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羅輯思維》對個人成長有多大作用?


來說說我的親身感受吧。

我本身是從事財務工作,經常在上班的路上聽你聽音頻。邏輯思維這個節目我應該是從2017年初開始聽的。之前根本不知道有邏輯思維這個節目。而且我也不是從優酷上看到的,印象中我是從喜馬拉雅上聽到的。當時是隨便點進去聽一聽,哈哈,不過一聽就上癮了,尤其是感覺羅胖的語言很有特色,很幽默,很輕鬆,而且他講的很多內容是我以前沒有關注過的,但是聽了他的講解之後,我會感興趣去了解一下,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聽聽邏輯思維作為休閑放鬆。

現在羅胖又創辦了「得到」,裡面也有很多精品節目,我從邏輯思維,然後知道了得到,又從得到知道了李笑來,又通過李笑來知道了比特幣區塊鏈(不過我認知太淺,當時沒買??),而且得到裡面很多老師的課都講到通過寫作是一種很好的知識輸出方式,還可以鏈接到很多同頻的夥伴,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認知。

於是,我就簡單的相信照做了。我從2017年開始,報了幾個寫作課,期間也開通了自己的公眾號。當時的公眾號原創是有門檻的,但是憑著興趣和一股熱情,我用三篇文章就開通了公眾號原創,當時比中了大獎還興奮。不過最大的收穫是結識了一群喜歡寫作的朋友,一起並肩前進,互相鼓勵,互相學習,感覺不到孤單。

從這個月開始,我又開始學習寫書評。報了「鼴鼠的土豆」的寫作課,裡面牛人很多,我的目標是今年努力實現靠寫作變現。對了,現在的悟空問答也是我今年寫作變現的一個小目標,大家祝福我,關注我吧,謝謝喲^ω^

總體來說,邏輯思維給我個人的成長真的非常大,雖然還看不到實際的價值。但是對我個人思想意識層面的改變非常大,整個認知都得到了提升。如果不知道邏輯思維這個節目的話,我也不可能有之後的閱讀、寫作,更不可能有今年想通過閱讀寫作,實現提升自己人生價值的這麼一個想法。

雖然邏輯思維對我現在實際的生活沒有太大改變(還是打工族),但是對我思想意識層面的改變卻很大,讓我在業餘時間或者是下班後有了自己的追求,而且我覺得這樣也非常有意義(比我以前整天追劇好太多)。雖然現在有很多人也黑羅胖,但是我覺著我還是很受益的。每個人的看法不同,你對此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關注我。?????

利用午休時間又寫了一個問答,加油(?`???′?)

我是雨滴,2018讓我們一起通過閱讀、寫作提升自我,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公眾號:遇見雨滴


我這兩三年一直在聽羅輯思維,而且還不斷回顧以前的節目。我的感受就是,這就是提供談資和想法。這對於某些人很重要。

我去年在總部參加了幾次高端培訓,我發現很多高管在演講中,都引用了羅輯思維裡面的故事和案例。我覺得至少在這一點上,羅輯思維已經成功了。

沒有人指望通過羅輯思維一個節目成為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也沒有人指望通過羅輯思維來代替大學,中學等正規教育。

我覺得,我的心態很簡單,把他當成一種偏重知識的休閑方式,早上晚上洗漱的時候聽,聽到好觀點就想一想,不然就當背景音樂,也不虧。

最後說下我聽這個節目的收穫。我今年從德國調到荷蘭。就是因為健談,且言之有物,很快就在荷蘭辦公室也建立了不錯的個人品牌。算是意外的收穫。

多謝關注我。


這裡有兩個維度:

1、你看《邏輯思維》的時候,是否認真學習了他講的內容。

2、《邏輯思維》的內容是否有價值。

在一定意義上,邏輯思維對個人成長是有意義的

我在2012年的時候經常聽邏輯思維的錄音,並且是非常認真的聽。

在那個時候,我個人還是比較推崇羅振宇的,他推薦的文章,書籍,我是非常認真的學習的。

那個時候關於互聯網的思考,實踐,還是挺有啟示的。

羅振宇推薦知識,但自己沒有進步

我是很認真的學習邏輯思維的知識,並將他的很多觀點記錄下來,他傳播知識的維度也很獨特。

但堅持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邏輯思維推薦的內容有些前後矛盾。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羅振宇在選擇知識的時候,自己沒有學習推薦的知識。也就是說羅振宇做了知識的搬運工,而不能將知識融匯貫通。

知識推薦也需要自身的進步

在早期邏輯思維是給了我很多啟發的,但隨著自己不斷學習,自己在進步,而邏輯思維提供的知識卻沒有在不斷的進步。所以進入14年之後,逐漸放棄聽邏輯思維,在邏輯思維獲得的營養也越來越少了。

所以

1、邏輯思維是有價值的。

2、如果聽眾不斷進步,而邏輯思維沒有不斷進步的話,傳播的知識的含金量對聽眾而言是不斷減少的。

3、對一些思考深度超過羅振宇的人而言,邏輯思維價值就不大了。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的答案。

如果你的閱讀、閱歷、認知處於一個相對很低的水平,看《邏輯思維》還是有用的。

  • 給你的都是「乾貨」,只用吸收不用自己理解研究,正好彌補了理解認知能力不高的短板。

  • 花錢花時間購買了知識,能給人一種極大的自我滿足和自我認知。

  • 一分鐘聽聽「新知識」、「新觀點」。增長見聞的性價比很高。

  • 對新知識有渴求,對獲取知識願意付出,這個智商稅交的很值。

如果你的閱讀、閱歷、認知處於一個相對高的水平,看《邏輯思維》也能有用。

  • 羅振宇先生的現場演講和洗腦水平很高,絕對屬於中國前幾名的水平,有很多的技巧可以學習。

尤其是18年底的跨年演講,節奏、套路、故事,現場情緒把控,幾乎堪稱完美。

  • 你可以通過《邏輯思維》的推薦進行閱讀書籍的篩選。

羅振宇推薦的書單還是很不錯的,就是一定要注意,如果是太新出版的,尤其是國內作家新出的熱書,就稍微加點自我判斷,容易有利益關係推薦的原因。

  • 如果你刨除《邏輯思維》提出的知識焦慮、時間戰場、國民總時間、認知迭代、認知稅、後真相時代等等新概念新名詞,不熱衷「新書首發讀者」、「超級用戶」之類的名銜,還是能再從乾貨里榨出一點好東西的,雖然從時間成本來說,不如自己找個新鮮的自己榨汁。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你的書你的知識,他的黃金屋他的顏如玉。


其實《邏輯思維》運營也有一段時間了,你去看看追隨他的人混成什麼樣子,就知道答案了。不管羅粉怎麼擁護他,你都不要被迷惑,那隻不過是一群未清醒的人。

最近羅胖出了本新書,書名是《終身學習》,在豆瓣的評分低到了2.3分,看到這個結果讓人十分欣慰,這並不是知識經濟衰落造成的,而是大眾的智商回歸了,一樣的忽悠方式用久了總能看透,再傻的粉絲也有醒悟的一天。

其實羅胖是個很有實力的人,無論是從賺錢方面,還是演講方面,還是提升自身知名度方面都是一把好手。但這些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錢包越來越鼓,並不是讓大家的錢包越來越鼓,這是我們要首先清醒認識的。

早起有很多追隨羅胖的人,當時都認為跟隨他一定可以實現逆襲,時間真的可以證明一切,現在罵他的人是越來越多,說好壞的人反而沒有,為什麼呢?

因為不光賺不到錢,反而賠錢了。

記得當初羅胖忽悠大家,說知識經濟來了,大家最優先的事情就是提升自己,不斷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慢慢適應新的環境,未來才會得到無盡的財富。這個言語也很難讓人反駁,總歸我們的思想被灌輸的就是終身學習。

他說這些話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所有人通過學習獲取財富,而是因為他要推動自己的知識付費產品。甚至忽悠大家,說自己賣房跑去學習,大量粉絲跟著他學,賣掉自己的房子交付大量學費去學習,最後人家偷偷把房子買回來了。追隨者可能連房子都賠沒了。

如果老老實實靠房子升職,沒準都賺了幾百萬了,這可不是通過學習就一定能獲取的,所以賺錢並不是學習導致的,而是機會導致的。

馬雲爸爸曾經說過,讀書沒那麼大用處,發現有什麼機會賺錢就去做就行了,用不到那麼多知識,這還是很誠懇的回答。只是大家不信,非認為只有學習才是出路,這不過是一種逃避罷了。

其實你想想,我們從小學到大學,需要學習多長時間,難道還沒學夠嗎?這些基本知識已經足夠賺錢了。是不是一塊學習的料子自己早該清楚,就不要妄想自己可以靠學習發家致富了。


感謝邀請,我是宗毅,也算是羅輯思維的老朋友,創業十多年間,裂變超過20多家公司,我是從2002年開始創業的,我就是一個從最土開工廠出身的小老闆,後面2009年做到全球第一。但是那一年我們遇到了巨大的危機,後面開始轉型13.14年認識羅振宇他們基本上也算上每集都追,也算是老觀眾好朋友了。

我覺得經常看羅胖會有什麼好處呢?

大家都知道羅胖的節目都是拆解書,從書里去找答案,那麼從書上有什麼好處呢?

  1. 有效篩選有價值信息。一方面,挑書的時候不僅是自己在篩選,在這之前已經幫你砍掉一大批文化垃圾了;憑自己的喜好篩選信息,不僅耗費更多勞動,還可能加深了固有偏見而不自知。另一方面,一版再版的經典讀物,也是經過全體人類和時代共同篩選出來的,馬可奧勒留寫下的《沉思錄》,在近兩千年後的今天,依然值得我們繼續讀。
  2. 總體上,書的內容更有深度。書有全篇布局、起承轉合,是作者深思熟慮後的思想結晶
  3. 聽書有利於提高閱讀能力。書聽多了,閱讀和思辨能力會提升;
  4. 有利於優化信息來源。一本好書,可能會牽引出更多好書;另外,書的內容是完整豐富的,其中難免會有我贊同和不贊同的部分,我可以對兩方面都進行拓展,完善自己的三觀;微博,往往就是幾句話,我可能完全贊同,或完全不贊同,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我集聚了一批思想認識水平相同的人,鄉村裡的貴族俱樂部都是這麼個氛圍。
  5. 開眼界
  6. 聚好友,一群理想之人

聽羅胖獲取信息的不足之處:

  1. 光聽,不去了解眼下的世界,容易脫離現實。
  2. 畢竟是一家之言也有局限性。

最後

人,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路過來到走向社會,一步步升級上來,一直伴隨著對老師的超越。上中學了,你會覺得之前老師教的東西好簡單啊;上高中了,你更覺得之前的老師能力真一般,教的東西漏洞百出;走上社會混出點名堂了,碰巧遇見以前的老師,細細打量一番TA,心裡可能覺得眼前真是太平凡的一個路人了。

但,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所以我相信沒有人會對以前的老師說:呸,你以前教的算個屁,老子現在比你懂的多了。

你任以為師的人或者事,都是用來作為目標超越的,超越了說明你進步了,沒超越的更可以用來激勵自己。但不管你超沒超越,都用不著口誅筆伐,極盡污言穢語


我是不將就的張小果,我正在創業中,我善於不將就的看問題,歐耶!

從羅輯思維開播以後,我一直始終是在聽的,對我個人成長真的有多大作用呢?我可能沒有辦法用一個指標來量化的表示有多大的作用。

我們先放下羅輯思維,看看我們面臨的現狀

  • 當你面對各種信息的時候,你會饑渴嗎?

為什麼謠言很容易廣為流傳?為什麼傳銷很容易蠱惑人心?為什麼專家很容易煽動大眾?這些現象的背後其實都彰顯一個問題。現代人們內心的滿足極度缺乏,再加上缺少足夠清新的判斷力和認知能力,所以很容易被一些看起來的權威或頭條所引導,這是精神消費的剛需。這在商業上是一個好生意,所以這個好生意有人用來斂財,也有人用來創造商業奇蹟。至少對於羅輯思維,是對這個需求開創了一個新的知識付費的模式,這是值得讚賞的。

  • 當你面對信息爆炸的時候,你會恐慌嗎?

隨著互聯網等科技的發展,信息大爆炸已經越來越嚴重,很多人面對越來越多的信息,暴露出來的是一種害怕自己不知道的恐慌,這一種恐慌會讓你去學各種各樣跟你工作和生活無關的信息,導致大量無用信息淤積在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甚至大腦中,反而對於自己成長是不利的。而這種恐慌讓這個生意有了超值的價值回饋,這種回饋不是來自於信息本身,而是來自於需求的放大。所以再一次證明知識付費是一門好生意。所以,現在不光是羅輯思維,還有各種各樣知識付費的平台在中國的市場上快速才成長,而羅輯思維走的是最快的那一位。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羅輯思維是真正看到市場的需求,並以這個需求為導向做的產品和服務,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我們這些消費者來說,你真的需要嗎?如果你需要是需要全部還是只是需要一部分?

你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你需要什麼?

你目前需要是技能的提升、還是思維方式的改進、還是心境眼界的擴展?找到最需要的那個地方,就是在目前成長過程中的短板,然後確定自己的目標,如果你要的是思維方式的改進和心境眼界的擴展,是可以聽一聽看一看羅輯思維的,因為羅輯思維常常會帶給你對於一個事情不一樣的視角和觀點,讓你知道你眼見的不一定為實也不一定為虛,在思維方式和心境眼界上,羅輯思維會對你有所幫助,但在技能積累上可能就不行了!

其次你需要知道你可以不知道!

不要想著你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知識、所有的原理,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你要選擇性的去熟悉一些事情,把這些變為存量,通過這些事情去打磨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另外選擇性的了解一些事情,這些事情知道就好,不用變為存量,只是作為開拓眼界的素材而已,對於另外一些事情則需要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所以,學習是需要選擇性的,羅輯思維可以給你很多東西,如果你善於選擇,那麼可能對於你就很有幫助,如果你想照單全收,那麼恭喜你,你一定會覺得累而且感覺不到價值,對你只有困擾沒有幫助。

所以,對於我來說,羅輯思維從來沒有好與不好,而在於對於你是否真正需要,你如果真正需要,就對你好,如果不是真正需要,只是去滿足你的慾望、消除你的恐慌,那一定是不好的!

我是不將就的張小果,我就喜歡不將就的看問題,也喜歡不將就的探討問題,一起來懟我吧!


聽過很多集,有些還不錯,對個人肯定有用

但我還是把它定位成雞湯,看多了沒用

相信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本質工作上都還沒有做好,甚至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更應該花時間去打磨自己在那個領域的能力,花十年甚至更久做一點成就出來(哪怕不是別人認可的,自己要認可)。

裡面知識很多,但沒有用的、不能用來執行的知識都是次要的。

比如軟體開發者,應該提升的是軟體能力,今天我拿10k,明天我能不能去百度阿里拿30k,做更多的貢獻,這是我要想的問題

比如證券行業的人,我應該研究的是經濟、股票漲跌等等,水很深啊,反正我是不懂

比如會計行業的,我在鄉下工廠里拿了6k的收入,難道不應該去搞個註冊會計師么,學無止境啊兄弟

說了這麼多我要表達什麼呢?

1、聽或者看這些東西,能長知識,但人的時間資源是有限的,要有目標的去學習,去實踐。別一股腦瞎搞。

2、光學習有用嗎,肯定有用啊,但是頂多是個學者!得實踐,才能變成專家。


我在早期接觸《羅輯思維》時,確實有過一段時間,每天起床都有準時收聽他的「60秒」語音以及文章。就像一個人,每天都扔給你一個「新知識」、「新概念」,讓你自主去消化,兩個月下來,我就開始麻木。這時,一個問題冷不丁地彈出我的腦海:

羅輯思維為什麼每天都能傳播一種新知識?

其實,大多數的所謂新概念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東西。就像知識付費這東西(羅輯思維最早的自我定位就是知識運營商,一位站在知識門口給你吆喝的人),即使是在人們的版權意識不太強、版權制度不太完善得中國,受歡迎的作家依然能得到不錯的版稅收入,電影院依然有著完善的售票機制,有個性的歌手依然有不菲的出場費。

各個行業的人都能得到市場的酬勞。

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一個視頻七八十秒的廣告就是我們的付費、遊盪在各大門戶網站上的腳印就是我們的付出。因此,知識付費本就是一個由來已久的東西,不過羅輯思維把它包裝得很漂亮,然後賣給精英階層,以及一群知識焦慮者。

大體上,我倒覺得羅輯思維,最重要的是向消費者販賣治療「焦慮」的「葯」。而經常變賣新概念的羅胖,一直很誠懇的說過:我首先是一名商人。

不過,羅輯思維一定程度上也放大了你在知識儲備上的「少」。你要靜下來,沉澱自己的思想,可惜這並不容易做到。


先表明身份,本人是邏輯思維的粉絲,但對羅振宇後期改版節目,很失望。

經常聽邏輯思維節目,對個人初期的成長幫助不大,但對中後期的發展,可以開闊思路、大有裨益。這是因為

邏輯思維畢竟是個商業節目,羅振宇也從來沒有避諱過這一點。 就因為是免費的商業節目,所以羅振宇沒法走常規知識教育的平常路,導致在選題和表達方式上,就會有一些標題黨和另類感。同時在節目中,做了大量的知識搬運工作,搬運的這些知識跨度又實在太大,從歷史、數學到進化論等等,遠超過了一個正常人所需的知識儲備和運用需要。

邏輯思維節目採用的是標準三段論,第一部分是環境鋪墊和問題展開,第二部分是情節發展,第三部分是高潮和總結。節目中涉及到的理論跨度很大,用了經濟學、傳播學、社會學和進化論(羅振宇應該是進化論的忠實信徒),作為理論的框架基礎,但總體上還是文科的理論為主。

對一個理工生來說,本人覺得邏輯思維大部分節目的視角都非常獨特,在做庖丁解牛的問題分析時,經常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下刀子。

很多入世不深者,容易被其中的故事吸引,而忽略了節目的深度;一些老於世故的,又嫌邏輯思維的節目後期乏力。羅振宇也真是不容易,既要做這麼多節目,還要毫無違和感,期期節目都要使用新套路,真是難為他了。

最後來說點不同意見,本人對「為啥你還信中醫」一期節目,就比較不贊同,覺得有些過,對中醫有點抄家滅門的意思了。中醫理論是有問題,可中藥還是不錯的。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文化 | 社會 | 傳媒 | 生活 |