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鴻章這個人,以及他在中國近代史中所佔據的地位?
從歷史紀錄上看,李鴻章負面新聞較多。而且很多賣國條約都是他簽訂的。因而他也成了賣國賊的代名詞。但筆者且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首先李鴻章是愛國的,他所作的很多事,都是富國強國的主張和方法,而且也作了很多實際工作。如江南製造局。漢口鐵廠,等等。雖然後來洋務運動失敗了,但給中國留下了工業的希望和種子。近代史上中國基本上對外戰爭都失敗,而籤條約的大都是李鴻章。但這不是李的錯,他不簽自然會有人簽。這裡不說別的,光說北洋艦隊之事就能說明問題。北洋艦隊是李和左爭論陸防海防的產物。成軍後一度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一艦隊。但從1885年後。北洋艦隊因各種原因艦隊得不到更新,幾條新軍艦都因無錢購買被日本買去。這樣中國和日本的海軍實力大大縮小,而曰本是舉國之力對北洋一個艦隊。加之日本是新型軍艦和大炮,而北洋的軍艦和艦炮己老舊,而且因銀兩不足,而無充足的炮彈。這樣黃海之敗也就不足為奇了。雖然我們一直說海軍勇敢,出了鄧英雄等一批英雄好漢,但實力不足己決定了戰爭的勝負。也就形成了日本為報幾年前馬關之仇,迫使李到馬關簽協議,李本不願簽,但清庭強令李簽,雖然由於日本浪人打了李一槍而發生意外,那馬關條約中國付出的更多。台灣,東三省,白銀2億兩,使中國國力更弱。同時也促進了中國自強的努力和學者的增加。李鴻章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李鴻章的骨氣也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應學習的榜樣。馬關條約簽定後,李忠堂說,此生再不站在日本的土地上!說到做到,李以後幾次坐船經過日本,李都堅持不上岸,以示對日本的抗議。就這點來說,李是一個愛國的中國人。遠比這些年一些口中呼喊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而每年到日本去送錢的人好過萬倍。筆者認為,李的人生是多面性的,有歷史的局限性,也有賣國的亊實。但總的來說,李鴻章是愛國的。
慈禧及奕訢是洋務運動的最高領導者。重臣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等是洋務的具體實施者。知識分子魏源,嚴復等是洋務的理論推手。。。其中,李鴻章借洋務之機大肆撈財。並任人唯親,培植私人勢力,國家投巨資建的北洋海軍變成李的勢力,清庭只能採用剋扣,挪用等陰招限制李的勢力發展,加上李鴻章帶頭貪腐,致人心離散。最終造成甲午戰敗及洋務運動終止。
李鴻章是晚清的重臣,在晚清政局中是開明派的代表人物,眼界夠開闊,辦事也夠靈活,不過能耐再大,也逃不過時代的局限。
甲午戰敗,戰敗的主力北洋水師是他一手組建的,馬關條約的鍋他背很應該,雖然甲午戰前,他是主和派。辛丑條約,他在大清朝一片狼藉之際,以力挽狂瀾的重臣出來挽回局面,才讓滿清政府又續了十來年的命,才沒讓八國聯軍搞出個殖民政權。辛丑賣國的鍋,真不該他背。
說到底,李鴻章是一代風雲人物,甚至被西方媒體稱為東方的脾斯麥,大家最好不要再拿著歷史課本上的知識來評判他。
中國從來不缺李鴻章這樣以做事為名耍權弄勢之徒,缺的是左宗棠這樣能利用手中的權勢為國為民做成事的民族脊樑。 人心看不見,但是人的行為看得見。比如李鴻章,那就要看他為清為民做過什麼事,甲午戰爭失敗他就是第一個該殺的人。有人說他建立北洋水師有功,我們要明白勞民傷財建立北洋水師是幹什麼用的。如果北洋水師是紙老虎那麼他建立的北洋水師不但不是功還誤國誤民該殺。但是從日本大和民族的格局看李鴻章那就應該為他喝彩了。就好像我們花錢請了保鏢,我們遇到危險了,保鏢沒有保證我們的安全,他把自己保護的挺好。這樣的保鏢害人吧!所以,看歷史要確定格局,外星人來侵略了要和地球人在一個角度。外國人來侵略了要和中國人一個角度。還有一個角度是公理,這個角度需要水平了。海防是李鴻章主導建立北洋水師的,針對的假想敵是日本,並且李鴻章據此擴張了自己政治實力,獲取了巨大經濟利益。可是到日本發動甲午戰爭該需要李鴻章禦敵的時候,李鴻章開始扯淡了,開始找借口了。其實李鴻章就是把海防當作擴張實力中飽私囊的工具,他就是一個小丑, 還在為這個垃圾臉上貼金,為什麼左宗棠的主政西北能成功,是因為左宗棠運籌帷幄把所有資源都用在國事上。李鴻章主政海防為什麼失敗,是因為李鴻章以海防之名,運籌帷幄是用所有資源排除異己中飽私囊,左宗棠在的時候,李鴻章還有一點存在的價值,對外患一硬一軟,相輔相成。左宗棠去世後,李鴻章全力打擊左宗棠的志同道合的一方,剩下自己這個軟蛋,只會挖中國人的牆角,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執行者。根本沒有能力應對外患。甲午戰爭之敗直接原因就在這個小丑身上。
左宗棠的功績就一句話概括:在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的國勢下,卻用自己遠見卓識的格局,贏的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要用華夏民族這個大格局來評價平回亂西征新疆 ,不能用簡單的政治角度,回亂的始作俑者是把反清腐朽政權的起義轉變為對漢族的種族屠殺,如果不平回亂消滅始作俑者,演變成相互的種族屠殺,那這種慘絕人寰的悲劇,對共同生活的華夏各民族都是災難。所有宣揚種族滅絕的人不是壞人,是魔鬼。因為落後的分配製度,和統治階層的不向民意妥協 左宗棠不能改變腐朽的清王朝的覆滅,太平天國起義是要推翻腐朽清王朝,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同時社會動蕩讓國民生存狀態整體更加惡劣,這也是湘軍代表地主階級消滅太平軍的主要原因。維護清王朝統治也不是他的格局,贏得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這樣的大格局才是他抬棺西征的魂牽夢縈的初衷,他做到了,並且以此告慰林則徐的在天之靈,這個承諾遠遠比對慈禧太后的承諾重要。毋庸置疑華夏民族無論現在將來,都呼喚左宗棠王者歸來。當然也有人希望李鴻章復活,因為大和民族現在對他望眼欲穿,某些人在《走向共和》中洗白李鴻章居心叵測。
實例2日本的以華制華之策:清末,社會內部矛盾激化,以太平天國為代表的反清起義,同時伴隨英的殖民主義的外部矛盾,此時日本和清同屬於西方的殖民對象,此時日本接納魏源的師夷人之長以制夷的思想,開始嘗試對外擴張,以華制華之策就始於此。主要是利用滿漢矛盾,其中以甲午戰爭中李鴻章為代表,李鴻章名為為清屬,掌控與日博弈的主要資源,但是李鴻章和日本和英等都有巨大利益關係,於是日本利用李鴻章和滿王權的矛盾用間。李鴻章狹隘的利益格局被伊藤博文利用,奠定了日本以華制華的國策,開啟了日本在亞洲崛起的百年國運。李鴻章死後,日後續有支持孫中山反清。袁世凱覆清後,日後續有支持軍閥割據。蔣介石時期張學良東北易幟後,日後續有策動滿蒙獨立,扶植汪偽政權。日本戰敗後,日後續有利用國共矛盾成功止損,在對華戰爭中全身而退。如今台灣將繼續成為其以華制華的籌碼。日本能得手的重要原因是相關利益集團及其代理人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和狹隘的利益格局。這期間只有國共合作抗日戰爭堪稱經典。日本對中國的用間路徑是煽動支持激化中國的內部矛盾,在與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發展親日派,通過巨大利益關係扶植親日勢力。日本的用間對象就是與日本有巨大利益關係的中國人或者中國的利益集團,用中國的拳頭來擊打中國。中國的反制措施是必須提高自己的利益格局,將解決外部矛盾的博弈放在第一位,可以用反間計。中國有句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是利用日本與中國有巨大利益關係的日本人和日本的相關利益集團來用間,發展親華派,扶植親華勢力,利用其內部矛盾以日制日。
袁世凱和李鴻章有本質的不同,袁世凱的主要錯誤是稱帝,開歷史倒車,這一內部政治矛盾。
美籍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曾說,中國晚清到近代可以稱得上賢相的就兩個人,李鴻章可以算上一個。
先看看李鴻章自己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李鴻章曾概括自己一生:「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很短一段話基本概括他的一生!
1870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能擔此大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統兵大權和才能,能夠確保京師安全;二是具有應對外交的經驗和能力。李無疑是具備上述兩個才能之人。後人評他:「坐鎮北洋,遙執朝政。幾內政外交、樞府常倚為主,在漢臣中權勢最巨」 。李鴻章是漢人中權勢最重之人,地位超過其師曾國藩。
《清史稿·李鴻章傳》對李的評價:「中興名臣,與兵事相始終,其勛業往往為武功所掩。鴻章既平大難,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沖,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未有也。」在極重崗位上為大清服務四十載。常擔重任,也就簽下數個喪權辱國條約,隨獲得最大賣國賊稱號!功耶?罪耶?
其死後,梁啟超為他作傳。梁對他的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悲其遇」,不幸的他服務的對象是極其貪戀權利而又驕奢淫逸的老寡婦,和幾無見識的兒皇帝!
「惜其識」,雖見識超過滿朝文武大臣,但世界大勢浩浩蕩蕩,其仍屬見識不高!
「敬其才」,才能出眾,受制於慈禧,又有何用?
總之,歷史人物客觀對待。一句賣國賊,視乎太簡單了!
李鴻章是一個愛國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迂腐的人。他簽過許多賣國條約,但站在中國的發展來看,他是推動中國發展了的。不是在這裡給他洗白,就問當時又有幾個當官不迷茫,不腐敗。何況這還要在沒有新思想之前。他建立了北洋水師,開辦軍校,打破地脈迷信,鋪設電報電纜等等,雖然沒有徹底擺脫封建思想,但也體現當時封建的枷鎖正在鬆動。資本主義的萌芽正在萌發。
是個悲劇人物,說他是賣國賊恐怕不一定成立,也是竭盡全力為清王朝賣命,維護那個已經最腐朽的封建王朝,只不過鄧世昌關天培是在戰場上賣命,就成了民族英雄,歷史地看其實並沒有多大差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