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為什麼沒取周成王而代之?
謝邀。
先說答案吧:
1、周公是一位極於人倫的聖人;
2、極於人倫的聖人是守「禮」的;
3、周成王並非一位昏庸無道的君王,取代他是不合「禮」的。
基於以上三點,周公沒有也不會取周成王而代之。
下面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以上三點,為了表述方便,我們現在看第二點。
極於人倫的聖人是守「禮」的。
首先,我們要來看看,什麼是華夏民族的聖人。
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中所指的聖人,指的是通於天倫,極於人倫,達於權變的有道之人。
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稱之為聖人,才可以為百姓立教化。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誰能帶領我們的民族,實現百姓安康,國家文盛武昌,天下太平,誰就是中國人的聖人。
通於天倫者,如伏羲、神農、黃帝、老子、莊子;
極於人倫者,如黃帝、周公、孔子、孟子、荀子;
達於權變者,如管子、商君、韓非子;
這裡作一下解釋,並不是通於天倫者就不能達於權變,也不是達於權變者就未曾極於人倫。
通於天倫、極於人倫、達於權變,不過是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以易道思想為根源的華夏治理體系在當時的具體體現。
這裡,再簡單說明一下華夏思想文化的源流吧。
華夏思想文化的起源,在伏羲觀天測地,建立了河圖洛書的象數模型,進而推算出二十四節,掌握了農時,讓華夏族從游牧採集走進了農耕社會,糧食的富足,讓華夏族的人口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植根於天地的易道思想,便是從伏羲起源。三皇時代,聖王以天道治天下,百姓天真樸素,以天真合天道,天下為公,聖王只管通天徹地,謀求社會發展。這一時期治理天下的思想,被後世歸為道家,思想,這個時期的最高的聖人,就是伏羲、神農、黃帝這些通於天倫的聖王,後世傳承這樣思想的老子和莊子,同樣是思想上的聖人。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本平等的社會分工,由於對於社會資源佔有的不平衡,逐漸出現了分化,階層失衡,階層固化的趨勢出現,天道消隱,不得已以人開天,人之道出現,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這套天下治理模式的核心就是禮儀。到了周公制禮,孔子立教。被後世稱為儒家思想的治國理論大成。在這一時期,最高的聖人,就是極於人倫的黃帝、周公、孔子、孟子、荀子。
而極於人倫的聖人,必然守禮。
孔子以後,周王室由於封建制固有的缺陷和外地入侵,導致自身的屬地、軍事力量都不斷削弱,而諸侯的經濟、軍事力量坐大。周王室衰微,社會再也難以找回禮制的基礎。孔子無法守住「仁」,孟子無從守住「義」,荀子不得已化性起偽,依然失守「禮」的最後的底線。最後挽救這個混亂的天下的,是「循名責實」的法家思想。在這個時代,通於權變的管子、商君、韓非,實現了天下統一,回復太平,也是華夏的聖人。
周公是一位極於人倫的聖人
下面,我們再來看為什麼說周公是一位極於人倫的聖人。
很幸運,我們站在周公時代的將來,讓我們可以全面的了解周公是一位怎樣的人物。
《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
從這一段中,我們看到,周公作為兒子非常孝順,忠厚仁愛,勝過其他兄弟。武王即位後,周公幫助處理了許多政務。
《史記·十二本紀·周本紀》:
「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脩文王緒業。」
這一段說,武王即位後,周公擔任太輔,古三公之一,輔弼大臣。
《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懼,太公、召公乃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於是乃自以為質,設三壇,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於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爾元孫王發,勤勞阻疾。若爾三王是有負子之責於天,以旦代王發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能事鬼神。乃王發不如旦多材多,不能事鬼神。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無墜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歸。今我其即命於元龜,爾之許我,我以其璧與圭歸,以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圭。」」
這一段里,由於武王病重,周公祝告,稱武王還要普濟天下,而我周公靈巧能幹,多才多藝,能事奉鬼神,願代武王而死。
《史記·十二本紀·周本紀》: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這一段,武王亡故,成王年少即位,周公擔心周朝初定天下,諸侯不服而叛變,故而代成王攝政,七年後成王長大,周公歸政於成王。在《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中有更詳細的記載,周公說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為了完成穩定周朝之大業,他才這樣做。
《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
「初,成王少時,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於神曰:「王少未有識,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於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成王發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周公歸,恐成王壯,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
這一段里說,成王年幼時染病,周公祝告天神,原以身相代。成王親政後曾疑慮周公勢大,周公隨即出奔楚地,成王懊悔,召回周公。周公回來以後,擔心成王貪於逸樂,不必嫌疑,作《多士》、《毋逸》勸誡成王。
《史記·三十世家·魯周公世家》:
成王在豐,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別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說。
這一段說,天下雖已安定,但周朝的官職制度尚未安排得當,於是周公寫了《周官》,劃定百官職責。寫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歡悅。
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周公如何不為人倫之極,如何不成人倫之聖?
周成王
我們再來看周成王。
《漢書·古今任務表》記載:「傳曰:譬如堯、舜,禹、稷、卨與之為善則行,鮌、訁雚兜欲與為惡則誅。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桀、紂,龍逢、比干欲與之為善則誅,於莘、崇侯與之為惡則行。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齊桓公,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可與為善,可與為惡,是謂中人。因茲以列九等之序......」
將人物分為上智、中人、下愚三類,每類又三分,共九等。
《史記·十二本紀·周本紀》記載,周成王時期「『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天下安定,人民和睦,頌歌四起。而成王又曾疑慮周公,還因為貪於逸樂使得周公作《多士》、《毋逸》勸誡,幸能改過。
因此,周成王是一位中人,有賢臣輔助則成王業,有奸佞蠱惑則很可能亂國。
我們最後來看《尚書·周書·洛誥》中的一段:
"王若曰:「公!明保予沖子。公稱丕顯德,以予小子揚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恆四方民,居師;惇宗將禮,稱秩元祀,咸秩無文。惟公德明光於上下,勤施於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沖子夙夜毖祀。」
王曰:「公功棐迪,篤罔不若時。」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於周,命公後。四方迪亂未定,於宗禮亦未克敉,公功迪將,其後監我士師工,誕保文武受民,亂為四輔。」
王曰:「公定,予往已。以功肅將祗歡,公無困哉!我惟無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這一段是洛邑建成後,成王和周公關於誰來坐鎮洛邑的討論的一段記載,成王恪守禮儀,虛心受教。可謂上品。
因此,周成王是一位中等上品的君主。
推翻這樣的君主的統治,顯然是不合「禮」的。
周公豈肯為之?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是曹操的看法,也代表大多數人的看法。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其封地在周,爵為上公,故稱為周公。文王時,周公以孝順、仁愛收穫大量粉絲;文王死後,周公輔佐武王伐紂;武王崩,周公又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攝政,七年後,周公還政於成王,歸臣子位。
輔佐成王的七年時間裡,周公實際上已取天子位,行天子命,干天子事。然而,他為何最終沒有取周成王而代之呢?
孔子儒學把周公的人格魅力奉為至尊,把周公的禮樂制度奉為圭臬,周公也因此成為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周公不是一個充滿野心、覬覦皇位的人,很顯然,這種觀點在封建社會長期以來佔據主流地位,如果這種觀點能被輕易推翻,豈不是宣告了儒家政治構架及政治理想的徹底破產。孔子不傻,他不可能去樹立一個經不起半點推敲的榜樣。
二、取代不了,何以取而代之?據記載,武王曾提出兄死由弟繼承王位,而周公表示不能接受,這一點歷來被當做周公沒有取代之心的證據。我們不僅要問,真是這樣嗎?周公當時是以怎樣的一種心理拒不接受武王的提議呢?
周文與太姒生有十子:
長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發、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鐸、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處、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載。
「天下德者居之」只不過是數千年來的政治謊言而已,父傳子家天下,老大沒了依次接班,這才封建歷史的導演腳本。因為伯邑考被烹殺,才輪到姬發,所以,就算是武王死後由其弟繼位,顯然三弟管叔的「合法性」要高於四弟周公,這麼說來,周公不能接受的真正原因是擔心輪不到自己吧,接下來發生的事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三監之亂」,周公果斷誅殺了管叔;蔡叔被流放,僅給他乘車十輛、犯人七十作為隨從, 最終死在流放之地,其實是換種方法給弄死了;霍叔被貶為庶民,永遠失去了競爭資格。這一切究竟是歷史巧合還是政治手腕那就真不好說了。而管、蔡、霍應該是終於周朝的,正是因為覺得周公已威脅到成王,才有了所謂的「三監之亂」,這種事,成了叫「勤王」,敗了就叫「叛亂」,都懂得。
再說,召公、太公該算是大賢之人吧,若周公沒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他們幹嘛也要懷疑呢?周公取代成王看似步步為營,順理成章,實則不然。當皇帝遠非坐上龍椅就算完事,周公心裡很清楚這一點。就算處理了反對自己的三個弟弟,但「三監之亂」實際上已經帶動了當時關中等地的動亂,再加上召公、太公極具分量的反對票,這些都是周公所始料未及的。貴族和民眾都不支持,所以取代不了。
三、退而求其次,勝於取而代之。既然取代不了,若強求,很有可能前功盡棄,甚至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於是,周公選擇合適的時機,還政於成王,這便是周公的聰明之處。周公退而求其次,進而與召公平分大權,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躍在權利中心。相比王莽之輩,周公實在高明太多。至於後來被孔子尊為聖賢、樹為標杆,博的後世一大把的美譽,這恐怕連周公自己也是沒有想到的吧。
「靜水笑滄笙//感謝您的來訪//歡迎留言評論/點贊/關注/訂閱」
周公是武王的弟弟,在武王駕崩後,其子繼位,是為成王。成王年少,尚不能獨立處理國政。輔佐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直到親政。
在此期間周公稱了王,等成王長大又將王位還給了成王。《尚書·唐誥》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封」即為周公的弟弟康叔之名。《康誥》中的王對康叔稱「弟」,顯然這個「王」是周公。據上述條件可知,身居王位的周公的確自稱為王。
為什麼周公會稱自己為王呢?武王死後,國家還未統一東方,但成王尚年少,不能擔負起這個重任。作為武王弟弟的周公已經陪同武王征戰多年,他認為如果自己不稱王,就鎮不住各路諸侯,各諸侯就會乘機造反,武王好不容易趕走的商人也會反撲。在《荀子》中便記載,周公自稱為王的的原因是害怕天下又脫離周。其實武王一直非常信任周公。《逸周書·度邑解》記武王曾稱讚周公為「大省知」,能穩定周初的政局。當武王把自己想讓周公在自己死後代替其親政的事告訴了周公時,周公卻說自己不能這麼做。由此可以看出,周公並不是一個有心想篡權奪位的人。故《韓非子》說:「周公旦假為天子七年。」即是說周公代替做了七年天子。
而且雖然名義上稱王了,他等成王長大後也主動交出了王位。《漢書·王莽傳》載,周公掌握大權,王室才能安穩。
正因如此,周公才以天子的身份,鎮壓住了四方諸侯的反意。很明顯,周公是為整個江山社稷作打算,才自稱為王。
實際上他是取而代之了的,
現在都拿《史記》當正史,也流傳得最廣的,還有一些帝王,比如漢武帝給霍光畫「周公輔成王」像給霍光,希望他像周公一樣輔佐劉弗陵。這些正史里,周公形象偉岸。
再者,像儒家孔子把周公封為聖人,儒家的聖人,孔子說沒有,誰敢說有?
但一些文獻有記載。《荀子·儒效》和《淮南子·汜論訓》都說,周公「履天子之籍」。清代王念孫《讀書雜誌》解釋說:「謂履天子之位也。」《禮記·明堂位》和《韓詩外傳》卷三又稱:「周公踐天子之位」;《尚書·大傳》更明確指出:「周公身居位,聽天下為政。」再根據近人的考證,《尚書·大誥》中的「王」稱文王為「寧王」,又叫作「寧考」。所謂「考」,對已故父親的稱呼。周公是文王的兒子,而成王已是文王的孫子,故稱文王為「考」的「王」只能是周公。《尚書·康誥》又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按「封」是康叔的名字,他是周公的同母弟。《康誥》中的王稱康叔為「弟」,那麼這個「王」顯然又是周公。由此可知,周公確實是身居王位,自稱為王的。
周公沒有趁成王年幼,取而代之,雖然貌似失去一個大機會,但是卻為後人傳頌數千年,以得失論,應該是得大於失。
周公輔佐成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更上層樓未必就能撈到多少便宜,億萬富翁跟十億萬富翁能差多少?都是花不完的錢,享不完的福,豈不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