鴻章還是清王朝,都沒有能夠清晰地看到日本之所以敢於向中國、朝鮮揮刀,所依靠的是近代化後迅速崛起的國力,以及堅定的對外擴張戰略。李鴻章、清王朝錯誤地以為日本是因為擁有鐵甲艦,所以敢於向中國示威,於是僅僅把建設一支擁有鐵甲艦的海軍艦隊視作是能夠用來遏止日本的法寶。
這種對日遏止戰略的短視,無疑為後來的甲午戰敗埋下了伏筆。
後期對日戰略:一廂情願地懷柔羈縻
1891年,因為清政府批准海軍軍火禁令,北洋海軍的軍力被日本海軍迅速超過。由此清王朝、李鴻章事實上失去了遏止日本對外擴張的唯一王牌。此後,為了防止日本的對外擴張,李鴻章對日本戰略轉換為懷柔羈縻,諸如聯絡日本國內的親華派,以及在1891、1892年兩度派北洋海軍前往日本進行正式友好訪問,試圖籠絡日本,建立中日同盟。
然而此舉對遏止日本毫無效果,可以說是徹底失敗。
(日本美術作品:1891年北洋海軍訪問日本時,在「定遠「艦上舉行冷餐會)
在已經感覺到無法遏止日本侵略的狀態下,沒有能選擇更為有效的策略,無疑李鴻章要為此承擔責任。
除了上述對日外交戰略方面的責任外,李鴻章在甲午戰敗問題上的另一重大責任,就是
1894年中日兩國在朝鮮半島進入針鋒相對的態勢時,一味寄希望調停,未能進行充分軍事準備。
1894年春天,朝鮮發生東學農民起義,清王朝應邀派兵入朝協助鎮壓,結果日本也借故派出軍隊進入朝鮮,使得朝鮮問題複雜化。在日本想要藉機生事的目的暴露得越來越徹底時,李鴻章仍將主要希望寄託於列強調停。
以當時中日雙方中弱、日強的軍事力量對比來說,尋找列強調停不能說不是個務實的辦法,而且從英國、俄國的外交檔案看,李鴻章的努力的確發揮了一定的效果,甚至於極有可能促成列強幹涉。
但是,在尋找列強幹涉的同時,李鴻章並沒有去做好軍事戰爭的準備,這不能不說是極大的失誤。由此導致了在列強調停希望破滅,戰爭到來時,中方在戰場上處處被動的問題。
大家都看過軍師聯盟。
可以將李鴻章看作司馬懿。光緒看著曹睿。郭女王是慈禧。翁大人是曹睿的心腹老臣。日本是公孫度。
這個時刻,李鴻章掌握了大清的軍政大權,帝國海軍,京營近衛軍,國防軍全是他的人,如同司馬懿在世。
翁大人為了保光緒,派李鴻章去苦寒的朝鮮打日本,想累死拖死李鴻章。李鴻章想從朝鮮日本身上撈戰功,最好征服朝鮮日本,然後攜功回京,殺翁大人效誅殺曹爽之事,進淮王,加九錫,開府,儀同三司。翁大人熟讀經史,為皇上破解這個千古死局。於是捨車保帥,處處使絆子,使得李鴻章陰謀破產。這局是曹睿戰勝了司馬懿。
光緒翁大人搞垮李鴻章後,就想對慈禧動手。光緒是慈禧過繼來的兒子,曹睿也是郭女王過繼的兒子。慈禧技高一籌,權術也更加厲害,利用宗族的力量,也就是調動康熙雍正時期就防止西方葛爾丹吐蕃的國防軍榮祿進京,政變成功,搞掉翁大人,殺了光緒的死士。好比郭女王將曹爽,張郃調入京城,幹掉曹睿了。
後來慈禧又熬死了李鴻章,慈禧在世一天,李鴻章就不敢反。慈禧讓李鴻章到處簽賣國條約,就是搞臭李鴻章家族的威望,無赫赫戰功,只有乞和於外邦的臭名昭著的人怎麼敢登基為王?好比郭女王讓司馬懿今天割地給蜀漢,明天賠款給東吳,根本不好意思篡位。
慈禧死後,榮祿,光緒也都死了,左宗棠也死了,溥儀繼位。這個時候,老狐狸李鴻章也死了。李鴻章的嫡系袁世凱走上前台。慈禧是郭女王,榮祿曹爽,光緒曹睿,左宗棠張郃,袁世凱司馬昭,張之洞賈充,盛宣懷鐘會。
袁世凱指使盛宣懷在在蜀國散布謠言要充公蜀國鐵路,然後調動湖北的張之洞舊部去維穩,張之洞舊部自然失敗,溥儀派京營宗族去平亂。好比司馬昭指使鍾會散布謠言殺光蜀人,然後讓賈充故意打敗仗,騙曹芳派嫡系部隊去湖北四川去平叛。路上再安排人滅了京營。
慈禧能保住政權,在於頭腦清醒,手中始終有兵權,即使北京江南全部丟了,她手上始終有勝保的京營,榮祿的邊軍,使得心懷鬼胎之人不敢胡思亂想。好比郭女王有曹爽張郃支持,司馬懿翻不了天。即使諸葛亮打下西安,孫權攻陷合肥郭女王就不出曹爽張郃這2張牌。
溥儀的爹攝政王沒有威望,沒有權謀,被袁世凱裝病誘騙,派京營去湖北,路上被袁世凱派人暗算,全部消滅。好比曹芳和曹爽張郃去高平陵祭祖,司馬昭發生政變,曹爽沒有了張郃曹爽被廢只是時間問題。
後來袁世凱說全國都反了,西方的一個大國法國和我大清一樣,到處鬧革命黨,,他們的皇上皇后皇太后都被叛軍殺了。您現在退位,我和南方談判,保住您家族的性命。好比司馬昭騙曹爽東吳陸遜政變成功,殺了孫皓一家,如果您現在退位,我和陸遜談判,保住您一家安全。
袁世凱廢了清朝以後,自己也死,手下的個個握有重兵,誰也不服誰,軍閥混戰,日本侵華,世界大戰。好比司馬炎死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自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始,清朝廷和外國人打仗,不管是人多人少,正義非正義,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字「敗」,兩個字「議和」,四個字「割地賠款」。
甲午戰爭也是一樣。已經不是由誰指揮就可以打勝仗,或由哪一個人或幾個人來為戰爭的失敗承擔責任的問題了。
俗話說,沒有人能叫醒裝睡的人,大清朝就是「裝睡的人」。
一個已經千瘡百孔,破爛不堪的大清,還在強做「天朝」的春秋大夢,就連割地賠款都沒有半點的「羞恥感」——寧與外室,不與家奴。
當一個國家沒有了「國」的認同,只有「家天下」的自私,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翁同龢不是那塊材料,但也不是賣國的材料,充其量就是胸懷「士大夫」情懷的家奴。李鴻章也不是那塊材料,至多是政治頭腦和悲情牌打的不錯,「一顆子彈換來一個億的折扣」。
甲午戰爭的失敗,是洋務運動的失敗的表現之一。
洋務運動,解決了手段問題,沒有解決制度問題,這個運動也就只能徒有其表,這就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在已經巨變的世界面前,這些都是一些蠅營狗苟的小兒科。
即使,大清的海軍再強大些,拖著大辮子的指揮官們,最血性的本事也就莫過於鄧世昌的「同歸於盡」。
幾十條沒見過真正的大海的戰艦,被堵在一個小小的港灣,成了水師總督的殉葬品,難道換一個不叫丁汝昌的傢伙,就不是殉葬品而成了小日本的戰利品了?
包括鴉片戰爭,直到大清滅亡,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清政府極端短視的閉關鎖國政策,以及「家天下」奴化統治。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李鴻章當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且罪責非常的大。李鴻章的罪責就是"任人唯親"!
簡單的說,李鴻章出於私心,任用了一個原來就不該擔任北洋海軍主帥的人,這個人叫做丁汝昌。這個丁汝昌胸無點墨,昏聵無能,思想保守,完全是一個滿清末年的封建官僚的典型人物。他這個人根本沒有接觸過現代海軍,對海軍業務一竅不通,卻被李鴻章任命為亞洲第一/第二的龐大北洋艦隊總司令。
為什麼這樣的一個昏官可以被提拔為這樣重要的崗位呢?因為丁汝昌這個人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他特別會拍李鴻章的馬屁,對他的主子李鴻章大人言聽計從。李鴻章的家人回憶,有一次李家需要購買八仙桌,本來應該是李家的家僕去做,結果丁汝昌聽說了,二話不說,親自跑到大街上,替李家購買了八仙桌。當時,丁汝昌已經是記名提督,算是一個朝廷大員,居然像一個僕人一樣的替李鴻章做哈巴狗。
李鴻章這個人私心重,提拔重用的人,都是自己派系的。丁汝昌在李鴻章的淮軍,出了名的聽話,李鴻章大人一開口,丁汝昌就不敢多說一句話,李鴻章說什麼,他就唯唯諾諾,沒有一丁點兒的主見。李鴻章對丁汝昌這樣的人也特別的滿意,誰對他聽話,他就滿意誰,管你是不是真正的才俊!丁汝昌是淮軍的老人,又是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人,把丁汝昌安排在北洋水師,李鴻章最放心。因為北洋水師在李鴻章的眼中,就是他爭名奪利的私器,私器當然要交給私人管!用這樣的人管理一支現代化的水師,北洋艦隊還能有光明的前程嗎?
不應該,翁同龢其實是光緒身後的支持者,最早見過康有為的人,之所以不能儘早改革,就是因為朝廷的頑固分子太多,改革動搖了頑固派的利益。光緒和老師翁同龢根本沒什麼實權。
晚清政府風雨飄搖,面對列強無數次的侵略,中國早已經是千瘡百孔,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中國大地上,急需一場變革改變這一切。
於是以康有為為首的1300多位舉人發起了公車上書,要求向西方學習,施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重新振興中國。但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們不願意讓出自己的利益。康有為給光緒帝上了五次書,四次都被中間人給攔截了。
終於,在德國佔領膠州時,康有為再度上書,他指出:一處火然,四面皆應,中國有立即被瓜分的危險。然後,他把這篇文章發表在全國各地的報刊之上,一時間,康有為的這篇文章成為全國上上下下熱議的話題。
這件事也讓京城的官宦們深表關切,當然也傳到了光緒皇帝的耳朵里,光緒決定回見康有為,當時,光緒受到身邊的人的蠱惑,希望出國看一看。但是,恭親王奕訢和慈禧太后死活不同意,他們認為皇帝怎能輕易離開神州大地?認為康有為只是一個小人物,皇帝只需要給他傳話就好了。光緒面對朝臣的反對,最後只能做出妥協。
慈禧太后命令李鴻章、翁同龢、榮祿還有刑部戶部尚書等五位老將坐鎮,和康有為面對面,看一看他肚子里到底有什麼花花腸子。
康有為見到五位重臣,並沒有一絲怯場,反而十分放鬆。在場的幾個人中,翁同龢曾經見過康有為,對於康有為的見解很支持;李鴻章雖然是頑固派,但是也願意聽一聽眼前這個年輕人的看法;而榮祿作為在場唯一的滿人,他就沒有什麼耐心了。
榮祿剛到場就給康有為一個下馬威,榮祿第一句話就指著康有為的鼻子罵到:「我大清朝立國三百年,今天聽說有人要變法,荒謬至極,祖宗的家法不可能改變!」榮祿的一句話彷彿已經給這次談話定下了一個基調,不管你康有為說的再好,我都不會認可你。
康有為正襟危坐說:「榮祿大人,你的話有些錯誤。」榮祿一聽竟然敢反駁自己,他氣急敗壞站起來又想大罵,可是指著康有為半天沒說出一句話,反倒是憋的臉紅耳赤。康有為看出榮祿此人肚子中沒什麼貨色,不過是一個外強中乾之人。
刑部尚書連連打趣,出來插話:「請各位大人開始提問吧。」李鴻章便問:「請問康主事,應該如何變法?」康有為揮一揮衣袖,說:「應該先從制度上變化,修改法律,改革官職。」李鴻章說:「難道要把六部也給裁撤了嗎?我大清立國的規則也不要了嗎?」
康有為解釋道:「如今是列強並起的時代,我們已經不再是天朝上國。對於舊制度應該全部廢除,如果不能一時廢除的,需要進行改良酌情改變,這樣我大清的壽命才能繼往開來。」
榮祿又生氣了:「混賬!豈有此理。」他心裡早已經明白,康有為的變法並不是再救清廷,只是為了救中國。可是,如果妥協了他的建議,自己的利益就要受損,可能自己就要成為改革後的犧牲品。所以榮祿時不時進行打斷,搞得氣氛十分緊張。
最終,翁同龢眼看榮祿和康有為之間勢同水火,於是終止了這次談話,並把記錄呈交給了慈禧和光緒。雖然這次談話很失敗,但是卻深深地打動了光緒的心,也為日後的戊戌變法奠定了條件。
所以,個人覺得,這個鍋應該慈禧太后和多少頑固守舊派來背。
作者:金滿樓
據說北洋水師在黃海之戰中失利後,清廷派翁同龢前去責問李鴻章,後者見翁後怒目而視,說:「翁師傅總理度支,平時水師請求撥款總是推三阻四,屢屢駁回,現在再說何益?」
也有人說,李鴻章本不想和日本開戰,但最終被光緒皇帝和翁同龢逼上戰場,結果一敗而不可收拾。
以此而論,當時已經退養的慈禧太后實際上也不願意對日開釁,但不便過分干涉已經親政的光緒皇帝,結果釀下如此大禍。
從這個角度而言,以光緒皇帝和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在完全不了解雙方實力對比的情況下貿然開戰,確實要為甲午的戰敗負責,而且是第一位的。
但反過來說,作為真正的主事人,慈禧太后也要為自己的輕敵付出代價,如果她真的意識到戰爭會是這個結果的話,想必也會全力攔阻。
而作為李鴻章,雖然一直處於對外交涉的第一線,對中日軍情相對了解,但也未能力諫,而是半推半就、不溫不火的打了這場大敗仗,這也絕不是人臣之道。
因此,說李鴻章對甲午戰敗沒有責任,同樣是完全說不過去的。
最主要的,還是當時中國的軍事水平,尤其是陸軍水平遠遠低於日軍。海軍一戰雖然戰敗,但雙方差距不算很大,最終對戰局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陸軍,而清軍幾乎無一勝績。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樣一個局面?在剿滅國內的各種叛亂後,湘軍、淮軍、楚軍乃至八旗等,為何在之後二三十年的不斷裁撤與編練中沒有像樣的進步呢?
應該說,這才是甲午戰敗的根本原因吧?!
由此可知,甲午的戰敗並不是某個人而是整個群體的責任,所謂同光中興,在國內雖然有所恢復,但在殘酷的國際競爭前,尤其是日本的咄咄逼人之下,中國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而這,就是所謂的戰略懈怠。一旦戰略除了問題,之後的種種問題都難以克服。
如北洋水師的打造,慈禧太后只是想用之來看家護院,從未想到要這支艦隊去出海作戰,如此一來,才會有1889年再未購入新艦的愚蠢之舉。
而那些所謂的練軍,也無非是混混日子,哪裡真的了解真正的近代戰爭呢?不敗才怪!
這種觀點完全是把李鴻章的責任推給一位不相干的人翁同龢。光緒主要是宏觀錯誤,也即決定打不打,但是打仗不是靠宏觀,而是靠你的這個戰爭的指揮者、統帥。
慈禧的錯誤很大,慈禧是整個中國衰落的第一責任人,但在甲午戰敗(並非海軍呀)中她是第二責任人。晚清政府給你李鴻章的「北洋戰區」投入那麼大,整個北洋戰區十幾年的總投入夠一年半的財政收入,你給打成這樣?你沒責任誰有責任。
我只簡要地說說翁同龢。
(1)散布瓮李有恩怨,將北洋海軍不能發展的原因歸咎於翁同龢給李漂白
散布翁同龢因為私仇與李鴻章作對的人,犯了三個基本錯誤,第一,凡是不和的政治人物都有個人恩怨,那麼,你等於說政治人物都不應該有分歧爭論,否則,那就是個人恩怨了。第二,弄翁同書的人主要是曾國藩,也就是曾國藩和慈禧的權力鬥爭,翁家人搞政治這麼多年了,能不知道?
翁同書也確實因1862年2月8日的參劾被抓,慈禧發動政變的時間是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一日,也就是1861年12月2日。被殺的肅順是漢族官員的大後台,肅順在咸豐時期是非常支持啟用漢臣的,左宗棠因為罵總兵差點被殺。肅順就在後面給左說了好話的。
慈禧殺了肅順勢必影響漢臣的情緒,曾國藩借著翁同書試探慈禧。慈禧為了保住局勢不要變亂,因為中國已經夠亂了。其後,翁同書被抓發配新疆,在陝甘地區被重新啟用。安徽被湘軍掌控。一年多點兒,重新被慈禧奪了回來。安徽巡撫由非湘軍控制。
可見,翁家是知道不會因為這件事兒而有什麼危險的。發配新疆不算什麼的,林則徐、鄧廷楨都發配新疆了,哪個不是到了新疆、陝甘後立刻提拔。這只是官場的一種手段。
(2)翁同龢不給北洋錢,戶部有錢嗎?挪用錢給慈禧辦生日
第三個錯誤。翁同龢戶部尚書他真的有錢嗎?甲午戰爭之前,清政府光緒年前的財政收入每年大概是七八千萬兩銀子兒。但是,甲午戰前戶部的銀子兒是虧空!李鴻章的褲兜裡面的錢都比翁同龢的戶部的藏銀多。戶部尚書要管的不僅僅是你北洋海軍,還有其他海軍。還有陸軍。還有各種建設、災荒,還有宗室、八旗的錢,還有官員工資、還有其他軍費。
戶部尚書能做的只是把「七分錢」分給全國要「七毛錢」的官員。
最無恥的要數挪用錢給慈禧辦生日。我要問,當時全中國哪個部門、哪位官員敢不給慈禧辦生日?哪個官員沒有給慈禧的生日送過錢?
(3)朝鮮戰爭必須打,李鴻章的錯誤最主要
有些人說朝鮮戰爭根本不用打,花點兒錢就算了。清廷「和平苟且」「花錢買太平」「割土地換苟安」還不夠多嗎?國家的強大、安全不是用錢給侵略者就能買來的。
李鴻章是想放棄朝鮮,因為當時朝鮮的政壇已經被親日派佔據,朝鮮國王李熙對袁世凱等清軍已經出現「敵視」。日本已經控制了朝鮮的經濟、政治、外交大權,我們只剩下控制朝鮮半島的軍事。因此,這場戰爭是中日對朝鮮半島主導權的必然戰爭。朝鮮半島不保,威脅東北、威脅京畿、威脅山東,也就是將整個「北洋地區」放在日軍之下。
而且,以當時中國的國力以及在朝鮮的軍事力量,這場戰爭勝算較大。那麼,最後為什麼打敗了?主要是慈禧和李鴻章的責任,李鴻章整個負直接責任。
因為,甲午戰爭陸軍和海軍主要都是你的「北洋戰區」。葉志超逃跑將軍、整個治軍不嚴。李鴻章一味的妥協,戰爭都打起來了還是盼著列強調停。
甲午戰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光是讓中國喪失了大片的領土,白銀。還有讓清政府數十年的洋務運動的成果一夜之間就全沒有了。更重要的還是滋長了日本侵華的野心。甲午戰敗,加上後來的日俄戰爭,俄國也戰敗,在當時整個東亞來說,或者說整個亞洲來說日本已經是第一了,在這之後日本的野心急劇膨脹,加速了入侵中國的進程。那麼甲午海戰中國為什麼就會輸呢?
如果單單只是從武器裝備方面來說的話,清政府當時是不輸給日本的,清政府只所以輸,主要還是在領導層還有整個軍隊的管理制度,以及士氣上面。
李鴻章一開始並不支持和日本開戰,李鴻章的見識還是很到位的,日本經過了明治維新,這個時候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了,日本的國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清政府雖然說也經歷了幾十年的洋務運動,但是和日本的明治維新是沒法比的,洋務運動只是單純的發展軍事裝備,在軍隊制度管理等等各個方面來說都沒有得到改善,加上清軍在鴉片戰爭之後,一直被列強打,士氣也不行,整個清政府從上到下貪腐之風橫行,慈禧大擺壽宴,花費巨量白銀,當時軍隊內部也是一樣。打仗的時候連彈藥都沒有,只能有戰艦去裝人家,這個怎麼打。整個甲午海戰北洋艦隊雖然打的英勇,奈何差距實在是太大。
當然李鴻章不支持和日本開戰更主要的是整個中國的民心士氣都是不如日本的,戰端一開,清政府必敗。
其實這個裡面很大的責任還是在光緒,李鴻展算是前線的最高指揮官了,當時李鴻展是堅持不能和日本打的,但是光緒皇帝一意孤行,光緒皇帝根本沒有去到前線考察過,對於日本,和清政府之間的差距也是一點不了解,知己知彼才能戰勝,但是光緒皇帝連自己什麼情況都不知道如何能打贏。
清政府經過了洋務運動,看起來國防工業得到了發展,但是和日本比起來差距太大了,當時的清廷也是不得人心,在民間根本沒有人支持清政府了,而日本呢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工業化,但是日本國內經濟危機,政府肯定是要打一張的,老百姓也受到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可以說當時清政府就是一個朝廷和整個日本打,能不輸嗎?
日本和清政府之間必有一戰,李鴻章也是知道的,李鴻章的想法就是暫時放棄朝鮮,甲午海戰的導火線就是朝鮮問題,畢竟朝鮮只是清政府的附屬國,放棄朝鮮換取時間,當時來說算是比較好的選擇。
甲午戰敗之後也就只有李鴻章一人去各國談判,儘力的為清政府挽回損失,只可惜很多人還是認為李鴻章是賣國賊。甲午戰敗也直接導致了清政府的加速滅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