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80後,離婚率那麼高?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了離婚?
本人也是八零後,確實如題主所說的,八零後的離婚率好像越來越高了,原來只是說城市離婚很容易很隨意,這兩年分回農村老家突然聽到同村鄰居都有好幾個外嫁女離婚了,村裡誰家小子也是剛結婚沒兩年又離婚了,心裡還是會驚訝的,但是家裡人好像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從和大家一起聊天 ,好像大概也就不外乎幾個原因。
一,有一些是到了結婚的年齡,家裡就各種催婚,自己可能覺得也年齡不小了 ,就匆匆忙忙選擇了一個就結婚,婚後又發現好像雙方性格方面不太合適,現在的人個性又強又不用靠對方經濟生活,又不願意委屈自己,所以有時候一衝動就離婚了。
二是有些自己自由戀愛的,有的談了一兩年 但是不會談的時間特別久,也因為工作的原因也不一定是經常在一起的,有一些還是在上學的時候談起的,到了社會工作一兩年就迫不及待的結婚了,但是婚姻之後發現跟戀愛完全不一樣呀,沒有了風花雪月 ,所要面對的全是油鹽醬醋,根本不是想像中的王子和公主啊,八零後的這一代都是沒有受過什麼委屈長大的,今天你不將就 我明天我也不會讓你好過 ,時間一久自然就把那點感情磨光了,所以又怎麼不會離婚呢?
三是聽到一個說法就是婆媳問題,雖說現在的婆媳問題比較少了, 婆婆都比較開明,男的能擔當起中間的責任調節好或者婆媳都講道理 能忍讓一下那也就罷了,還是有那麼一些不可以協調的。遇到這樣的問題雙方互不相讓,像農村都是住在一個大房子里 剛結婚的基本很少自己建房子分戶出去,低頭不見抬頭見,時間只要經過兩次大爆發就不可挽回了。不可調節的時候就只能離婚收場。
四是 經濟獨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以前都是男的賺錢 ,女的在家做家務撫養小孩 ,但是現在新時代女性都是男女平等 ,在家裡被寵愛在教育資源上也是一樣的,女的也同樣能賺錢, 在結婚之後所以家務分擔這件事情好像就變得比較難以調和,難道男的在家根本就不做家務, 女孩子也一樣。 但是結婚之後有自己的家庭 ,兩個人都同樣不願分擔家務,女的會想我一樣的工作賺錢,我還要帶小孩那為什麼家務還要讓我來做,有些男人覺得家務本來就是女人做的,女人覺得咱倆都平等了 ,經濟上也一樣,錢我會賺,車我會開,家務我會做,孩子我能帶,我離開你還過不了?所以說 經濟上的獨立 讓女人能有更好的選擇,不再依靠男人, 她們一旦在覺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之後可以選擇瀟洒的轉身離開!
一個幸福的婚姻 並不需要彼此都很完美,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我們需要有一顆互相包容的心,不排除有一些確實是不合適的 那樣的婚姻會綁在一起 是不道德的。
不是說離婚就一定對或者一定不對。曾經看過一條微博寫的很貼切 ,一個人問奶奶是什麼讓他們那時候的感情維護長達60年,奶奶說那個年代什麼東西壞了都想要修 ,現在是什麼東西壞了就想著換,年輕人感情大抵也是如此了!
當有一天我們都學會用來「修"來替代「換",東西也罷 ,感情也好,可能很多的問題就會變得迎刃而解了吧!
這幾年,身邊好幾對80後的朋友都離婚了,前兩天鄰居夫妻居然也離婚了,他們還有個4歲的兒子,居然也離了!雖然他們經常吵架,但真鬧到離婚這一步真是讓人驚訝!
其實想想,為什麼50後、60後的父母輩就沒有那麼多離婚的呢?大概是有下面這些原因吧↓
1、無法相互包容忍讓婚姻生活需要互相忍讓,老一輩的人遇到什麼矛盾想的是「忍忍就過去了」,可是80後作為第一代的獨生子女,在童年少年生活中很多都唯我獨尊,並沒有學會怎樣處理親密關係,一遇到問題不是考慮怎樣解決,而是衝動離婚。
老一輩的人習慣了婚後把錢交給老婆,男主外女主內大家相安無事。但是80後很多女人也撐起職場半邊天,男人不願意交出家庭經濟大權,由此產生了矛盾且不願妥協,很容易就鬧到了離婚的地步。
3、父母干預太多有些新婚夫妻,一旦自己受了一點點的小委屈就向自己爸媽控訴對方的不是,而有些長輩,不管誰對誰錯,一味呵護自己的孩子。有的丈母娘覺得女婿虧待自己女兒,有的婆婆就說兒媳不體貼丈夫,總之一有矛盾就是對方的不是,反正不是自己孩子的錯!
4、閃婚缺乏深思熟慮很多80後結婚可能是相親閃婚,又或者是認識了才十幾天就結婚,還美其名曰「一見鍾情的真愛」。殊不知感情是需要建立在長時間的了解上的。因此結婚不久又要鬧離婚。
5、思想開放以前聽說誰離婚了,可能鄰里都要說閑話,覺得某人作風不好。現在離個婚像吃飯那麼簡單,於是很多80後都沒有了心理負擔,覺得沒必要「忍下去」了,不就離個婚嘛?!
婚姻是大事,結婚需謹慎,離婚就更加要深思熟慮!特別是要為孩子著想啊!
據我國民政部統計的有關數據顯示,2017 年上半年全國新婚 558 萬對夫婦,有 185 萬對離婚。
另據調查數據顯示,22 歲至 35 歲人群是離婚高發人群,36 歲至50 歲人群婚姻相對平穩,但婚外戀高發,50 歲以上人群離婚率有所上升。
離婚的主要原因是一方或雙方有婚外戀、性格不合、家庭暴力等,其中,由於一方出軌而造成離婚的占婚姻家庭的 50.16%。
由此可見,根本原因只有一句:飽暖思淫慾。
離婚率的差異主要取決於經濟的發展程度,如果經濟發展速度較慢,經濟不景氣,一般離婚率會下降,而在經濟復甦繁榮時期離婚率則會相應上升。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不斷增加,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提高。同時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高達68%,超越了其他所有國家的女人。
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女性能在社會中自力更生,在經濟上更加獨立,她們不再依附於男性生活,對於生活有了自主選擇權。
而在印度,在非洲,離婚率就很低。很多人還在溫飽線掙扎。家庭有多個孩子需要養,社會發展程度不足,於是家庭穩定性更強,因為需要「合夥」維繫生活的前進!
《愛情回來了》中明亮有一段話:「男人對我來說,是沒用的。因為錢我會掙,地我會掃,飯我會做,架我會打,街我會逛。要是有個男人,我還要給他洗衣做飯料理家務,自己打遊戲打得樂呵呵的,我都氣的半死。給我劈腿劈出個聯合國,我還滿世界給他滅小三。把他放進戶口本,我都嫌浪費一頁紙不環保。」
「飽暖」讓男性和女性不再對溫飽惴惴不安,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家庭的其他方面,例如:感情不和。
什麼是「感情不和」?共同語言不多,話不投機半句多,連撕X都撕不到一塊去。
其實感情不和就是三觀不合。
那什麼是三觀不合?
有網友給出答案:你喜歡看書,他喜歡玩遊戲。這不叫三觀不合。你喜歡看書,他說看書有什麼用,不就是裝文藝嘛。這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他喜歡在大排檔擼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那玩意死貴,還不好吃,說你真是做作。這就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假期去各地旅遊,他就喜歡宅在家裡。這不是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旅遊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花錢遭罪嘛,躺在家裡多舒服。這就是三觀不合。
溫飽解決了,人們就開始表現自我了,如前面提過,由於一方出軌而造成離婚的占婚姻家庭的 50.16%。
其中出軌的女性中,全職媽媽出軌率最高,佔比18.6%,出軌的男性中,IT男出軌率最高,佔比10.6%。
以前男尊女卑,女人出軌是要被浸豬籠的,因此,古代出軌的都是以男性居多。
但隨著男女平等和女性的覺醒,女性也追求愛,這也意味著過去的出軌形式發展到男女都可能主動越軌。
同時伴隨著通訊工具的越來越發達,電話、網路和衍生出的各種社交軟體,這些工具的流行實際上就為出軌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以及醫學的發展、交通工具的發展都影響了出軌率。
除此之外,導致離婚的原因很多:父母干涉婚姻、道德因素,離婚的成本低,彼此缺乏寬容和理解、缺少了解、家庭瑣事、家暴、社會對於離婚女性更加包容、婆媳問題、閃婚……
事實上, 80後成為離婚主體的原因很簡單:這個從28歲至38歲的人群,本來就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正經歷婚姻階段的初始考驗。
只有當經歷了混亂、自由、茫然無助後才會選擇家庭的穩定,就會感受到家庭、責任、情感的回歸,才能體會到忠貞不渝I含義。
「你知道如今80後「閃婚閃離」的速度多快嗎?我知道的最快記錄是25分鐘! 」
北京宣武法院民一庭專門對80後的離婚案件進行了專項調查,通過8個月的時間對100個離婚案件進行專項分析後,發現80後的離婚案件數量在悄然上升,僅宣武法院在今年所審理的離婚案件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4.7%。比如有的夫妻是因為對方不會做家務而宣布離婚;有的是因為男友過度沉迷於網路遊戲產生信任危機;還有的認為自己是閃婚,相互不夠了解,所以要快刀斬亂麻,來個「閃離」。
思想過於開放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開明,過去,人們談「離婚」色變,認為這是家醜,是恥辱,特別是女性,會一輩子抬不起頭! 所以,即便彼此有太多的不適合,在道德約束面前不得不選擇退縮和忍讓,用一個「熬」字換取一生的命運。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可不那樣,即便婚前了解幾分對方的缺點和脾氣也選擇視而不見,認為婚後會好的,可當結婚以後才發現事情變得越來越惡劣,怎麼辦呢?離婚!而且,由女性主動提出離婚的還不少。
長期兩地分居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好象越來越沒人提倡了。獨生子女個個很要強好勝,特別是女性,喊著要有自己的一份事業(工作),不甘心做家庭主婦。這樣也好,是該有一份獨立的工作。但是,互聯網的存在,電視相親的存在,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異地相親,而後匆匆步入婚姻(閃婚族是現象之一),認為愛情是可以戰勝一切的,包括距離和時間。
確實,小別勝新婚很刺激很新鮮,但時間久了這種刺激和新鮮同樣會乏味,會孤獨,會寂寞,會懷疑,繼而抱怨,爭吵。在誰也不肯做出犧牲的時候只有犧牲這段婚姻。
缺乏相互包容忍讓
80後獨生子女之所以成為離婚高發人群。該群體中許多人以自我為中心,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淡薄,跟父母從小過分溺愛,凡事幫孩子拿主意,養成孩子缺少忍讓性、寬容度有直接關係,這導致了他們的婚姻穩定性下降。
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代人對婚姻感情質量的要求更高了。對平淡生活的不滿,使得他們不願意湊合,一些由生活瑣事引發的「婚姻死亡」現象就越來越多了。
經濟壓力大 矛盾尖銳
80後是潮流的一代,什麼奢侈品都必須得過一番。然而他們現在大都是打工一族,本來就沒有多少的收入。購買那些奢侈品後,再加上家庭的開支,幾乎是入不敷出。
很多時候雙方仍然需要父母的救濟,怪不得這段時間有調查指出,95%的80後沒有能力贍養父母。這也難怪,自己都養不飽何來贍養父母。這時候矛盾又來了,你說我沒有能力賺錢,我也說你沒有能力賺錢。雙方的矛盾再一次被激化。
草率閃婚
任何時候都不要相信一見鍾情,特別是在對待結婚這問題上。很多80後就是雙方沒有真正地了解清楚就草率結婚,導致婚後的感情不牢固。很多「閃離」的80後最後幾乎都會說:之前不了解對方,沒想到他(她)那麼多毛病,而導致 「閃離」的前提正是看似時髦的「閃婚」。
婚前缺乏深入了解,沒有經過慎重考慮就草率結婚,結婚後感情基礎不牢靠,而都市生活節奏快,人心容易浮躁,發生矛盾後不懂得自我調適和雙方諒解,缺乏社會責任感,就容易草率離婚。
離婚簡單
值得注意的現象是,80後離婚案件當事人大多沒有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使得他們離婚時的顧慮少了很多。「現在離婚也太簡單了,咱去吃個飯慶祝一下。」 電視劇《奮鬥》里向南和楊曉芸那對「畢婚族」(指一畢業就結婚的大學生)一直磕磕絆絆,結婚還不到1年,他倆拿著結婚證又把婚離了。可見離婚也顯得 「簡單」、「方便」得多。
離婚的高發人群集中在了80後,不是沒有原因的
現在的80後最大的有38歲了、最小的也有29歲,目前因為大學的普及,很多人畢業後已經23歲了吧(這是最小的),基本上畢業都在24、5歲左右,結婚基本上確定在25、6歲左右,也就是說,80後群體離婚要麼就是剛結婚就離婚的、或者是結婚十來年離婚的,數據顯示剛結婚就離婚的要遠大於結婚十來年離婚的,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
首先,客觀原因80後這一代是非常苦惱的一代,結婚是趕上房價高、禮金高,結婚的結果就是外債累累,婚後生活負擔重,每月的房貸、車貸以及日常開銷都壓抑著我們年輕脆弱的心,稍有點問題就會引發家庭的矛盾,日積月累,導致離婚
其次,主觀原因80後這一代同時也是浮躁的一代,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新的時代,尤其是近幾年互聯網的發展,更是給我們提供很多的平台,供各種人群娛樂、消遣等,這也造就了夫妻雙方不同的價值觀和社會觀,最終導致離婚
最後,時間原因80後畢業出來就投身工作,留給他們談戀愛的時間不多,可也到了結婚的年齡了,怎麼辦,中國式相親,我身邊就有很多剛認識就結婚的,他們並沒有時間去認真的了解對方,只是憑第一映像不錯、隨後的交往中互相謙讓對方,讓雙方覺得人不錯,可結婚後大家的習慣漸漸地顯現出來了,於是很多人變得不和諧了,這也是離婚高發的最主要原因
最後給年輕人一句忠告,結婚不是兒戲,結婚意味著責任
為了家庭,我們肯定要犧牲些東西,比如我們過去的任性、我們對時間的荒度、我們的頹廢,這是我們身為家庭一員的責任和義務
為了家庭、也為了我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們也要好好經營我們的婚姻,畢竟離婚對誰都是有傷害的
生活已經不再是湊合著過日子啦,誰不想找一個soulmate (靈魂伴侶)?徐志摩曾說:「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是而已」。
現在很多女性經濟也獨立,生活方面不再依附於男性。有些男性很出色,體貼顧家;但也有些男性還是沒長大的「媽寶男」。和「媽寶男」生活在一起,女同志身兼數職又得不到肯定和體貼,更不用說寵愛了。所以過不到一起不如一拍兩散,各自安好。
哈佛有一項研究,持續了75年,研究尋找「什麼才是幸福人生的關鍵?」的答案。經過4代研究者的努力,研究發現「幸不幸福」關鍵有三點:
1、孤單有害,社交活躍有益健康;與家人、朋友、社群保持較多聯繫的人,心靈比較快樂、身體也較健康;研究也顯示,社交活躍的人比較長壽。孤單的感覺對身心都是毒害,如果人們非自願地感到孤獨,會容易感到不快樂,在中年時健康狀況會提早衰退,大腦功能較早開始退化,因此容易早逝。
2、友不在數量多寡,而在關係深淺;我們在人群、聚會或婚姻中也會感到孤獨,所以真正重要的是:關係的「質」。高衝突的關係對我們的健康有負面影響,例如:充滿衝突而沒有感情的婚姻,可能在健康上,還不如離婚的好。
3、良好關係不只保護身體,也保護腦力;
當然那些良好的關係,並不一定要一直保持平順。一些80-89歲老年夫婦,他們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吵架。但只要他們感到自己真的能在困難時刻依賴另一個人時,他們根本就不會記得那些爭吵了。
馬克吐溫說「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爭吵、道歉、傷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
祝大家都找到真愛。
我就是80後離婚了,前妻是91的從領證算起共計7個月,我認可只要是離婚雙方都有問題。從我離婚分析有以下原因:
第一經濟分配,我是工資卡全部上交,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如果給自己家用錢就會有矛盾,最終也是因為這個離婚的。
第二家庭參與,我們吵架會和自己的父母說,當我意識到這樣有問題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最後兩個家庭吵的不可開交,一切不可挽回。
第三缺乏安全感,兩個人都無法認可對方的生活,包容和信任到最後變成了彼此傷害的武器。
最後如果結婚請珍惜,如果離婚就別再傷害了
我前妻便是80後,在旅行團中認識,我欣賞她的活潑和喜歡對我的依賴,婚後育有兒女,本應幸福,但卻又敗在愛攀比,不會理財,敢於接受新鮮事物,討厭家庭約束,明知不對卻又不去改正。總的來說太過有自我性格,什麼是朋友什麼是有居心的人分不清,同性能做閨蜜異性能做好友素未謀面的網友可以聊天見面,不吃老一套相信網路傳播的科學,就例如老大出生便斷了奶一直喝奶粉。花錢沒節制半個衣櫃全是沒有拆過的新衣服,國產車讓她覺得丟人就得買iphone,跟朋友合夥做淘寶卻因雞毛蒜皮的事說散就散。老婆嘛娶回來能哄就哄能寵就寵,但久而之就成了理所當然,這我也有責任,最後被我發現她和一個遊戲玩家有染已經挺長時間。一個家就這樣沒了!兩個孩子都歸我,最讓我生氣的是得知她居然對閨蜜說兩個孩子她都不要,妨礙她再婚,多麼的現實。
「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待婚姻就像冰箱,壞了就反覆地修,總想著把冰箱修好。不像你們現在的年輕人,壞了就總想換掉。」這段出自《失戀 33 天》的台詞,道出了現在很多80後的婚戀觀。
80後離婚率高,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是獨生子女一代」,這既導致夫妻雙方自身的原因,又引起「雙方父母干預過多」,導致矛盾錯綜複雜,堆積到一定程度,離婚成為解決矛盾的主要途徑。
獨生子女一代更自我,不會換位思考
80後是獨生子女的一代,他們缺少「集體生活」經驗,父母也更寵愛,很強調個性價值,不肯吃虧、不會站對方角度思考問題。沒結婚之前都是家裡的中心,結婚後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互不相讓,我也不願為你付出,你也不願為我付出。80後常說的一句話話:你得對我好,我才對你好。但婚姻是一個需要包容和理解的關係,往往在家庭中一方付出多點,一方付出少點,不能計較,而如果都以自我為中心,矛盾不可避免,有矛盾了大家都不肯讓步,就化解不了,堆積起來感情就破裂了,不離婚才怪。
雙方父母插足太深
「新房裝修,我想弄得古色古香點,我爸媽喜歡!」 「不,我就要現代風格的房子,還有酒席,選擇五星級酒店。」 原定在 10 月 10 日這個好日子宴請賓客的一對「85 後」小 夫妻,就因房屋裝修、酒席價位等問題意見不合鬧到離婚。
80後的婚姻被父母干預的是最多的:不但在結婚前被干涉,結婚後父母還要操心。很多80後的夫妻,遇上房價大漲的年代,買車買房得仰仗父母伸手支援;而且,由於經濟壓力大,需要出去工作,生下孩子沒有時間來帶孩子,育兒照顧家也得父母幫忙。在經濟與心理的雙重依賴下,與父母間的羈絆格外緊密,難以獨立。
住在一起,避免不了婆媳問題。對上一代而言,成家就意味著分家,不在一個屋檐下矛盾有所緩和。如今,結了婚的「80後」在心理上也多依賴著父母,分家不過是形式,有的甚至成家之後還是父母做主。
父母的這個介入看似是幫助孩子,其實負面作用也不少:比如生活習慣不同、教育觀念相差很大、干涉孩子夫妻之間的事情、偏袒自己的孩子……父母的干預力度越大,雙方就越容易鬧矛盾。最後要麼就是一個人和對方的家庭鬥爭,要麼就是兩個家庭的矛盾,這個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最終只能通過離婚解決。
閃婚太多,感情基礎薄弱
「80 後」尤其是「85後」離婚的原因很奇葩,比如: 「他就知道打遊戲,從不幹點家務活」「她竟然連我的內褲都不願洗」「丈母娘不喜歡我穿衣風格」。
80後被催婚、閃婚是一個普遍現象,這樣的結果是夫妻感情基礎薄弱。正如 「80 後」作家韓寒所說,「中國的特殊情況是,很多家長不允許學生談戀愛,甚至在大學都有很多家長反對戀愛。但等到大學一畢 業,所有家長都希望馬上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而且 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的兒女戀愛,而且要結婚。」 「80後」迫於無奈在相親中妥協,抱著「差不多就結婚了事」的心態便草率結婚,感情基礎薄弱,為日後產生矛盾埋下隱患。
親密關係經驗欠缺
另外婚姻本身就是個建立和處理親密關係的實踐過程。婚姻的前提就是如何同他人親密相處,在這個問題上,獨生子女因為獨生,打小沒有兄弟姐妹,從未嘗過與同齡人的親密人際關係就要步入婚姻,可以說在社會上碰到的第一個親密關係就是夫妻關係。這意味著他們要從結婚開始學習親密相處經驗,而另一方面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成年之後形成自我中心,又阻礙了他們去學習親密關係。 也因此,現實中通常戲謔獨生子女的第一段婚姻為「試婚」。
社會自由,觀念開放,男女平等,離婚不再丟人
「結婚隨便、離婚隨意」成了這代人的新標籤。這與時代變化也有關係。傳統的夫妻關係很牢固,倒不是關係有多和諧和親密,而是觀念的束縛——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必須從一而終,不能隨便離婚,離婚是丟人的。以前的男人出軌了,只要「回心轉意」女方依舊原諒,甚至不能聲張,因為家醜不可外揚。
而現代社會則不同,男女平等,社會自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婚姻模式在慢慢消解。女孩子追求經濟獨立,思想也更開放,在離婚中的態度更加主動、強硬,立場也更堅定。有數據表明,在婚姻糾紛中,近六成是女性主動起訴離婚的。75%的80後在有孩子的情況下依然會選擇離婚。
馬伊俐說「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兩人在一起組成家庭更不易,雙方互相理解包容、支持尊重、共同進步,才是婚姻長久之道。
歡迎關注"嘉媽Jane說":中國人民大學管理碩士,北師大心理碩士,美國正面管教講師,兩個孩子媽媽,專註家庭教育。
我結婚六年,有個五歲的女兒,老婆從生孩子開始就不工作了,我一直反對她不找工作,錢不要緊,但是得有自己的朋友圈。從生孩落地開始,丈母娘一直在我家照顧老婆孩子。我很感激,但是我是不喜歡和父母一起生活的人。結婚四年的時候,我到國外工作,工資兩萬多人民幣,我完全有能力把老婆孩子接到國外一起生活,可她就是不來,因為她離不開她父母。隨便說一聲,我的父母一直沒參與過我的生活,人家老兩口自己過的很好。時間長了不在一起,感情慢慢就淡了。大家說我應該怎麼辦?幫我出出主意,我真的不想離婚,可是這種生活過長了,到沒有感情哪天,除了離婚,沒有別的路了。這種生活我不可能過一輩子,我不想回國,錢是一方面,主要是我不想跟父母一起生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