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自己有社交恐懼症該怎麼辦?


現代人的一個重要的本領,是學會與人相處和合作,沒有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很難取得事業成功的。要克服社交恐懼症,首先要戰勝的是自己。要知道,沒有誰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不要無限誇大別人的優點,擴大自己的缺點。不必仰望別人,只要努力,你也可以很優秀。克服了自卑心理,就會增加交往的慾望。

爸媽在線心理專家為我們做出了一些指引:

1.不必擔憂被人討厭。大多數交談都是從瑣碎而平凡的事情開始的。瑣碎的談話使我們感到輕鬆。

2.如果你不知道說什麼,讓你的眼睛接觸對方的眼睛,並露出微笑。

3.提出一個問題,聽取答覆,接著提出另一個問題,使談話繼續進行。

4.別戴過緊的腰帶或領帶,別穿高跟鞋或者使你出汗的織物。

5.抬起你的頭,挺起你的胸,進行深呼吸,這是你感到放鬆的途徑。

6.要懂得,如果其他人不與你說話,不是他們不喜歡你。他們是喜歡你的,但過於羞怯,不能主動開始交談。

7.請記住,沒有人知道你的心裡在想什麼,我們的內心世界全都是隱蔽的

恐懼症時刻影響著你的身心健康,危害著你身邊的家人與朋友,其危害不可忽視。如果你患有恐懼症,要儘快的到正規專業的醫院進行檢查,並接受專家的治療。


臉上有痘坑痘印,和人說話就會臉紅,眼睛不自覺的就往別的地方看,怕別人盯著我的臉,看到自己一臉痘坑,現在在努力調整自己。一是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增強自信,搞好個人衛生也能增強自信,穿衣不求時尚但求乾淨,搞好自己的主專業或是主要工作,通過挫折提升自己,最後和人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溫柔堅定的盯住別人的眼睛或者鼻樑說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沒什麼可害羞的(雖然現在和女孩子說話還是臉紅)


謝謝邀請。

你說的這些情況我也有,這些是由於性格決定的,多半我們都是內向的人,性格多思、敏感。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也談不上社交恐懼症,讓我們感到緊張不知所措的人,多半是我們不熟悉不了解彼此的人。

一旦在熟悉的人面前我們會輕鬆很多。

不用給自己太多壓力,放鬆心情,這真的也不是什麼壞事。


第一次聽說這個詞的時候還是在好聲音還是什麼選秀的現場,有一個演唱的男孩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說是社交恐懼症,當時並不理解,現在有些理解了。我覺得社交恐懼症就如同後天的自閉症一樣,喜歡安靜的做自己的事,不希望被過多的關注,內心很單純不善於言談,不善於去處理這社會越來越複雜的人際關係。我覺得適度的慢慢讓自己去改變吧,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就盡量的融合吧。


社交恐懼症分為好幾種,比如口吃恐懼症、臉紅恐懼、社交恐懼等等,教你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社交恐懼症,你的癥狀的持續時間如果超過半年影響你的社交功能的話,基本可以判定為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屬於神經症的一種,這類人主要表現為自卑、敏感、容易多想。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我,後面在我的文章我可以多寫一些關於社交恐懼的文章給大家學習一下。


一般患有社交恐懼症是由於在某些認知方面的習慣而引起的,如可能性高估、僵化的信條,不少人在青少年時期就出現了社交恐懼症;一般來說,人們面對一些重要的場合,出現緊張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人會因為這種情緒,嚴重擾亂了日常生活,那麼患有社交恐懼症,該如何進行自我治療調節呢?

你害羞過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和大多數人都有著共同之處。

大多數緊張是正常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體驗到煩惱、擔心和恐懼,特別是當面對重要的事情時,比如面試、演講或第一次約會。

這些帶有主觀色彩的負性情緒,被統稱為「焦慮」。

輕度或中等程度的焦慮很少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心理應對能力,相反,它還能激勵我們去嘗試新事物。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焦慮對我們是有益的。

「恐懼」是另一個常用於描述這種情感反應的術語,它被認為是人類和其他動物共有的基本情緒之一。

正常的情緒反應能夠幫助人們形成減輕環境威脅的行為,並提高自身的應對水平。

患了社交恐懼症

但也有一些人,因為被這種情緒困擾,嚴重擾亂了日常生活。

比如,在與他人交往、和陌生人談話、在他人注視下做事情、於公眾場合說話等等,都會有類似下面的表現:

感到自己臉部潮紅;

心跳加快,甚至出現全身顫抖;

笨拙,尷尬,不敢抬頭,不敢與他人對視;

覺得局促不安、無地自容;

怕會成為人們恥笑的對象,想藉機逃跑。

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有可能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

認知習慣造就社交恐懼

很多人的社交恐懼症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了,常常因為某些認知方面的習慣而引起,包括:

可能性高估;

災難化想法;

僵化的信條;

對讚賞過度追求。

比如這種情況:

你將要在一個公眾場合上演講。你為此感到很緊張,擔心自己講得不夠好,更不願人們看到自己有多緊張。

這其中,大部分的焦慮都源於認知習慣,如:

災難化想法:如果我講不好,那後果會很嚴重,絕對是一場災難;

僵化的信條:我必須表現得一點兒都不緊張,別人絕不可以看到我這個樣子;

可能性高估:如果他們發現我這麼緊張,那我就會成為所有人的笑柄,再也沒臉見人了。

改變認知戰勝社交恐懼

這個時候,用「認知重建技術」來盤查我們的想法會特別有效。

我們可以這樣駁斥這些「自我挫敗」的認知,客觀地衡量支持或反對這些觀念的依據:

災難化的想法:他們都會看出我不行,很無能。

支持該想法的依據:我已經練習了很多次了,可還是失敗了。

反對該想法的依據:這只是我第一次演講,大部分人向我投來的是鼓勵的目光。

修正後的信念:他們不會因為我表現的不好,就看不起我。任何人接觸演講,緊張都是很正常的。

當人們失去了客觀看待事物的能力,只關注當前,而不是綜觀全局,災難化的想法就很容易產生。

這時,「風險評估」對我們認知的建立就很有幫助。

評估各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可以讓我們退後一步,客觀地思考自己的處境,考慮那些可能出現的最壞結果,出現哪種情況該怎樣具體應對。

提醒自己:我可以應對任何結果。

視覺想像克服社交焦慮

除了認知方面的技術,還可以運用「視覺想像」技術。

大體上講,就是讓自己逐步暴露到害怕的情境中去,用一種溫和的方式讓我們面對自己畏懼的情境。

剛開始時,最好躺下來,花一點時間讓自己的身體放鬆;

然後,發揮想像力,在腦海里進行「練習」:設想自己走進了報告廳;看到自己演講時口齒清楚、表情自然、充滿自信、不慌不忙;想像聽眾也聚精會神,在自己演講結束後,還報以熱烈的掌聲。

在演講開始前的一段時間,每天練習這種想像,並且與「認知重建技術」結合起來。

這可以幫助我們在真正演講時保持鎮靜,顯著降低焦慮水平。

客觀衡量讓焦慮更可控

再比如這個情境:

你受到邀請去參加晚宴,發現沒有一個你認識的人。

正當你走進門時,會場突然安靜下來,此時你感到每個人都在盯著你看,你覺得好緊張啊,可這個時候又有人走過來和你搭話。

你一下子就感到自己的臉很燙,渾身不自在,心裡暗想:不好,他們都看出來我很緊張。

你不敢正視別人,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麼。你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只好縮在一旁不言不語,覺得別人肯定認為自己很傻,總想找個機會偷偷溜走。

讓我們來客觀衡量所擔憂的依據。

可能性高估:我的表現實在是太糟糕了,我敢肯定每個人都看到我臉紅了,他們會認為我看上去很傻。

接著,給你的焦慮感受打分(從 0 ~100):80 分

支持該想法的依據:一來人多的地方,我的思路都會很亂。在別人面前表現出緊張,我覺得這樣很傻。

反對該想法的依據:有人向我投來友好的目光,還有人想和我聊天。

實事求是地說,最有可能發生什麼:大家都在聊著天,好像沒有特別關注我的表現。

修正後的信念:儘管我的表現不夠完美,但我也不傻。

最後,重新評估你的焦慮感受(從 0~100):40 分

通過更合理、更妥當的觀點,我們的焦慮水平能得到顯著降低。

儘管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焦慮,經過客觀衡量所擔憂的依據,我們畢竟可以讓焦慮不再失控。

訓練社交技能越來越出色

還可以練習一些社交技能。

心理諮詢師和治療師會用示範、糾正、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會人們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比如眼神接觸、語音語調、姿勢體態等。

這些技巧,也可以通過書本、在線課程等方式獲得。

然後,我們可以將這些技巧應用於實踐中,還可以把社交實踐拍成影像,這樣,我們就有機會看到自己的實際反應。

這樣的練習可以讓人降低社交情境中的焦慮,並能夠獲得更積極的回應,也能獲得社交行為的反饋和練習新技能的機會。


和你一樣都困擾我幾年了。太敏感,愛亂想,別人一個眼神一句話都能影響到自己的心情。碰見朋友還得繞道,不愛說話,感覺說多了都沒什麼用,有聚會臨時取消了,心裡莫名的輕鬆,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救


社交恐懼症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如果這種恐懼影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最好可以去做個專業檢查,做個心理諮詢。不過從你的表述上看,也許是自己性格的原因,內向敏感,喜歡琢磨一件事,或是之前經歷過什麼事情。可以看看這方面的自助書籍,慢慢培養自己的社交能力。祝好。


我雙重人格 我能宅能社交 錢包充足特別外向 錢包緊就宅一些 不過最近老思考人生 要考慮存錢要買些傢具要存些錢旅遊什麼的 挺煩的 不過本能是外向性格 好想切換成內向 這樣我能省些錢存些錢


我想我有一點點兒吧,每次公司聚會我都不是特愛去,要是熟識的人,還最好控制在四五個人之內,我還行。人太多,我就不行了。不知說什麼。這算是社交恐懼症嗎?


推薦閱讀:

TAG:社交恐懼症 | 尷尬時刻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