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給張居正15年,大明王朝會走上截然不同的歷史道路嗎?
不會,原因有兩點:第一,張居正的作用如同晚清的李鴻章,只是個裱糊匠。第二,萬曆皇帝絕對不會再允許張居正騎他頭上了。
張居正的改革,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史上第二成功的改革(第一商鞅變法),改革後的結果就是大明得以續命,萬曆三大征包括後來慘敗的薩爾滸之戰的軍費基本上都是這個時候攢的。但是續命歸續命,王朝滅亡的勢頭仍然不可阻擋。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說過,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官員因為工資少是可以不用交稅的,後來嘉靖時改為了官員和士大夫低稅。事實上張居正自己就很不幹凈,也是屬於文官集團中的一員,因此這項有利於自己的政策他從來沒有動過。張居正的改革雖然成功,但是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大明真正的財政問題。
事實上張居正的改革措施也並不都是完善的。像考成法要求官員的稅收業績必須達標,特殊情況下也得集齊九成。如果趕上像明末的那種大災難,怕是西北的老百姓still被逼反。而且稅收統一較白銀,雖說帝國的貿易順差為大明帶來了很多白銀,但是東西方白銀價值並不相等,銀票不收,銅錢不收,只收銀子,銀子的數量又有限,這就很虧內地的群眾。雖說張居正的因地制宜稅收法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窘狀,但是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其實只能說是全球化對中國的衝擊)。時間久了,帝國依然會陷入滅亡的困境,只不過會拖的更久。
然後再說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張居正不可能再繼續干15年了,因為萬曆已經容不下他了。早期變態似的教育,使得明神宗非常懼怕張居正,成年之後身為皇帝卻不能親政,老媽說他用的全是張居正的幌子。身為帝國的制高點,卻發現自己腦袋上還有一個人,這換誰也忍不了。所以當張居正打算學徐階見好就後的方式後,萬曆是非常高興的就同意了。然而李太后的堅決反對使得這對師生再無緩和的餘地,結果就是張居正一死,萬曆就把你的政績全部抹殺掉,就為了出去心中的不快。
最後說一句,沒有什麼人能夠強大到改變歷史,歷史的形成是由大環境、人物、天象三大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張居正很偉大,但他不能改變歷史。
會!
雖說歷史沒有假如,但這個假設真的挺有意思的!
作為明朝在位最長的皇帝,萬曆的執政狀態有三個階段:
一,支持改革(太小,主要是他娘支持)
二,反攻倒算,全面廢除改革(逆反期)
三,消極怠政,與文管集團軟抵抗
第一個階段是張居正全面主持政務,實施改革且取得了顯著成效地階段,這一階段張居正的局面,法術勢三位一體,具備能夠改革成功的關鍵因素
{勢}––張居正作為兩任皇帝的帝師,內閣首輔,文管集團首領,並繼承了其門師徐階的政治資源,政治威望非常高;而皇權的實際執掌人李太后對張居正異常信任,年幼的皇帝對張居正既敬又懼,制約內閣權利的司禮監大頭目馮保與張居正是鐵杆盟友,內閣權利空前強大;此時其他內閣成員威望權勢都比不上張居正,在內閣大權獨攬說一不二,這些因素是之前的首輔們從未有過的黃金盤面,貨真價實的大明掌門人
在此情況下,張居正既可如嚴嵩般求實利,大肆斂財黨同伐異;也可如徐階般求清名,謀位不謀事籠絡人心;或者就學高拱謀政名,不懼人言激進改革,要是三選其一,也算是能人了,偏偏張居正是個猛人,要做大事,要逆流而上!同樣的局勢,遠見者看見的是危機重重,庸者看到的是歌舞昇平,張居正說改革勢在必行!
{法}–––張居正改革中的兩條重要政策」一條鞭法」和」考成法」
【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明中葉時,土地兼并嚴重,財政稅受日益減少,農民賦役多而雜,國家財政危機等一系列因素下開展的稅制改革。即把賦與役合在一起,通計一省稅賦,通派一省徭役,官受官解,除秋糧外,一律改受銀兩,計畝折納,總為一要,所以叫一條。這是由實物稅向貨幣稅轉變的一次重大改革。
一條鞭法的特點
1、就是把賦役、方物、土工等一切征役歸之為一,化繁為簡,避免下面利用信息差變相征派
2、改按丁派役為據田派役,沒有土地的農民可以免除勞役負擔,依據土地的大小,把各種徭役攤入土地,隨同田賦一併徵收。
3、取消力役,官為僉募(當時力役對人民的剝削最為嚴重,役者往往傾家蕩產,有的人不惜背井離鄉避役四方),取消力役,允許農民出錢代替,把過去百姓無償負擔的力役,改為由官府從稅款收入中出錢僱用
4、官收官解(之前田賦納糧,運輸成本較高,官府需要里長、糧長協助徵收管理和運輸,大量的中間貪腐行為難以避免),規避了中間人對稅銀的侵蝕,減少貪腐行為,提高了稅收征納的效率
5、簡化賦稅計征標準(明朝前期民戶按丁糧多寡分為上中下三,後又增至九等進行派役徵稅,極其複雜),政府所徵收項目和數字,易為一般百姓掌握,減少了中間環節的欺瞞壓榨
一條鞭法成功地簡化了稅制,平衡了稅負,減輕了普通農民的役賦,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促進了商品經濟地發展,刺激了貨幣地流通速度,成功地挽救了大明的財政,緩解了政治危機
【考成法】
活脫脫大明版本的績效KPI考成法––內閣控制六科,六科督察六部,六部督察地方藩、臬等司及撫按官,再以兩司督察府州縣官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並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冊,另一本送六科,最後一本呈內閣。
六部和都察院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對所屬官員承辦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須登出一件,反之必須如實申報,否則以違罪處罰;六科亦可根據賬簿登記,要求六部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違者限事例進行議處;最後內閣同樣亦依賬簿登記,對六科的稽查工作進行查實。
考成法把官員體製成功帶入快車道,張居政當政期間,裁革的冗員約佔官吏總數的十分之三,大量能臣循吏得以重用,革新了原本大肆鼓吹道德的空談風氣––官員要能行政的,而只不是行得正的,徹底打破了論資排輩的傳統偏見,不拘出身和資歷,大膽任用人才
這種政府才是能辦事兒的政府,立規矩行規矩,而不是單純地鼓吹道德,正如現在很多優秀企業家說,你給我政策不拉偏架,剩下的我自己就能做好。
{術}––––指的是處理各種政治問題地智慧和手段
張居正任首輔期間出現過一次嚴重的政治危機––奪情事件。
高官重臣因為牽扯重大,在父母去世按例需要丁憂守孝三年的時候,可由皇帝下詔奪情,避免卸職三年,這種情況在過去還算正常;可偏偏前輩三朝元老楊廷和在首輔任上拒絕了奪情,丁憂三年後重新起複,至此高官(文官)丁憂成為鐵律,無人敢破,張居正為了避免人走政息,在天下讀書人都反對的情況下(尤其是從無門生彈劾座師的士林傳統在張居正那裡打破),就咬著牙硬上了。古之文人最重聲名,連名聲敗壞道德嚴重被質疑都能忍受的人,光從心理上來說就是個異常強悍的人,不是無道德而是大欲則剛,用當下的話來說––為夢想窒息。這樣地心性,萬事敢為,萬事可為,是術的最頂級內功基礎。
因為過去教育的問題不注重獨立思考,容易臉譜化古人,一般意義上的正面人物道德上肯定是偉岸的這是個觀點的反例,萬曆年間其代表人物就是張居正以及民族英雄戚繼光。
張居正教育萬曆皇帝的標準那是按照古之聖賢,仁義禮智信都有要求,自己呢,大部分都沒怎麼遵循,(明朝那些事兒中講,張居正回湖北老家坐的是三十二人大轎––有書房有衛生間有卧室,有婢女)
這種人的特點就是既有光耀千秋之理想,又有曲迎現實之手段,懂得如何讓更多關鍵的人能為自己所用,以便於順利做成事。貪污,受賄,這種事情對於張居正而言全憑自覺以及形勢,怕的不是錯誤,而是沒有結果,就在幾乎是全部權貴和讀書做官的人利益都受到侵害的情況下,一條鞭法和考成法能執行,就可看出張居正手腕之老辣,絕對是權術高手。有人稱張居正為一生堅持實用主義的理想主義者。
因為實用主義,張居正執政期間任用了大量的循吏(即能幹事兒的吏員),依靠政策上減少貪墨的空間,考核時採取嚴格的法度,極大提高了政府基層工作的效力;同時又任用了大量的能臣(不唯論德行,能幹事,沒被不被抓住錯就可以用),其中顯著代表就是戚繼光,可以說沒有張居正實用主義的態度,戚繼光在那個時代也絕無用武之地,成為民族英雄,這些都是政府對天下興亡負責任地具體行動,而不是現在那裡空喊道德口號,而於事無補。
中國歷代改革者中有此等能力者鳳毛麟角。
人亡政息,是一種歷史倒退,是一種巨大而深遠的悲哀
假如張居正再有十五年時間,
改革的根基會更穩當,政務風氣將穩定,支持和擁抱理想的官員會更多,張居正的勢會更強,法會更正,而術愈精,會營造出一個不同於過往地執政理念和環境,這種氛圍又會產生更多地擁護者,傳承者以及繼續變革者,那必將是一條不同的歷史道路!
會不會都只有假設。我們現代人看歷史,對於遺憾,只能猜測。
《明史張居正傳》居正為政,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之久,太倉粟充盈,可支十年。
這就是張居正主政時期的明朝,上行下效,正經暢通!一個龐大的帝國,在政治強人的運籌帷幄下,煥發著無與倫比的光彩,行政效率之高,前所未見。
居正自奪情後,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愛憎。左右用事之人多通賄賂。
贊曰:張居正通識時變,勇於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謂非幹濟才。而威柄之操,幾于震主,卒致禍發身後。《書》曰「臣罔以寵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這是最後。在稱讚張居正的能力同時也對他進行了批判。張居正後期,功高震主!這是為臣子大忌。而他罔顧綱常,居功自傲,也是他死後被算賬的原因。
張居正後期,他的行為已經失當,再給他十年,他會做出什麼很難猜測。但他與長大的萬曆皇帝不可調和的矛盾勢必爆發。這種君臣失據的關係,必然導致朝廷分裂。張居正和後邊的申時行不同。申時行和稀泥能手,張居正並不是這種性格。他會把萬曆之間只能是起衝突。所以當我們問如果再給張居正十年明朝會如何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忘了分析外部環境。明朝不是張居正的,是萬曆的。張居正一意孤行,對明朝都是禍不是福。
你就是讓張居正再活50年,也會走上滅亡的道路,那樣的話對於他個人來說悲劇了,他只會成為「王安石第二」,即眼看著自己失敗。
其一,萬曆皇帝時期的明朝小修小補已經沒有用了
史學界之所以許多人稱其為革新而非改革,即是他是在既得利益下的修修補補,遠沒有進行改革。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只是稅收改革,稅收改革從來都是有利於封建社會的政府,長遠都是增加社會負擔,這在「黃宗羲定律」裡面已經說得清清楚楚。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古代中國社會評價官員的好壞首先在稅收。
對於這個問題,我在「如何評價張居正一條鞭法改革,對於底層農民的影響?」這個問題已經回答很清楚了。
同理,他的「考成法」也只是對朱元璋以來規定的各項制度,進行有選擇性地重申並嚴格執行。
其二,萬曆皇帝時期的明朝必須「革命性顛覆」,說白了就是重新「滅官、滅商」
當時能夠救中國的方式只有「海瑞式改革」,包括萬曆、張居正認為海瑞的改革沒有任何可行性,就是認為時代變了、事情複雜了。但歷史證明:日後清朝所走的路其實就是「重走朱元璋」,當時的社會矛盾就是資本主義萌芽下,商人勢力與封建統治的矛盾。傳統的儒家思想已經在商業和王陽明心學地打擊下崩潰。
其三,張居正的「個人政治品格」以及明朝的特殊政治安排,無法使張居正進行真正地「改革」,他更不會動自己的「政治盟友」
張居正之所以擁有「很大權威」一靠太后、二靠太監馮保,這二者是皇權範疇。同時,張居正利用官員們對高拱「獨斷專行」的不滿,很快排擠走了高拱甚至想用卑鄙地手段置高拱於死地。由此,引發比馮保資歷還要老的太監插手,其實這就是明朝政治制度的可怕之處。你不知道你的身旁還是身後,站著比眼前「指揮千軍萬馬」更掌握著「生殺大權」的人。
張居正利用皇權,以及所謂的「70人集團」(其中有掌握經濟的張四維家族、軍事的王崇古和戚繼光等),這些人雖然經過政治風雨許多離開了張居正的權力圈子,但核心圈子都沒動。
比如控制大明稅收重要一項內容的鹽稅,鹽稅占晚明稅收的三成,而鹽政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就是張四維家族和王崇古家族。張居正沒有動,也不會動。
因此,你既然無法對「最根本的問題」下手,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張居正的改革,在經濟上雖然卓有成效,但是沒有觸及明代末期最根本的弊病——土地和稅收被地方藩王和地方豪強消耗殆盡,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和攤丁入地根本上還是在搜刮民脂民膏,而農民的土地日夜被地方藩王和地方豪強繼續兼并,農民的產出日見其少,社會財富越來越被地方霸佔,支撐國家正常運轉的支出越來越捉襟見肘。
張居正獨攬大權的時候雖然在國防上暫時穩住了西北的韃靼,但是一旦再有大的戰事,國庫將無法持續養兵,錢都到哪裡去了?地方藩王和地方豪強。
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地方藩王和地方豪強兼并土地,那麼國家再怎麼改革,仍然收不上來足夠的錢支持對外持續用兵。單說藩王這一項,據歷史學家研究,河南藩王最多,而這些藩王每年所需要朝廷的供給,是整個河南省一年稅收的兩倍還要多,河南省的老百姓土地還不斷被兼并,可以創造稅收的總產出越來越少。國家如果使勁加稅,必然導致民變,如果不加稅,必然導致無錢用於養兵和備戰邊患。
想要搞錢,無非開源和節流。
開源是別指望了,土地都被藩王和地方豪強兼并了,農民沒了土地,也就沒了稅收。
那節流呢?節流當然可以打貪,可以改革稅法,但是也只是隔靴搔癢,地方藩王的人數繼續增加,所需要的供給越來越多,光這一項就填不滿。再加上遼東又不斷用兵,國防開支不斷增大,根本是捉襟見肘。
張居正的改革如果不解決地方藩王和地方豪強的問題,明朝的滅亡是註定的。張居正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減緩這一天到來的時間。卻不能阻止它。
不要說15年,就算再給張居正30年,明朝的弊病一樣存在,逃不脫滅亡的下場!
張居正的改革,核心內容就是收稅。收什麼稅?丁稅和田稅。但是當時什麼稅才是大頭?商稅和鹽礦稅!
張居正不敢收鹽稅和商稅,卻拿丁稅和田稅開刀,這是捨本逐末的做法。雖然改革能增加稅收,但是也不多!應付不了後期的軍費開支。
歷史上所有王朝的改革,就是國與民之間、豪強與百姓之間的利益分配。明朝中期開始,地方豪族讓政府沒錢了,政府就要想辦法多收點錢。朝廷給豪強壓力,於是豪族又把壓力轉移給小老百姓。如果朝廷膽敢直接拿地方豪族開刀,比如說抄家。地方豪族就會在某個時候舉行所謂的「農民」起義。
中國歷史上有幾個「農民」起義的領袖是真正的農民?90%以上都是小公務員、小商人、貴族後裔、小地主之類的。
張居正改革的亮點,在於他把人頭稅攤牌到土地里,圍繞人頭稅和田賦改革。但是這種做法並沒有對明朝的稅制結構做根本性的改變!
(注:人頭稅在明朝和清朝已經不是主要稅收來源了,否則,怎麼會有「攤丁入畝」呢?宋朝和元朝的主要稅收都是商業稅。從商人手上搶銀子,比從農民手上搶,要更快更簡單。)
雖然朱元璋立國之初,對商人有很多限制。但是看過《金瓶梅》的人一定知道,歷史上的明朝後期,商業是非常發達的!明末已經進入了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社會分工複雜、外貿活動頻繁。按常理來說,朝廷從商人手上拿稅,收入應該是增長狀態的。但是大明朝的財政收入卻並沒有增長。為什麼?!
因為控制大明王朝經濟命脈的江南豪族,是商人、地主、官僚的複合體。商人賺了錢就買土地,變成地主;再花錢培養後代考科舉或是行賄成為官僚階層。這些人不僅控制著人口、土地、錢糧,他們的政治影響力甚至可以影響帝國首輔的人選。明朝對老百姓的抽稅壓力非常大,但是朝廷能收上來的錢非常少。這就證明了,明朝的人頭稅和田賦並不是收入的主要收入來源,張居正在這個方向做文章,對豪強來說不痛不癢,對老百姓卻坑慘了。
就拿一條鞭法來說,本意是好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朝廷只收銀子,豪強手裡有銀子,老百姓沒有,尤其是北方的老百姓。這就造成,朝廷原本想「輕徭薄賦」,可結果卻適得其反,造成「官逼民反」的結局。
所以,張居正的改革無非就是讓豪強吐了一點血而已,明朝的根本問題沒解決。如果張居正再多活十五年,他會怎麼進一步改革?我猜測他肯定要從礦稅和鹽稅下手,因為油水非常的大!
但是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已經把這事給幹了。他派宦官到地方設立關卡干涉徵稅,督查礦業開採,經營歲辦、採辦、皇店,宦官經營倉儲。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商業流轉稅、資源稅、國家特許經營和統購統銷。只不過張居正收稅,錢是放在國庫的。而萬曆皇帝收稅,錢是放在他私人口袋的。
萬曆皇帝這麼干,被後世罵的很慘。其中固然有宦官們為非作歹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萬曆動了地主士紳們的蛋糕。而筆杆子又是在地主士紳的手上!不管是萬曆,還是張居正,只要敢在商稅、礦稅、鹽稅上動腦筋,都要被筆杆子們口誅筆伐!而不從這些方面下手,朝廷還是收不上稅。
所以,張居正的措施並沒有從根本上治療明朝的病根,他也不能完全背離整個階級的利益而存在。清查人口土地,一條鞭法已經是改革的極限了。對商業礦產這塊大蛋糕徵稅?想都別想!萬曆幹了這事,還被後世罵「明朝之亡,亡於萬曆!」
張居正多活幾年,估計比萬曆罵的還慘!
毫無疑問,再給張居正十五年,大明王朝煥發的,必然是延壽百年以上的黃金時代!
當然,對這個問題,很多看低張居正的學者,多年來並不看好。一個非常流行的觀點是,哪怕張居正的政治生命,也能多延續幾年,等待他的恐怕是更大的悲劇——已經成年的萬曆皇帝,不會容忍張居正繼續執掌大權,必然會對張居正發起反擊。張居正死後遭到的清算,也似乎驗證了這一點。但事實上,這些都只是表象。
因為,明朝政治體制的制衡特點就決定了:一個活著的張居正,絕不會和萬曆皇帝爆發你死我活的權力流血政變。
說到這一條,就要說說明朝的高層政治結構特點,所謂的明朝封建君主專制,發展到張居正時代,其實就是一個互相制衡的雙軌制結構:皇權之下,文官集團的權力與宦官集團的權力互相制約。在這種情況下,皇權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鞏固。放眼整個明代,無論是大權獨攬的張居正,還是囂張成九千歲的魏忠賢,其實從沒有一個人物,可以對皇權構成實質威脅。一旦被認為觸及到皇權的底線,瞬間就是滅頂之災!
所以,放在張居正十年改革年代裡,他做的所有的事情,無論曾經多麼風光,其實都是在文官集團允許的範圍里,並未出現「出圈」的情況。同樣的道理,皇權雖然穩固,但明朝的皇權,同樣也遭到文官集團強力的制衡。這個政治平衡,只要是有頭腦的政治家,都不會主動去打破。而以萬曆皇帝親政以後的表現看,這個頭腦他是有的。
所以,如果張居正真能多出十五年的執政時間,隨著萬曆皇帝的成熟,以張居正的政治智慧,主動出讓權力謀求全身而退,應當是他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政治的軟著陸。應該比他突然去世後慘遭清算,結局要好的多。
那麼另一個問題是,倘若張居正繼續把改革推行下去,明朝的國運又會是什麼樣呢?這一條,只要看看明朝最終滅亡的原因就知道,透過饑荒與李自成清朝等外部原因,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卻是真實而殘酷:內部黨爭加劇造成吏治的癱瘓,外加經濟的徹底破產,終於叫明朝從此歇菜!
而黨爭與經濟破產,這兩個最終導致明朝滅亡的頑疾,到底是怎樣加劇的呢?其實只要看看張居正改革的內容,我們就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張居正改革的宗旨,正如他在隆慶六年,明穆宗初駕崩時提出來的一樣:省議論、振紀綱、重沼令、核名實、固邦本、飭武備。之後的十年改革,就是圍繞著這六條,力行一條鞭法和考成法,隆隆推進革新,不停取得成效!
如果比較一下萬曆皇帝執政晚期的情況,就分明感到張居正情何以堪:薩爾滸之戰開打前,張居正時代廉潔高效的明朝行政風氣,已經蕩然無存。曾經橫掃東亞的軍隊,竟然到了火銃手不開操作火銃,戰車擋板都已經腐朽不堪的地步。朝野上更是拉幫結派。這所有的雷人現象,放在張居正時代,簡直是不可想像。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奇特現象,其實就和吃藥治病一個比喻,一個生病的人一直在吃著苦口的治療藥物,但是突然間半路停葯,那麼非但剛剛好轉的病情會出現反覆,痼疾更從此不可救藥。萬曆皇帝在張居正去世後,犯的最大錯誤就是這個:清算了張居正後,連帶張居正生前諸多改革措施也一併廢除,尤其是著名的考成法,更是給整個官場解了綁。缺少了考核的明朝官場,從此務虛風氣大起,貪污腐化也就無法遏制。而張居正取得改革成效的軍隊,也從此原地踏步。直到萬曆三大征之後,老本徹底耗光。
所以,張居正延壽會不會給明朝續命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空想,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教訓,任何一個王朝的變革,除了需要眼光與勇氣,同樣需要的,更有理智傳承改革思想的頭腦。尤其是這一條,才是中外很多國家民族,為何人亡政息的癥結所在。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沒有了張居正的大明王朝,就像是一個失去重心無法控制的龐大巨人,搖搖晃晃地向著萬丈深淵墜落下去。
急躁剛愎偏執愚蠢的崇禎皇帝本來是想拚命拉住他,結果卻應對錯誤昏招迭出事與願違的變成了推,反而加快了大明王朝滅亡的速度。
李定國、鄭成功、劉文秀等人站在懸崖下面拼盡全力想挽救托舉住墜落下來的大明王朝,結果無能為力自己被砸得粉身碎骨。
會,大明會直接滅亡。或者神宗下台。
古代中國是地主階級封建制度,地主是國家統治階層。張居正在幹嗎,斷人財路啊。地主不能兼并土地,不能巧取豪奪,這是與所有地主為敵。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地主,都給他急。皇莊經濟干不下去了,皇帝後宮沒錢。藩王領土擴張不了,財路被斷。臣子們賺不住錢,商人們沒法投機。包括他自己,家中良田萬畝,嚴格按照政策,他家要虧死。
他是改革,緩解社會矛盾,但卻是逆了土地集中的規律,逆制度改革必然失敗。
結局嗎,要麼地主們聯合改朝換代。要麼換皇帝,廢新政。別無他法。
一定會!張居正一身正氣,是真君子!且不守舊!一定會在吸取王安石的教訓上接軌西方!也許搭上工業革命的未班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